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頁
阿嬋能嫁給章叔夜,得個好歸宿,日後也能幫襯她兩個哥哥。孟存轉向蘇瞻,又笑了起來:“既然如此,我便祝蘇和重你和蘇昉父慈子孝,與今上君臣相得,同張子厚化干戈為玉帛,好好做我家孟皇后的表舅吧。”
他站起身疾步走到牢房門前,大喊道:“陛下——!臣並未毒殺張氏,若有下毒,我孟氏一族上下皆不得善終。臣不堪折辱,願以死自證!”
牢外大理寺的眾胥吏獄卒聞言嚇得直奔過來,卻見孟存已軟軟地順著牢門倒了下去,滿面鮮血,雙目圓睜看著他們,唇角尚有一絲笑意。
他身後的蘇瞻,身姿筆挺面容平靜,默然看著孟存的背影片刻,帶著幾分可惜嘆道:“孟大學士以死自證清白,還發下這等驚天毒誓。蘇某當如實上書,奏請三堂會審,如有誤判,必要還你清白。來人,將孟大學士好生收斂,送往京城。”
※
除夕這日一早剛放完爆竹,翰林巷孟府便收到孟存的喪信。死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梁老夫人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呂氏當場暈厥,二房上下亂成一團。六娘慘白了一張小臉含淚默默侍奉呂氏。程氏卻暗自鬆了一口氣,雖然守歲要變成守靈,好歹孟家以後再沒什麼能拖累阿妧的人了。
等老夫人鎮定下來,孟在已經讓孟彥卿領著四郎五郎六郎披麻戴孝,往城外前引。母子三人再商量了片刻,先各自向皇帝皇太后上書請罪。
不到午時,宮中來了天使。皇帝敕書,命大理寺、刑部、宗正寺重審洛陽案,准孟府以開國伯爵位為孟存舉喪。因案件未決,一應從簡,不得於街坊張設。
梁老夫人接了旨意,心中明鏡一般。今夜禁中呈大儺儀,皇帝的旨意這麼快便到了府里,只怕早有準備,也算是開恩讓孟存走得清白,二房小一輩的便都安然無恙了,尤其是阿嬋的事應當徹底揭了過去。至於開國伯爵位繼承,官家不提,孟家自然更不能提。按如今變法的趨勢,過了年後朝中還有沒有世襲罔替的爵位,都不好說。
那桃符和春帖子方貼了不久,便被一片素縞蒙上。孟彥弼親自往宗族和幾家至親府上送喪帖。孟府上下將守歲和正旦先擱置一旁,杜氏主內,孟建主外,忙著設靈堂,做法事,派管事往寺廟道觀庵堂請人,還要趕買棺木,趕製壽衣和各色喪服。
因京中各大商鋪早已歇業,杜氏不得已將放回家過年的僕從全部召回,一一調配。年關里已經定不著酒席,便由范氏帶著七娘九娘,擬下素席菜單,再派管事娘子們清點庫房裡的一應茶酒油燭香藥帷帳屏風等白事之物,少不得還要去杜家呂家借用一些。孟忠厚被辱母抱著去了木樨院由程氏代為照料。除卻木樨院,整個孟府里里外外忙成一鍋粥。
這當下禮部和尚書內省又一起來了人,宣了皇太后的懿旨,卻是為了九娘服喪一事。原先九娘按禮應為堂伯父服喪九個月,因帝後大婚之日早已定下,且君臣有別,洛陽案還未結案,經禮部、中書省商議,擬定九娘以日易月,服喪九日。
作為補償,皇太后許孟府天清、開寶二寺擊鐘。
送走了天使,孟建和程氏才醒悟過來,心中酸甜苦辣說不出滋味。程氏一把拉著九娘的手哭道:“你二伯他怎地不等你大婚後才——爹爹娘親都不能給你送嫁了。”
七娘愣了片刻才回過神,揪著程氏的袖子問:“那我也不能露面了麼?”
