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事情總要做,尤其是當范哲最近有了個好想法的時候。

  主旋律電影,其實也不一定真的那麼難拍,關鍵是要跳出一些定勢思維。

  在這方面,不得不再一次讚嘆一下老美。

  好萊塢擁有全球範圍內最強的電影工業,這個毋庸置疑。而他們的強大,除了最為標誌性的好萊塢大片之外,其他的東西也不該被忽視。

  美國人也一樣會拍主旋律的電影,但是風格跟國內的主旋律電影的樣貌,完全大相庭徑。

  其實,主旋律電影是很尷尬的存在。基本上,它們不僅劇情是安排好的、結局是已經註定了的,更關鍵的是,它們的要表達的主題,總是過於明確的。

  於是,主旋律電影很容易陷入要麼雞血、要麼雞湯的困境。

  然而主旋律電影,也是可以打動人的。

  比如之前口碑非常好的美國片,《愛國者日》,講述波士頓恐襲的事情。整個電影,對整個美國社會精神的凝聚效果是很好的。

  波士頓爆炸案,讓全波士頓、全美國、乃至全世界善良的人們都站在了一起,反對恐怖主義。而這部電影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把這種精神再一次傳達出來、傳達給更多的人。

  還有之前范哲看過的一部片子《勇往直前》,也是如此。這部電影講述了19名消防員,2013年亞利桑那大火災里,因為在救火過程中沒有留下足夠安全空間,被林火吞沒,英勇犧牲的故事。

  片子非常硬氣,人家的主旋律確實厲害,實打實的真英雄,最後全員犧牲的悲壯一幕,當時范哲看了也會忍不住淚目。

  當然了,我們自有國情,主旋律可不能這麼拍。

  其實,中國又怎麼會缺少英雄呢?就拿同樣的災難、拿展現消防員英姿的事例來講,當初天津的爆炸事故,是不是也是能夠極好展現我們的消防員形象?

  然而,那玩意兒能拍麼……連新聞都不讓往深里多扯,更別說電影了,根本過不了審。

  這條路子確實有點太難了,不僅是技術上的,還有大環境上的問題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兩個國家的環境不同,對於‘主旋律’的認知也不盡相同。搞不好拍了個電影,自我覺得是弘揚了正能量,體現了社會精神,結果人家說你罔顧事實,造謠生非,不讓上映,那不傻了麼?

  而換個思路,《戰狼》那種呢?或者《流浪地球》那種呢?

  這個可能是相對更靠譜一點的想法。

  首先,商業上是很容易成功的。不講這個精神那個精神的,故事講述完整,劇情正面,關鍵是畫面燃爆,那麼在商業上就能夠期待下成績。

  而說回電影本身,講述故事內核,范哲倒是有一定的顧慮。

  《流浪地球》還好,在這方面相對比較克制。但像是《戰狼》那種,片子是不錯的,可那所謂的愛國煽情,確實有點太過了。

  《紅海行動》在這方面都比《戰狼》好一些——當然,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只是《紅海行動》更多的時間放在了爆炸和戰鬥當中,劇情簡單得很,煽情內容少了一些。

  這不是說愛國不好,范哲自己就是個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只是,在這個東西上做煽情,過猶不及了的話,確實會挺招人煩的。

  所謂‘愛國’、‘主旋律’的體現,不應當只是在電影裡尷尬的喊口號、給一些尷尬的畫面。

  不講別的,純粹從電影本身來講,那樣搞也聽沒技術含量的,有點低級。

  在范哲理解來,這種東西應該是要直接刻畫在電影裡面的,通過劇情、故事、人物這些電影裡最核心的東西,以一種情緒來講述,並讓觀眾自然而然的能夠在其中有所思考和體會。

  既然,維度集團必然是要做一部所謂的‘主旋律’電影的,那麼范哲作為公司的掌舵人、內容方面的最高決策者,他希望自己能夠儘量的做出一部好的作品。

  多番考慮之下,范哲定了下一個題材——科幻。

  拿著筆,在繪圖板上畫著畫著,很快就勾勒出的幾張草圖。

  在小行星上的太空礦井;臂膀上掛著國旗國徽的、穿著外骨骼裝甲的士兵;太空海盜和恐怖分子……

  這是范哲喜歡的思考方式,而隨著他筆下勾勒出來的粗糙草圖越來越多,他對於這個項目的想法也就越來越明晰了。

  大約,這應該是一個在未來,人類剛剛走上星空沒多久的時候,中國軍人的反恐故事。

  故事應該會凝聚在一隊士兵身上,他們是中國軍人,在太空中打擊敵人。

  中間會發生很多故事,但最終他們展現出了中國軍人所應有的風貌,將所謂的‘主旋律’體現了出來。

  至於具體的故事……范哲不想了,他直接將這個概念丟給了公司的編劇部門,具體的故事梗概、劇本創作,那是編劇們的事情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無畏突擊》

  維度娛樂的這部將會講述一場近未來,中國軍人在太空反恐的主旋律的電影項目,已經進入到了籌備的階段了。

  劇組倒是先不急著去搭建,最一開始要做的東西,肯定是概念設計和劇本。

  為了體現對於項目的重視,這個暫定名《無畏突擊》的太空電影的概念設計,范哲自己親自在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