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炎的心裡一熱,眼淚都快要出來了:“阿福哥,我跟劉科長非親非故地,他為什麼要對我這麼好?”

  阿福笑了笑:“你不用擔心這麼多,劉科長能圖你啥呢?就是看你一個人在城裡混得不容易,想幫幫你唄。”

  阿炎想了想,心裡卻被這突如其來的巨大幸福和興奮充滿了,所有的念頭都在腦子裡亂跳亂撞,也想不出什麼來,也就不再吭聲了。

  阿福又補充說:“等你正式被錄取了,單位還要給你發工作服的。這兩套衣裳,是讓你下班後替換著穿的。”

  阿炎看了阿福一眼,更沒有話說了。

  在第一招待所的洗手間裡換好新衣服,阿炎對著牆上的鏡子看了很久,都有點認不出鏡子裡的自己了。天啊,同樣一個阿炎啊,為什麼穿上不同的衣裳,就變成兩個完全不同的人了呢?

  這裡可真是一個高級的大地方啊,連廁所里的鏡子都這麼大——阿炎在鄉下老家也有一面鏡子,但那是用兩個雞蛋換來的一面小圓鏡,就像玉米面窩窩頭那麼大。儘管如此,那也是阿炎的寶貝,因為同村的姐妹有很多人連這樣一面小圓鏡也沒有,都是對著水缸梳頭的哩。阿炎一邊抻抻衣角拽拽衣袖,一邊在大鏡子前扭來扭去,捨不得離開。這時一個穿制服的女孩子(招待所的服務員)進了洗手間,奇怪地看了阿炎一眼,阿炎的臉就騰地一下紅了,提著換下的舊衣裳跑出來。

  阿福站在外面的走廊里吸菸,見阿炎出來,眼睛一亮,點了點頭:“嗯,跟七仙女差不多哩。”

  阿炎的臉更紅了:“阿福哥,不許你瞎說。……你真覺得好看?”

  阿福笑了:“衣服不重要,重要的是人長的好啊。”

  阿炎哼了一聲:“又來取笑俺鄉下人啦,不理你了。”

  阿福不笑了:“呆會兒見到王所長,可不敢說是從鄉下來的啊。你很聰明,有些事不懂沒關係,只要多看幾眼,就會了。”

  阿炎鄭重地點了點頭。

  王連甫打量著坐在簡易沙發上的阿炎,莫測高深地笑著。阿炎見這位領導不說話,愈加緊張地不行,要不是手裡捧著玻璃水杯,早就用手去擰自己的衣襟了。

  阿福見王所長不說話,就有些著急,從口袋裡掏出煙盒,抽出一支遞上去,劃著名火柴給王連甫點上:“王所長,我們劉科長說了,您要是幫了這個忙,改天他請你去吃海鮮哩。”

  王連甫往椅子背上一靠,吐了一口煙圈:“阿福,這位顧阿炎同志,真的是劉清遠的姨表妹?”

  阿福笑笑說:“瞧您說的。這表妹還有亂認的?”

  王連甫嘿嘿地笑了起來:“我跟你們劉科長是老同學了,怎麼從來沒有聽他說起過在濱海市里還有這麼一個姨媽啊?”

  阿福說:“我跟劉科長是一個村子的,這個我比您清楚。他的姨媽原來是跟姨父在部隊上的,後來姨父轉業到咱市里工作,姨媽當然也就跟著搬到了濱海。”

  王連甫“哦”了一聲,意味深長地恍然大悟。

  常燕收拾完餐桌上的碗筷,拿到廚房裡,三下五除二地涮洗完畢,擦乾雙手,走到客廳里,去摘衣架上的提包。小劉遨在奶奶的懷裡扎撒著一雙小手,奶聲奶氣地喊:“媽媽,媽媽,抱抱,抱抱!”

  奶奶輕輕地拍著孫子的後背:“乖乖,別跟媽媽鬧,媽媽有正事去做,回來給咱們家的乖乖帶糖吃。”小劉遨不聽奶奶的利誘,依舊嚷:“媽媽抱抱,媽媽抱抱!”

  劉清遠坐在沙發里說:“還要到團里去住?不能在家陪一晚上孩子?”

  常燕沒有正面回答劉清遠的問話,卻對著小劉遨說:“兒子不鬧哈。媽媽真的有急事,這幾天團里連夜排演《紅燈記》,有幾個唱段還要再完善一下。等媽媽忙完這幾天,帶我們家寶寶去逛公園,好不好?”

  奶奶忙說:“你有事儘管忙去,工作要緊。孩子看不見你,也就不鬧了,你趕緊去吧,別誤了工。”她不會說別耽誤工作,就按老家的說法“別誤了工”。

  常燕就對坐在沙發里的劉清遠笑了一下,算是表示歉意,把皮包挎在肩上,去門口換鞋子。

  劉清遠也站了起來:“正好我今天晚上有興致,就陪你去看一下你們的排演吧。”

  第5章 戲裡戲外

  13

  常燕倒沒有欺騙劉清遠,京劇團里真的有彩排活動。在熾亮的瓦斯燈光下,舞台上正在進行一幕幕的唱腔和身段調整,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台下偌大的觀眾席上孤零零地坐著劉清遠和司機阿福,兩個人指間都夾著香菸。劉清遠不動聲色地盯著舞台,阿福一會兒看看舞台,一會兒再轉過頭來看劉清遠。

  舞台上燈光忽然一暗,幕啟:北風凜冽。四個日寇憲兵巡哨過場。李玉和手提號誌燈,朝氣蓬勃,從容鎮定,健步走上。

  李玉和唱西皮散板:“手提紅燈四下看……,上級派人到隆灘。時間約好七點半,等車就在這一班。”

  風聲。常燕扮演的鐵梅挎貨籃迎風而上,向著“李玉和”很清脆但略帶遲疑地叫了一聲“爹”,同時眼神向台下觀眾席上掃了一眼。

  站在舞台邊沿的導演眉頭一皺,想要叫“停”,但又忍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