六娘上前朝程氏深深一福,聲音顫抖語氣卻平靜自持:“都是爹爹害了叔叔嬸嬸,阿嬋替爹爹賠罪了。”
九娘趕緊扶住六娘:“是我愧對二嬸和哥哥們才是,六姐千萬別這麼說。”
梁老夫人將手中數珠重重拍在了案几上:“皇帝冊後,阿姍你要露什麼臉?”嚇得孟建一個激靈,想說的話憋了回去。
程氏趕緊起身請罪,轉頭狠狠瞪了七娘一眼。
到了黃昏時分,宗族裡來了幾位經驗豐富的婦人幫忙,杜氏才得空喝了兩口水。二門的管事娘子又來稟報靈柩已到了翰林巷巷口,急得杜氏出了一身汗,長房和三房的大功喪服還未齊全,呂氏醒了又暈,魂不守舍躺在翠微堂暖閣里動彈不得,只能讓六娘先換了斬衰孝服,跟著她往大門外接引。
待靈柩進了靈堂,總算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起來。內外茶飯妥當,香燭不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只等三日後大殮。
不曾想到了亥時,孟府又迎來了貴客,卻是張子厚親自登門求見梁老夫人。張子厚入了翠微堂,卻又提出要請孟在夫婦、孟建夫婦和呂氏以及六娘九娘一見。他姿態甚低,梁老夫人早已知道他所為何事,長嘆了口氣便派人去請。
眾人均身穿孝服,等張子厚發話。
張子厚站起來先對九娘行了禮,九娘趕緊側身讓了,看著他朝孟在孟建拱了拱手,才又落座。
“季甫深夜造訪,定有要事相商,還請直言無妨。”孟在回了一禮。
“請恕季甫無禮了,只因翰林巷孟府乃是皇后行第,禮部、尚書內省和禁中皆已定下各院落如何安置,過完年便有各部前來演練。若貴府要服喪,卻有諸多不便。如今再要修繕舊尚書省,實在來不及。老夫人睿智,不知可有兩全之策?”張子厚娓娓道來。
程氏眼睛一亮,趕緊看向老夫人。
梁老夫人落淚道:“白髮人送黑髮人,還請張相公恕罪,我這老婆子實在想不出什麼兩全之策。不如請官家、娘娘定奪,我孟家上下定然謹遵聖意。”
堂上一片寂靜。張子厚施施然正準備開口,卻見六娘霍地站了起來。
“婆婆!大伯,大伯娘,三叔三嬸,三年前我爹爹奉旨承了二叔太爺一脈時,也在西城置了宅子,想搬去離國子監和外翁家都近一些。如今哥哥們既然要上山結廬服喪,還請婆婆阿嬋和娘親搬去西城閉門服喪。”她說到後頭,哽咽不已。
呂氏連哭都哭不出來,險些又暈了過去。阿嬋莫不是瘋了麼?郎君沒了,四郎還未及弱冠,正是要長房和三房幫襯的時候,怎能搬出去,萬一結案又定下個有罪可如何是好。
張子厚端起手邊茶盞,看著六娘的目光中帶了一絲欣賞。他只要孟存的死別噁心到帝後大婚就行,至於孟家人能不能參禮,他是不在乎的。原本他們也只能於皇后行第拜別。
梁老夫人看向張子厚,聲音暗啞:“張相,仲然名義上是我侄子,實際上卻是我的兒子。阿嬋是我的親孫女,若因帝後大婚,便要老婆子將孫女和媳婦趕出翰林巷,不只是我孟家聲譽掃地,只怕老婆子的心都要碎了,熬不熬得到三月都不曉得。還望張相垂憐。”
九娘牽了六娘的手:“六姐和二伯娘怎可搬走,萬萬不可。”
張子厚放下茶盞,柔聲道:“九娘子勿急,老夫人勿憂。季甫前來,確實有一提議。開國伯既已逝,皇太后允天清開寶二寺擊鐘,不如暫時移靈於寺廟或道觀供家眷服喪。大趙四海初平,帝後大婚,非孟府一家之事,非孟氏一族之事,乃是天下頭等的大事。官家仁厚,不欲深究孟仲然之罪,可他所作所為,誤國害民,在座各位難道心裡不清楚麼?即便是內宅婦人不察,伯厚你總該心知肚明吧?這汴京罪人,大趙罪臣之名,張某可有冤枉孟存?”
