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頁
韋太后送來這幾個宮女不純是為了挑撥他和阿舒的關係。還是為了試探他的底線,倘若他為了息事寧人收下了她們,就等於是屈從了太后的威嚴,助漲了她的氣焰。今日他退上一步,來日她未必不會逼他退上十步百步。
他敬太后是皇帝的生母。若能相安無事還好,若是太后想不開把手伸到朝堂上來,恕他不能容忍。
貴伯從小看顧薛睿長大,太是了解他的脾氣。看起來端方有禮的一個人,其實暗藏了一副反骨。過去他頭頂上還有個薛老太爺壓著不叫他出頭,一朝躍過了龍門。誰還降得住他。
“哎,老奴這就去安排。”貴伯把話咽進肚子裡。扭頭去前院,派了倆眼梢子出門打探,一頓飯的工夫就回了話,原來太后這回除了往定波館送人,還給承恩侯和戴將軍府上送了人。
這承恩侯韋熙涵,乃是韋太后的堂兄,燕帝在寧冬城自立稱帝之後,屬於頭一批積極響應的前朝官員,原不過是宿州一個千戶,繫著韋太后的裙帶之故,亂世中分得了幾成軍功,此人打仗不行,運氣卻是極好,要不是韋太后娘家實在沒什麼人可以扶持,也輪不到他來沾光享福。
至於戴老將軍,那可是老東菁王昔日的袍澤兄弟,在皇帝面前都可以自稱是長輩的。常言道虎父無犬子,戴老將軍的兒子也是個一員猛將,此人性情豪慡,年紀比薛睿虛長几歲,倒有些交情。
貴伯當晚將那四個宮女安置在了客房,第二天一早,就讓人給她們梳洗打扮,準備送走。可憐這幾個昨晚還夢著飛上枝頭變鳳凰的美人兒,直到被人送到定波館後門坐上馬車才察覺出不對頭,當下就哭鬧起來,就是不肯走。這些宮裡出來的女人有幾個真傻呢,留在這裡,她們仍是太后賜下的宮女,可以端著架子,出了這道門,她們就成了平王不要的女人,真要淪為玩物。
“咱們可都是奉了太后懿旨出宮伺候王爺的,吃了你們的雄心豹子膽,還不快放我們下車!就不怕傳了出去,連累到平王殿下?”
當中一名女子蒙著面紗,在其他三人的哭鬧聲中衝著車外面大喊大叫,貴伯聽見了,沉著臉走到馬車一側,對內說道:“宮裡出來的,居然上下尊卑都不懂,王爺也是你們這些奴婢能夠隨口攀扯的?誰再多說一句廢話,就割了她的舌頭,免得到外面亂嚼舌根,敗壞太后娘娘的德性。”
車裡的哭聲戛然而止,只有那個強出頭的宮女不肯消停,色厲內荏道:“我要見王爺,不然我寧肯現在就咬舌自盡,看你們怎麼對太后交待!”
貴伯沒想這裡頭還有個刺兒頭,換個場合他都得誇她一聲有骨氣,可是真要有骨氣,早在送出宮的時候,就該咬舌自盡了,非等到現在才來拿喬,還不是貪圖他們家王爺身上的榮華富貴,所以捨不得走。
“那你就在此了斷了吧,”貴伯噎了她一句,轉而吩咐下人:“來人吶,去準備一張蓆子,待會兒收屍。”
話音剛剛落下,就聽到車裡“咚”的一聲,似有人一頭撞了上去,緊接著,便響起一聲尖叫——“娘娘!娘娘不要啊!”
貴伯猛地回過頭,他耳朵沒聾,剛才可是聽見有人喊了一聲“娘娘”。他連忙指揮著護衛將車門打開了,看見裡頭情形,一個宮女正抱著另一個暈倒過去的大哭,湊近了聽,可不是叫地“娘娘”麼。
這事兒不是鬧著玩的,貴伯不敢有怠慢之心,當下就將車裡幾個女人從後門又送了回去,經過一番審問,方才真相大白,原來這位暈過去的“娘娘”如假包換,竟是前朝崇貞帝後宮的一位妃子!
