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望向車外,天邊卷著厚厚的雲,浮著鉛灰的顏色,落在眼中,分外沉抑。

  鎬京在落日氤氳的顏色中出現,巨大的城門在道路的前方矗立,一如兩年前的氣派。車輪碾過街道的砂石,發出細碎的綿響,市井的喧囂聲慢慢遠去,我感覺王城在一點點地變近,將手中的一角帘子放下,正襟端坐。

  車子照例走走停停 ,我聽到車輪駛過宮道那種特殊的共鳴,駛了好一段,終於緩緩停下。

  世婦在外面請我下車。

  寺人衿撩起帘子,只見眼前仍是高高的宮牆,我將眼睛向四周微微打量,原來他們把我帶到了太后宮的側門。

  未幾,一名寺人出來,向我和世婦各一禮,道:“太后正在堂上,請公女入內。”

  我應下,稍稍整理裳裾,隨寺人和世婦登階進門。

  穿過闈門和廡廊,只見這宮中風景依舊,雖然已是深秋,庭中的糙木卻不顯頹勢,一樹紅葉顏色正濃。堂上,人影寥寥無幾,王姒倚幾坐在榻上,世婦上前稟報,她轉過頭來。

  周圍已經燃起了燭火,只見王姒的樣子與兩年前相比,並無改變,只似乎更簡樸了些,一身素淨的燕服,頭上也只飾著一支笄。

  “姮來了?”王姒聲音不疾不徐。

  “杞姒拜見太后。”我斂眉觀心,上前行禮道。

  “免。”王姒語氣微有訝異,帶笑道:“姮不是外人,何以這般拘謹?”

  我仍言語恭敬:“不敢逾禮。”

  “逾禮?”王姒似在咀嚼,片刻,忽然笑起來:“你且抬首。”

  我望向她。

  王姒看著我,笑意隱下,表情喜怒莫辨:“好個逾禮。你既知逾禮,可知今日何以至此?”

  來了。我深吸一口氣,解釋道:“太后,杞姒此來宗周,乃為誤信兄長重傷之訛,憂恐之下……”

  “這你不必再說。”未等我說完,王姒卻淡淡地打斷:“太子已同我稟過。”

  我緘口不語。

  王姒直了直身體,話音嚴肅:“我常說東婁公縱你太過,虎臣雖是你夫君,卻未完禮,豈可共宅而居!”

  意料之中的話。我微微垂眸,乖乖聽她說完。

  王姒卻沒有再多教訓,只嘆了口氣,緩緩地說:“罷了,你也是情有可原,只不知深淺了些。太子執意要帶你一道返國,現下還有時日,你便留在鎬京。”

  我行禮:“諾。”

  王姒微微頷首:“去吧。”

  我起身,隨世婦往堂後走去。

  “姮。”沒走兩步,王姒突然把我叫住。她看著我,若有所思,片刻,開口道:“有的事,除我外再無他人與你理會,你可知曉?”

  我訝然。

  王姒卻好像不需要我回答,唇角勾勾,道:“你將來自會明白。”說完,她闔起眼帘,略略揮手。

  我只得施禮,再度轉身。

  我又來到了辟雍。

  在太后宮的時候,世婦引我又一路出了闈門,請我回到車子上去。我疑惑地看她,王姒說要我留在鎬京,難道不是像以前一樣住太后宮?

  世婦卻不解釋,表情上也看不出一絲端倪:“此乃太后之意。”

  我心下納悶,卻還是依言上了車。

  御人催動馬車,載著我出了宮,一路飛奔。夜色已經籠下,我不知道他們要帶我去哪裡,心中不禁有些惶惶。直到車子行至一個岔道口前,我看到燭燎光照中映著的一小段表木才猛然憶起,這個方向正是往辟雍的。我探頭往前望去,果然,極目處,點點火光勾勒出辟雍前高大的門樓。

  我恍然大悟,原本還擔心,王宮本是眾人關注的地方,我若住進去,只怕不久之后豐鎬兩城的貴族還有姬輿的舅家都會知道我來宗周這樁新鮮事。而辟雍則不同,氛圍清靜,自然比王宮更好掩人耳目。

  所以,王姒就把我安置在辟雍?

