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時間在指下靜靜流淌,卻似伏著萬千的小心。
“公女每當心有雜念,琴音便入耳虛浮。”最後一個音終於完結,只聽周王聲音淡淡地說:“公女撫琴,卻是隔牆而聞方妙。”
我抬起頭。
周王的臉背著天光,只有唇角一絲淺笑隱約可辨。
我有些不明,只得開口答道:“杞姒琴藝未精。”
周王不可置否地笑笑,卻看著我,鳳目中深沉無底,似在審視,目光隱隱透著犀利,像能貫透人心。
“公女果然如眾人稱頌般貌美,如此近看,卻更是動人。”稍傾,只聽他輕聲道。
語中似有讚嘆,傳入耳中卻別有意蘊。我的手心沁出黏膩的涼意,努力地保持鎮定,聽他說下去。
周王笑笑,將手指輕彈弓弦,繼續道:“子熙與我熟識十餘載,只向我請告過兩次。一次是他十五歲時,請我准他隨師征伐;一次是兩年前,他同我說要娶你。”
我怔了怔。
“公女也果然出眾,”他唇邊微微勾起,手指輕撫著長長的弓背,語速不急不緩:“未婚同宅,恃寵擅專,我可當慶幸你未入宮?”
一番話說得直白,威壓迫人,將事情統統挑明了。
心咚咚地撞起來,我驚詫不已,卻暗暗告誡自己不要慌,俯首道:“杞姒不敢。”
“好個不敢!”周王冷笑:“子熙拒媵,豐鎬兩城議論紛紛,宗室貴族都告了來。”一陣氣息拂來,他的聲音在我耳邊低低響起:“可知我現下便可命太宗撤去婚事。”
寒意驟然漫上脊背,我驀地抬頭。
周王雙目凝視著我,明亮懾人,卻似怒非怒,教人捉摸不透。
我定定地與他對視,按捺著心跳,儘量讓臉色平靜:“杞姒雖膽大,吾王寬厚,必不理會。”
周王仍勾著唇角,卻一動不動。稍傾,他直身回到原位,似毫不在意:“哦?”
“然。”我深吸口氣,垂下眼帘:“吾王若理會,杞姒今日必不得安然在此聆訓。”
空氣似乎停止了流動,廬中只余指頭輕彈弓弦的聲音,一下一下,似直直撞在心壁上。
“公女倒知度勢。”周王緩緩道。
我仍低眉:“杞姒愚鈍。”
“抬首。”
我愣了愣,片刻,抬起頭。
他注視著我,睫下,眼眸一片幽暗沉凝,卻似深藏著不可探知的意味。
好一會,周王的唇邊回復一貫的淡笑,收回目光,從席上起身。
心裡不覺地舒了口氣,我卻還是不敢放鬆,仍看著他。只見他走出糙廬,伸手從楅中抽出一支羽箭,搭在弦上,將身體轉向水面。
“公女請回。”他淡淡地說,抬臂拉弓。
我伏身一禮:“杞姒告辭。”
腳踏在厚厚的落葉上,卻輕快如飛。
我提著裳裾順著來路往回走,越來越快,茂密的竹林接著喬木光禿禿的枝椏向兩旁開去,清風拂在在身上,後背一陣濕涼,卻滿心的解脫。
剛才池邊的幕幕仍留在腦海中,仿佛一眨眼就會浮起周王似笑非笑的臉。我不曾打心底畏懼過什麼人,但每每面對周王,自己都不由地小心翼翼。尤其像今天這般,他當面斥我姬輿拒媵的事。
那樣的回答算是過關了嗎?我心裡沒法完全放下,只肯定一點——對於周王來說,姬輿拒媵,他的姻親便只有杞姒,一個背景單純的人永遠要比身後勢力錯綜複雜的人有利得多……
“君主如何這般匆忙?”宅門前,寺人衿看到小跑著回來的我,一臉如釋重負,又驚訝不已。