此事非同小可,貴伯連忙派人往東華門去稟報薛睿,請他回府拿主意。與此同時,一道聖旨也到了定波館大門外,一同來的還有奉命宣旨的司天監大提點。
余舒今日出門騎了一匹高頭大馬,特地換了一身紫紅錦袍,項上挽著鶴羽冠,腳下蹬著青絲靴,眉心處的焰火用硃砂膏細細描繪,兩道劍眉斜飛入鬢,不是女子柔弱嬌媚,卻比男兒還要俊俏百倍。
在她身後跟著兩隊帶刀護衛,招搖過市,擺開陣仗往定波館門前一站,不知情的只當她是上門尋釁呢。
“本座奉命傳旨,速告平王前來聽旨。”
第八百一十章番外(三十四)
余舒捧著聖旨晃進了定波館,貴伯好聲好氣地將人迎進大廳,往外一瞅,只見兩行身穿黑袍的冷麵衛士在外頭兜了一圈踩點,隨後就將前門後門都把守住了,留下兩個近身保護的抱劍站在余舒身後,這陣派頭就是他們家王爺都沒有。話說回來,換個人來哪兒敢在平王爺的地盤上這麼囂張啊。
余舒和貴伯算是老熟人了,人前卻只當不熟。貴伯剛剛才將宮裡賞賜的那幾個美人送回後院,一轉眼見到余舒可不心虛麼,面上陪著笑,心裡叫著苦,只怕她是聽說了太后贈美一事,特地上門興師問罪來了。
“煩勞余大人親自登門,老奴已經派人去請王爺回府了,估摸著得有半個時辰才能回來,您是坐這兒歇歇腳,或是到湖邊遊逛一番,定波館的景是極好的。”
余舒抬了抬手中的皇命,道:“不必麻煩,本座就在這兒等著平王回來。”
貴伯只好提心弔膽地留下陪客,想著探一探這位姑奶奶的口風,皇上是個什麼旨意。
。……
薛睿一連幾日都待在文華殿主持修編新律,整日裡忙的是早出晚歸,今日眼看◎-得空兒,上午在書庫露了一回面,衣裳也不換,就帶一隊親衛預備往城北街上去,趁早揭了忘機樓的天機榜上那一道招婿的懸賞告示,免得夜長夢多。
誰想出了東華門,就被定波館那邊來人截住了。仔細一說——宮裡昨兒個賞賜那幾個美人裡面有一位竟是前朝的宮妃!
薛睿聞言色變,不是嚇得,而是氣得——人是太后賞的,要說太后不知情,他是一百個不信。當日燕帝入主皇宮,曾下令將崇貞帝的一干妃嬪都關進了冷宮,這一個不是被人放出來的,難道還能是她自己跑出來的麼。可是太后故意將前朝的宮妃充當是宮女送到他門上,究竟是何居心?是存心要挑撥他和燕帝的兄弟之情,又或是企圖栽贓陷害呢?
