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愛是存在,是行動。它自身可以成為自己的源泉。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插nging face.”葉芝的詩句。覺得中文有時無法精確闡述英文獨有的表達,如同英文有時也無法如實傳遞中文。這段話的涵義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53

  人會有多次搬家,變遷,整理,以至失去記憶中存在的許多照片。遺失的同時,也失去自身與歲月彼此對照的機會。

  我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自己三歲時的照片。只記得穿著小圓領燈心絨外套,胸口處有繡花,眼睛黑亮。也找不到祖父母年輕時拍過的一些照片,發黃的小黑白照片。它們曾被白紙密密地包起來塞在抽屜里。在特定的年代,很多照片不能示眾,也被它們的家庭草率對待。照片裡的年輕人,他們梳理的髮型,穿的絲綢衣服,嚴肅的神情,是現在不能看到的。

  富足的照片,顯示出一個家庭內在的穩定和平衡及以此帶來的價值觀。奔波勞碌的家庭不會有很多照片,即使有也大多會失散或損壞。

  還是有一部分被保留下來。上世紀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穿著絲綢旗袍繡花鞋的新嫁女子,戴著銀項圈和虎頭帽的男童,在杭州西湖邊旅行的年輕夫婦,抱在懷裡的頭髮上扎著大綢帶結的滿月女嬰……一個十年,又一個十年。照片展示出人所演示的存在的一生,其間隱藏無數流離和變故。只有被凝固的某一格時光,銀光閃閃,潔淨無瑕疵。如同一聲含蓄的嘆息,隱藏在歲月機關交錯的拐角處。

  因為照片,我了解一個不再復返的時代。以及那個時代里曾經存在過的人的樣子。

  早年的照片是黑白的,小張,邊緣分割成優雅的鋸齒狀,有照相館的名字及拍攝時間。背後有題詞,在親友知己間互相贈送,是正式的信物。看起來拍得都很好,用光及灰度的層次,細膩和諧。那時照相館用的是一種大型的完全手動的相機,攝影師基本上只拍一張,一次就過。對被拍者來說,這是很隆重的事情。需要穿上體面的衣服,把頭髮梳理得光滑,面容修飾乾淨,擺好姿勢。

  舊式的人在舊式照片裡,臉上會發出一種光來。很少有人在拍照時笑,在不被暗示但全神貫注的時候,自然流露出天性。嚴肅有一種隱藏的力量,即便略帶抑鬱。從某種意義上說,曾經的那些村鎮或小城照相館裡的攝影師,都可算是大師。拍和被拍的人內心鄭重,端莊好看,氣場有重量。

  我常會對愛著的人提出要求,想看到他的家庭照片。看到他的母親,父親,姐姐,朋友,親戚,全家福,因此獲得進入一個陌生家庭核心的通道。進入他們的內部,獲得這些人的細節和特徵。年輕時人都這樣美麗,皮肉光滑,眼眉清新。創傷、欲望、顛沛流離,風餐露宿,一切最終使人老去。這是時間的威力。

  當我看著這些與我的生命無關的人的照片,他們的存在。我感受到彼此深深相聯的存在於世的一體性。

  54

  小學春遊。學校帶領去奉化爬山,同學都跟著老師往前走,只有我迷了路。看到邊上杜鵑花開得爛漫艷麗,想不明白為何不能去山野里看花,卻要大夥一起人跟人排隊爬石梯。掉隊去山谷里漫遊。獨自一人,勢單力薄。老師尋過來,嚴厲訓斥。

  一個人若注重自我的存在感大過於對集體的遵循,會成為一個邊緣人。自主、遠行、冒險、一意孤行,離開社會的主流。他需要付出某種孤立的代價。

  二〇〇四年,抵達雅魯藏布大峽谷和墨脫。我從不試圖再回去墨脫。大雨,泥濘,高山,塌方,置於生死之中的麻木不仁。在路途中已知,有些地方,一生只能去一次。但那依舊是一生的事。二〇〇六年,出版《蓮花》,為雜誌拍攝第一次封面照片。在攝影師房間。襯衣,裙子,球鞋,長發,香菸,清水及耳環。那一年代表著生活的某處分界。

