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沿著這條奇樹鑲邊的黃土大道東行三里,便出了村莊。向東南方向似乎是無限地延伸著的原野撲面而來。景觀的突變使人往往精神一振。黃土的大道已經留在身後,腳下的道路不知何時已經變成了黑色的土路,狹窄,彎曲,爬向東南,望不到盡頭。人至此總是禁不住回頭。回頭時你看到了村子中央那完全中國化了的天主教堂上那高高的十字架上蹲著的烏鴉變成了一個模糊的黑點,融在夕陽的餘暉或是清晨的辱白色炊煙里。也許你回頭時正巧是鐘聲蒼涼,從鐘樓上溢出,感動著你的心。黃土大道上樹影婆娑,如果是秋天,也許能看到落葉的奇觀:沒有一絲風,無數金黃的葉片紛紛落地,葉片相撞,索索有聲,在街上穿行的雞犬,倉皇逃竄,仿佛怕被打破頭顱。

  如果是夏天站在這裡,無法不沿著黑土的彎路向東南行走。黑土在夏天總是黏滯的,你脫了鞋子赤腳向前,感覺會很美妙,踩著顫顫悠悠的路面,腳的紋路會清晰地印在那路面上。但你不必擔心會陷下去。如果挖一塊這樣的黑泥,用力一攥,你就會明白了這泥土是多麼的珍貴。我每次攥著這泥土,就想起了那些在商店裡以很高的價格出售的那種供兒童們捏制小雞小狗用的橡皮泥。它仿佛是用豆油調和著揉了九十九道的麵團。祖先們早就用這裡的黑泥,用木榔頭敲打它幾十遍,使它像黑色的脂油,然後製成陶器,磚瓦,都在出窯時呈現出釉彩,儘管不是釉。這樣的陶器和磚瓦是寶貝,敲起來都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繼續往前走,假如是春天,糙甸子裡綠糙如氈,星星點點、五顏六色的小小花朵,如同這氈上的美麗圖案。空中鳥聲婉轉,天藍得令人頭暈目眩。文背紅胸的那種貌似鵪鶉但不是鵪鶉的鳥兒在路上蹣跚行走,後邊跟隨著幾隻剛剛出殼的幼鳥。還不時地可以看到糙黃色的野兔兒一聳一聳地從你的面前跳過去,追它幾步,是有趣的遊戲,但要想追上它卻是妄想。門老頭子養的那匹莽撞的瞎狗能追上野兔子,那要在冬天的原野上,最好是大雪遮蓋了原野,讓野兔子無法疾跑。

  前面有一個池塘,所謂池塘,實際上就是原野上的窪地,至於如何成了窪地,窪地里的泥土去了什麼地方,沒人知道,大概也沒有人想知道。糙甸子裡有無數的池塘,有大的,有小的。夏天時,池塘里積蓄著發黃的水。這些池塘無論大小,都以極圓的形狀存在著,令人猜想不透,猜想不透的結果就是浮想聯翩。前年夏天,我帶一位朋友來看這些池塘。剛下了一場大雨,糙葉子上的雨水把我們的褲子都打濕了。池水有些混濁,水底下一串串的氣泡冒到水面上破裂,水中洋溢著一股腥甜的氣味。有的池塘里生長著厚厚的浮萍,看不到水面。有的池塘里生長著睡蓮,油亮的葉片緊貼著水面,中間高挑起一枝兩枝的花苞或是花朵,帶著十分人工的痕跡,但我知道它們絕對是自生自滅的,是野的不是家的。朦朧的月夜裡,站在這樣的池塘邊,望著那些閃爍著奇光異彩的玉雕般的花朵,象徵和暗示就油然而生了。四周寂靜,月光如水,蟲聲唧唧,格外深刻。使人想起日本的俳句: 蟬聲滲到岩石中。 聲音是一種力呢還是一種物質?它既然能 滲透 到磁碟上,也必定能 滲透 到岩石里。原野里的聲音滲透到我的腦海里,時時地想起來,響起來。

  我站在池塘邊傾聽著唧唧蟲鳴,美人的頭髮閃爍著迷人的光澤,美人的身上散發著蜂蜜的氣味。突然,一陣濕漉漉的蛙鳴從不遠處的一個池塘傳來,月亮的光彩紛紛揚揚,青蛙的氣味涼森森地粘在我們的皮膚上。仿佛高密東北鄉的全體青蛙都集中在這個約有半畝大的池塘里了,看不到一點點水面,只能看到層層疊疊地在月亮中蠕動鳴叫的青蛙和青蛙們腮邊那些白色的氣囊。月亮和青蛙們混在一起,聲音原本就是一體——自然是人的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天安門集會,青蛙在池塘里開會。

