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父皇虎著臉道:“誰又是兩個的?父皇是嗎?你二哥是嗎?蓉蓉是嗎?吃吃是嗎?”
吃吃……“父皇總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父皇捏我鼻子搖了搖:“朕提哪壺哪壺開。又拿朕的龍袍擦鼻涕!”
“我沒有!”我縮了縮,想起另一樁事:“這一路,死了好多人。父皇你不知道,真是死了好多人,連女兒也差點回不來了。”
他收回手拍了拍我,扶我起來,從福喜子手裡接過絹子給我擦眼淚:“父皇不知道。不過父皇知道,接下來還要死人。”
我不由一頓,父皇吹了吹茶道:“這一路死了許多人,總還有活著的。有活人,便以活人性命向死人謝罪。”
我揪著衣袖問:“但不知以何人性命?”
“本應是朕。”父皇抬手讓我起身,往外走:“教子無方,派令不嚴。可朕是一國之主,故此,這懲罰要讓別人替朕去受。你們出宮這樁事,誰能跟著,都是個人人羨慕的。他們也是慕功名利祿而往,不過沒料想,到最後反倒成了殺身之禍。本就是禍福相依的事,功名可以受,苦難亦可以受,這是他們各自應得的。”
我曉得便該如此,覺得鬆了半口氣,提著半口氣,五味雜陳,不免又唾棄自己。父皇又道:“鄭氏的嫡長孫,是個不錯的孩子。韓承灝,原也不錯。”
我心裡咯噔了一下:“父皇,韓承灝他——”
“寧兒。”父皇擺擺手,繼續道:“朕所能做得,便是重罪厚賞。”
我沒接話。
父皇仰首賞了眼月色道:“說起你二哥,他快回來了。”
“江安王敗了?”我急道:“他背後有人!父皇切莫輕易處置了他!”
父皇笑了笑:“寧兒知道?說來給父皇聽聽。”
我如此這般將一路來自己的想法全說了,末了又道:“女兒當時見他那模樣,分明就是狼子野心,說什麼將計就計,不過趁機起事罷了。”
父皇頷首道:“不錯。”
二哥必然不會猜不到江安王的心思,我但凡想到此處,便忍不住心寒:“父皇,你說二哥知道嗎?”
父皇點著我額頭道:“小丫頭,父皇曉得你的意思。你心裡委屈,覺得被你二哥利用了,是不是?”
我別開臉,聽父皇道:“他將你置於險境,此舉確有不妥之處。但你二哥卻沒做錯。”
我聞言愕然轉頭,父皇也正肅容看我:“將你留在彬州,與他一般,時刻擔心江安王,與慈朱伏厥兩國密謀呼應;或是與江安王假意周旋,伺機而動。前者是抱守死地,無路可退;後者卻是變則動,動則生。”
“他該顧及你,也不該顧及你。”父皇最後道:“若是他居於父皇之位,亦當如此。”
所謂心緒複雜難言,也不過如此。
夜風和柔,我一下子掉下淚來,顆顆晶瑩飽滿地落在地上,接連不斷。
我依稀聽到父皇嘆了口沉濁的氣:“話有些重了。”
“此番出宮一路兇險,你就應該知道,光靠著父皇,是不行的。父皇能護住你的地方太小,時候太少。江山萬里,也不過這皇宮方圓寸地。漫漫人生,也不過短短几十載。人壽天與,父皇總會先你一步,去見你皇爺爺他們。”
“而只要你活著,你還有用處,便少不了被人惦記。這惦記或善或惡,或來自仇人,也或許會來自你以為最最親近的人。”父皇說著,拉住我的手往前繼續走:“父皇恨不能為你做所有事,可父皇能做的,始終有限。”
“現今,父皇只望這是你最後一次因為不痛快,不好受,而哭泣。”
摸在手背的那隻手絲毫不光滑細膩,我怔怔的,不知道說些什麼。
父皇忽然停住抬頭:“到了。”
我看了眼,發現是自己的住處。父皇拉我進去道:“朕前幾日吃了樣好東西,特意叫人在宴上做給你,結果給忙忘了,後頭你又走了。好在現下不晚。”
等我倆坐下,不一瞬福喜子就帶人端了上來。
我訝道:“平洲銀魚?”
父皇給我抄了條,笑我:“你倒是忘不了吃!”
我嘗著味道,父皇就在邊上給我講這銀魚的做法。這倒教我想起個人來:“父皇,克爾泉回來了嗎?”
