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彭宸也喝了口茶說: “只是皇上是聽威遠親王的話多些,還是董兄的多些?”
董慶笑了笑說: “彭老弟,你是哪根筋不對要離間皇上和親王的關係嗎? 我跟你說,我孫婿可是精明的很,他幾天前就跟我說了,現在二皇子已經是瓮中抓鱉之勢,挑播離間是二皇子唯一的武器了,他特別要我把這些不識相丶亂嚼舌根的人列個名單給他。”
彭宸臉色微變,趕緊說: “董兄誤會了,我也只是關心皇上,怕他年輕,讓小人有可趁之機。”
董慶面色不善地說: “彭老弟是否可以明指小人是誰,也好讓皇上有所防備?”
董府的管家匆匆走入涼亭說:“各位大人,皇上來訪。”
眾人趕緊起身相迎。此時唐琰已經走到池邊,正往涼亭的方向走來。這幾日秦慕要他親自訓練親衛,熟悉發號施令的感覺。幾日軍事化的生活,讓唐琰的站姿更為挺拔,走路的神態隱隱帶出一些壓迫感,連說話的語氣,也因為受到連日下軍令的影響,有了些許的霸氣。
唐琰領著五個侍衛,悠然地走入亭中,除了董慶躬身行禮外,其他人紛紛行跪禮口呼:“參見皇上。”
唐琰向眾人示意說:“叨擾了,請歸坐吧!朕有些心喜之事,急著跟岳祖父分享。”
董慶幫唐琰倒茶,陪笑著說:“皇上有何心喜之事與臣分享? 臣真是寵若驚。”
唐琰笑著說:“安南之亂已平,國土無損。”
董慶取過管家送來的茶點,親自端上說: “那真是要恭喜皇上。” 其他人也紛紛送上恭賀之詞。
唐琰端起茶杯說: “只是戰亂已平,入京的時程就近了,幕僚人選卻還殘缺不全,想請教岳祖父是否還有好人選,幫我補足?”
董慶反射性地問說: “何時入京?”
問完卻反悔了,彭宸是不是二皇子的間諜目前還不確定,只能希望唐琰自行打住。唐琰卻是表現地不疑有他,立即說道: "秋收之前吧! 至少今年的稅收和年底尾祭都要如期進行才行。"
唐琰的熱情,卻讓董慶有些不踏實。唐琰的背後早已經由秦慕一人,變成十一位籓王了。西部十五州都已歸附於他,各州州軍的兵符皆由唐琰親掌。雖然是削弱中央權力得來的支持,但至少在唐琰這一代,他得到的支持力道已經辟美開疆□□,自己對唐琰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但以秦慕的足智多謀,他不塞自己人,卻總是讓唐琰來催自己要人,這是為何呢?他是看出了什麽?或許該找時間和秦慕深入聊一聊了。
董慶自懷中取了一張疊好的紙說: "臣最近收穫不多,又盡心過濾了一遍,因此人選比起之前少了些。”
唐琰將字條揣入懷中,卻沒有抱太大希望。他這半個月以來,聽秦慕的話,努力按下心中的厭惡和董慶搞好關係,但董慶卻不是找舞姬美人相伴,就是給他一堆有背景沒實力的人員名單讓他選。完完全全感受不到董慶在為他著想,讓他都懷疑董慶到底是不是王妃的親爺爺了。
相比之下,秦慕卻是實實在在地支持自己。他自原州一路走來,秦慕都會幫他安排與各地官員會面,會引導他如何去了解每位官員的政治理念和行事特性。讓他以文士身份結交各地翰林名士和鄉紳,讓他自己挖掘人才或聽聽基層人士對官員的看法,期間秦慕還會讓他假想,如果官員按照百姓的想法做會怎樣? 無法滿足所有人要怎麽取捨? 因此,他對於自己的朝堂和幕僚人選其實都有了初步的規畫,但秦慕還是要他再多看看多想想,多接觸不同的人。
但是他越接觸,越不明白當初父皇選擇董慶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是樞密使嗎? 但難道父皇對於自己的樞密使,在為人方式上沒有要求嗎?
