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呂氏渾身顫抖,卻說不出一句話來,望向杜氏求救。杜氏卻抿唇轉開了眼。

  “六娘子品性純良,一心愛護妹妹,做此提議,張某很是欽佩。”張子厚清雋的面容上浮起真誠的笑容:“在下和大趙子民一樣心思,盼著帝後大婚喜氣洋洋太太平平龍鳳呈祥。其實府上若能上下一心,在三月里停了服喪,好生準備喜事,豈不皆大歡喜?待辦完喜事,再辦其他事也不遲。”

  “好,便依季甫所言,甚妥。”孟在一錘定音,不看老夫人和呂氏,對著孟建和程氏說道:“你和三弟妹只管辦好阿妧的婚事,其他無需你們操心。”隨即他看向六娘:“阿嬋你別多想,就在家裡住著,好生侍奉你娘和老夫人。”

  張子厚起身道別,孟在親自送他出了角門。

  京城中處處燈火通明,屠蘇酒的香氣籠罩了一城,也有學那禁中班直的孩童,戴著假面,往路中丟爆竹。孟在看著皇城的方向,深深作揖下去。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訂閱正版,我在微博搞了個抽獎,七號抽,獎品是聞檀的《首輔養成手冊》三冊全本實體書。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哦。還會搞幾次抽獎回饋各位天使的,除了晉江幣和《汴京春深》實體書(五冊)之外,你們還想要什麼可以告訴我哦。留言或微博評論、私信或者微信公眾號後台留言都可以的。

  感恩大家一路相隨,下章大婚了。

  第371章

  范成大有詩云:“除夕更闌人不睡, 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 雲有痴呆召人買。”

  爆竹聲聲除舊歲,小甜水巷孟府東角門下, 還有僕人無意忘卻的青絹小幡, 在驟降的大雪中翻飛不已。明日又將極熱鬧的小甜水巷此刻寂夜無聲,遙遙傳來翰林巷那邊孩童的呼喝聲,雪花很快在地面鋪了層銀毯。

  九娘從靈堂出來透口氣,等在廊下的寶相趕緊迎了上來:“九娘子萬安。”

  見九娘面露詢問之色, 寶相福了一福:“修竹苑的管事娘子方才來稟報,說十三郎忽地發熱了。因夫人帶著大郎、十四郎早安歇了, 姨娘讓奴來稟告娘子一聲,能否請大夫人賜個對牌, 好派人出去請大夫。”

  府中一旦有紅白大事, 各院對牌悉數停用,只有翠微堂的對牌才能出入, 好保障門戶嚴實, 也免得上下僕婦不知聽哪院的調派而無所適從。

  “許大夫剛給二夫人開了方子, 才走了不到一刻鐘。”玉簪輕聲道。

  九娘略一思忖:“玉簪,你帶寶相進去找大夫人, 領了對牌, 帶一張二哥的帖子, 派燕大駕馬車去馬行街的荊筐兒藥鋪請個好大夫,把各色藥物都買齊了帶回來,省得再出去買。若是荊筐家請不著大夫, 就拿二哥的帖子去方殿丞藥鋪找方醫官。對了,從聽香閣取五貫錢帶著。”

  寶相一怔:“用不著這許多,素日請大夫買藥不過三五百文的事——”何況這可是翰林巷孟府有事。

  “今夜是除夕,又落雪,而且家中舉喪。”九娘披上夾裘大氅,低頭讓惜蘭給自己戴上風帽:“走,惜蘭隨我去修竹苑看看十三郎。”

  玉簪趕緊將手爐塞入九娘手中,囑咐惜蘭道:“下大雪了,給娘子換雙靴子再去,修竹苑前頭竹林里的那條路不好走,仔細照顧娘子。燈籠也要——”

  九娘不禁微笑起來:“玉簪你越來越像慈姑了。”