“走。回去瞧瞧。”於是他只能調頭回定波館。先將太后丟給他的麻煩解決了,以免日後惹得一身腥,傳到那心肝兒的耳朵里,叫她誤會別的。
因為回去走了大路。薛睿便錯過了貴伯後來派去報信的人。直到定波館門外。看見門前站崗的黑衣衛還有餘舒的座駕,這才知道她上門來了。
薛睿不免多想,打從她官復原職。為了避嫌不曾主動上門找過他,昨兒太后剛送了幾個女人,今天她就來了。多想歸多想,他卻是不覺心虛,下馬整理了衣衫,邁開步子往裡走。
門房有個機靈的小廝小跑著上前帶路,小聲回報:“余大提點來有小半個時辰了,就在前院聽松齋坐著。”
薛睿沒有多問,腳步又加快了幾分,一轉眼就到了客廳,守在門外的黑衣衛低頭致敬,他橫掃了他們一眼,心裡不免犯起嘀咕,一轉眼看到屋內靜坐的余舒,眼前即是一亮,不由地揚起了嘴角,面上多雲轉晴。
“怎麼不聲不響地來了?”有道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薛睿這會兒眼中只有她的倩影,哪兒還看得到貴伯偷偷地朝他眨眼睛遞眼色。
余舒拿衣袖虛掩了聖旨金帛,嘴角噙著三分淺笑,打量他道:“我上門給王爺道喜啊。”
薛睿眼皮一跳,遲疑問道:“喜從何來?”
余舒反問他:“王爺以為是什麼喜事?”
“這……”薛睿瞟向貴伯,就見貴伯正擠著眉毛沖他輕輕搖頭,可惜他看不懂什麼意思,於是他只好順著她的話猜測道:“莫非你是指得太后昨兒送了幾個人給我?”
余舒頓時冷下臉:“原來你當那是喜事。”
薛睿知道他說錯了話,立刻矢口否認:“這算哪門子喜事,昨天我就說了讓貴伯把人送走,不信你問他。”可憐他在朝中是威風八面的平王爺,到了她跟前卻丁點氣勢都沒有。
貴伯也怕余舒翻臉,趕忙作證道:“確是確是,王爺昨天就讓老奴把人送走。”
“那人送走了嗎?”
“……”
不成想他們主僕二人答不上話,余舒挑起了眉毛,她一開始就沒把那幾個宮女當一回事,她要是對薛睿這點兒信心都沒有,何必苦等他五年呢?以她對薛睿的了解,他不會吃太后這一套,那為何沒把人送走,就耐人尋味了。
“這麼說人還留著呢?”她一邊將聖旨揣進了袖口,一邊起身往門外走,“前面帶路,我倒要瞧瞧太后送的是什麼國色天香,竟讓王爺捨不得送走。”
他敬太后是皇帝的生母。若能相安無事還好,若是太后想不開把手伸到朝堂上來,恕他不能容忍。
貴伯從小看顧薛睿長大,太是了解他的脾氣。看起來端方有禮的一個人,其實暗藏了一副反骨。過去他頭頂上還有個薛老太爺壓著不叫他出頭,一朝躍過了龍門。誰還降得住他。
“哎,老奴這就去安排。”貴伯把話咽進肚子裡。扭頭去前院,派了倆眼梢子出門打探,一頓飯的工夫就回了話,原來太后這回除了往定波館送人,還給承恩侯和戴將軍府上送了人。
這承恩侯韋熙涵,乃是韋太后的堂兄,燕帝在寧冬城自立稱帝之後,屬於頭一批積極響應的前朝官員,原不過是宿州一個千戶,繫著韋太后的裙帶之故,亂世中分得了幾成軍功,此人打仗不行,運氣卻是極好,要不是韋太后娘家實在沒什麼人可以扶持,也輪不到他來沾光享福。
至於戴老將軍,那可是老東菁王昔日的袍澤兄弟,在皇帝面前都可以自稱是長輩的。常言道虎父無犬子,戴老將軍的兒子也是個一員猛將,此人性情豪慡,年紀比薛睿虛長几歲,倒有些交情。
貴伯當晚將那四個宮女安置在了客房,第二天一早,就讓人給她們梳洗打扮,準備送走。可憐這幾個昨晚還夢著飛上枝頭變鳳凰的美人兒,直到被人送到定波館後門坐上馬車才察覺出不對頭,當下就哭鬧起來,就是不肯走。這些宮裡出來的女人有幾個真傻呢,留在這裡,她們仍是太后賜下的宮女,可以端著架子,出了這道門,她們就成了平王不要的女人,真要淪為玩物。
“咱們可都是奉了太后懿旨出宮伺候王爺的,吃了你們的雄心豹子膽,還不快放我們下車!就不怕傳了出去,連累到平王殿下?”