他站起身疾步走到牢房門前,大喊道:“陛下——!臣並未毒殺張氏,若有下毒,我孟氏一族上下皆不得善終。臣不堪折辱,願以死自證!”
牢外大理寺的眾胥吏獄卒聞言嚇得直奔過來,卻見孟存已軟軟地順著牢門倒了下去,滿面鮮血,雙目圓睜看著他們,唇角尚有一絲笑意。
他身後的蘇瞻,身姿筆挺面容平靜,默然看著孟存的背影片刻,帶著幾分可惜嘆道:“孟大學士以死自證清白,還發下這等驚天毒誓。蘇某當如實上書,奏請三堂會審,如有誤判,必要還你清白。來人,將孟大學士好生收斂,送往京城。”
※
除夕這日一早剛放完爆竹,翰林巷孟府便收到孟存的喪信。死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梁老夫人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呂氏當場暈厥,二房上下亂成一團。六娘慘白了一張小臉含淚默默侍奉呂氏。程氏卻暗自鬆了一口氣,雖然守歲要變成守靈,好歹孟家以後再沒什麼能拖累阿妧的人了。
等老夫人鎮定下來,孟在已經讓孟彥卿領著四郎五郎六郎披麻戴孝,往城外前引。母子三人再商量了片刻,先各自向皇帝皇太后上書請罪。
不到午時,宮中來了天使。皇帝敕書,命大理寺、刑部、宗正寺重審洛陽案,准孟府以開國伯爵位為孟存舉喪。因案件未決,一應從簡,不得於街坊張設。
梁老夫人接了旨意,心中明鏡一般。今夜禁中呈大儺儀,皇帝的旨意這麼快便到了府里,只怕早有準備,也算是開恩讓孟存走得清白,二房小一輩的便都安然無恙了,尤其是阿嬋的事應當徹底揭了過去。至於開國伯爵位繼承,官家不提,孟家自然更不能提。按如今變法的趨勢,過了年後朝中還有沒有世襲罔替的爵位,都不好說。
那桃符和春帖子方貼了不久,便被一片素縞蒙上。孟彥弼親自往宗族和幾家至親府上送喪帖。孟府上下將守歲和正旦先擱置一旁,杜氏主內,孟建主外,忙著設靈堂,做法事,派管事往寺廟道觀庵堂請人,還要趕買棺木,趕製壽衣和各色喪服。
因京中各大商鋪早已歇業,杜氏不得已將放回家過年的僕從全部召回,一一調配。年關里已經定不著酒席,便由范氏帶著七娘九娘,擬下素席菜單,再派管事娘子們清點庫房裡的一應茶酒油燭香藥帷帳屏風等白事之物,少不得還要去杜家呂家借用一些。孟忠厚被辱母抱著去了木樨院由程氏代為照料。除卻木樨院,整個孟府里里外外忙成一鍋粥。
這當下禮部和尚書內省又一起來了人,宣了皇太后的懿旨,卻是為了九娘服喪一事。原先九娘按禮應為堂伯父服喪九個月,因帝後大婚之日早已定下,且君臣有別,洛陽案還未結案,經禮部、中書省商議,擬定九娘以日易月,服喪九日。
作為補償,皇太后許孟府天清、開寶二寺擊鐘。
送走了天使,孟建和程氏才醒悟過來,心中酸甜苦辣說不出滋味。程氏一把拉著九娘的手哭道:“你二伯他怎地不等你大婚後才——爹爹娘親都不能給你送嫁了。”
七娘愣了片刻才回過神,揪著程氏的袖子問:“那我也不能露面了麼?”
