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街一頭出現兩隊宮衛,都是康馨殿派來的。

  “殿下,宮門即將下鑰,我等奉太后之命護送殿下回宮。”

  太后料到封淙或許不肯回去,早派了宮衛出來接人,大有請不動綁也要綁回去的意思。

  封淙握緊元棠的手,眉頭皺緊,元棠不想讓他因此與太后再起衝突,也回握他說:“你回去吧,我自能行。”

  封淙背對眾人,用力抱了抱元棠,說:“我明日再來送你。”

  “嗯,”元棠說,“我等你。”

  說完元棠輕輕掙開,自己先回身走到府里,封淙在門口站了一會兒。

  聽到馬蹄聲行遠元棠才回頭,天色已晚,大門外空落落的,僕從見客人走遠,關上木門。

  這一夜元棠基本沒怎麼睡,東西都裝上馬車先運到港口,僕從各就其位,元棠躺在榻上睡不著,剛眯了一會兒眼,又被叫起來準備出發。

  元棠等封淙出宮,左等右等也沒見人,僕從忍不住催促,最後等來了沈靖宣。

  “我來送送你,也給你傳個信,今日一早太后帶阿淙去議事殿,他不能來了。”

  元棠難免有些失望,又問:“他們為什麼去議事殿?”

  “我也不知道,”沈靖宣說,“我這不是一早就趕過來了嗎,你也別想了,多半是太后請陛下早日給他封王,你安心家去。”

  冬日早晨,沈靖宣將元棠送到碼頭,船緩緩離港,元棠站在甲板上朝沈靖宣揮手,襄京連綿的玉瓦金梁被晨光籠罩,將明未明,如同美人眼瞼微睜,惺忪媚眼初露。

  西北方向那片彩光熠華流輝赫赫的雄偉建築便是宮城,晨風吹動佛塔上的銅鈴,喚醒整座襄京。

  玉階高處,封淙身著廣袖玄衣站在北風中,回身而望。

  【卷一 結綺臨春 完】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卷到此結束,明天休息一天不更,後天開始更第二卷 枕戈寢甲

  給所有小天使們比心???( ˊ?ˋ )???*

  第二卷 枕戈寢甲

  第44章 上任

  乘船北上,再過江水,元棠的心情反而不如來時輕鬆,他對齊州出任後的生活有無限嚮往,那種終於可以做點事的感覺,而對漸離漸遠的襄京也有牽掛。

  不知和封淙何時才能再見,元棠沒和封淙說些什麼,但又能說些什麼呢?他匆匆出發,真對封淙表明自己的心意,若封淙不能接受,從此是不是就一別難再見,到時候他找誰哭去。

  可是不說……以太后的行動力,待封淙封王,八成就要給他找媳婦了,等他們再見的時候,封淙不會已經有妻有子了吧。

  越想越覺得前途一片黑暗,元棠在船艙里翻來覆去唉聲嘆氣,都驚動了給他守夜的小廝,以為他夜裡發噩夢。

  經過上筠,元棠特意到上筠軍府拜見桓王。

  以元棠的身份,雖在太學時與桓王有師生之名,卻也不敢奢望桓王接見,王府派個管事或幕僚接見他都已算是看得起他。

  沒想到桓王居然親自來了,元棠誠惶誠恐,整肅衣衫,拜見桓王。

  桓王依舊容顏和藹,面色有些疲憊,聽說元棠即將到齊州上任,勉勵一番,又問起京中諸事。

  得知寶祥殿著火內情,桓王撫襟而嘆:“陛下信任蕭氏,但也放縱太過,宮禁之中,怎容蕭氏胡來。”

  桓王又說:“封淙以身涉險引蕭擅之上當,實在太冒險了。當初我並不同意太后接他回宮,他對太后心懷憤恨,不會聽憑太后安置,定要攪出一番風雨。”

  元棠心中一動,轉念一想又明白過來,桓王是宗室元老,當年與先太子似乎很親近,照顧封淙多年,關於先太子去世的內幕,桓王應當也知道。

  桓王倒對元棠毫無驚訝的表情感到意外,他笑呵呵說:“看來阿淙很信任你,他這孩子,看著剛硬不羈,甚少對人放下心防,沈家三郎算一人,你也算一人。哎,年紀大了不能久坐,你陪我出去走走。”

  元棠與桓王來到王府中小花園裡,桓王遣退左右,說:“當年先太子歸朝,先帝已立當今聖上為太子,因痛惜先太子在北晟受苦,未撤文熙太子封號。太子在北晟流落多年,有感於山河喪亂,回朝後更以收復山河為志,北晟集軍頻擾,先帝也依仗太子施政之能,仍讓先太子參議朝政,這才埋下禍根……”

  “其實太子所主張行兵北境,朝中並非人人支持。沈家三郎之前亦上奏此事,朝中也無甚推崇。夏國偏安已久,君臣百姓都安於南鄉富貴,難與北境諸部爭鋒。”桓王唏噓道。

  “先太子認為北征是個好時機,因此力促朝政軍武革新,然而他這麼做也觸及諸世家根本,當時,連沈尚書也不太贊同文熙太子所為。封氏自坐擁南國江山,多依仗世家,先帝擔心世家離心,也不想外鎮軍兵力過多威脅朝廷,加之彼時先帝龍體日衰,朝中兩位太子之爭愈演愈烈,先帝恐大行後再度發生百年前兄弟鬩牆二分之事,萬不得已做了個決定……”

  元棠那天聽到太后與封淙談話已知道先太子過世很有蹊蹺,聽桓王所述才理清始末。皇室之中血雨刀光完全不亞於戰場,文熙太子就這樣喪於親人之手,更讓元棠的震驚的是,桓王居然將這些秘密都告訴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