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棠:“……”

  封淙說:“睡吧。”

  寶祥殿徹底毀了,只剩下一堆黑炭,但是“祈福”的作用是顯著的,不僅太后病好了,王尚書也迅速康復,第二日都能上朝了。

  朝議後,太后招王尚書入宮。

  “寶祥殿大火如何處置?”太后問。

  王尚書撫著鬍子說:“蕭擅之當首責。”

  太后點點頭。

  王尚書說:“他引薦入宮的法師里藏有叛賊,趁夜衝撞聖駕,造成寶祥殿失火,聖駕被驚,宮妃及皇子皇女亦受驚嚇。如今已革去他職位,令他禁於家中。蕭攜之極力挽救,也只是保他的命而已。”

  太后道:“蕭擅之還是太浮躁,經不得人挑動。”

  王尚書說:“要不是他記著殿下的仇,想趁此機會綁殿下出宮,倒也不會有這一場火。”

  太后心情不錯,問:“那日寶祥殿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王尚書說:“蕭擅之想借為您祈福之名,將殿下送出宮去,他派的僧人不慎點著了西殿,又在煙火中不查,衝撞了聖駕,殿內外守衛宮人見煙霧中忽然出現一群人,以為是賊人,與之糾纏。”

  太后說:“弘繹借了誰的力?”

  王尚書思考片刻,才說:“臣以為是太子。”

  這回連太后都感覺有些驚訝,黛眉挑起。

  王尚書說:“臣也不能確定。當夜值守的宮衛屬右衛營,太子所領左衛營也有人入宮,不過僅充護衛,人數不多,而且他們並未靠近寶祥殿。大火燒起來時,宮衛見僧人忙亂無章,有人喊有刺客,宮衛們才執武阻攔。不過情況危急,宮人們警覺些也是應當的。”

  太后迎著暖陽淡黃的光輝走到窗前,輕輕撫摸窗欞,道:“弘紹也長大了,他父皇立他為太子,卻不讓他議政,還專寵著弘紳,長幼無序,也實在不像話。”

  王尚書默默頷首,過了一會兒才說:“如今蕭擅之獲罪,蕭家失去朝中內應,蕭攜之不敢貿然出鎮,陛下當晚已下令追回蕭攜之出鎮的詔令,改封文熙太子的詔書我也已經壓下。”

  說到文熙太子,太后微微皺眉。

  王尚書遺憾地說:“可惜還是晚了一步,陛下心意已決,竟急令威遠將軍胡飛遠回上筠任副將,待明年桓王退後,這胡飛遠不好處置。”

  “棋差一招,再補子也亂了方寸,不足為懼。”太后輕描淡寫地說。

  王尚書贊同道:“此番蕭擅之獲罪,不僅打亂了蕭家在朝內外的布置,還讓蕭家元氣大傷,弘繹殿下這一招雖為後發,卻勢如破竹,當真奏效。”

  太后悅色道:“誰讓蕭家有一個如此不成器的給事郎,亦燥亦怒,失於朝堂之外,呵。所謂‘攻其必救’,陛下改封大郎,確實把弘繹逼急了,他此番只為拖垮蕭家,使改封不能成行。”她又囑咐:“給弘繹封王的事要緊接著辦,別耽誤了。”

  “是,我已催促禮部,陛下原已同意,冬祭前便能辦妥。”王尚書說:“聽阿麴說殿下也曾提點他謹言慎行。”

  太后露出欣慰的表情,點點頭,說:“這孩子還是念舊情的。雖然脾氣不似他父親,擔當與勁頭卻與他父親無二。”

  王尚書看了一眼太后的神色,試探道:“那殿下的婚事……嫙娘如今已然十六,正在婚配之齡。”

  “再等等吧,”太后猶豫著嘆道:“弘繹不是那麼容易就聽人安排的。”

  王尚書不再提此事,又報了一些朝上的動向才離開康馨殿。

  太后病癒,宮妃與皇子皇孫仍像從前那樣來給太后請安,太子來康馨殿時,太后將沈靖宣留下說話。

  流響居

  沈靖宣見到封淙當即冷笑:“你是一次比一次有膽子,恨不得將老天捅個窟窿,上次大鬧別莊不夠,如今又一把火燒了寶祥殿。”

  封淙盤腿坐著,反駁道:“火不是我放的,我也不知怎麼燒起來的。”

  沈靖宣自顧給自己倒茶喝。

  封淙反而有些不滿他:“你沒事給小將軍傳紙條作甚?”

  “給你提個醒。”沈靖宣說:“你反倒怪我。”

  “讓他亂闖是非之地……”封淙咕噥道。

  “我給你添麻煩了嗎?”元棠說。

  “沒有不是你的問題,你很好。”封淙說。

  若非保持儀態,沈靖宣一杯茶都想澆到封淙頭上,他對元棠道:“別理他,好心當作驢肝肺。”

  “這回算有驚無險,”沈靖宣說:“太后到底是真病了還是裝病?”

  三人面面相覷,都不知其中真假,元棠覺得太后還可以再戰一百年。

  太后留沈靖宣宿宮中,快到傍晚時,素紈來三人去康馨殿用膳,王家兩位姑娘例來都跟著太后用膳食,王嫙指揮宮女們擺案設席。

  王妘才得了一串琉璃瓔珞圈,興匆匆給元棠瞧,元棠對她誇了又夸,直逗得她咯咯笑。

  聖駕停在康馨殿前,皇帝大步朝殿中走來,神情近乎陰沉,素紈一面讓宮女通報太后,一面領著少年們暫避到一旁的雲母大屏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