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靖宣輕輕拍下衣服上的雨水,說:“太子來給太后請安,回京的日子定在三日後,長歸到了秋天真是冷澀逼人。”他看到靶心的箭,又說:“是二郎射的嗎,真不錯,你十歲那年我去過袁家,當時你躲在房裡像個小姑娘似的,也不肯見人,如今上得馬鞍拉得動弓了。”

  沈靖宣說的自然是曾經那個袁棠,袁棠真心實意地說:“慚愧慚愧。”那個袁棠不是我,箭也不是我射的。

  “我來恭喜殿下將得封王,”沈靖宣說,“朝上都吵得天翻地覆,殿下自己倒清閒。”

  封淙笑了一聲說:“同喜。你別是來挖苦我的吧。”

  沈靖宣大方承認:“對,就是特意來挖苦你的。”

  元棠一時啼笑皆非,這兩人還真是,見面沒一個人能好好說話。

  沈靖宣說:“我聽太子說,今天早上議事時,王尚書向朝廷推薦由你接任桓王出鎮上筠。”

  元棠以為自己聽錯了:“誰,阿淙嗎?”

  封淙張弓而立,眼睛一眨不眨,箭光疾飛,譁然破開元棠先前射中靶心那枚箭,箭簇牢牢釘在紅心中,箭身不住顫動,他說:“我也沒帶過兵,資歷名望一樣不如蕭攜之,推薦我也沒有用。”

  沈靖宣挑眉問:“你不驚訝?”

  封淙說:“太后留我這麼些時日,遲早要用到我,她只是用我和蕭家抗衡而已。”

  太后和封淙如同對手般互不相讓,元棠都不知道他們的關係是怎麼變成這樣的,太后很少向封淙說明什麼,即使她的某些決斷與封淙有關,她似乎就是要讓封淙自行領會和應對,祖孫倆見面決口不提朝政有關的任何事,兩人之間卻始終拉扯著一根看不見的線,太后進一步,封淙也進一步。

  太后與封淙的關係,比太后和皇帝的關係更微妙。

  “你打算如何?”沈靖宣說。

  封淙微微蹙眉道:“陛下不可能答應,朝臣們也不會,上筠重鎮,不是隨便派個人去就起作用的,外要威服北晟,內能安撫軍士,還要拱衛朝廷。他們居然沒有駁回王尚書嗎?”

  “駁回了,”沈靖宣說,“但王尚書認為,派宗室為鎮將,再令一猛將擔任軍府司馬或參軍便可保無虞,即便是蕭侍中親自出鎮,也要從北邊調任一人為副將才能統帥士兵,如此考量,你有宗室的身份,又是文熙太子的兒子,且年富力強,似乎也不比蕭侍中出鎮差多少。”

  沈靖宣不由得疑惑道:“太后不會真想讓你出鎮,王家的確沒有人比你合適?”

  封淙一笑說:“連你都信了。”

  沈靖宣說:“先時王家從未提過讓何人接任桓王,說實在的,我覺得也不是沒有可能。前些日子王家還薦了一人入中軍,你們也許也認識,他是太學的學生,名叫蘇子聰,他父親可是與二郎父親齊名的猛將,現在沐州北戍守。太學的武家子這麼多,王家怎麼偏偏薦他的兒子入中軍。若你出鎮上筠,蘇將軍為副將,倒也可行。”

  中軍就是京城禁軍,蘇子聰已經入中軍任職,封淙也有些意外,他喃喃念了一聲蘇子聰的名字,說:“陛下難道任由王家施為?”

  沈靖宣說:“當然不會,陛下已讓我那族兄擬詔令,要將蘇將軍從沐州調到齊州,齊州處在沐州北,離京城更遠,不過若是你真出鎮上筠,將來再將他調回上筠也不是不能。”

  “不可能。”封淙低聲說。

  沈靖宣說:“是不可能還是你不想?”

  封淙無奈笑道:“絕無可能。就算王家找不到合適的人,也一定不會是我。我原來以為他們拉攏詹氏,想用詹方出鎮,詹家有此家風,詹方也希望家族重得兵權。若他們真的想讓我出鎮,一開始就讓我留在上筠豈不是更好。 ”

  沈靖宣也疑惑了,他隨太子請安不能久留,將消息告訴封淙便離去。

  封淙蹙眉凝思,元棠也沒心思練箭了,朝政上的事他不如封淙和沈靖宣明白,只能陪封淙發呆,順便偷偷盯著封淙瞧,過了一會兒,元棠盯著盯著真的呆了。

  封淙伸手揉了揉元棠眉心,好笑道:“你愁個什麼,我都不愁。”

  我當然是在替你愁啊!

  元棠被嚇了一跳,聽封淙那副無所謂的語氣又有些心疼,他現在已經知道了,封淙很多時候並不是真的無所謂,他在局中身不由己而已,元棠剛到宮裡的時候問封淙他怎麼想,封淙沒有回答,並不是他不想,而是已經捲入其中,他的想法變得無足輕重。

  封淙方才在想沈靖宣帶來的消息,這時卻對元棠感興趣,他湊近元棠,一張俊臉在元棠視線里放大。

  “干、幹嘛?”元棠舌頭都捋不直。

  封淙沒說話,那雙瞳仁帶金色的鳳眼裡半含笑意。

  元棠心跳得像開了馬達,表面鎮定:“看我作甚?”

  “說,你愁個什麼?”封淙問。

  元棠心想問就問挨這麼近幹嘛,再挨過來小心我親你啊。

  “我說過要幫你離開京城的,現在卻還是幫不上忙。”元棠也很泄氣,將軍沒當上,承諾沒兌現,男朋友也沒談成,可不是很愁嗎。

  “要是指望你,我這輩子都出不去了。”封淙很直接地說,“我自己都幫不了我自己,不怪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