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他回頭看我。
我低下頭,看著緊攥的手指,稍傾,一字一句地說:“輿,有的事,我從未與你說過,可那皆已過往,我自決意跟你便已無二意。”
時間似靜止了般,姬輿仍不言語。我想再補充些什麼,張張口,卻再說不出來。
一雙手臂環來,將我牢牢擁起。
“姮……”大手附上我的發間,溫熱的氣息和著低沉的嗓音在耳邊輕喟。鼻子忽而又是一陣酸楚,我反抱著他,手指緊緊抓著他的衣衫,將頭埋在領間……
姬輿一向知道我和燮的過往,卻從不在我面前問起,我也不曾跟他交代過什麼,雖然誰也沒有說,但燮似乎已經成了兩人之間不可觸及的話題。現在,我們的關係已經不再青澀,燮卻始終橫亘在兩人之間,可以忽視卻不可抹去,一旦浮現,便是一道猙獰的鴻溝。
闕台上,兩人都有過激之處,卻何嘗不是在各自發泄。而冷靜下來,又覺得相對無言。
我閉起眼睛,長長地嘆了口氣。
不禁想起兩年前的孟夏會she之後,我在醴宮的樹林裡對他說,自己無可擔保太多。那時,我對姬輿懷著愧疚,知道自己心裡還裝著夑,說這話未嘗不是為將來開脫。而現在,我會為姬輿臉上的不快而心虛解釋,一切又都不一樣了……
觪遵守諾言,果然來看我了。
他精神不錯,臉色卻有些疲憊,像是沒休息好。
“阿兄這兩日可甚疲憊?”我看著他問。
觪活動了一下脖子,嘆了口氣:“戰事臨近,卿事寮如煮沸了般,偏偏天子還在辟雍。”
我想了想,問他:“姮也覺怪哉,這等大事,天子為何不在王城?”
觪笑笑:“也並非大事,此次征伐乃諸侯之師,王師不過留守,天子無須過多參與。”
我點頭:“如此。”
觪瞅瞅我,突然問:“姮可見著了子熙?”
我一怔,片刻,頷首:“嗯。”
觪唇角彎彎,笑得揶揄:“姮,教為兄說你什麼好?子熙待你可謂殷勤,你卻總這般後知後覺。”
我聽著有些莫名,卻看著他:“阿兄今日見到了輿?”
“然。”觪說。
心忽而一動,想起昨晚的彆扭,我又問:“他說甚?”
“未說甚,”觪不急不緩地說:“子熙要為兄轉告與你,他今日須返王城。”
我愣了愣,就是說姬輿今天也許不來了?心微微沉下,忍不住揣測,還是是因為昨晚……
“稚子。”觪的表情忽而忿忿不已,嘆道:“你二人倒無慮,可知為兄在卿事寮須時時同那旬伯比眼色。”
我訝然看他,這才猛然記起觪跟我說過旬伯這次和他一樣要守城。“旬伯有甚言語?”我問。
觪一笑:“不過與為兄說起送媵之事,備言子熙族支單薄,見為兄未加回應,似不喜。”他看著我,神色稍稍斂起:“姮,為兄倒不懼旬伯,只恐你將來為人言所傷,你心中可有主張?”
“阿兄,”我沉吟一會,說:“輿有今日之榮,所恃為何?”
觪道:“子熙雙親早逝,幾無人依託,乃勇力征伐方有今日。”
我看著他:“阿兄,送媵之意豈單為嗣源?輿雖出身貴胄,名下一田一土卻是出生入死搏來,今日尊榮所依仗者,卻不是那些姻親家世之利。”
“嗯?”觪調侃地看看我,目光狡黠,卻頷首:“話雖自私了些,姮以此為藉口卻也在理。”
我笑笑,他說得不錯,我反正是在為自己找不妥協的理由。
話題打開,我們卻沒有再繼續說這個,轉而談起出征的事。
“阿兄萬事須當心。”我仍有不安,囑咐道。
觪一臉自信:“姮勿慮便是,為兄何嘗教人擔心過?”
“何時?”我瞪他一眼:“阿兄若不教人擔心,我何以至此?”
觪卻不以為意:“為兄不是到底無事?”他狡笑地拍拍我的頭:“姮,下次不可再聽人訛言。”
我拍掉他的手,繼續指責:“還有上月,陳國欲扶益,阿兄卻無隻字表示,害我與長嫂在宮中苦等。”
“稚子,”觪沒臉沒皮地笑起來:“為兄做事何曾大意,你以為國中上卿大夫是好相與的?為兄那時不是教爾等不必擔憂?”
