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王未想她會說出這樣一番話來,態度誠懇地無可挑剔,堵得他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接下去。

  他注視著她,過了會,淡淡道,“你記住此言。”說罷,逕自離去。

  *****

  阡陌言出必行,接下來的日子,她十分配合,桑讓她做什麼就做什麼,就連那些味道難聞的藥汁,她也會眉頭也不皺地喝下去。

  再次走出艙門的時候,已經是三日之後。她站在船舷邊上望向四周,驚訝地發現這裡已經沒有了長江的模樣,水色茫茫,無邊無際,船隊像行駛在大海中一般。但阡陌知道,根據方向,這裡不可能是海。那麼,是湖?阡陌有些恍惚,她記得,鄱陽湖在東邊,而洞庭湖,可是遠得很啊……

  雲夢澤。沒多久,這幾個字在腦海中跳出來。

  雲夢是古代楚王的狩獵之地,地廣千里,其中最為聞名的,是雲夢澤。它由無數的湖泊濕地組成,曾經橫跨江漢,歷史上多有美名。後來,因為長江泥沙淤積,雲夢澤漸漸分割縮小,到了現代,人們所說的雲夢,只剩下了洞庭湖。

  阡陌眺望著這片水域,夕陽映著上面,留下桔紅的倒影。流雲漫天,晚歸的水鳥成群,飛過頭頂時,遮天蔽日,壯觀而美麗。再回望,亦是煙波浩渺,她的家鄉也是這大澤的一部分,早已經不見了影子。

  “秦、巴使者抵郢,伍大夫已在王宮迎接。”船的另一邊,從郢乘舟趕來的使者向楚王稟道。

  楚王應一聲,將目光從船頭那邊收回,“秦國來者何人?”

  “稟大王,是公孫榮。”

  “哦?”楚王目光微亮。

  公孫榮,是秦國太子的長子,地位非同一般。楚國剛經歷饑荒,兵力疲弱,想要與周圍諸戎夷開戰,最事半功倍的方法是求援。半個月前,楚王分別向西邊的巴國和北邊的秦國派出使者,以期結盟。兩國皆做出了回應,而秦國派來楚國的使者是公孫榮,可見秦伯對此事亦十分看重。

  使者停了停,道,“大王,夫人讓小人告知大王,蔡國也派了大夫前來。”

  楚王聽得這話,神色無波。

  “知曉了。”他淡淡道,說罷,站立起身,望向四周的水面和船隊。風吹在水面上,拂起波濤萬頃,楚王迎著夕陽的光照按劍而立,年輕的臉龐意氣風發。

  “大王,”環列之尹走過來問,“今夜靠岸歇宿麼?”

  楚王看他一眼,未幾,卻轉向正瞭望的舟尹。

  “鄂莫!”他似笑非笑,高聲道,“黑夜將至,可要靠岸躲一躲?”

  舟尹和舟人們聽得這話,哄然大笑。

  “大王莫取笑!我等就是這澤中的大鱷長蛇,躲得何人!”舟尹大聲道。

  楚王笑了笑,對環列之尹道,“不必歇宿,連夜往郢。”

  環列之尹領命。

  太陽的最後一抹餘燼被天邊的雲彩吞沒,夜色降臨,雲夢澤的水面上卻並未寧靜。火把將船隊的四周照亮,如同游弋的長龍,衝破黑暗,往西而去。

  阡陌已經習慣了船上的日子,聽著水波的聲音入睡,一夜安穩。

  第二日清晨,她被一些聲音吵醒,悠長高亢,好像有人在吆喝,又好像在唱歌。心中好奇,她走出船艙去看。只見晨曦微亮,江上霧氣迷濛,舟人們在船頭高聲喊著,號子一般。而遠處,有人在回應,不知何人。

