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頁
害得他們一家人都以為她已經遭遇不測,渾渾噩噩過了這幾日。生怕哪一日官府上門來知會他們去殮屍。
余舒心道難怪她進門時就覺得府里死氣沉沉的,一個個見了她都要哭鼻子抹眼淚,原是有人假傳了噩耗。這位周侍郎是崇貞帝登基之後提拔的官員,也是後來搬到這條街上的,滿打滿算同她家做了兩年鄰居,一個五品官兒,站在她面前就要矮半截身子,印象中是個油嘴滑舌之人,她懶得搭理,兩家人不常走動,所以關係一般。
按說,前兩天宮中宴會,薛睿眾目睽睽之下為她正名,那周侍郎就在頭一批覆用的官員之列,當時在場聽見了,應當知道她平安無事,事後卻沒有向她家裡說個明白,反倒裝聾作啞將錯就錯,這就可惡了。
看來前朝中人巴不得她余舒“以身殉國”的,大有人在。指望著她失了勢,誰都能踩上一腳呢。真想看看他們得知她捲土重來,重新掌管司天監的時候,臉上有多精彩。
余舒暗自斟酌,先記上一筆,等回頭她騰出手來,先將她司天監的屬下都從大理寺撈出來,再把這座老宅子向外擴上幾間,將隔壁打通了正好。
“姐,外面那位平王爺,當真不是薛大哥嗎?”余修忍不住詢問起來,他雖然這些年對薛睿的印象模糊了,但畢竟是他小時候崇拜過的兄長,如今見了面,總不可能一點都認不出來。
趙慧也都豎著耳朵瞅著她。
“不是。”余舒斬釘截鐵地告訴他們:“他就是大燕的平王爺劉世寧,你們千萬不要再認錯了,這話也不要再提。”
她要和薛睿成就好事,他就要拋卻過去的身份,更不能對外人承認,否則當年的結拜兄妹今朝要做夫妻,豈不荒謬。
“哦。”余修垂下腦袋,難掩失望之色。
翠姨娘卻不關心那平王到底是哪一個,她見余舒平安無事,便又打起別的算盤,往前湊了湊,苦著臉道:“皇帝都換了人,你這一品大官也算做到頭了,趁著手頭上的家當還沒被抄去,咱們不如儘快收拾收拾回義陽老家,介時多買幾畝田地,老老實實當個富戶也好。”
過了幾年富貴日子,翠姨娘身上的壞毛病改掉不少,人也學著機靈了。余舒看她愁眉苦臉,暗自好笑,裝模作樣嘆了一口氣,故意逗她:“晚了,我們走不掉了。”
翠姨娘大驚失色:“他們不是把你放了嗎?”趙慧和余修也跟著緊張起來,只怕難關還沒有度過。
余舒道:“放是放了我,不過我已承蒙大燕皇帝恩典,留任朝中,官復原職。因而不能帶你們回老家去種田了。”
聞言,三人目瞪口呆,莫大的驚喜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金磚頭,生生將他們砸暈了。
翠姨娘咽了咽口水,“這是說,新來的皇帝老爺,還要你做大官?”看到余舒點頭,她頓時興奮的漲紅了臉,要是能留在京城,她才不想走呢,當個地主婆子,哪裡有當誥命夫人風光氣派。
原以為好日子到頭了,沒成想福氣還在後頭吶!
趙慧和余修也都高興得不行,倒不是他們貪圖這份富貴,更多的是不捨得離開這個擋風遮雨的地方,不管是趙慧還是余修,都是從住進這座宅子起過上安穩日子的,比起回憶不堪的義陽城,這裡才更像是他們的家。
幾人興奮之餘,又有些不真切,趙慧和翠姨娘還好,余修畢竟是個讀過書的少年人,縱然沒有報國之志,卻曉得事理了,看看長姐,吞吞吐吐道:“姐,你本是朝廷大臣,如今亡國,你轉頭效忠了大燕,若叫天下人得知,豈不、豈不——”他咬著嘴皮子,有些說不出口。
“豈不罵我貪慕權貴?”余舒替他說出來,輕聲一笑,伸長手越過茶几拍了拍他硬邦邦的肩膀,說道:“你且等著瞧,將來是罵我的人多,還是敬我的人多。”
。……
晚上,薛睿自然是留在余府吃飯,但他身份擺在那裡,未免一家老小覺得不自在,余舒就同他兩個人單獨在永春苑擺了一桌酒菜,屏退旁人,也好說話。
永春苑裡四季如春,冬暖夏涼,這時節更是花糙繁多,景致非常。他們眼下就在池塘旁邊一座八角亭中,腳下是漢玉鋪成的地磚,頭頂是金晶點綴的穹頂,一盞一盞琉璃燈高懸在勾檐之下,將亭中的人映得周身輝光,好似下凡閒遊的神仙一樣。