我反駁:“阿兄要我等不擔憂,也該在信上說出個所以然。”
觪勾勾唇角:“婦人家,安心內務才是,為兄雖在宗周,杞國之事卻分毫瞞不住我。”
“哦?”我仍是不服,睨著他:“如此,阿兄告知我,現下公子益在做甚?”
“在成周為甲士。”
我愣住。
觪得意地笑。
“姮,”少頃,他收起嬉色,認真地跟我說:“益曾跟隨我兩載,其人尚算質樸,只有些許不甘罷了。”
我看著他,咀嚼著他的話,腦海中卻忽然想起了另一個毫不相干的人——姝。她就是一個何其不甘的人,高台上凌厲的言辭,濱邑的設計,即便與我當面對質也絕無愧意。益如果有她那樣的心思,不知事情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阿兄,”良久,我輕輕地說:“但願你我的兒女將來不必再應付不甘之人。”
“嗯?”觪看著我,片刻,淡笑:“稚子。”
觪說明天就要率師從鎬京出發,還要回去準備。
我想了想,說我明天去送他。
觪起初不同意,說我還是不要露面為好。我不以為然,說我坐在車裡看看就好,明天送行的人那麼多,誰會留意車裡的人?況且,自從我住到辟雍,王宮那邊就再沒消息,可見王姒他們也並沒有要多管我的意思。
他聽了我的話,思考了一會,點頭同意了。
“我明朝遣人來接你便是。”觪似乎心情不錯,出門時,微笑地對我說。
我應下,送他登車,看著馬車軋著雨後的道路轔轔離開。想著明天有事做,我就閒不下來了,考慮著要給觪做些乾糧,便逕自去了庖中。
正當我跟庖人說著漿食的事,寺人衿卻匆匆跑了來,對我說外面來了寺人,說要見我。
寺人?我不解:“何處的寺人?”
“小人也不知,”寺人衿道,神色狐疑,補充道:“君主還是去去為好,小人見他言語有些架勢,卻似有些來頭。”
我看著她,心下詫異,交代了庖人幾句,隨寺人衿到宅門處。
只見一名寺人模樣的人正等候在那裡,見我來,他躬身一禮,宏聲道:“小人見過公女。”
我頷首,打量著他,只見這寺人衣著不似普通僕從,卻有些上等宮侍的模樣。“爾見我何事?”我問。
寺人答道:“主人慾見公女,遣小人來請。”
我微微皺起眉頭,這話說得沒頭沒尾,問:“不知你主人是誰?”
寺人仍舊神態從容,卻不正面回答,只說:“主人讓小人謂於公女,醴宮琴音猶在耳否?”
醴宮?我思索著,電石火花間,心中忽而一突。
手心沁出絲絲涼意,我盯著那寺人,好一會,問道:“你主人現在何處。”
寺人垂目回答:“正在前方水畔。”
第124章 秋葦
我暗暗地平定氣息,微微頷首:“還煩引路。”
寺人應諾,卻看看欲跟著上前的寺人衿,對我一禮:“主人吩咐只見公女一人。”
寺人衿面露疑色,我點點頭,讓她留下,自己隨那寺人往前方的林中走去。
秋日的森林裡積累著厚厚的落葉,踩在腳底軟綿綿的。剛下過雨,總有小水窪隱藏在落葉底下,走在道路上卻要特別小心。
寺人在前面引路,走得不慌不忙,我的手提起裳裾,專注著腳下,卻冷不丁地被樹上的水砸中脖子,露水的寒意蜿蜒探入,身上微微一顫。
區區一小段路,卻走得極為緩慢。我回頭望望,宅院的廡頂已經被密密的枝椏擋在後面,再看向前方,道路順著地勢又分出兩三個岔口,寺人沒有停頓,逕自引著我朝其中一條小路繼續往前。
走了許久,道路的盡頭終於出現了一片茫茫水色,再走幾步,豁然開闊。池上的風卻無拘無束地迎面而來,森林環抱中,辟池的水面依舊廣闊,池心學宮的巍巍飛檐遙遙可見。
再遠些,闕台的身影帶著幾分模糊,靜靜地矗立在對岸。
忽然,一聲弦響傳入耳中,似近似遠,清晰不已。心頭似被什麼勾起,我驀地望去,卻見附近除了小路,便是低矮的灌木和竹林。
寺人仍舊不語,沿著小道走入竹林。弓弦聲漸漸變得更加明亮,竹子在眼前稀疏開去,腳下的路被一段棧橋取代,竟是伸到了水邊的蘆葦盪里。我望去,搖動的長葉那頭,一個糙廬結在當中,廬外立著一人,皮弁青衣,正以水中立著的葦束為侯引弓搭箭。
心不由地吊起,只聽寺人出聲稟報,他回過頭來。
觸到目光的一瞬,我垂下眼帘,暗暗地深吸口氣,片刻,緩步上前。
“杞紂過吾王。”我下拜道。
棧橋木板微微鈍響,一雙舄停在我的眼前。
“免禮。”周王緩聲道。
我應諾起身,依舊垂眸,只覺他正看著我,雖然沒有抬頭,卻仍能感受到那不怒自威的目光。我斂眉觀心,日頭透著蒼白的顏色,只見影子在地上映作淡淡的一團。
“公女甚速,”周王似轉身面向辟池,聲音隨意:“我遣寺人去請時,至今不過一刻。”
“杞姒不敢怠慢。”我答道。
周王沒有接話,少頃,只聽他淡聲道:“廬中有琴,公女可願撫上一曲?”