  玉簪和惜蘭寶相也不禁都笑了起來,想到還在服喪中,趕緊又斂容垂目各自行事去了。

  漫天風雪,廊下的白幡被吹得刷刷作響。九娘在一旁的耳房裡等侍女送靴子來,惜蘭便將一早備好的燕窩取了出來。

  九娘慢慢吃著燕窩,當年十三郎一碗熱湯水把十郎燙得哇哇叫的事,她還記得。後來孟建怕程氏見他一次就要冷笑著刺上十多句,一等十三郎滿了四歲,即刻把這個沉默寡言的幼子送去了修竹苑。程氏按府中舊例派了辱母、女使、侍女、小廝七八個人跟過去服侍。孟建又從族裡選了兩個七八歲的孩子做他的伴當,便安心地當起了甩手爹。因他身份尷尬,外院管事娘子也識相地不來麻煩程氏,木樨院更無人提起。一直到舉家南下,再舉家回京,他也一樣悄聲無息。

  由於王瓔兩姐妹,九娘對這個孩子也生不起愛護之心,此時的一念之慈,卻因為想起了原先的小九娘,無端生出了同病相憐之感。

  新雪鬆軟,踩下去一步一個腳印。五六盞燈籠在前,惜蘭扶著九娘慢慢穿過竹林,修竹苑的大門緊閉,扣了十多下門環,才有人應了一聲。

  開門的是個七八歲的小廝,見到九娘嚇了一跳,趕緊叉手行禮,聽了惜蘭的問話,趕緊帶著她們往十三郎的院子裡走去。

  油紙傘刮到了牆外的樹枝細條,撲簌簌落下些雪來,雪屑四飛。

  這院子只怕好些時候無人打理了。九娘略一抬眼,府里雖然規矩森嚴,但這些年換了好幾茬僕婦,不是世仆,總有趨炎附勢之心,難免見高捧見低踩。就算宮中亦是如此,孟家又怎會免俗。

  外屋內沒有琉璃燈,只有兩盞油燈和五六枝蠟燭點著,倒也亮堂,地暖也燒著,卻沒有內宅各院裡那麼暖和,角落裡還擱著兩個炭盆。

  十三郎的辱母正在羅漢榻上呆呆坐著,聽見門響,抬頭見是九娘,趕緊翻下榻來,深深福了下去,給九娘問安,心裡忐忑不安。

  九娘抬手讓她起來,問話間已經進了裡間。兩個守在藤床邊的女使趕緊站起身來行禮問安。九娘見十三郎小臉通紅,雙眼緊閉,鼻子呼啦呼啦地似開了風箱。一旁的高几上,銀盆、帕子、茶盞、茶瓶胡亂堆放著。

  九娘用手背碰了碰他的額頭,燙得厲害,再放在他胸口,心跳得飛快,來不及斥責辱母和女使們,趕緊吩咐侍女們去取物事。

  不多時,熱帕子、屠蘇酒、乾淨的小衣等一應物事俱全。九娘吩咐辱母將十三郎的衣服除去,用熱帕子浸了屠蘇酒擦拭。

  小半個時辰後,雖然臉還紅著,渾身還很燙,十三郎卻慢慢睜開了眼。

  “媽媽——”

  聲音稚嫩,卻滿是孺慕和依賴,還有委屈。

  九娘一愣,輕輕碰了碰他的額頭:“我是你九姐。”

  辱母趕緊過來輕聲道:“小郎醒了?媽媽在這裡。”

  十三郎卻只盯著九娘看了看,又閉上了眼。

  “方醫官親自來了。”惜蘭匆匆走了進來。

  九娘拍了拍十三郎的小手:“方大哥醫術精湛,你會好的。”不知為何,她心中並不能把十三郎看做一個五歲小兒。那樣的眼神,那樣的神情,怪怪的。還有那句媽媽,自然不是呼喚辱母的。兩歲就離開生母的小童,能記得什麼呢。

  方紹朴一進屋就笑了:“祝九娘歲歲平安,事事如意。”

  九娘福了福:“也祝方大哥萬事順遂,難得你今日竟然沒在宮裡,有勞方大哥半夜跑這一趟了。”

  方紹朴看向床上的十三郎:“無妨無妨,你可出了五貫錢呢!只是千萬別給官家知道我和你一同守歲,我可不想沿著汴河跑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