我猶自喘著氣,驀地轉頭,入眼儘是林立如蓋的松柏,方才的情景竟恍然如切斷了般。
我深深地吸了口氣,肺中一陣沁涼,心中仍有餘悸,卻已不再忐忑。
“君主?”寺人衿疑惑地看著我。
“無事。”我笑了笑。
這事或許過去了,或許還有後文,自己卻不願再去想。現在,心中只盤桓著剛才對話,如同撕開了一角光明。
我總在思考,我們的問題在哪裡?是燮,還是我們之間那不全然的信任?而現在回想起,自己又是多麼的愚蠢。這些事本來就是兩個人的,在回答周王質問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媵也好,燮也好,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
將來會變成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現在,我想跟姬輿一起走下去,任何事情,我再不會讓姬輿獨自承受。
“何人見君主?”寺人衿似不甘心,繼續追問。
我笑著搖搖頭,轉身朝屋內走去。
觪的侍從天不亮就來了,快馬輕車,載著我一路奔向鎬京。
待趕到城外,太陽已經在雲層後面露出紅紅的臉龐。只見城外,旌旗飄飄,干戈林立,寬闊的周道上站滿了出征的兵卒,城門前車馬儼然,早已聚集了許多送行的朝臣貴族。
侍從將車停在路旁一處不起眼的地方,我四處瞟瞟,只見旁邊的空地也駐著許多車馬,其中也有不少女眷的安車。侍從告訴我,觪現在與貴族們一處,須待他去告知一聲,要我暫且留在這裡。
我點頭,讓他快去快回。
車上只剩我一個人,我坐了一會,挑開帘子,繼續望向外面。
今日確實熱鬧,自從兩年前的大豐之禮,我再沒看到過這麼多貴族聚在一起的場面。只見衣冠如雲,滿耳談宣禮之聲。
忽然,不遠處走過一個人,看著極眼熟,竟是姬輿的家臣申。
心中一動,我叫了他一聲。
申停住腳步,循著聲望過來,看到我,一臉驚異。
“公女?”他走到車前來,向我一禮。
我微笑地看著他,問:“你可是隨梓伯而來?”
申微微抬眼,道:“然。”
“梓伯何在?”
“邑君正與旬伯送行。”申答道,說著,向一旁示意地稍稍讓開身體。我將目光往大路那邊的人群中搜索,未幾,果然看到姬輿一身素繒朝服,正與一名半百老者說話。
那就是旬伯?我仔細打量,那老者鬚髮已灰白,卻仍看著精力充沛,一身諸侯弁服襯得身形硬朗。他與姬輿說了會,轉向身旁,我這才發現那裡站著兩名少女,雖距離太遠不清面容,只望得笑靨燦爛,身姿窈窕,正與姬輿盈盈見禮。我怔了怔,正待再看,一隊徙卒忽然開到前方,將他們擋在身後。
看看旁邊,申目光微閃,正瞥著我。
我抿抿唇,道:“梓伯稍後若空閒,你可告知他我在此處。”
申應諾,行禮離開了。
我看著他的背影,心中有些說不出的希翼。原以為要在這麼多人里見到姬輿,必定極其費事,已經做好回去再找他的準備了,不想竟這麼快。心中有許多話要對他說,卻又赧然,也不知道他是否還在為前天夜裡的事生氣,突然見了面會不會尷尬……
正想著,卻見旁邊駛過來一輛馬車,御人長喝地勒馬止步。稍傾,一名侍婢下來,撩起幃簾,向車內道:“夫人可欲下車?”