“在她宮裡,朕著人看著。”
我思索著停住筷子:“女兒有些事,想找她問問。”
父皇一頓,接著道:“寧兒放心,她欺負了你,父皇給你做主。只是現下你二哥還沒回來,她暫且不能動。等你二哥凱旋,父皇便是頂著朝臣說破了殿頂,也要替你找補回來。”
我再三保證只是問些事情。父皇終於答應,之後放下筷子,起身道:“女兒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有心上人不說,有心事也不說,父皇真是老了。走了走了。”
我抓抓臉,捶著父皇的肩背,說著甜言蜜語將之送走了。
這一晚,本可安睡,我卻心煩意亂,翻來覆去睡不著,等醒來時,已是日上三竿。
誦誦說,六弟來找過我,見我沒起,便走了。用過午膳,六弟又來了。
我問:“容長安是你的人?”
與此同時,六弟也道:“容長安是我的人。”
我倆皆是一愣,六弟先回神,繼續道:“是二哥派人與我通了消息,命我找人去平洲接你。”
我思忖著問:“六弟府上可有劉姓的門客?”
“劉?哪個劉?弟弟府上倒是有個姓柳的,木卯柳,怎麼了?”
不是六弟,我搖搖頭:“無事,隨便問問。對了,六弟怎麼會認得容長安的?”
“五姐有所不知,那是開平二年的事了。”
開平二年,又是開平二年,我竟不知開平二年發生了這許多事。
六弟接了誦誦的茶,道:“我見他時,他正被嬤嬤抱著,我就取笑他那麼大還要被人抱。他漲紅了臉從嬤嬤懷裡滑下來。我才瞧見他穿著件頂破爛的衣裳,就問他新年怎麼沒新衣服穿?他不說話,還啃著不知從何處拿來的荔枝。我幼時有些頑劣,五姐知道的。”
六弟有些羞赧地摸了摸鼻子:“我故意瞧他把荔枝核咬破,苦著了,才告訴他,核不能吃。他就把荔枝核擦擦攥手裡。我看他可憐,便叫那嬤嬤跟我身邊的丫頭,去找了件我還沒穿的衣裳給他。”
六弟說到此處,搖了搖頭:“他個呆瓜,自此記住我的好了。後來,我才知道,他父親是當時的平洲事。對了,他還向我打聽過五姐你,不過只是問得都很奇怪。”
“他問什麼?”
六弟想了想道:“你宮裡頭都養了哪些花草,睡蓮怎樣了,常讀哪些書諸如此類。書生氣得很。”
我嘆了口氣,六弟也跟著嘆了口氣:“從長安進了江安城前幾天,我便與他斷了消息。直到前不久從鄭家聽說他已經沒了。”
吃吃……“父皇總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父皇捏我鼻子搖了搖:“朕提哪壺哪壺開。又拿朕的龍袍擦鼻涕!”
“我沒有!”我縮了縮,想起另一樁事:“這一路,死了好多人。父皇你不知道,真是死了好多人,連女兒也差點回不來了。”
他收回手拍了拍我,扶我起來,從福喜子手裡接過絹子給我擦眼淚:“父皇不知道。不過父皇知道,接下來還要死人。”
我不由一頓,父皇吹了吹茶道:“這一路死了許多人,總還有活著的。有活人,便以活人性命向死人謝罪。”
我揪著衣袖問:“但不知以何人性命?”
“本應是朕。”父皇抬手讓我起身,往外走:“教子無方,派令不嚴。可朕是一國之主,故此,這懲罰要讓別人替朕去受。你們出宮這樁事,誰能跟著,都是個人人羨慕的。他們也是慕功名利祿而往,不過沒料想,到最後反倒成了殺身之禍。本就是禍福相依的事,功名可以受,苦難亦可以受,這是他們各自應得的。”
我曉得便該如此,覺得鬆了半口氣,提著半口氣,五味雜陳,不免又唾棄自己。父皇又道:“鄭氏的嫡長孫,是個不錯的孩子。韓承灝,原也不錯。”
我心裡咯噔了一下:“父皇,韓承灝他——”
“寧兒。”父皇擺擺手,繼續道:“朕所能做得,便是重罪厚賞。”
我沒接話。
父皇仰首賞了眼月色道:“說起你二哥,他快回來了。”
“江安王敗了?”我急道:“他背後有人!父皇切莫輕易處置了他!”
父皇笑了笑:“寧兒知道?說來給父皇聽聽。”
我如此這般將一路來自己的想法全說了,末了又道:“女兒當時見他那模樣,分明就是狼子野心,說什麼將計就計,不過趁機起事罷了。”
父皇頷首道:“不錯。”
二哥必然不會猜不到江安王的心思,我但凡想到此處,便忍不住心寒:“父皇,你說二哥知道嗎?”
父皇點著我額頭道:“小丫頭,父皇曉得你的意思。你心裡委屈,覺得被你二哥利用了,是不是?”