我怔了怔,瞥向糙廬,正中果然擺著一張琴。
“……醴宮琴音猶在耳否?”腦海中浮起剛才寺人轉達的話,心中忽而一惴。
“諾。”我穩了穩心神,朝廬中走去。
周王沒有跟過來,待我坐定撫琴,他卻再度將身體轉向辟池,拈箭張弓。
心底稍稍松下一口氣,我按音挑弦,琴音如流水般淙淙漾開。棧橋上傳來“錚”的弦響,似能穿透一切,卻不慌不忙,未幾,餘音伴著琴聲悠悠散去。
我盡力讓心思沉靜下來,卻仍禁不住地猜測,周王找我來究竟是為了什麼事?看看他的樣子,又覺得似乎沒什麼上心的事,或許也只是想讓我彈琴助興罷了……
正思索間,一曲彈完,我正起頭接上下一曲,卻發現周王收了弓,朝這邊走了過來。
我垂目,心卻再度提起,手指的動作微微僵硬。
面前的天光漸漸被遮去大片,我盯著手指,只見潔白的絲弦被籠在若有若無的陰翳中,指腹被振動觸得微麻。
我幾乎屏住呼吸,卻沒有停下。
璜佩輕響,周王拂拂袖子,在席上坐了下來。
我低下頭,看著緊攥的手指,稍傾,一字一句地說:“輿,有的事,我從未與你說過,可那皆已過往,我自決意跟你便已無二意。”
時間似靜止了般,姬輿仍不言語。我想再補充些什麼,張張口,卻再說不出來。
一雙手臂環來,將我牢牢擁起。
“姮……”大手附上我的發間,溫熱的氣息和著低沉的嗓音在耳邊輕喟。鼻子忽而又是一陣酸楚,我反抱著他,手指緊緊抓著他的衣衫,將頭埋在領間……
姬輿一向知道我和燮的過往,卻從不在我面前問起,我也不曾跟他交代過什麼,雖然誰也沒有說,但燮似乎已經成了兩人之間不可觸及的話題。現在,我們的關係已經不再青澀,燮卻始終橫亘在兩人之間,可以忽視卻不可抹去,一旦浮現,便是一道猙獰的鴻溝。
闕台上,兩人都有過激之處,卻何嘗不是在各自發泄。而冷靜下來,又覺得相對無言。
我閉起眼睛,長長地嘆了口氣。
不禁想起兩年前的孟夏會she之後,我在醴宮的樹林裡對他說,自己無可擔保太多。那時,我對姬輿懷著愧疚,知道自己心裡還裝著夑,說這話未嘗不是為將來開脫。而現在,我會為姬輿臉上的不快而心虛解釋,一切又都不一樣了……
觪遵守諾言,果然來看我了。
他精神不錯,臉色卻有些疲憊,像是沒休息好。
“阿兄這兩日可甚疲憊?”我看著他問。
觪活動了一下脖子,嘆了口氣:“戰事臨近,卿事寮如煮沸了般,偏偏天子還在辟雍。”
我想了想,問他:“姮也覺怪哉,這等大事,天子為何不在王城?”
觪笑笑:“也並非大事,此次征伐乃諸侯之師,王師不過留守,天子無須過多參與。”
我點頭:“如此。”
觪瞅瞅我,突然問:“姮可見著了子熙?”
我一怔,片刻,頷首:“嗯。”
觪唇角彎彎,笑得揶揄:“姮,教為兄說你什麼好?子熙待你可謂殷勤,你卻總這般後知後覺。”
我聽著有些莫名,卻看著他:“阿兄今日見到了輿?”