“也好。”一個柔軟的聲音道。過了會,一名女子扶著侍婢的手緩慢地從車上下來,身上裹著厚實的大裘。
我從帘子的fèng隙中看著她,愣了愣。只覺她雖背對著我,那身形落在眼裡,卻似曾相識。
拉車的馬忽然打了個響鼻,刨刨蹄子,帶著馬車動了動。
女子轉頭望來,眉目脈脈,恰是那夜明月下與齊央幾分相似的面容。
第125章 旬姜
我怔住,目光將要對上的一瞬,忽地放下車幃。
外面的一切都被阻住,眼前只余簾上細密的暗紋,透著晨光微微拂動。
“……夫人?”
“無事,去見國君吧。”她的聲音隱隱傳來。
侍婢應諾,一陣輕微的窸窣聲後,四周歸於平靜。
我坐在車上,猶自不動。
不料會在這裡再見到齊螢,心中起了些微的紛亂。燮也在這裡嗎?心不覺沉下,我不怕他們,卻一點也不想見到他們,尤其是在這個時候……
眼前車幃突然被“呼”地掀起,我一驚。
觪出現在面前,奇怪地看著我:“姮今日如何這般乖,竟呆坐在簾後?”
我鬆了口氣,不禁喜上眉梢:“阿兄。”
觪臉上漾起笑容,將帘子撩在一邊,道:“可久等了?”
我搖搖頭,望著他,只見他穿著一身玄地弁服,腰間佩著直兵,神態間比平日多了幾分飛揚的英氣。忽然想起那日他入豐時的情景,我笑了起來。
“何事?”觪問。
“無。”我說,轉頭從車裡拿出裝著漿食的布包和陶壺,遞給他:“阿兄收下。”
觪看著這些東西,目中浮起柔色,笑而不語。他伸手接過,遞給侍從,對我說:“我已卜過,三日後出行大吉,侍從車馬皆已安排妥當,姮到時返國便是。”
我一愣,這才記起兩天前觪要我先回杞國的話。
“阿兄,”我猶豫了一下,道:“我還是等阿兄一道返國。”
觪搖頭,將手按在我的肩上:“姮,戰事無常,若為兄不及在母親期年前趕回,還須姮操持一番。”
我明白他說的也是實話,心中雖仍有些放不下,卻還是點了點頭。
觪眉間稍稍寬慰。
這時,一名侍從過來稟報,說畢公來送行了。
觪應了聲,轉過來,對我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姮,為兄還有些應酬。”
我笑笑:“阿兄但去。”
觪看著我,唇角彎起,忽而湊近前來,低聲對我說:“我方才見到了子熙。”不等我反應,他已經笑著直起身,對我眨眨眼,轉身隨侍從走開了。
我坐在車上,面上陣陣發窘,哭笑不得。這個觪,八成是以為我從辟雍跑來不單是為他送行,還想見姬輿。
不過觪的話卻也提醒了我。看看前面的大路上,那隊徙卒仍沒有離去,我想了想,讓驅車的侍從留在這裡等候,下車,朝一旁走去。
四周車駕停了不少,我在成排的馬車後面找了個視線開闊的地方,往人群中東張西望。
遠遠的城門下,我一眼就看到觪正在與畢公見禮,旁邊還有許多人,形態持重,似都是些卿事寮中的大臣。他們的到來顯然受到在場人們的關注,不少人紛紛向城門走去。
忽然,我聽到似乎有人喚了聲“虎臣”。循著望去,果然,不遠處,姬輿頎長的身影映入眼帘,一名貴族男子正與他作揖致禮。我心頭一喜,正待瞅著人少的機會過去,卻發現他後面還跟著人,卻是剛才旬伯旁邊的兩名少女。
幾人接踵在前方走過,又隔住了視線。我微微翹首,過了會,卻見姬輿已與那人禮畢,向這邊走了過來。
