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柳言平坐過來來,洛大也乾脆長找別人拼酒,桌子空出一半。

  柳言平這回倒沒勸元棠參與謀劃,他給元棠倒了酒,請元棠和袁德作為主將,帶霧子寨的人支援艾城,他要料理寨中諸事,怕抽不開身,憑洛大和其他寨眾,只怕助戰沒助成,反而損失人手,得不償失。霧子寨上下現在最寶貴的就是這些人。

  元棠不能完全贊同柳言平的計劃,但在山寨逗留數日,吃了人家的米糧,睡的是人家的屋子,到這時也不能完全置之度外。

  又過了兩日,元棠和袁德帶著霧子寨五百人趕往艾城。

  第70章 與共

  紛州軍在艾城內外布防,為了守城,徵發了附近郡縣的男丁和艾城本地大家奴客。到了艾城元棠才知道情況嚴峻,紛州派往支援穎王的軍隊損失慘重,艾城實在無兵可用,這才不得不向各處徵調。

  紛州刺史姜閱年過半百,眉間皺紋深刻,雙目有神,興許是憂心艾城之危,神態疲憊,布滿血絲的雙眼明亮異常。

  元棠和洛大進城,姜閱專門在城府召見兩人。

  “去年白虞城被義赤所攻,後因守將蘇守逵與狄人勾結,白虞落入狄人之手,聽說當時狄人俘獲了夏國皇室以及一批白虞官員和百姓送往曜京,”姜閱看著元棠說:“今年曜京大亂,被俘至曜京的夏國先太子遺嗣和白虞官吏卻不知所蹤,曜京之亂未平,也無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裡。”

  姜閱從坐榻上站起,慢慢走近元棠,說:“霽颺袁氏世代將門,上一代家主袁光曾揮師北上,後封為龍驤將軍,他的兒子去年已在白虞任參軍,想必亦為將才。齊州柳氏素有清望,白虞長史柳言平常年經營白虞,可守一方。袁參軍在此處,那麼留在寨中的,就是柳長史了。”

  從曜京出逃幾個月,元棠也料到他們的行蹤早晚會暴露,被姜刺史點明,他也不驚訝,倒是洛大,雖沒有完全聽懂,卻也明白幾分,驚訝地望著元棠。

  元棠正色道:“刺史明察,敢問姜刺史打算如何處置我?”既然敢來,他也不怕被識破,此番帶領寨眾助戰艾城,少不得要和紛州刺史打交道,遮遮掩掩不如開誠布公,元棠還琢磨著借這次助戰的情面,紛州刺史在戰事平息後放他們過紛州。

  姜閱眉間的皺紋更深了些,嘆氣說:“艾城危及,袁參軍也知道,紛州如今已經自顧不暇,我又怎能處置你們?”

  元棠朝姜閱拱拱手。這位刺史倒務實,直接跳過關於他們身份的話題,開始按說艾城布防。

  元棠帶來的人手不多,本來只能編入艾城步卒,配合紛州官軍防衛而已,姜閱卻提出再撥五百人給元棠,讓元棠編成一軍,到城下布防。

  姜閱暗忖元棠在白虞與抵禦過義赤人,一路南行,熟悉應對北方各族。紛州軍支援穎王失利,損兵折將,正無人可用,所以他對元棠委以重任。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袁德一早帶著山寨眾人到城外營地,沒有和元棠一同入城,晌午元棠從城中出來,他才知道姜閱的安排。

  在城軍營坐鎮的正是艾城太守,元棠領命出城,與這位何太守在營地見面,何太守上下打量元棠和洛大,神色有些僵硬,畢竟那一夜艾城的官兵與霧子寨是拼了命的,雙方各有折損,然而危機當前,又有刺史的命令,這一節也只有揭過。

  元棠回到何太守分給他們的軍帳里,袁德正坐在桌邊對著一張地圖皺眉。

  元棠見袁德神色凝重,換下甲衣,問道:“德叔,怎麼?”

  袁德臉上的刀疤明顯,一旦嚴肅起來整個人就有點凶神惡煞的,特別具有威懾力,山寨的寨眾都怕他,元棠看習慣了,早有免疫力。

  他繫著護腕坐到袁德右手邊,瞧了兩眼地圖。義赤人在豐城外與施然交戰,似乎暫時無法顧及艾城,姜閱擔心有哪一方周旋時先一步派軍奪取艾城,所以對豐城方面動向十分警惕。

  紛州地界狹長,如果艾城再失守,紛州之內無縱深之地緩轉,州府蒲睢危在旦夕,一州之地很快就會被南北兩股勢力瓜分。

  這也是姜閱為何緊張艾城得失。

  來到艾城第三日,袁德將山寨寨眾與姜刺史撥劃來的五百紛州軍重新編整,元棠又向姜刺史討了十匹戰馬。

  姜刺史居然也給了,紛州戰馬主要來自北地,數量雖比南夏諸州多一些,卻也是來之不易,姜刺史為守住艾城,傾盡紛州所有,足見艾城對紛州的重要性。

  這兩日元棠和袁德都在與新編的軍隊磨合,與紛州軍到城外挖壕建壁壘,到今天才能坐下來說兩句。

  袁德放下地圖,目光掃過帳外,壓低聲音對元棠說:“阿郎,今天姜刺史身邊的謀士來向我打聽殿下的下落。”

  元棠本來拿了杯子倒水喝,聞言眉頭一跳,問:“怎麼打聽,你怎麼回答的?”

  袁德說:“我帶人在城西設拒馬,姜府謀士找過來,沒明說,只是總把話往殿下身上扯,問殿下是否與我們一同離開曜京。我說出城的時候沒見到殿下,如此敷衍過去。”

  元棠放下手中的杯子,姜刺史一定派人打探過他們這行人的消息,知道柳言平留在山寨,也知道他們南歸的隊伍中沒有封淙。封淙已經北上,沒有人能知道他的下落,元棠更在意的是姜刺史派人打探的目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