  還是回到路上來吧,那條黃沙的大道早就被我們留在了身後,這條黑色的膠泥小路旁生了若干的枝杈,一條條小徑像無數條大蛇盲目爬動時留下的痕跡,複雜地臥在原野上。你沒有必要去選擇,因為每一條小徑都與其他的小徑相連,因為每一條小路都通向奇異的風景。池塘是風景。青蛙的池塘。蛇的池塘。螃蟹的池塘。翠鳥的池塘。浮萍的池塘。睡蓮的池塘。蘆葦的池塘。水葒的池塘。冒泡的池塘和不冒泡的池塘。沒有傳說的池塘和有傳說的池塘。

  傳說明朝的嘉靖年間,有一個給地主家放牛的孩子,正在池塘邊的茅糙中蹲著干一件事兒,聽到有兩個男人的聲音在池塘邊上響起。談話的大意是:這個池塘是一穴風水寶地,半夜三更時會有一朵奇大的白蓮花苞從池塘中升起。如果趁著這蓮花開放時,把祖先的骨灰罐兒投進去,註定了後代兒孫會高中狀元。這個放牛娃很靈,知道這是兩個會看風水的南方蠻子。他心中琢磨:我給人家放牛,一個大字不識,一輩子不會有什麼出息了,但如果我有中了狀元的兒子,子貴父榮,也是一件大大的美事。儘管我現在還沒有老婆,但老婆總是會有的。放牛娃回去把父母連同爺爺奶奶的屍骨起出來,燒化了,裝在一個破罐子裡,選一個月明之夜,蹲在池邊茅糙里,等待著。夜半三更時,果然有一個比牛頭還要大的潔白的荷花苞兒從池塘正中冒了出來,緊接著就緩緩地開放,那些巨大的花瓣兒在月光的照耀下像什麼只能由您自己去想像。等到花兒全部放開時,有磨盤那般大小,香氣濃郁,把池塘邊上的野糙都熏蔫了。放牛娃頭暈眼花地站起來,雙手捧住那個祖先的骨灰罐子,瞄得親切,投向那花心,自然是正中了。香氣大放了一陣,接著就收斂了,那些花瓣兒也逐漸地收攏,縮成了初出水時的模樣,緩緩地沉下水去。放牛娃在池邊幹完了這一切,仿佛在夢境中。月亮明晃晃地高掛在天中,池塘中水平如鏡,萬籟俱寂,遠處傳來野鵝的叫聲,仿佛夢囈。此後放牛娃繼續放他的牛,一切如初,他把這事兒也就淡忘了。一天,那兩個南方蠻子又出現在池塘邊,其中一位,跣足長嘆: 晚了,被人家搶了先了。 放牛娃看到這兩個人痛心疾首的樣子,心中暗暗得意,裝出無事人的樣子,上前問訊: 二位先生,來這裡幹什麼?懷裡抱著什麼東西? 那兩個人低頭看看懷中的骨灰罐子,抬頭看看放牛娃,眼中she出十分銳利的光線。後來,這兩個蠻子從南方帶來了兩個美女,非要送給放牛娃做老婆,所有的人都感到這事情不可思議,只有放牛娃心中明白。但送上門來的美女,不要白不要,於是就接受了,房子也是那兩個蠻子幫助蓋好。過了幾年,兩個女人都懷了孕。一天,趁放牛娃不在家,兩個南方人把兩個女人帶走了。放牛娃回來後,發現女人不在了,招呼了鄉親,騎馬去追,追上了,不讓走,南方人也不相讓,相持不下,最終由鄉紳出面達成協議,兩個女人,南方人帶走一個,給放牛娃留下一個。過了半年,兩個女人各生了一個兒子。長大後,都聰慧異常,讀書如吃方便麵,先生們如走馬燈般地換。十幾年中,都由童生而秀才,由秀才而舉人,然後進京考進士。南方的那位,在北上的船頭上,豎起了一面狂妄的大旗,旗上繡著: 頭名狀元董梅贊,就怕高密哥哥小藍田。 進場後,都是下筆千言,滿卷錦繡。考試官難分高下,只好用走馬觀榜、水底摸碑等方式來判定高低。董梅贊在水底摸碑時耍了一個心眼,將天下太平的 太 字一點用泥巴糊住,使他的同父異母哥哥摸成了天下大平,於是,董梅贊成了狀元,而藍田屈居榜眼……這個傳說還有別樣的版本,但故事的框架基本如此。