我的腳步頓住。
道路上揚著淡淡的塵霧,他們漸近了。只見姬輿面色沉靜,兩名女子落後兩步地緊跟著,步態婀娜,面含笑意。
心中像蒙上了什麼,忽而翻起一陣惱怒,憋悶不已。我深吸口氣,整整衣裳,揚起頭,從車後緩步上前。
“公女每當心有雜念,琴音便入耳虛浮。”最後一個音終於完結,只聽周王聲音淡淡地說:“公女撫琴,卻是隔牆而聞方妙。”
我抬起頭。
周王的臉背著天光,只有唇角一絲淺笑隱約可辨。
我有些不明,只得開口答道:“杞姒琴藝未精。”
周王不可置否地笑笑,卻看著我,鳳目中深沉無底,似在審視,目光隱隱透著犀利,像能貫透人心。
“公女果然如眾人稱頌般貌美,如此近看,卻更是動人。”稍傾,只聽他輕聲道。
語中似有讚嘆,傳入耳中卻別有意蘊。我的手心沁出黏膩的涼意,努力地保持鎮定,聽他說下去。
周王笑笑,將手指輕彈弓弦,繼續道:“子熙與我熟識十餘載,只向我請告過兩次。一次是他十五歲時,請我准他隨師征伐;一次是兩年前,他同我說要娶你。”
我怔了怔。
“公女也果然出眾,”他唇邊微微勾起,手指輕撫著長長的弓背,語速不急不緩:“未婚同宅,恃寵擅專,我可當慶幸你未入宮?”
一番話說得直白,威壓迫人,將事情統統挑明了。
心咚咚地撞起來,我驚詫不已,卻暗暗告誡自己不要慌,俯首道:“杞姒不敢。”
“好個不敢!”周王冷笑:“子熙拒媵,豐鎬兩城議論紛紛,宗室貴族都告了來。”一陣氣息拂來,他的聲音在我耳邊低低響起:“可知我現下便可命太宗撤去婚事。”
寒意驟然漫上脊背,我驀地抬頭。
周王雙目凝視著我,明亮懾人,卻似怒非怒,教人捉摸不透。
我定定地與他對視,按捺著心跳,儘量讓臉色平靜:“杞姒雖膽大,吾王寬厚,必不理會。”
周王仍勾著唇角,卻一動不動。稍傾,他直身回到原位,似毫不在意:“哦?”
“然。”我深吸口氣,垂下眼帘:“吾王若理會,杞姒今日必不得安然在此聆訓。”
空氣似乎停止了流動,廬中只余指頭輕彈弓弦的聲音,一下一下,似直直撞在心壁上。
“公女倒知度勢。”周王緩緩道。
我仍低眉:“杞姒愚鈍。”
“抬首。”
我愣了愣,片刻,抬起頭。
他注視著我,睫下,眼眸一片幽暗沉凝,卻似深藏著不可探知的意味。
好一會,周王的唇邊回復一貫的淡笑,收回目光,從席上起身。
心裡不覺地舒了口氣,我卻還是不敢放鬆,仍看著他。只見他走出糙廬,伸手從楅中抽出一支羽箭,搭在弦上,將身體轉向水面。
“公女請回。”他淡淡地說,抬臂拉弓。
我伏身一禮:“杞姒告辭。”
腳踏在厚厚的落葉上,卻輕快如飛。
我提著裳裾順著來路往回走,越來越快,茂密的竹林接著喬木光禿禿的枝椏向兩旁開去,清風拂在在身上,後背一陣濕涼,卻滿心的解脫。
剛才池邊的幕幕仍留在腦海中,仿佛一眨眼就會浮起周王似笑非笑的臉。我不曾打心底畏懼過什麼人,但每每面對周王,自己都不由地小心翼翼。尤其像今天這般,他當面斥我姬輿拒媵的事。
那樣的回答算是過關了嗎?我心裡沒法完全放下,只肯定一點——對於周王來說,姬輿拒媵,他的姻親便只有杞姒,一個背景單純的人永遠要比身後勢力錯綜複雜的人有利得多……
“君主如何這般匆忙?”宅門前,寺人衿看到小跑著回來的我,一臉如釋重負,又驚訝不已。
