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方國珍做了這個決定,張子善也不好說什麼,再說他這一路奔波也著實是累了,當即便交還了趙敏的信物,下去休息了,而方國珍卻是拿著張子善交上來的信物----半塊玉佩,心裡頭暗暗地盤算起來。

  幾日後,林深終於傳來了消息說擴廓帖木兒現在已經占領了高郵,正在向著揚州進軍,而張士誠也是緊急調動了他常州和江陰州的守軍急速向著揚州趕去,方國珍這才鬆了一口氣,讓人檢查了全軍的輜重,整頓了隊伍打算北進了。這個時候,陳友諒也和朱元璋打上了,果然不出方國珍所料的,陳友諒和朱元璋在太平路發生了一場大戰,雙方都投入了十餘萬軍隊展開了長達十餘日的連續大戰,直打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只是最後還是以朱元璋的全面勝利而告終,而陳友諒僅僅帶著數百名親信和數名大將狼狽的逃回了安慶,而朱元璋指揮著俞通海等人連夜追擊,趁勢又奪下了安慶,陳友諒只得狼狽逃回了武昌。而朱元璋因為在此戰中損失也頗大,所以在奪下了安慶之後倒也沒有繼續追擊,只是派遣小股兵力鞏固從安慶到池州路一帶的新占領地區的統治,迅速的確立了他的吳軍在這些地區的控制。

  原本就知道此戰朱元璋必勝的方國珍在聽得林深報告了這個結果之後還是有些感嘆,暗想:這陳友諒怎麼就那麼像後世的蔣老頭呢?簡直是個標標準準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傢伙啊!雖然心裡對於陳友諒不怎麼瞧得起,但是方國珍對於陳友諒這樣一個普通漁民之子能夠走到現在這一步還是頗為佩服的,更何況現在奉了方國珍的命令的張子玉已經趁著陳友諒和朱元璋交戰的時候,無力顧及後方的好時機,占據了南昌,也算他方國珍占了陳友諒一個便宜。

  第一百四十九章 戰湖州

  之前方國珍還未能感覺出來,現在他才發現他的猛虎軍和張士誠周軍之間最大的差距不在於戰鬥力,不在於軍紀,而在於精神。猛虎軍從將軍到士兵都有著一種積極奮進的鬥志,而張士誠的周軍卻是從上到下都想著消極避戰,只要敵人不來打自己,那自己就能享受一時就享受一時,能安樂一會兒就安樂一會兒。上行下效,方國珍單從周軍的普通士兵的狀態就可以知道張士誠現在是什麼狀態,所以,他瞧著驚慌失措的湖州城上的周軍忍不住嘆道:“張士誠也就不過是黃巢一般的人物了。”說罷,也不理會想要說些什麼的劉伯溫,回頭對麾下的將領道:“回營!”

  現在他已經帶了十萬猛虎軍重新兵臨湖州城下了,只是現在湖州城內的守軍已經有了十五萬,按理說,攻城一方的兵力須得比守城一方的兵力多才有攻下城池的勝算,但是方國珍卻對於攻下湖州城充滿了信心,因為方才他帶著眾人前去觀察敵軍的時候,竟然發現敵軍是驚慌失措的聚集到了城牆上,顯然是沒有事先得到他的大軍到來的消息,從這裡,他就可以看出這湖州城的守將之前就根本沒有派人去杭州附近盯著自己,可想而知,這湖州城守將的心態和素質。

  《孫子兵法》有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葉;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而方國珍現在就是以有心算湖州城地無心,焉有不勝之理?

  回營之後,方國珍讓所有將領都到了自己的營帳來領取任務,雖然現在天色已晚,但是方國珍想著自己的猛虎軍經過夜戰的訓練,雖然達不到後世解放軍的水準,但是好歹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獨一份兒,所以便決定今晚來個夜戰。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起到突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發揮猛虎軍的優勢。

  方國珍瞧見眾將領都已經到了,也不多說直接示意劉伯溫布置作戰任務了,這時候,劉伯溫便把眾將領都聚攏到了案桌前,指著桌上的地圖,向王大虎道:“王大虎,你領你部務必在一個時辰之內趕到三里橋,爭取在天亮之前進占三里橋。”

  王大虎湊過頭來在地圖上劉伯溫指著的地方仔細看了看,方才回答道:“是!軍師。俺老王保證完成任務!”

  接著劉伯溫又指著地圖上的一個點,向常遇春道:“常將軍,你即可率領你部趕到舊館,務必儘快占領舊館,防止敵軍對我進攻部隊內外夾攻。你能做到麼?”

  現在是布置軍情任務,所有人地精神都繃得很精,常遇春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問劉伯溫道:“軍師,敵軍在舊館有多少駐

  見常遇春問到了這個問題,劉伯溫滿意地點了點頭,道:“敵軍在舊館駐有精兵三萬。”

  聽得劉伯溫說舊館有三萬敵軍,常遇春並沒有接下這個任務,而是道:“軍師。遇春麾下三營現在不過一萬餘人。以一萬兵力攻擊三萬敵軍,雖然突襲可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敵軍在舊館必定築有營壘、鹿砦,防守嚴密。遇春沒有把握能攻下舊館。”

  常遇春這話一出,諸位將領俱都有些面面相覷,王大虎卻是猛地一拍腦袋,這才叫著道:“軍師,您給俺說說那什麼三里橋有多少敵軍,要是有個十萬八萬的,俺老王手底下那些個猴崽子可對付不了!”

  王大虎這幾乎等同於撂挑子不干。方國珍連忙道:“大虎。瞎說什麼呢。三里橋目前並沒有敵軍駐守。你只要帶人占據了三里橋。阻斷了敵軍地後退道路就行了。沒人讓你去和十萬八萬敵軍硬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