完成了秦慕交代的任務後,唐琰按耐不住地想要離開,董慶身邊這些朋友跟自己都屬於話不投機半句多的關係。喝完杯中茶,唐琰起身說:“朕破不及待想回去研究這份名單了。你們繼續聊吧!不必相送了。”
講完台面話後,唐琰轉過身以儘量穩定的步伐離開董府。
一回到兵營,唐琰就躲進自己的房中,在床上靜坐讓自己的心情先沉澱下來,這是秦慕要求的,最近自董慶處回來後唐琰心中就會說有不盡的煩悶,因為他沒有辦法接受父皇選這樣的人來扶佐自己。但秦慕堅信先皇的選擇必有道理,要自己煩悶時就靜坐,喝茶,操練,直到心情安定後再試著由不同角度看待事情。這次靜坐的時間比較長,睜開眼睛時太陽竟然已經西斜了,打開董慶給的名單,唐琰驚喜地發現名單上的三個人都是秦慕評點過的翰林新星。他開始有了一些信心,或許堅定直接地告訴董慶自己要什麽真的有用。
深深地吸口氣,平靜自己過度興奮的心,拿出規劃好的幕僚名單,把這三個人圈起來。秦慕要求他的名單中各個派系的人要平衡,未來政令推行之前才能預先知道各方想法。但這些人又不能是濫竽充數,沒有理想之人,因為他們還要扮演說服者的角色。他們要能夠幫唐琰修飾政令,要能夠接受唐琰的政治理念,還要幫唐琰用各派系的慣用的思維角度,去說服各自的親戚和友人。
☆、兵有詭道
兵營的校場上,秦慕正在監督禁衛軍的槍法操練,偶而會要求三五位士兵向他圍攻,擊敗他們後再指證他們的不足是秦慕的習慣。慘敗的經驗,可以讓士兵們印象深刻,不會再重蹈覆轍。秦慕的要求很嚴格,這些士兵已經舞了一整個下午的槍法了,疲累的身體讓他們的槍法越來越凌亂。但秦慕要求他們就算把動作放慢,姿勢還是要正確,被他逮到姿勢錯誤三次以上的人,隔天要提早一個時辰集合,加強訓練。禁衛軍未來遇到敵人的機會很少,不會有太多實戰經驗,但是一旦遭遇,就是危及國家的狀況,因此必須要讓他們練到各種技法都深入骨髓,一切反應都如同反射,未來遇到狀況時才不會驚慌失措。
董慶笑了笑說: “彭老弟,你是哪根筋不對要離間皇上和親王的關係嗎? 我跟你說,我孫婿可是精明的很,他幾天前就跟我說了,現在二皇子已經是瓮中抓鱉之勢,挑播離間是二皇子唯一的武器了,他特別要我把這些不識相丶亂嚼舌根的人列個名單給他。”
彭宸臉色微變,趕緊說: “董兄誤會了,我也只是關心皇上,怕他年輕,讓小人有可趁之機。”
董慶面色不善地說: “彭老弟是否可以明指小人是誰,也好讓皇上有所防備?”
董府的管家匆匆走入涼亭說:“各位大人,皇上來訪。”
眾人趕緊起身相迎。此時唐琰已經走到池邊,正往涼亭的方向走來。這幾日秦慕要他親自訓練親衛,熟悉發號施令的感覺。幾日軍事化的生活,讓唐琰的站姿更為挺拔,走路的神態隱隱帶出一些壓迫感,連說話的語氣,也因為受到連日下軍令的影響,有了些許的霸氣。
唐琰領著五個侍衛,悠然地走入亭中,除了董慶躬身行禮外,其他人紛紛行跪禮口呼:“參見皇上。”
唐琰向眾人示意說:“叨擾了,請歸坐吧!朕有些心喜之事,急著跟岳祖父分享。”
董慶幫唐琰倒茶,陪笑著說:“皇上有何心喜之事與臣分享? 臣真是寵若驚。”
唐琰笑著說:“安南之亂已平,國土無損。”
董慶取過管家送來的茶點,親自端上說: “那真是要恭喜皇上。” 其他人也紛紛送上恭賀之詞。
唐琰端起茶杯說: “只是戰亂已平,入京的時程就近了,幕僚人選卻還殘缺不全,想請教岳祖父是否還有好人選,幫我補足?”
董慶反射性地問說: “何時入京?”
