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才有鄂吡姜讓弧思翰帶封淙回曜京。穎王想借封淙拉近與粟安人的關係,可是將封淙放入北晟軍的提議實在大膽,誠然,像義赤人羌人等原來與北晟敵對的部族被征服後,也被納入北晟軍隊中,但南夏還沒滅,讓封淙入北晟軍,有朝一日兩國打起來,難道要他揮戈向南?

  封淙就算對南夏感情淡薄,與南夏皇帝有仇,也不會做這樣事。

  木魯呼笑眯眯看著封淙,意思是他不幫封淙作決定,讓封淙自己拿主意。

  封淙道:“多謝大王美意,我無此才能,也沒有這樣的志向,擔不起大王厚愛。”

  “齊郡侯太謙虛了,弓矢之術,北晟恐怕再找不出第二人與你比肩。”

  封淙說:“雕蟲小技,不足掛齒。”

  穎王晃了晃手中的奶酒,注視著封淙說:“你有如此之能,何必自珍自藏,少兒不言志短,以你的出身與本事,果真願意閒散度日居於人下?”

  封淙跪坐在火光下,眼中倒映火光,面色無波,似不為所動。

  穎王撐著身下軟墊向前探,說:“你分明未將南夏當成母國,又為何拘泥於血緣,再者你身上也有一半粟安人血脈,若論親疏,北晟與你至少也有一半親緣。這天下終有一日重歸一統,到時並無南北之分,能親自披堅執銳掃盡六合,豈不壯哉?”他用手中酒杯碰了碰封淙手中的。

  穎王敬酒,封淙自然不能推脫,他仰頭一飲而盡,說:“穎王錯愛,不敢當。”

  穎王有些失望,與木魯呼敘了幾句話告辭離去,他走後,木魯呼拿起煙杆在案上敲了敲,說:“穎王一心想學他的兄長,重振北晟,向南邊用兵,可是才幹氣魄卻比不上先帝。”

  封淙說:“您不想幫他?”

  木魯呼搖搖頭說:“粟安人不如他們狄人義赤人多,想要的也不多。我打算這一陣就請旨回漠北去,戴上你舅舅和其他族人。”

  封淙和元棠對木魯呼的決定有些吃驚。

  木魯呼不打算讓粟安陷入北晟皇帝與穎王的紛爭,寧願將粟安人全都撤出曜京。元棠曜京幾個月,也能感覺到北晟皇帝與穎王箭弩拔張的氣氛,但僅僅是這樣,木魯呼就要帶族人離開?他對北晟朝局了解不多,不敢妄下定論。

  木魯呼絮絮地說:“朝廷早在北方邊境築城,需要人口充實,曜京很快就要變天咯。”

  這句話中隱隱含著某些危險,北晟朝局並沒有看上去那麼風平浪靜,從前北晟皇帝將各部族結合在一起,使北晟看起來像個龐然大物,各部族的矛盾和分裂並沒有消失,他們屈服於北晟先帝的強壓之下,北晟先帝過世,穎王勉力維持,而先帝的威壓已經逐漸不在了。

  所以像木魯呼這樣一族首領,在想抽身時,才會有帶全族離開的想法,其他各部族亦各懷心思。

  木魯呼慈愛地看著封淙,說:“孩子,你待在曜京不安全,願不願意和我們一起回漠北?”

  第58章 何從

  “漠北草原一望無際,蒼鷹在那裡可以展翅翱翔,回到那裡,再也沒有什麼束縛。”木魯呼似乎透過繚繞的煙痕望到遠方,懷念嚮往。

  從先太子身份被發現那日起,封淙身上最缺少的或許就是自由,和木魯呼他們回到漠北,什麼先太子遺嗣,敵國降臣都將煙消雲散,南夏也好北晟也好,和他再沒有任何瓜葛,他可以只是他自己。

  元棠心中泛澀,如果封淙離開,他也會成為與封淙將來毫無瓜葛那部分,他相信,封淙心裡是有他的,他心裡也有封淙,可是他們腳下的方向不同,這件事沒有誰對誰錯。

  心有所感,元棠抬頭與封淙的目光隔著煙霧相觸在一起,他聽到封淙說:“皇帝陛下與穎王恐怕不會輕易放我離開。”

  木魯呼能提出這件事,多少是有一點把握的,他說:“粟安人撤出曜京,願意為大夏防守邊地,狄人總要給我們一些好處。你不用介意,在你來到曜京前我們就有這個打算,去年已你大舅舅已去往漠北,我們還有族人生活在那裡。”

  跟隨木魯呼來到曜京的粟安人大部分是粟安貴族,這些年他們在曜京一樣不事耕織,保留許多在草原生活的習慣,還將漠北視作故鄉。

  “我想考慮一下。”封淙說。

  木魯呼並不意外,封淙很小就離開草原,儘管他對南夏沒留下多少情義,他的父親是南夏人,實際上,粟安族中不少人也與曜京的夏人或其他部族人嫁娶結聯姻,不是人人都願意回到漠北,木魯呼這個決定在族中也有一番爭論,他對封淙的回答顯出一絲瞭然,點點頭,帶著懷念的笑意道:“你母親肯定很懷念草原,但是若要她回去,她一定想帶著你父親。”

  說到女兒,木魯呼難免有些傷感,封淙安慰他一番,木魯呼精神不佳,不一會兒斜斜倒在軟墊上睡了。

  封淙身邊極少有像木魯呼這樣單純疼愛他的親人,漠北無拘無束的天性深刻在木魯呼骨子裡,他將封淙南夏宗室那一層身份看得淡薄。

  封淙守著木魯呼直到他睡著,和元棠輕手輕腳退出帳外,篝火邊的粟安人又唱又跳,空氣中瀰漫著烤肉的辛辣香味和酒香。

  他們一出來,隨從就悄無聲息跟上來,封淙腳步頓了頓,忽然拉起元棠往沖,元棠不明所以雙腿打跌,封淙緊緊拽著他,兩人跑到馬鵬,封淙挑了一匹駿馬,自己上馬,把元棠也裹上去,那些隨從根本沒反應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