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對於林曉光來說,他還是最關心這套動作視覺捕捉系統是用來幹什麼的,畢竟直接把造價抬升了一兩萬,如果只是用來達成一些沒什麼必要的功能,那就很沒意思了。

  現在林曉光知道了,這套視覺捕捉系統,是為了讓玩家在駕駛飛車的同時,還能進行射擊。

  沒錯,《極限飛車》不僅僅是一款競速類遊戲,它其實包含著三個大的玩法:競速、改裝、射擊。

  競速玩法就不用多說了,這是所有駕駛模擬器都有的常規玩法。跟其他飛車類遊戲一樣,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駕駛飛車進行競速,體驗狂飆的快感。

  與鐘鳴前世的賽車遊戲不同的是,飛車的賽道信標都在空中,而且賽道往往是在許多複雜的環境中穿行——比如在繁華的都市中,在摩天大樓的間隙中穿行,有時候可能還要躲避突然出現的車流。

  不過,《極限飛車》中也有懷舊模式,玩家駕駛的不再是可以上天的飛車,而是只能在地面開的常規賽車。懷舊模式不是遊戲的主流模式,但也是一種重要的補充。

  這些競速遊戲的內容,其他的駕駛模擬器基本上也都有,《極限飛車》就算能在擬真度、畫面和環境表現等方面做得更好,也不足以形成絕對的優勢。

  《極限飛車》還有另外的兩大玩法。

  許多賽車遊戲,都有改裝的功能,但局限性很大。遊戲所允許的改裝,往往只是限定在某一個車輛型號,玩家可以更改它的輪胎、剎車板等等配件,提升車輛的操控性、抓地力等各項數據,把車輛的性能改裝到更好。此外就是對車輛的外觀進行改裝,換顏色、換噴漆,進行自由的DIY。

  但這種改裝功能,說白了還是在換皮而已,都是小打小鬧。

  《極限飛車》允許玩家從零開始,自己用各種不同的零件拼湊一輛獨屬於自己的車輛,至於車輛的個性外觀、噴漆等等,自然也是允許隨意DIY的。

  這就是鐘鳴為什麼要把駕駛模擬器的主控屏幕做成觸控螢幕的原因:玩家可以直接用這塊觸控螢幕,來進行車輛的DIY製作。

  至於車輛的製作系統,乍一看可能會很複雜,但實際上也沒那麼複雜。

  在鐘鳴前世就有許多類似的遊戲,比如《創世戰車》。車輛被拆分成了很多不同的模塊,比如底盤支架、車輪、駕駛艙、發動機、動力系統、槍枝、雷達等等,玩家可以把它們自由地組裝起來,甚至絕大多數的部件都可以隨意進行移動。

  《極限飛車》也是如此,遊戲中的車輛都可以拆分為不同的模塊,包括動力系統、駕駛艙、底盤支架等等,就連車身也可以拆分為引擎蓋、車門、頂蓋等不同的結構,這些零件都允許在一定程度內進行扭曲、彎折和調整,讓不同車輛的零件可以自由拼接在一起。

  同時,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改裝車輛,比如增加操控模塊可以提升車輛的操控性,增加動力系統可以提升車輛的極限速度,在車上增加武器可以提升火力,不同的武器還有不同的打擊效果。

  當然,這些所有的改裝和提升,都是循序漸進的,玩家有一個「機械師等級」,這個等級越高,所能進行的改裝操作就越多。隨著玩家等級的提升,才能解鎖更多武器,武裝自己的車輛。

  同時,各種通用的零件也都需要在遊戲中抽獎獲取,一些關鍵零件有一定的珍稀屬性,不是隨意就能獲取的。

  而在改裝中為車輛增加的武器系統,就是為第三個大玩法——射擊系統服務的。

  「槍車球」一向是西方玩家的三大主流遊戲內容,而同時有「槍」和「車」的遊戲不少,但玩家往往不可能同時玩這兩種東西。

  比較典型的例子是GTA,玩家要麼開車,要麼坐車打槍,雖然在個別情況下會需要玩家在開車的同時射擊,但大部分玩家往往會手忙腳亂,而且遊戲本身的樂趣也很難保證。

  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難做到一心二用,又要開車看路,又要瞄準射擊,難度太高。

  而鐘鳴的解決方案是,通過視覺捕捉系統確定玩家的視線,並在屏幕上標出一個準星,射擊按鈕直接做在方向盤上面。只要玩家將視線聚焦在想要打的方向,不管是前方、側翼還是後方,此時按動開火鍵,就可以向那個方向射擊。

  再搭配上駕駛模擬器的超大視野,玩家就可以在駕駛的同時獲得極佳的射擊體驗。

  ……

  林曉光看完了設計文檔,感慨道:「鍾老師果然是大手筆啊,這麼豐富的遊戲內容,一般的設計師可不是說做就做的。」

  《極限飛車》有三種大的玩法,遊戲模式就更多了,包括正規競速、地下競速、改裝車輛比賽、特殊任務等等。

  簡單來說,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可以單純地去開車競速,也可以參加一些地下競速賽,更加刺激、更加暴力,可能還要被警察追,除此之外,玩家還可能會接受到一些特殊的任務,會用飛車去攻擊一些特定的目標。

  而《極限飛車》的地圖,是一座完全虛構的島嶼,在這個島嶼上有城區,有荒原,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環境。整個島嶼是飛車賽的聖地,全世界各地的車手都來到這裡,希望能夠闖出名堂。

  而玩家則是扮演了一個初出茅廬的車手,要在這裡不斷地參加各種競賽、拿到名次、改裝車輛,並完成一個又一個的任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