當中一名女子蒙著面紗,在其他三人的哭鬧聲中衝著車外面大喊大叫,貴伯聽見了,沉著臉走到馬車一側,對內說道:“宮裡出來的,居然上下尊卑都不懂,王爺也是你們這些奴婢能夠隨口攀扯的?誰再多說一句廢話,就割了她的舌頭,免得到外面亂嚼舌根,敗壞太后娘娘的德性。”
車裡的哭聲戛然而止,只有那個強出頭的宮女不肯消停,色厲內荏道:“我要見王爺,不然我寧肯現在就咬舌自盡,看你們怎麼對太后交待!”
貴伯沒想這裡頭還有個刺兒頭,換個場合他都得誇她一聲有骨氣,可是真要有骨氣,早在送出宮的時候,就該咬舌自盡了,非等到現在才來拿喬,還不是貪圖他們家王爺身上的榮華富貴,所以捨不得走。
“那你就在此了斷了吧,”貴伯噎了她一句,轉而吩咐下人:“來人吶,去準備一張蓆子,待會兒收屍。”
話音剛剛落下,就聽到車裡“咚”的一聲,似有人一頭撞了上去,緊接著,便響起一聲尖叫——“娘娘!娘娘不要啊!”
貴伯猛地回過頭,他耳朵沒聾,剛才可是聽見有人喊了一聲“娘娘”。他連忙指揮著護衛將車門打開了,看見裡頭情形,一個宮女正抱著另一個暈倒過去的大哭,湊近了聽,可不是叫地“娘娘”麼。
這事兒不是鬧著玩的,貴伯不敢有怠慢之心,當下就將車裡幾個女人從後門又送了回去,經過一番審問,方才真相大白,原來這位暈過去的“娘娘”如假包換,竟是前朝崇貞帝後宮的一位妃子!
此事非同小可,貴伯連忙派人往東華門去稟報薛睿,請他回府拿主意。與此同時,一道聖旨也到了定波館大門外,一同來的還有奉命宣旨的司天監大提點。
余舒今日出門騎了一匹高頭大馬,特地換了一身紫紅錦袍,項上挽著鶴羽冠,腳下蹬著青絲靴,眉心處的焰火用硃砂膏細細描繪,兩道劍眉斜飛入鬢,不是女子柔弱嬌媚,卻比男兒還要俊俏百倍。
在她身後跟著兩隊帶刀護衛,招搖過市,擺開陣仗往定波館門前一站,不知情的只當她是上門尋釁呢。
“本座奉命傳旨,速告平王前來聽旨。”
第八百一十章番外(三十四)
余舒捧著聖旨晃進了定波館,貴伯好聲好氣地將人迎進大廳,往外一瞅,只見兩行身穿黑袍的冷麵衛士在外頭兜了一圈踩點,隨後就將前門後門都把守住了,留下兩個近身保護的抱劍站在余舒身後,這陣派頭就是他們家王爺都沒有。話說回來,換個人來哪兒敢在平王爺的地盤上這麼囂張啊。
余舒和貴伯算是老熟人了,人前卻只當不熟。貴伯剛剛才將宮裡賞賜的那幾個美人送回後院,一轉眼見到余舒可不心虛麼,面上陪著笑,心裡叫著苦,只怕她是聽說了太后贈美一事,特地上門興師問罪來了。
“煩勞余大人親自登門,老奴已經派人去請王爺回府了,估摸著得有半個時辰才能回來,您是坐這兒歇歇腳,或是到湖邊遊逛一番,定波館的景是極好的。”
余舒抬了抬手中的皇命,道:“不必麻煩,本座就在這兒等著平王回來。”
貴伯只好提心弔膽地留下陪客,想著探一探這位姑奶奶的口風,皇上是個什麼旨意。
。……
薛睿一連幾日都待在文華殿主持修編新律,整日裡忙的是早出晚歸,今日眼看◎-得空兒,上午在書庫露了一回面,衣裳也不換,就帶一隊親衛預備往城北街上去,趁早揭了忘機樓的天機榜上那一道招婿的懸賞告示,免得夜長夢多。
誰想出了東華門,就被定波館那邊來人截住了。仔細一說——宮裡昨兒個賞賜那幾個美人裡面有一位竟是前朝的宮妃!