  我想起她剛才的一番話,體會起來,似別有意蘊……

  車子逕自馳向前方,在辟雍大門處交驗過通行符節之後,轔轔入內。沒駛出多久,突然,馬車又停了下來,只聽前面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車內可是杞姒?”

  第120章 楊伯

  車子繼續駛向辟雍的深處,在沙石路上曲曲折折地奔走過一段以後,在一個屋宅前將我放下。

  我下車後,在宅前望了望,只見四處都不見燈火,竟比上次王姬和宗姬們住的地方還要僻靜。這個去處選得倒是別有心思,我心想。

  “入內吧。”觪走過來對我說。

  我望著他,點點頭:“好。”心情不覺地鬆弛了許多,跟觪在一起,半日來一直吊著的心終於有了些踏實感,而且畢竟是重逢,原本以為要十天半個月以後才能見到他的。

  兩人入內,只見裡面燈火明亮,早已收拾妥當,侍從也都是觪從杞國帶來的人。

  “姮,”在堂上坐定,觪隨即打發旁人退下,開門見山地問我:“太后與你說甚?”

  我撇撇嘴,瞅著他:“還可說甚?”

  觪看著我,片刻,眉間似緩了緩,卻道:“姮,太后既已知曉,自有其當為之處。今晨她將為兄召入宮中,見面就問你可是來了宗周。為兄知她已得消息,也不好遮掩,便索性告知以原委。當時太后也並無甚話語,只說即刻遣人將你送入辟雍,不想,中途還將你召入了王城……”他嘆下口氣,拍拍我的肩:“幸無為難。”

  我也笑笑,忽然想起王姒在我臨走前說的話,沉吟片刻,問觪:“阿兄,如今太后與王后,孰盛?”

  “嗯?”觪訝然,想了想,道:“如今與昔日不同,依為兄看來,王后略盛於太后。”

  “哦……”我思索著,微微點頭。

  觪的唇邊浮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姮,孰消孰長本無絕對,不過權衡耳。”

  我瞥他一眼,說這麼玄,觪也跟我玩啞謎。不過他的意思自己還是明白的,我點頭:“如此。”

  觪不再說下去,他轉頭,將堂屋的四周望了望,道:“此處雖偏僻,卻不至窘迫。為兄歸國之前,姮安心住在這宅中便是。”

  我頷首,乾脆地答應:“諾。”

  觪似乎稍稍寬心了些,勾勾唇角。稍傾,他擊掌召來侍從,吩咐呈膳。

  一陣香氣飄來,這住宅雖簡單,飯食卻不馬虎。我並不十分餓,左看看右看看,從豆中夾了幾片肉,又夾了些青菜,就著黍米吃下,沒多久就放下了筷子。

  觪似乎很意外:“飽了?”

  我頷首:“路上用了漿食。”

  觪看著我,像想到了什麼似的,繼續把飯吃完,打發侍從們拾掇食器下去。

  “子熙待姮如何?”他問。

  我的臉不由隱隱一熱,兩三天前寺人衿也問過我這個問題。

  “甚好。”我含糊地回答。

  “哦?”觪聲音低低。他看著我,目光微微凝住,卻鑠鑠的似能洞悉入心,我與他對視著,竟不由地收回視線。

  “姮,”稍傾,只聽觪開口道:“子熙前日致書與我,說要將婚期提前。”

  我大窘地抬眼,觪臉上仍淺笑,神采中卻多了些別具的意味。

  “嗯,不必……”我支吾地說,被觪一語揭穿,竟覺得特別不自在,臉倏地騰騰滾熱起來。

  “不必?”觪的眉梢揚起:“你七月隨子熙返國之後,我便有意如此,奈何正逢戰事,教為兄牽掛了兩月,如今豈可再拖?”