  正詫異,卻見風攪動著霧氣,未幾,一片鴉鴉的影子出現在不遠處,待得看清,卻見是許多的船,排列齊整,兩旁開道,船上站滿了兵士,身披甲冑,赳赳威武。

  楚王的船慢慢駛前,號角聲和著異口同聲的呼喝聲,似在致敬,頗為震撼。

  阡陌從未見過這般陣仗,好奇不已,眼睛在那些兵士的甲冑和各式兵器上流連,只覺看不夠。

  “到了。”桑說。

  阡陌向前望去,果然,江岸就在前方,而更遠處,高大的城牆在霧氣中若隱若現,只能望見一角。

  郢。

  阡陌微微仰頭,目光凝住。

  *****

  郢是楚國的國都,對於它始建的時間,說法不一。而楚人似乎喜歡把作為國都的地方都稱作郢,所以地點也數度變遷。現代留下的那座郢都遺址,阡陌沒有去過,聽爺爺說,只剩下了城牆和些許屋宅的遺蹟。

  楚王歸來,迎接的人很多,一眼望去,服色綺麗,冠蓋如雲。

  司馬鬬椒四十多歲,身形高大,威風凜凜。楚王下船登岸,他上前,領著眾人向楚王行禮,聲音洪亮,“拜見大王。”

  “司馬。”楚王微笑,受了禮。他看看眾人,“令尹何在?”

  “稟大王,父親抱恙,未得迎候,令臣向大王告罪。”令尹鬬般的兒子鬬克黃向楚王拜道。

  “哦?”楚王道,“未知病勢如何?”

  “其病在足,父親行動不便,別處無礙。”鬬克黃答道。

  楚王頷首。

  一番敘禮,楚王登上了馬車,前呼後擁地入了城。阡陌和桑跟從人們走在一起,眼見著楚王的馬車被黑鴉鴉的人影吞沒,估摸著自己要一路步行。

  但沒多久,一名寺人過來,說楚王有令,讓阡陌乘車。

  阡陌訝然,旁人亦投來好奇的目光。

  “那是大王新納的姬妾麼?”從楚王母親穆夫人宮裡來的寺人錄,望著車上的阡陌,饒有興味地對寺人渠說,“生得可真不錯。”

  寺人渠搖頭:“不是姬妾。”

  “哦?”寺人錄問,“那是何人?”

  “她麼,”寺人渠笑了笑,緩緩道,“她是大王在河裡發現的寶貝。”

  *****

  跟現代的城市比起來,郢並不算雄偉。它的街道沒有動輒幾車道的大馬路寬敞,房子也並不高,甚至並不是所有的房子都能用上瓦。

  不過,這裡卻是自有一番趣味。各式各樣的房子,有的簡樸,有的華麗,有的矮小,有的高大,構在一起,用現代人的眼光去看,不見得處處周全,卻是生氣勃勃。聽說楚王歸來,許多人都涌到街上來看,喧囂熱鬧。阡陌坐著牛車上,看著那些人的衣飾,聽著他們的話語,覺得自己在參觀一個盛大的展覽。

  遠方,另一座高大的城牆佇立,隱隱可見飛檐巍峨,如同座上的神靈俯視眾生。桑告訴她,那就是王宮。

  越近王宮,房子越漂亮,圍觀的人也越少。當馬車走進宮城高大的城門,氣氛已經變得嚴肅。而城牆後面,視野倏而開闊,一眼望去,只見高台錯落,殿宇鱗次櫛比,氣勢雄渾。阡陌雖然也看過各種新造的復原建築,但如今看著,仍覺得不一樣,新鮮震撼。

  到了王宮前,阡陌一眼就看到了伍舉。

  他與一眾大臣立在階前,身上的衣服很正式,與在銅山時所見,多出了幾分肅然之氣。

  “大王,”見禮過後,伍舉道,“秦國公孫榮至矣。”

  說罷,引身後一人上前。

  楚王看去,只見那是個與自己年紀相近的青年,頭戴高冠,腰佩長劍,臉上帶著些日曬的麥色,卻是精神奕奕。

  他朝楚王走來,璜佩的輕撞聲不掩步履矯健。

  “拜見大王。”公孫榮行禮,聲音朗朗。

  楚王看著他,未幾,莞爾還禮,“公孫惠來,有失遠迎。”

  ☆、第 13 章

  楚王回宮,稍事休息之後,即刻召群臣朝會,商議應對戎夷圍攻之事。

  殿上,氣氛沉重,不復迎接楚王時的熱鬧之態。

  “國中大飢,山戎至於阜山、陽丘;庸率群蠻叛楚,糜率百濮至選。”楚王坐在上首,道,“眾卿可有良策?”

