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它並不是一款討好玩家的遊戲。

  而在相關的報導大規模出現之前,很多人並沒有關注這些,自然對遊戲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會有質疑。

  但再怎麼質疑,這遊戲的評分也不該落到6分多。因為這遊戲的品質是鐘鳴親自把關的,不管是動作、模型還是遊戲內的場景,各個方面的完成度都很高。

  而遊戲的劇情方面,各條支線的選擇、結局的設置,也都比較合理。

  即使玩家不知道這是真實事件,但平心而論的話,給個7分也不過分。

  鐘鳴發現了,在很多評測網站上,很多沒有購買遊戲的玩家大規模地打一星,一星的占比已經達到了6%以上,是極為不正常的比例。

  至於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在打一星?

  顯然是因為微光工作室惹到了一批人。

  一些是渠道商、研發商,一些是玩家。

  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微光工作室從創立之初到現在獲得了那麼多的成功和關注度,遊戲備受玩家喜愛,既然有粉絲來,那麼必然也會有黑子和噴子。

  渠道商這裡,鐘鳴自己做渠道,乾脆一分錢都不再跟渠道分成,雙方早已交惡;而其他的華夏區的研發商,看到微光工作室的作品叫好又叫座,也必然有很多人眼紅。

  同行是冤家,彼此是赤裸裸的競爭關係,黑倒了微光工作室,他們就算不能直接獲益,也能間接獲益。

  而還有一批人,是一小撮比較特殊的玩家群體,他們是自發地在給《惡魔在人間》這款遊戲打一星差評。

  表面上看起來不可思議,實際上的內在邏輯很容易捋順。

  因為微光工作室目前的所有遊戲,都有鮮明的華夏文化色彩。

  《潛伏之赤途》,講述的是在特殊歷史時期的一種家國情懷,講的是犧牲、奉獻和絕境中的人性。

  其他的像《水墨雲煙》、《太吾繪卷》、《生肖守護者》等遊戲,也全都是以彰顯、弘揚華夏文化為主要賣點。

  在很多玩家心目中,微光工作室是一個有理想、有情懷的工作室,是以弘揚華夏文化為己任的工作室,是大大的加分項。

  可對於另一部分玩家來說,這會引起他們生理上的強烈不適。

  如果放在鐘鳴的前世,這部分人大概可以叫做「恨國黨」,但放在這個世界,可能「恨國黨」這個叫法已經不準確了,應該叫「恨華黨」。

  反正,人,還是同一類人。

  這些人崇尚西方文化,把華夏文化貶得一文不值,以此彰顯自己的優越性;

  在評價華夏和西方的文化作品的時候奉行雙重標準;

  口口聲聲強調「藝術無國界」,要「拋棄陳舊的國家、族群觀念」,要「擁抱世界文化融合」。

  可他們所擁抱的「世界文化融合」,無非是在全盤接納西方文化,因為在這個世界中,西方文化顯然還是占據著主流地位,有著極強的話語權。

  這部分人看到微光工作室就有一種發自生理上的厭惡,也就不足為奇了。

  之前微光工作室的遊戲評分都很高,一方面是因為那時候微光工作室的名氣還沒太顯,招不來這麼多黑子的注意;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遊戲的品質確實過硬,少數的幾個惡意差評黑也黑不動。

  但現在,很多渠道商和遊戲公司的公關部門加入了這場混戰,在這種推波助瀾之下,《惡魔在人間》讓他們看到了一個脆弱的靶子,有那麼多顯而易見的「缺點」,當然要集中火力瘋狂輸出。

  一時之間,烏煙瘴氣,「微光工作室完了」的聲音,甚囂塵上。

  ……

  只是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打臉,來得如此之快。

  7月1號,《惡魔在人間》正式發售。

  7月5號,一篇名為《遮掩於陽光下的罪惡》,出現在熱點要聞網站上,報導的第一句,就讓很多人大跌眼鏡:「電療、加圈、互相舉報……很多人知道這些名詞,是從一款叫做《惡魔在人間》的遊戲上。但你又是否知道,這些都是取材於現實中的真實案例……」

  緊接著,一連串的報導就像是商量好了的一樣,開始在各個資訊網站爆開!

  梧桐資訊上,《專訪科技防衛專修學院:這個地方,真的存在!》引發了極高的熱度。

  視頻網站上,一個UP主私人製作的視頻《深度揭秘所謂的「科技防衛專修學院」:灰色市場,罪惡昭彰!》點擊量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破百萬!

  文字報導、影像資料,許多從類似的地方出來的受害人口述……

  等等鋪天蓋地的資料瞬間爆出來,瞬間成為全網關注的熱點!

  在這些新聞的評論區,吃瓜群眾們一臉懵逼。

  「什麼東西!艹,這不就是《惡魔在人間》的現實版本嗎?」

  「連裡面學校的布局都跟遊戲裡差不多啊!」

  「這種地方真的存在?這是魔幻現實主義嗎?不是在開玩笑吧?」

  「真的有受害者?!」

  「這種地方竟然真的存在???」

  「是真的,其實只要搜索一下『科技防衛專修學院』之類的關鍵詞立刻就能搜到一大堆了。」

  「還有對受害人的採訪,這他媽跟遊戲裡一模一樣啊,真是電療?!」

  「黑子們之前說什麼?遊戲做得太假了,脫離現實?那這叫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