“你這園子,我離開那會兒瞧著尚有些簡陋可惜,今日再來卻如臨仙境般了。”薛睿不由地讚嘆,水岸送來陣陣清慡的涼風,含著幽幽的花香,薰得人未酒先醉。
“後來是又修整過幾回,自地底下引了一道活水進來,”余舒一面飲酒一面笑道:“等下撤了席,我再帶你夜遊,剛好我養得幾株月下美人就要開花了,與你共賞。”
“甚好。”薛睿被她勾起了興致,只覺得自己許久不曾有這樣的閒情逸緻,自從當年投奔了寧冬城,他就沒有一刻偷閒,往來軍營與沙場,絕口不談風雅之事。
酒足飯飽之後,余舒叫人拎了一盞竹骨花燈過來,交給薛睿提著,兩人挽著手往遊廊那邊去了,一路走走停停賞花賞月,好不自在。
夜濃時,水榭花房中,就在一張躺椅上,他從身後半擁半抱著她,側頭望著窗台下兩叢緩緩綻放的月白,靜靜地品味這一時刻的安寧。
“皇上已然答應為我二人指婚,你趁早挑上一個吉慶日子吧,我再不想與你偷偷摸摸的。”
余舒“嗯”了一聲,緊接著便呵呵呵笑了起來,回過頭來戳了戳他的胸膛,“那你得先到忘機樓去揭榜才成。”
當初忘機樓大易館開門大吉之日,余舒就命人在天機榜上張貼了天價懸賞,至今為止排在第一位的,還是她那一張“招婿”金帖。
薛睿早就知道她將忘機樓改建做了大易館,這些年被她經營的名聲在外,再有金柯這個耳報神在,不難知道忘機樓內有一張天機榜,更加聽說過那上頭有一則價值黃金萬兩的懸賞,至今沒人能夠揭榜。
他低頭看到她促狹的神情,心中一悸,摟緊了她道:“我何其有幸,今生遇見了你。”若不是她的出現,他應當會背負著薛家的養育之恩,背負著養父和生母的血海深仇,一輩子都掙脫不了吧。
說來可笑,他堂堂七尺男兒,竟然將她一個女子當成依賴,哪怕兩地相隔終日不見,只要念起她來,就讓他變得無懼無畏,不怕前路兇險,不怕刀槍無眼。因為他堅信,就算他一無所有,甚至連姓名都不復存在,她也還是會等著他回到她身邊。
他這一生最幸運的事,或許正是多年前在義陽城的街道上,那一次回眸。
第八百零八章番外(三十二)
次日,薛睿陪著余舒一起去了大理寺。饒是之前他半哄半嚇地釋放了一批官員回家,此處仍是關押著不少前朝重臣,諸如靖國公、忠勇伯之流,當年哪一個不是位高權重,如今淪為階下囚,卻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
薛睿可以念在舊情留給郭槐安他們一條後路,卻不會輕易放過這些在薛家獲罪和余舒落難之際落井下石的人。
牢房裡,司天監上上下下幾十名官員被困了十多天,不許人探視,也聽不到外面的風聲,只知道前陣子有些人陸陸續續被放了出去,歸順了新朝。
他們從進來那天起就憋著一口氣,哪怕心裡頭戰戰兢兢,一日更比一日著急,但是沒到那最後一步,沒有一個人敢違背余舒的命令,哪怕江山易主,不等到她的消息傳來,不知她是死是活,誰也不敢擅作主張。
那個女人掌權這幾年,手腕強硬比之前任大提點有過之而不及,十二府世家被她輪番收拾了一通,如今司天監留下來的高官哪一個不是對她馬首是瞻。縱然有人生出異心,也要掂量掂量背叛她的下場,萬一她這次僥倖逃過一劫,等到她捲土重來之日,他們只會比現在更慘。
於是乎,亡國之時大難臨頭,司天監竟然成了最硬的一塊骨頭,落在那等已經逃出生天的舊臣眼中,可不就是余舒的厲害了。
“王爺您往這邊走,人都在前頭關著。”
死氣沉沉的牢房裡,突然傳來的人聲格外清楚,隨著一連串的腳步聲逼近,被關在牢籠里的易官們一個個都豎起了耳朵。警醒地望著來人的方向,心裡頭一陣地發憷,唯恐是來提刑的。
外頭是大白天,牢頂的天窗透著光,一束一束地打在狹窄的過道上,當他們看清楚走在中間並肩而行的那兩道人影時候,不禁瞪直了眼睛。木愣愣地從地上爬起來。