六娘上前朝程氏深深一福,聲音顫抖語氣卻平靜自持:“都是爹爹害了叔叔嬸嬸,阿嬋替爹爹賠罪了。”
九娘趕緊扶住六娘:“是我愧對二嬸和哥哥們才是,六姐千萬別這麼說。”
梁老夫人將手中數珠重重拍在了案几上:“皇帝冊後,阿姍你要露什麼臉?”嚇得孟建一個激靈,想說的話憋了回去。
程氏趕緊起身請罪,轉頭狠狠瞪了七娘一眼。
到了黃昏時分,宗族裡來了幾位經驗豐富的婦人幫忙,杜氏才得空喝了兩口水。二門的管事娘子又來稟報靈柩已到了翰林巷巷口,急得杜氏出了一身汗,長房和三房的大功喪服還未齊全,呂氏醒了又暈,魂不守舍躺在翠微堂暖閣里動彈不得,只能讓六娘先換了斬衰孝服,跟著她往大門外接引。
待靈柩進了靈堂,總算一切有條不紊地進行起來。內外茶飯妥當,香燭不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只等三日後大殮。
不曾想到了亥時,孟府又迎來了貴客,卻是張子厚親自登門求見梁老夫人。張子厚入了翠微堂,卻又提出要請孟在夫婦、孟建夫婦和呂氏以及六娘九娘一見。他姿態甚低,梁老夫人早已知道他所為何事,長嘆了口氣便派人去請。
眾人均身穿孝服,等張子厚發話。
張子厚站起來先對九娘行了禮,九娘趕緊側身讓了,看著他朝孟在孟建拱了拱手,才又落座。
“季甫深夜造訪,定有要事相商,還請直言無妨。”孟在回了一禮。
“請恕季甫無禮了,只因翰林巷孟府乃是皇后行第,禮部、尚書內省和禁中皆已定下各院落如何安置,過完年便有各部前來演練。若貴府要服喪,卻有諸多不便。如今再要修繕舊尚書省,實在來不及。老夫人睿智,不知可有兩全之策?”張子厚娓娓道來。
程氏眼睛一亮,趕緊看向老夫人。
梁老夫人落淚道:“白髮人送黑髮人,還請張相公恕罪,我這老婆子實在想不出什麼兩全之策。不如請官家、娘娘定奪,我孟家上下定然謹遵聖意。”
堂上一片寂靜。張子厚施施然正準備開口,卻見六娘霍地站了起來。
“婆婆!大伯,大伯娘,三叔三嬸,三年前我爹爹奉旨承了二叔太爺一脈時,也在西城置了宅子,想搬去離國子監和外翁家都近一些。如今哥哥們既然要上山結廬服喪,還請婆婆阿嬋和娘親搬去西城閉門服喪。”她說到後頭,哽咽不已。
呂氏連哭都哭不出來,險些又暈了過去。阿嬋莫不是瘋了麼?郎君沒了,四郎還未及弱冠,正是要長房和三房幫襯的時候,怎能搬出去,萬一結案又定下個有罪可如何是好。
張子厚端起手邊茶盞,看著六娘的目光中帶了一絲欣賞。他只要孟存的死別噁心到帝後大婚就行,至於孟家人能不能參禮,他是不在乎的。原本他們也只能於皇后行第拜別。
梁老夫人看向張子厚,聲音暗啞:“張相,仲然名義上是我侄子,實際上卻是我的兒子。阿嬋是我的親孫女,若因帝後大婚,便要老婆子將孫女和媳婦趕出翰林巷,不只是我孟家聲譽掃地,只怕老婆子的心都要碎了,熬不熬得到三月都不曉得。還望張相垂憐。”
九娘牽了六娘的手:“六姐和二伯娘怎可搬走,萬萬不可。”
張子厚放下茶盞,柔聲道:“九娘子勿急,老夫人勿憂。季甫前來,確實有一提議。開國伯既已逝,皇太后允天清開寶二寺擊鐘,不如暫時移靈於寺廟或道觀供家眷服喪。大趙四海初平,帝後大婚,非孟府一家之事,非孟氏一族之事,乃是天下頭等的大事。官家仁厚,不欲深究孟仲然之罪,可他所作所為,誤國害民,在座各位難道心裡不清楚麼?即便是內宅婦人不察,伯厚你總該心知肚明吧?這汴京罪人,大趙罪臣之名,張某可有冤枉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