我猶自喘著氣,驀地轉頭,入眼儘是林立如蓋的松柏,方才的情景竟恍然如切斷了般。
我深深地吸了口氣,肺中一陣沁涼,心中仍有餘悸,卻已不再忐忑。
“君主?”寺人衿疑惑地看著我。
“無事。”我笑了笑。
這事或許過去了,或許還有後文,自己卻不願再去想。現在,心中只盤桓著剛才對話,如同撕開了一角光明。
我總在思考,我們的問題在哪裡?是燮,還是我們之間那不全然的信任?而現在回想起,自己又是多麼的愚蠢。這些事本來就是兩個人的,在回答周王質問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媵也好,燮也好,自己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
將來會變成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現在,我想跟姬輿一起走下去,任何事情,我再不會讓姬輿獨自承受。
“何人見君主?”寺人衿似不甘心,繼續追問。
我笑著搖搖頭,轉身朝屋內走去。
觪的侍從天不亮就來了,快馬輕車,載著我一路奔向鎬京。
待趕到城外,太陽已經在雲層後面露出紅紅的臉龐。只見城外,旌旗飄飄,干戈林立,寬闊的周道上站滿了出征的兵卒,城門前車馬儼然,早已聚集了許多送行的朝臣貴族。
侍從將車停在路旁一處不起眼的地方,我四處瞟瞟,只見旁邊的空地也駐著許多車馬,其中也有不少女眷的安車。侍從告訴我,觪現在與貴族們一處,須待他去告知一聲,要我暫且留在這裡。
我點頭,讓他快去快回。
車上只剩我一個人,我坐了一會,挑開帘子,繼續望向外面。
今日確實熱鬧,自從兩年前的大豐之禮,我再沒看到過這麼多貴族聚在一起的場面。只見衣冠如雲,滿耳談宣禮之聲。
忽然,不遠處走過一個人,看著極眼熟,竟是姬輿的家臣申。
心中一動,我叫了他一聲。
申停住腳步,循著聲望過來,看到我,一臉驚異。
“公女?”他走到車前來,向我一禮。
我微笑地看著他,問:“你可是隨梓伯而來?”
申微微抬眼,道:“然。”
“梓伯何在?”
“邑君正與旬伯送行。”申答道,說著,向一旁示意地稍稍讓開身體。我將目光往大路那邊的人群中搜索,未幾,果然看到姬輿一身素繒朝服,正與一名半百老者說話。
那就是旬伯?我仔細打量,那老者鬚髮已灰白,卻仍看著精力充沛,一身諸侯弁服襯得身形硬朗。他與姬輿說了會,轉向身旁,我這才發現那裡站著兩名少女,雖距離太遠不清面容,只望得笑靨燦爛,身姿窈窕,正與姬輿盈盈見禮。我怔了怔,正待再看,一隊徙卒忽然開到前方,將他們擋在身後。
看看旁邊,申目光微閃,正瞥著我。
我抿抿唇,道:“梓伯稍後若空閒,你可告知他我在此處。”
申應諾,行禮離開了。
我看著他的背影,心中有些說不出的希翼。原以為要在這麼多人里見到姬輿,必定極其費事,已經做好回去再找他的準備了,不想竟這麼快。心中有許多話要對他說,卻又赧然,也不知道他是否還在為前天夜裡的事生氣,突然見了面會不會尷尬……
正想著,卻見旁邊駛過來一輛馬車,御人長喝地勒馬止步。稍傾,一名侍婢下來,撩起幃簾,向車內道:“夫人可欲下車?”