大燕平王爺。他們早就見過,不是沒人懷疑他就是失蹤多年的薛家大公子,那樣貌實在相似。只是沒人膽敢宣之於口,然而現在讓他們目瞪口呆的,卻是毫髮無損地走在他身側的華服女子。
余舒心道難怪她進門時就覺得府里死氣沉沉的,一個個見了她都要哭鼻子抹眼淚,原是有人假傳了噩耗。這位周侍郎是崇貞帝登基之後提拔的官員,也是後來搬到這條街上的,滿打滿算同她家做了兩年鄰居,一個五品官兒,站在她面前就要矮半截身子,印象中是個油嘴滑舌之人,她懶得搭理,兩家人不常走動,所以關係一般。
按說,前兩天宮中宴會,薛睿眾目睽睽之下為她正名,那周侍郎就在頭一批覆用的官員之列,當時在場聽見了,應當知道她平安無事,事後卻沒有向她家裡說個明白,反倒裝聾作啞將錯就錯,這就可惡了。
看來前朝中人巴不得她余舒“以身殉國”的,大有人在。指望著她失了勢,誰都能踩上一腳呢。真想看看他們得知她捲土重來,重新掌管司天監的時候,臉上有多精彩。
余舒暗自斟酌,先記上一筆,等回頭她騰出手來,先將她司天監的屬下都從大理寺撈出來,再把這座老宅子向外擴上幾間,將隔壁打通了正好。
“姐,外面那位平王爺,當真不是薛大哥嗎?”余修忍不住詢問起來,他雖然這些年對薛睿的印象模糊了,但畢竟是他小時候崇拜過的兄長,如今見了面,總不可能一點都認不出來。
趙慧也都豎著耳朵瞅著她。
“不是。”余舒斬釘截鐵地告訴他們:“他就是大燕的平王爺劉世寧,你們千萬不要再認錯了,這話也不要再提。”
她要和薛睿成就好事,他就要拋卻過去的身份,更不能對外人承認,否則當年的結拜兄妹今朝要做夫妻,豈不荒謬。
“哦。”余修垂下腦袋,難掩失望之色。
翠姨娘卻不關心那平王到底是哪一個,她見余舒平安無事,便又打起別的算盤,往前湊了湊,苦著臉道:“皇帝都換了人,你這一品大官也算做到頭了,趁著手頭上的家當還沒被抄去,咱們不如儘快收拾收拾回義陽老家,介時多買幾畝田地,老老實實當個富戶也好。”
過了幾年富貴日子,翠姨娘身上的壞毛病改掉不少,人也學著機靈了。余舒看她愁眉苦臉,暗自好笑,裝模作樣嘆了一口氣,故意逗她:“晚了,我們走不掉了。”
翠姨娘大驚失色:“他們不是把你放了嗎?”趙慧和余修也跟著緊張起來,只怕難關還沒有度過。
余舒道:“放是放了我,不過我已承蒙大燕皇帝恩典,留任朝中,官復原職。因而不能帶你們回老家去種田了。”
聞言,三人目瞪口呆,莫大的驚喜就像是天上掉下來的金磚頭,生生將他們砸暈了。
翠姨娘咽了咽口水,“這是說,新來的皇帝老爺,還要你做大官?”看到余舒點頭,她頓時興奮的漲紅了臉,要是能留在京城,她才不想走呢,當個地主婆子,哪裡有當誥命夫人風光氣派。
原以為好日子到頭了,沒成想福氣還在後頭吶!
趙慧和余修也都高興得不行,倒不是他們貪圖這份富貴,更多的是不捨得離開這個擋風遮雨的地方,不管是趙慧還是余修,都是從住進這座宅子起過上安穩日子的,比起回憶不堪的義陽城,這裡才更像是他們的家。
幾人興奮之餘,又有些不真切,趙慧和翠姨娘還好,余修畢竟是個讀過書的少年人,縱然沒有報國之志,卻曉得事理了,看看長姐,吞吞吐吐道:“姐,你本是朝廷大臣,如今亡國,你轉頭效忠了大燕,若叫天下人得知,豈不、豈不——”他咬著嘴皮子,有些說不出口。
“豈不罵我貪慕權貴?”余舒替他說出來,輕聲一笑,伸長手越過茶几拍了拍他硬邦邦的肩膀,說道:“你且等著瞧,將來是罵我的人多,還是敬我的人多。”
。……
晚上,薛睿自然是留在余府吃飯,但他身份擺在那裡,未免一家老小覺得不自在,余舒就同他兩個人單獨在永春苑擺了一桌酒菜,屏退旁人,也好說話。
永春苑裡四季如春,冬暖夏涼,這時節更是花糙繁多,景致非常。他們眼下就在池塘旁邊一座八角亭中,腳下是漢玉鋪成的地磚,頭頂是金晶點綴的穹頂,一盞一盞琉璃燈高懸在勾檐之下,將亭中的人映得周身輝光,好似下凡閒遊的神仙一樣。
“你這園子,我離開那會兒瞧著尚有些簡陋可惜,今日再來卻如臨仙境般了。”薛睿不由地讚嘆,水岸送來陣陣清慡的涼風,含著幽幽的花香,薰得人未酒先醉。