問完卻反悔了,彭宸是不是二皇子的間諜目前還不確定,只能希望唐琰自行打住。唐琰卻是表現地不疑有他,立即說道: "秋收之前吧! 至少今年的稅收和年底尾祭都要如期進行才行。"
唐琰的熱情,卻讓董慶有些不踏實。唐琰的背後早已經由秦慕一人,變成十一位籓王了。西部十五州都已歸附於他,各州州軍的兵符皆由唐琰親掌。雖然是削弱中央權力得來的支持,但至少在唐琰這一代,他得到的支持力道已經辟美開疆□□,自己對唐琰的作用已經微乎其微。但以秦慕的足智多謀,他不塞自己人,卻總是讓唐琰來催自己要人,這是為何呢?他是看出了什麽?或許該找時間和秦慕深入聊一聊了。
董慶自懷中取了一張疊好的紙說: "臣最近收穫不多,又盡心過濾了一遍,因此人選比起之前少了些。”
唐琰將字條揣入懷中,卻沒有抱太大希望。他這半個月以來,聽秦慕的話,努力按下心中的厭惡和董慶搞好關係,但董慶卻不是找舞姬美人相伴,就是給他一堆有背景沒實力的人員名單讓他選。完完全全感受不到董慶在為他著想,讓他都懷疑董慶到底是不是王妃的親爺爺了。
相比之下,秦慕卻是實實在在地支持自己。他自原州一路走來,秦慕都會幫他安排與各地官員會面,會引導他如何去了解每位官員的政治理念和行事特性。讓他以文士身份結交各地翰林名士和鄉紳,讓他自己挖掘人才或聽聽基層人士對官員的看法,期間秦慕還會讓他假想,如果官員按照百姓的想法做會怎樣? 無法滿足所有人要怎麽取捨? 因此,他對於自己的朝堂和幕僚人選其實都有了初步的規畫,但秦慕還是要他再多看看多想想,多接觸不同的人。
但是他越接觸,越不明白當初父皇選擇董慶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是樞密使嗎? 但難道父皇對於自己的樞密使,在為人方式上沒有要求嗎?
完成了秦慕交代的任務後,唐琰按耐不住地想要離開,董慶身邊這些朋友跟自己都屬於話不投機半句多的關係。喝完杯中茶,唐琰起身說:“朕破不及待想回去研究這份名單了。你們繼續聊吧!不必相送了。”
講完台面話後,唐琰轉過身以儘量穩定的步伐離開董府。
一回到兵營,唐琰就躲進自己的房中,在床上靜坐讓自己的心情先沉澱下來,這是秦慕要求的,最近自董慶處回來後唐琰心中就會說有不盡的煩悶,因為他沒有辦法接受父皇選這樣的人來扶佐自己。但秦慕堅信先皇的選擇必有道理,要自己煩悶時就靜坐,喝茶,操練,直到心情安定後再試著由不同角度看待事情。這次靜坐的時間比較長,睜開眼睛時太陽竟然已經西斜了,打開董慶給的名單,唐琰驚喜地發現名單上的三個人都是秦慕評點過的翰林新星。他開始有了一些信心,或許堅定直接地告訴董慶自己要什麽真的有用。
深深地吸口氣,平靜自己過度興奮的心,拿出規劃好的幕僚名單,把這三個人圈起來。秦慕要求他的名單中各個派系的人要平衡,未來政令推行之前才能預先知道各方想法。但這些人又不能是濫竽充數,沒有理想之人,因為他們還要扮演說服者的角色。他們要能夠幫唐琰修飾政令,要能夠接受唐琰的政治理念,還要幫唐琰用各派系的慣用的思維角度,去說服各自的親戚和友人。
☆、兵有詭道
兵營的校場上,秦慕正在監督禁衛軍的槍法操練,偶而會要求三五位士兵向他圍攻,擊敗他們後再指證他們的不足是秦慕的習慣。慘敗的經驗,可以讓士兵們印象深刻,不會再重蹈覆轍。秦慕的要求很嚴格,這些士兵已經舞了一整個下午的槍法了,疲累的身體讓他們的槍法越來越凌亂。但秦慕要求他們就算把動作放慢,姿勢還是要正確,被他逮到姿勢錯誤三次以上的人,隔天要提早一個時辰集合,加強訓練。禁衛軍未來遇到敵人的機會很少,不會有太多實戰經驗,但是一旦遭遇,就是危及國家的狀況,因此必須要讓他們練到各種技法都深入骨髓,一切反應都如同反射,未來遇到狀況時才不會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