  話音落下,未幾,一名大夫出來,道,“臣以為,遷都阪高,可解此急。”

  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人反對,有人贊成。

  “群蠻群夷,氣勢洶洶。山戎已下陽丘,訾枝危矣。此地距郢不過二百里,一旦攻下,郢則難保,不若遷都,以暫避風險。”

  “一旦郢失守,其害無窮,不若暫以退為守……”

  “好個以退為守!”蘇從冷笑,出列斥道,“大敵當前,爾等不思征伐,反一意退卻,是為可恥!”

  “大夫此言謬矣!”立刻有人反駁道,“我等皆為王事謀劃,遷都亦乃權宜之策,何言可恥!”

  “退得一時,豈可保一世!”這時,工尹蒍賈亦出列,道,“臣以為,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與百濮,謂我飢不能師,故伐我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百濮離居,將各走其邑,誰暇謀人!”

  此言出來,即刻引得一片贊同之聲。

  “臣以為可!”伍舉即刻附議道。

  蘇從亦道,“臣亦以為可!”

  楚王看著,不發一語,卻將目光看向一直未出聲的司馬鬬椒。

  “司馬以為如何?”楚王道。

  鬬椒神色從容,將殿上眾人環視,最後,向楚王一禮,“臣以為,工尹之策甚善。”

  楚王定下心,即刻起身,朗聲道,“寡人已決,伐庸!”說罷,散朝。

  *****

  太陽落山,寺人點起燭火,將正宮的前堂照得明亮。

  楚王設宴,與眾臣一道,招待公孫榮和巴國使者。樂師在堂下奏樂,寺人魚貫而入,精美的食器擺滿了各人的食案。

  公孫榮手持醴酒,與楚王相敬,對飲而下。

  “秦楚乃姻親之國,寡人素聞秦伯英名,惜未得面見。公孫自秦國而來,不知秦伯近來身體安康否。”楚王坐在上首,和氣地問道。

  “祖父安康,多謝大王。”公孫榮答道。

  對面,鬬椒打量著他,將一塊魚肉放入口中。他贊同楚王伐庸,不過與秦、巴結盟,卻並非他的意願。楚王未與他商議便遣使求盟,令他很是不快。

  “聽說公孫曾遊歷列國?”鬬椒問。

  公孫榮知道鬬椒是楚國司馬,微笑道:“余從君父之命,往來遊學,不過數國。”

  “晉、齊、魯、燕,都去過麼?”

  “北方諸國,余皆踏足。”

  “公孫去過晉國?”鬬椒微笑,“余與范會素識,多年未見,不知其歸晉後如何?”

  這話出來,宴上眾人皆看過來。

  范會原本是晉卿,受文公重用。約十年前,晉襄公薨,公子爭位,范會受連累,出奔秦國,輔佐秦伯。兩年前,晉人擔心范會助秦國為患,使計詐了秦伯,誘回范會。此事,雖並未釀成戰禍,卻是一樁笑料。鬬椒在宴上與公孫榮提起范會,難免讓人感到意有所指。

  下首,伍舉和蘇從對視,皆是詫異。

  蒍賈瞥著鬬椒,緩緩飲一口酒,看向楚王,他並無表示。

  公孫榮卻神色不改,片刻,笑了笑。

  “范卿麼,”他說,“余確曾拜會過,其在晉國廣有賢名,秦晉近年來不曾交兵,亦乃范卿之力。”

  鬬椒見公孫榮年紀輕輕,卻有一番沉著氣度,頗有幾分詫異。他看一眼不遠處的族弟鬬商,鬬商會意,向公孫榮道,“余聞公子曾與戎狄交戰,未知確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