“也好。”一個柔軟的聲音道。過了會,一名女子扶著侍婢的手緩慢地從車上下來,身上裹著厚實的大裘。
我從帘子的fèng隙中看著她,愣了愣。只覺她雖背對著我,那身形落在眼裡,卻似曾相識。
拉車的馬忽然打了個響鼻,刨刨蹄子,帶著馬車動了動。
女子轉頭望來,眉目脈脈,恰是那夜明月下與齊央幾分相似的面容。
第125章 旬姜
我怔住,目光將要對上的一瞬,忽地放下車幃。
外面的一切都被阻住,眼前只余簾上細密的暗紋,透著晨光微微拂動。
“……夫人?”
“無事,去見國君吧。”她的聲音隱隱傳來。
侍婢應諾,一陣輕微的窸窣聲後,四周歸於平靜。
我坐在車上,猶自不動。
不料會在這裡再見到齊螢,心中起了些微的紛亂。燮也在這裡嗎?心不覺沉下,我不怕他們,卻一點也不想見到他們,尤其是在這個時候……
眼前車幃突然被“呼”地掀起,我一驚。
觪出現在面前,奇怪地看著我:“姮今日如何這般乖,竟呆坐在簾後?”
我鬆了口氣,不禁喜上眉梢:“阿兄。”
觪臉上漾起笑容,將帘子撩在一邊,道:“可久等了?”
我搖搖頭,望著他,只見他穿著一身玄地弁服,腰間佩著直兵,神態間比平日多了幾分飛揚的英氣。忽然想起那日他入豐時的情景,我笑了起來。
“何事?”觪問。
“無。”我說,轉頭從車裡拿出裝著漿食的布包和陶壺,遞給他:“阿兄收下。”
觪看著這些東西,目中浮起柔色,笑而不語。他伸手接過,遞給侍從,對我說:“我已卜過,三日後出行大吉,侍從車馬皆已安排妥當,姮到時返國便是。”
我一愣,這才記起兩天前觪要我先回杞國的話。
“阿兄,”我猶豫了一下,道:“我還是等阿兄一道返國。”
觪搖頭,將手按在我的肩上:“姮,戰事無常,若為兄不及在母親期年前趕回,還須姮操持一番。”
我明白他說的也是實話,心中雖仍有些放不下,卻還是點了點頭。
觪眉間稍稍寬慰。
這時,一名侍從過來稟報,說畢公來送行了。
觪應了聲,轉過來,對我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姮,為兄還有些應酬。”
我笑笑:“阿兄但去。”
觪看著我,唇角彎起,忽而湊近前來,低聲對我說:“我方才見到了子熙。”不等我反應,他已經笑著直起身,對我眨眨眼,轉身隨侍從走開了。
我坐在車上,面上陣陣發窘,哭笑不得。這個觪,八成是以為我從辟雍跑來不單是為他送行,還想見姬輿。
不過觪的話卻也提醒了我。看看前面的大路上,那隊徙卒仍沒有離去,我想了想,讓驅車的侍從留在這裡等候,下車,朝一旁走去。
四周車駕停了不少,我在成排的馬車後面找了個視線開闊的地方,往人群中東張西望。
遠遠的城門下,我一眼就看到觪正在與畢公見禮,旁邊還有許多人,形態持重,似都是些卿事寮中的大臣。他們的到來顯然受到在場人們的關注,不少人紛紛向城門走去。
忽然,我聽到似乎有人喚了聲“虎臣”。循著望去,果然,不遠處,姬輿頎長的身影映入眼帘,一名貴族男子正與他作揖致禮。我心頭一喜,正待瞅著人少的機會過去,卻發現他後面還跟著人,卻是剛才旬伯旁邊的兩名少女。
幾人接踵在前方走過,又隔住了視線。我微微翹首,過了會,卻見姬輿已與那人禮畢,向這邊走了過來。
我的腳步頓住。
道路上揚著淡淡的塵霧,他們漸近了。只見姬輿面色沉靜,兩名女子落後兩步地緊跟著,步態婀娜,面含笑意。
心中像蒙上了什麼,忽而翻起一陣惱怒,憋悶不已。我深吸口氣,整整衣裳,揚起頭,從車後緩步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