  我懵然,七月?

  想好一會,我才反應過來,血液騰地竄上臉。

  觪斜睨著我,臉上也微微發紅,眼中卻是賊光閃閃,慢條斯理地說:“還不承認?我問你,‘蚊豸’何意?”

  又是一個什麼都懂的。

  我睜大眼睛看著他,哭笑不得:“是寺人衿說的?阿兄何時問的她?”

  觪輕哼一聲:“姮莫管,宮中之事,為兄若想知曉,何須親自去問。”他坐直了身體,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姮,為兄豈不知改期繁瑣,還要引人猜測。只是為婦者,聲名周全為好,你可明白?”

  話語曖昧又點到即止,我瞅瞅他,索性挑明:“阿兄可是恐我將有身?”

  觪“嘖”瞪我一眼,似乎責怪我粗魯。

  我苦笑,似乎所有人都很關心這個問題,而最想得開的只有我。

  深吸口氣,我想了想,囁嚅地小聲道:“阿兄,此事須一月後才可分曉……嗯,若要改期也不必心急,可暫且議下,到時再定不遲。”

  觪看著我,沉吟片刻,眉頭稍稍緩下,似自言自語:“倒未嘗不可……”說著,他忽而斜我一眼:“你倒是不急,可知如今子熙拒媵之事王畿皆知,眾人議論不已?”

  我笑笑,不以為意:“若是說我擅專,便由他們說去好了。”

  觪搖搖頭:“你一介婦人,說你做甚,此事若怪也只能怪到子熙頭上。”

  我怔了怔。

  他看看我,嘆口氣:“姮當知曉,子熙一宗自伯邑考,三世單傳,正須他廣開嗣源,貴族之中欲送媵者不在少數。”

  我默然。其實,從那天盂說話的神氣我便已經感覺到旁人的不滿,但今天看來,說這話的並不只有豐人。

  “如今眾人議論正盛,子熙負擔不小,你也該明白為何太后要將你接走。”

  我微微頷首,忽而想起一事:“我正要問阿兄,太后怎知我在豐?”

  觪的唇邊浮起一絲苦笑:“為兄也不曉。”

  “如此。”我說。

  觪現在已經算入朝了,自然不能留在辟雍陪我,第二天雞鳴時分便趕回鎬京了。我則悠哉游哉,一直睡到太陽曬門邊了才醒。

  在白天裡看來,這宅院更顯得小。

  從宅門穿過中庭上堂,不出十步,包括□的主室在內,所有房間加起來也不超過五個指頭。階上還留著些青褐的痕跡,看上一眼就能猜到,這裡不久前還是個多年無人踏足的地方,以致生出了厚厚的苔蘚。不過,這宅院的樣式卻一點也不簡陋。細看之下,樑柱廡頂造得無不秀雅,頗有宮殿的樣子,只是老舊了,看著並不起眼。或許是專門為誰建的小型宮室吧……我望著宅門外滿目的勁柏古松,還有那條彎曲隱入糙木中的道路,心中有些佩服王姒竟能找到這樣的地方。

  辟雍中不必擔心守衛,太多的從人反而麻煩,觪只給我留下寺人衿和另兩名侍從,這宅中再無他人。日頭在空中掛了半個時辰,又給厚厚的雲層遮到底下去了,望望灰濛濛的天色,我也沒什麼出去遊玩的興致,只在空蕩蕩的院子裡轉了轉,便回堂上去了。

  昨夜跟觪聊天的情景仍盤桓在腦海中。他的言下之意,王姒派人將我接走是因為姬輿拒媵引起了貴族們的議論。

  心中不禁深思,王姒這是幫我嗎?再想想之前王姒在鎬京見我時說的那些話,只覺愈發耐人尋味,她教訓我不顧禮法,提到了我來宗周,提到了我入住未婚夫的宅中,卻隻字未提拒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