薛睿聞言色變,不是嚇得,而是氣得——人是太后賞的,要說太后不知情,他是一百個不信。當日燕帝入主皇宮,曾下令將崇貞帝的一干妃嬪都關進了冷宮,這一個不是被人放出來的,難道還能是她自己跑出來的麼。可是太后故意將前朝的宮妃充當是宮女送到他門上,究竟是何居心?是存心要挑撥他和燕帝的兄弟之情,又或是企圖栽贓陷害呢?
“走。回去瞧瞧。”於是他只能調頭回定波館。先將太后丟給他的麻煩解決了,以免日後惹得一身腥,傳到那心肝兒的耳朵里,叫她誤會別的。
因為回去走了大路。薛睿便錯過了貴伯後來派去報信的人。直到定波館門外。看見門前站崗的黑衣衛還有餘舒的座駕,這才知道她上門來了。
薛睿不免多想,打從她官復原職。為了避嫌不曾主動上門找過他,昨兒太后剛送了幾個女人,今天她就來了。多想歸多想,他卻是不覺心虛,下馬整理了衣衫,邁開步子往裡走。
門房有個機靈的小廝小跑著上前帶路,小聲回報:“余大提點來有小半個時辰了,就在前院聽松齋坐著。”
薛睿沒有多問,腳步又加快了幾分,一轉眼就到了客廳,守在門外的黑衣衛低頭致敬,他橫掃了他們一眼,心裡不免犯起嘀咕,一轉眼看到屋內靜坐的余舒,眼前即是一亮,不由地揚起了嘴角,面上多雲轉晴。
“怎麼不聲不響地來了?”有道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薛睿這會兒眼中只有她的倩影,哪兒還看得到貴伯偷偷地朝他眨眼睛遞眼色。
余舒拿衣袖虛掩了聖旨金帛,嘴角噙著三分淺笑,打量他道:“我上門給王爺道喜啊。”
薛睿眼皮一跳,遲疑問道:“喜從何來?”
余舒反問他:“王爺以為是什麼喜事?”
“這……”薛睿瞟向貴伯,就見貴伯正擠著眉毛沖他輕輕搖頭,可惜他看不懂什麼意思,於是他只好順著她的話猜測道:“莫非你是指得太后昨兒送了幾個人給我?”
余舒頓時冷下臉:“原來你當那是喜事。”
薛睿知道他說錯了話,立刻矢口否認:“這算哪門子喜事,昨天我就說了讓貴伯把人送走,不信你問他。”可憐他在朝中是威風八面的平王爺,到了她跟前卻丁點氣勢都沒有。
貴伯也怕余舒翻臉,趕忙作證道:“確是確是,王爺昨天就讓老奴把人送走。”
“那人送走了嗎?”
“……”
不成想他們主僕二人答不上話,余舒挑起了眉毛,她一開始就沒把那幾個宮女當一回事,她要是對薛睿這點兒信心都沒有,何必苦等他五年呢?以她對薛睿的了解,他不會吃太后這一套,那為何沒把人送走,就耐人尋味了。
“這麼說人還留著呢?”她一邊將聖旨揣進了袖口,一邊起身往門外走,“前面帶路,我倒要瞧瞧太后送的是什麼國色天香,竟讓王爺捨不得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