  在拉薩的寺廟空地拍攝過的大麗花。那時是十月,不知為何,那花如此鮮艷。我熱愛所有真情實感的花朵,如同熱愛人之感性和激情。如同衝浪的人對劇烈浪頭的等待和迎接。即便為之損傷。

  《春宴》下廠,進入印刷期。這周做了第一次正式採訪。是接受同一個人的第三次採訪,她的問題一貫簡潔貼近。

  蓮蓬,大麗花,繡球,馬蹄蓮,金色羊齒,日本摺扇,團扇,絲絨披肩。第二個封面,距離〇六年黑白封面已過五年。工作從早上九點持續到晚上七點。寶麗來脆弱易變,無法複製,呈現出新的經驗。

  55

  在某些狀況下,必須轉身放手,面對獨自的茫茫黑夜。

  如果這是必經道路,無需質疑為何需要如此。不管亮光在哪裡,只管邁開腳步。置身於全然的黑暗之中,不再詢問光的來源。只有持續的行走,才是劃裂它的唯一可能。

  56

  不迷戀斷壁殘垣動盪中的城池。即便是一場幻術,也要各盡其責。

  目送你一程。自此各奔東西。

  57

  埋葬完畢的舊軀殼,生發出一片綠意盈盈的森林。你說,繼續等。微微打個瞌睡,人生就翻開了新一頁。我仍舊等待。我在等待。這所有的發生其實最終是在驗證這個。

  既可以死去,也可以謙卑地活下去。

  58

  有人在家裡陰涼處儲存大缸雲南普洱茶。喝了那個人頂好的茶之後,再喝其他便覺得有些粗糙。可見茶跟見識一樣,一被拔高,容易心生慚愧。也像得到一個境遇高貴的愛人,即便相處有限期,也會記得他的光華,更覺此後世間窘迫的人為多。我對茶素來無癮,也不追求。偶爾喝到好茶,只當是邂逅,總是感謝的心居多。

  紫檀,牛毛紋,暗而典雅的光澤。古穆的氣質。色澤沉鬱濃厚,也著實昂貴。紅木老了之後,顏色也轉暗。這些珍貴的木頭,撫摸上去質感是獨特的。清朗潤澤,富麗從容。有芳香味。古代中國人知道什麼是好東西。他們以現實主義的態度,理性對待自己的人生質量,欣賞、創造、讚美一切風雅的事物。

  人該如好木、好茶。歲月會讓珍貴的質地更有分量,以內在、密度、硬度、特質,對抗外界流動及喧囂。憑著天生樣貌和身材,以年輕取勝,並不是高級的優美。被生活錘鍊過,充滿內心歷史,最終心定意平。這才有了人的品格。

  搬運工人來送一盆粗壯高大的佛手,花盆不小心在櫻桃木地板上劃出一道細長傷痕。如同美與美之間的折損。要避免的只是惡與惡之間的碰撞。唯獨這才是一種禁忌。

  冬天晚上,不知為何經常會覺得餓。時常半夜起來吃東西。買了兩雙高跟鞋,同樣款式,一雙純黑色,一雙深紫色。

  59

  不起疑心,沒有貪念。記得即刻惜取,最好轉眼就忘。這便是直指盡頭。

  60

  在製作古琴的偏僻工廠里,看到插在巨大瓦罐里的臘梅樹枝,很粗壯,似乎是老樹。旁邊有兩盆蘭花。落地窗外綠樹蔭蔭。普洱有一股陳年霉味。猶記得那個穿布衫的中年男子,信手撫琴,彈奏一曲。琴弦在空氣中微微震顫,手指揉搓,心為之震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