“然。”觪說。
心忽而一動,想起昨晚的彆扭,我又問:“他說甚?”
“未說甚,”觪不急不緩地說:“子熙要為兄轉告與你,他今日須返王城。”
我愣了愣,就是說姬輿今天也許不來了?心微微沉下,忍不住揣測,還是是因為昨晚……
“稚子。”觪的表情忽而忿忿不已,嘆道:“你二人倒無慮,可知為兄在卿事寮須時時同那旬伯比眼色。”
我訝然看他,這才猛然記起觪跟我說過旬伯這次和他一樣要守城。“旬伯有甚言語?”我問。
觪一笑:“不過與為兄說起送媵之事,備言子熙族支單薄,見為兄未加回應,似不喜。”他看著我,神色稍稍斂起:“姮,為兄倒不懼旬伯,只恐你將來為人言所傷,你心中可有主張?”
“阿兄,”我沉吟一會,說:“輿有今日之榮,所恃為何?”
觪道:“子熙雙親早逝,幾無人依託,乃勇力征伐方有今日。”
我看著他:“阿兄,送媵之意豈單為嗣源?輿雖出身貴胄,名下一田一土卻是出生入死搏來,今日尊榮所依仗者,卻不是那些姻親家世之利。”
“嗯?”觪調侃地看看我,目光狡黠,卻頷首:“話雖自私了些,姮以此為藉口卻也在理。”
我笑笑,他說得不錯,我反正是在為自己找不妥協的理由。
話題打開,我們卻沒有再繼續說這個,轉而談起出征的事。
“阿兄萬事須當心。”我仍有不安,囑咐道。
觪一臉自信:“姮勿慮便是,為兄何嘗教人擔心過?”
“何時?”我瞪他一眼:“阿兄若不教人擔心,我何以至此?”
觪卻不以為意:“為兄不是到底無事?”他狡笑地拍拍我的頭:“姮,下次不可再聽人訛言。”
我拍掉他的手,繼續指責:“還有上月,陳國欲扶益,阿兄卻無隻字表示,害我與長嫂在宮中苦等。”
“稚子,”觪沒臉沒皮地笑起來:“為兄做事何曾大意,你以為國中上卿大夫是好相與的?為兄那時不是教爾等不必擔憂?”
我反駁:“阿兄要我等不擔憂,也該在信上說出個所以然。”
觪勾勾唇角:“婦人家,安心內務才是,為兄雖在宗周,杞國之事卻分毫瞞不住我。”
“哦?”我仍是不服,睨著他:“如此,阿兄告知我,現下公子益在做甚?”
“在成周為甲士。”
我愣住。
觪得意地笑。
“姮,”少頃,他收起嬉色,認真地跟我說:“益曾跟隨我兩載,其人尚算質樸,只有些許不甘罷了。”
我看著他,咀嚼著他的話,腦海中卻忽然想起了另一個毫不相干的人——姝。她就是一個何其不甘的人,高台上凌厲的言辭,濱邑的設計,即便與我當面對質也絕無愧意。益如果有她那樣的心思,不知事情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阿兄,”良久,我輕輕地說:“但願你我的兒女將來不必再應付不甘之人。”
“嗯?”觪看著我,片刻,淡笑:“稚子。”
觪說明天就要率師從鎬京出發,還要回去準備。
我想了想,說我明天去送他。
觪起初不同意,說我還是不要露面為好。我不以為然,說我坐在車裡看看就好,明天送行的人那麼多,誰會留意車裡的人?況且,自從我住到辟雍,王宮那邊就再沒消息,可見王姒他們也並沒有要多管我的意思。
他聽了我的話,思考了一會,點頭同意了。
“我明朝遣人來接你便是。”觪似乎心情不錯,出門時,微笑地對我說。
我應下,送他登車,看著馬車軋著雨後的道路轔轔離開。想著明天有事做,我就閒不下來了,考慮著要給觪做些乾糧,便逕自去了庖中。
正當我跟庖人說著漿食的事,寺人衿卻匆匆跑了來,對我說外面來了寺人,說要見我。
寺人?我不解:“何處的寺人?”
“小人也不知,”寺人衿道,神色狐疑,補充道:“君主還是去去為好,小人見他言語有些架勢,卻似有些來頭。”
我看著她,心下詫異,交代了庖人幾句,隨寺人衿到宅門處。
只見一名寺人模樣的人正等候在那裡,見我來,他躬身一禮,宏聲道:“小人見過公女。”
我頷首,打量著他,只見這寺人衣著不似普通僕從,卻有些上等宮侍的模樣。“爾見我何事?”我問。
寺人答道:“主人慾見公女,遣小人來請。”
我微微皺起眉頭,這話說得沒頭沒尾,問:“不知你主人是誰?”