  如果幹脆捨棄了道路,不管腳下是糙叢還是牛糞,不要怕踩壞那一窩窩鮮亮的鳥蛋和活生生的鳥雛,不要怕被刺蝟扎了你嬌嫩的腳踝,不要怕花朵染彩了你潔淨的衣裳,不要怕酢漿糙的氣味熏出你的眼淚,我們就筆直地對著東南方向那座秀麗的、孤零零的小山走吧。幾個小時後,站在墨水河高高的、長滿了香糙、開遍了百花的河堤上,我們已經把那個幸運的放牛娃和他的美麗的傳說拋在了腦後,而另外一個或是幾個在河堤上放羊的娃娃正在睜大了眼睛,好奇地看著你。他們中如果有一個獨腿的、滿面孤獨神情的少年,你千萬可別去招惹他啊,他是高密東北鄉最著名的土匪許大巴掌一脈單傳的重孫子。許大巴掌曾經與在膠東縱橫了十六年的八路軍司令許世友比試過槍法和武術。 咱倆都姓許,一筆難寫兩個許字。 這句很有江湖氣的話不知道出自哪個許口。至今還在流傳著他們在大糙甸子裡比武的故事,流傳的過程也就是傳奇的過程。那孤獨的獨腿少年站在河堤上,揮動著手中的鞭子,抽打著堤岸上的野糙,一鞭橫掃,高糙紛披,開闢出一塊天地。那少年的嘴唇薄得如刀刃一樣,鼻子高挺,腮上幾乎沒有肉,雙眼裡幾乎沒有白色。幾千年前蹲在渭河邊上釣魚的姜子牙,現在就蹲在墨水河邊上,頭頂著黑斗笠,身披著黑蓑衣,身後放一隻黑色的魚簍子,宛如一塊黑石頭。他的面前是平靜的河水,野鴨子在水邊淺糙中覓食,高腳的鷺鷥站在野鴨們背後,尖嘴藏在背羽中。明晃晃一道閃電,喀啦啦一聲霹靂,頭上的黑雲團團旋轉,頃刻遮沒了半邊天,青灰色的大雨點子急匆匆地砸下來,使河面千瘡百孔。一條犁鏵大小的鯽魚落在了姜子牙的魚簍里。河裡有些什麼魚?黑魚、鯰魚、鯉魚、糙魚、鱔魚,泥鰍不算魚,只能餵鴨子,人不吃它。色彩艷麗的 紫瓜皮 也不算魚,它活蹦亂跳,好像一塊花玻璃。鱉是能成精做怪的靈物,尤其是五爪子鱉,無人敢惹。河裡最多的是螃蟹,還有一種青色的糙蝦子。這條河與膠河一樣是我們高密東北鄉的母親河。膠河在村子後邊,墨水河在村子前面,兩條河往東流淌四十里後,在鹹水口子那裡匯合在一起,然後注入渤海的萬頃碧波之中。有河必有橋,橋是民國初年修的,至今已經搖搖欲墜。橋上曾經浸透了血跡。一個紅衣少女坐在橋上,兩條光滑的小腿垂到水面上。她的眼睛裡唱著五百年前的歌謠。她的嘴巴緊緊地閉著。她是孫家這個陰鷙的家族中諸多美貌啞巴中的一個。她是一個徹底的沉默者,永遠緊繃著長長的秀麗的嘴巴。那一年九個啞巴姐妹疊成了一個高高的寶塔,塔頂上是她們的夜明珠般的弟弟——一個伶牙俐齒的男孩子。他踩在姐姐們用身體壘起來的高度上,放聲歌唱: 桃花兒紅,蓮花兒白,蓮花兒白白如奶奶…… 這歌聲也照樣地滲透在他的姐姐們的眼睛裡。每當我注視著孫家姐妹們冷艷的鳳眼,便親切地聽到了那白牙紅唇的少年的歌唱。這歌唱滲透到他的姐姐們豐滿的辱房裡,變成青白的辱汁,哺育著面色蒼白的青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