“後來是又修整過幾回,自地底下引了一道活水進來,”余舒一面飲酒一面笑道:“等下撤了席,我再帶你夜遊,剛好我養得幾株月下美人就要開花了,與你共賞。”
“甚好。”薛睿被她勾起了興致,只覺得自己許久不曾有這樣的閒情逸緻,自從當年投奔了寧冬城,他就沒有一刻偷閒,往來軍營與沙場,絕口不談風雅之事。
酒足飯飽之後,余舒叫人拎了一盞竹骨花燈過來,交給薛睿提著,兩人挽著手往遊廊那邊去了,一路走走停停賞花賞月,好不自在。
夜濃時,水榭花房中,就在一張躺椅上,他從身後半擁半抱著她,側頭望著窗台下兩叢緩緩綻放的月白,靜靜地品味這一時刻的安寧。
“皇上已然答應為我二人指婚,你趁早挑上一個吉慶日子吧,我再不想與你偷偷摸摸的。”
余舒“嗯”了一聲,緊接著便呵呵呵笑了起來,回過頭來戳了戳他的胸膛,“那你得先到忘機樓去揭榜才成。”
當初忘機樓大易館開門大吉之日,余舒就命人在天機榜上張貼了天價懸賞,至今為止排在第一位的,還是她那一張“招婿”金帖。
薛睿早就知道她將忘機樓改建做了大易館,這些年被她經營的名聲在外,再有金柯這個耳報神在,不難知道忘機樓內有一張天機榜,更加聽說過那上頭有一則價值黃金萬兩的懸賞,至今沒人能夠揭榜。
他低頭看到她促狹的神情,心中一悸,摟緊了她道:“我何其有幸,今生遇見了你。”若不是她的出現,他應當會背負著薛家的養育之恩,背負著養父和生母的血海深仇,一輩子都掙脫不了吧。
說來可笑,他堂堂七尺男兒,竟然將她一個女子當成依賴,哪怕兩地相隔終日不見,只要念起她來,就讓他變得無懼無畏,不怕前路兇險,不怕刀槍無眼。因為他堅信,就算他一無所有,甚至連姓名都不復存在,她也還是會等著他回到她身邊。
他這一生最幸運的事,或許正是多年前在義陽城的街道上,那一次回眸。
第八百零八章番外(三十二)
次日,薛睿陪著余舒一起去了大理寺。饒是之前他半哄半嚇地釋放了一批官員回家,此處仍是關押著不少前朝重臣,諸如靖國公、忠勇伯之流,當年哪一個不是位高權重,如今淪為階下囚,卻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
薛睿可以念在舊情留給郭槐安他們一條後路,卻不會輕易放過這些在薛家獲罪和余舒落難之際落井下石的人。
牢房裡,司天監上上下下幾十名官員被困了十多天,不許人探視,也聽不到外面的風聲,只知道前陣子有些人陸陸續續被放了出去,歸順了新朝。
他們從進來那天起就憋著一口氣,哪怕心裡頭戰戰兢兢,一日更比一日著急,但是沒到那最後一步,沒有一個人敢違背余舒的命令,哪怕江山易主,不等到她的消息傳來,不知她是死是活,誰也不敢擅作主張。
那個女人掌權這幾年,手腕強硬比之前任大提點有過之而不及,十二府世家被她輪番收拾了一通,如今司天監留下來的高官哪一個不是對她馬首是瞻。縱然有人生出異心,也要掂量掂量背叛她的下場,萬一她這次僥倖逃過一劫,等到她捲土重來之日,他們只會比現在更慘。
於是乎,亡國之時大難臨頭,司天監竟然成了最硬的一塊骨頭,落在那等已經逃出生天的舊臣眼中,可不就是余舒的厲害了。
“王爺您往這邊走,人都在前頭關著。”
死氣沉沉的牢房裡,突然傳來的人聲格外清楚,隨著一連串的腳步聲逼近,被關在牢籠里的易官們一個個都豎起了耳朵。警醒地望著來人的方向,心裡頭一陣地發憷,唯恐是來提刑的。
外頭是大白天,牢頂的天窗透著光,一束一束地打在狹窄的過道上,當他們看清楚走在中間並肩而行的那兩道人影時候,不禁瞪直了眼睛。木愣愣地從地上爬起來。
大燕平王爺。他們早就見過,不是沒人懷疑他就是失蹤多年的薛家大公子,那樣貌實在相似。只是沒人膽敢宣之於口,然而現在讓他們目瞪口呆的,卻是毫髮無損地走在他身側的華服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