寺人仍舊神態從容,卻不正面回答,只說:“主人讓小人謂於公女,醴宮琴音猶在耳否?”
醴宮?我思索著,電石火花間,心中忽而一突。
手心沁出絲絲涼意,我盯著那寺人,好一會,問道:“你主人現在何處。”
寺人垂目回答:“正在前方水畔。”
第124章 秋葦
我暗暗地平定氣息,微微頷首:“還煩引路。”
寺人應諾,卻看看欲跟著上前的寺人衿,對我一禮:“主人吩咐只見公女一人。”
寺人衿面露疑色,我點點頭,讓她留下,自己隨那寺人往前方的林中走去。
秋日的森林裡積累著厚厚的落葉,踩在腳底軟綿綿的。剛下過雨,總有小水窪隱藏在落葉底下,走在道路上卻要特別小心。
寺人在前面引路,走得不慌不忙,我的手提起裳裾,專注著腳下,卻冷不丁地被樹上的水砸中脖子,露水的寒意蜿蜒探入,身上微微一顫。
區區一小段路,卻走得極為緩慢。我回頭望望,宅院的廡頂已經被密密的枝椏擋在後面,再看向前方,道路順著地勢又分出兩三個岔口,寺人沒有停頓,逕自引著我朝其中一條小路繼續往前。
走了許久,道路的盡頭終於出現了一片茫茫水色,再走幾步,豁然開闊。池上的風卻無拘無束地迎面而來,森林環抱中,辟池的水面依舊廣闊,池心學宮的巍巍飛檐遙遙可見。
再遠些,闕台的身影帶著幾分模糊,靜靜地矗立在對岸。
忽然,一聲弦響傳入耳中,似近似遠,清晰不已。心頭似被什麼勾起,我驀地望去,卻見附近除了小路,便是低矮的灌木和竹林。
寺人仍舊不語,沿著小道走入竹林。弓弦聲漸漸變得更加明亮,竹子在眼前稀疏開去,腳下的路被一段棧橋取代,竟是伸到了水邊的蘆葦盪里。我望去,搖動的長葉那頭,一個糙廬結在當中,廬外立著一人,皮弁青衣,正以水中立著的葦束為侯引弓搭箭。
心不由地吊起,只聽寺人出聲稟報,他回過頭來。
觸到目光的一瞬,我垂下眼帘,暗暗地深吸口氣,片刻,緩步上前。
“杞紂過吾王。”我下拜道。
棧橋木板微微鈍響,一雙舄停在我的眼前。
“免禮。”周王緩聲道。
我應諾起身,依舊垂眸,只覺他正看著我,雖然沒有抬頭,卻仍能感受到那不怒自威的目光。我斂眉觀心,日頭透著蒼白的顏色,只見影子在地上映作淡淡的一團。
“公女甚速,”周王似轉身面向辟池,聲音隨意:“我遣寺人去請時,至今不過一刻。”
“杞姒不敢怠慢。”我答道。
周王沒有接話,少頃,只聽他淡聲道:“廬中有琴,公女可願撫上一曲?”
我怔了怔,瞥向糙廬,正中果然擺著一張琴。
“……醴宮琴音猶在耳否?”腦海中浮起剛才寺人轉達的話,心中忽而一惴。
“諾。”我穩了穩心神,朝廬中走去。
周王沒有跟過來,待我坐定撫琴,他卻再度將身體轉向辟池,拈箭張弓。
心底稍稍松下一口氣,我按音挑弦,琴音如流水般淙淙漾開。棧橋上傳來“錚”的弦響,似能穿透一切,卻不慌不忙,未幾,餘音伴著琴聲悠悠散去。
我盡力讓心思沉靜下來,卻仍禁不住地猜測,周王找我來究竟是為了什麼事?看看他的樣子,又覺得似乎沒什麼上心的事,或許也只是想讓我彈琴助興罷了……
正思索間,一曲彈完,我正起頭接上下一曲,卻發現周王收了弓,朝這邊走了過來。
我垂目,心卻再度提起,手指的動作微微僵硬。
面前的天光漸漸被遮去大片,我盯著手指,只見潔白的絲弦被籠在若有若無的陰翳中,指腹被振動觸得微麻。
我幾乎屏住呼吸,卻沒有停下。
璜佩輕響,周王拂拂袖子,在席上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