我別開臉,聽父皇道:“他將你置於險境,此舉確有不妥之處。但你二哥卻沒做錯。”
我聞言愕然轉頭,父皇也正肅容看我:“將你留在彬州,與他一般,時刻擔心江安王,與慈朱伏厥兩國密謀呼應;或是與江安王假意周旋,伺機而動。前者是抱守死地,無路可退;後者卻是變則動,動則生。”
“他該顧及你,也不該顧及你。”父皇最後道:“若是他居於父皇之位,亦當如此。”
所謂心緒複雜難言,也不過如此。
夜風和柔,我一下子掉下淚來,顆顆晶瑩飽滿地落在地上,接連不斷。
我依稀聽到父皇嘆了口沉濁的氣:“話有些重了。”
“此番出宮一路兇險,你就應該知道,光靠著父皇,是不行的。父皇能護住你的地方太小,時候太少。江山萬里,也不過這皇宮方圓寸地。漫漫人生,也不過短短几十載。人壽天與,父皇總會先你一步,去見你皇爺爺他們。”
“而只要你活著,你還有用處,便少不了被人惦記。這惦記或善或惡,或來自仇人,也或許會來自你以為最最親近的人。”父皇說著,拉住我的手往前繼續走:“父皇恨不能為你做所有事,可父皇能做的,始終有限。”
“現今,父皇只望這是你最後一次因為不痛快,不好受,而哭泣。”
摸在手背的那隻手絲毫不光滑細膩,我怔怔的,不知道說些什麼。
父皇忽然停住抬頭:“到了。”
我看了眼,發現是自己的住處。父皇拉我進去道:“朕前幾日吃了樣好東西,特意叫人在宴上做給你,結果給忙忘了,後頭你又走了。好在現下不晚。”
等我倆坐下,不一瞬福喜子就帶人端了上來。
我訝道:“平洲銀魚?”
父皇給我抄了條,笑我:“你倒是忘不了吃!”
我嘗著味道,父皇就在邊上給我講這銀魚的做法。這倒教我想起個人來:“父皇,克爾泉回來了嗎?”
“在她宮裡,朕著人看著。”
我思索著停住筷子:“女兒有些事,想找她問問。”
父皇一頓,接著道:“寧兒放心,她欺負了你,父皇給你做主。只是現下你二哥還沒回來,她暫且不能動。等你二哥凱旋,父皇便是頂著朝臣說破了殿頂,也要替你找補回來。”
我再三保證只是問些事情。父皇終於答應,之後放下筷子,起身道:“女兒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有心上人不說,有心事也不說,父皇真是老了。走了走了。”
我抓抓臉,捶著父皇的肩背,說著甜言蜜語將之送走了。
這一晚,本可安睡,我卻心煩意亂,翻來覆去睡不著,等醒來時,已是日上三竿。
誦誦說,六弟來找過我,見我沒起,便走了。用過午膳,六弟又來了。
我問:“容長安是你的人?”
與此同時,六弟也道:“容長安是我的人。”
我倆皆是一愣,六弟先回神,繼續道:“是二哥派人與我通了消息,命我找人去平洲接你。”
我思忖著問:“六弟府上可有劉姓的門客?”
“劉?哪個劉?弟弟府上倒是有個姓柳的,木卯柳,怎麼了?”
不是六弟,我搖搖頭:“無事,隨便問問。對了,六弟怎麼會認得容長安的?”
“五姐有所不知,那是開平二年的事了。”
開平二年,又是開平二年,我竟不知開平二年發生了這許多事。
六弟接了誦誦的茶,道:“我見他時,他正被嬤嬤抱著,我就取笑他那麼大還要被人抱。他漲紅了臉從嬤嬤懷裡滑下來。我才瞧見他穿著件頂破爛的衣裳,就問他新年怎麼沒新衣服穿?他不說話,還啃著不知從何處拿來的荔枝。我幼時有些頑劣,五姐知道的。”
六弟有些羞赧地摸了摸鼻子:“我故意瞧他把荔枝核咬破,苦著了,才告訴他,核不能吃。他就把荔枝核擦擦攥手裡。我看他可憐,便叫那嬤嬤跟我身邊的丫頭,去找了件我還沒穿的衣裳給他。”
六弟說到此處,搖了搖頭:“他個呆瓜,自此記住我的好了。後來,我才知道,他父親是當時的平洲事。對了,他還向我打聽過五姐你,不過只是問得都很奇怪。”
“他問什麼?”
六弟想了想道:“你宮裡頭都養了哪些花草,睡蓮怎樣了,常讀哪些書諸如此類。書生氣得很。”
我嘆了口氣,六弟也跟著嘆了口氣:“從長安進了江安城前幾天,我便與他斷了消息。直到前不久從鄭家聽說他已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