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幸災樂禍地念:“公孫道人的字條。說研製金屬火炮花費巨大,他已經炸了三十多個丹爐了,請女施主再撥些款項。”
潘小園哭笑不得。再看看手裡這枚作為模型的“火槍”,知道科學技術是用錢堆出來的。
但若真能研製出金屬火炮,至少在面對金兵是不會畏如蛇蠍。甚至若是能做出防身用的長槍火銃,那自己的小命就多了一百二十分的保障。
因此這錢不能不花。跟武松說:“你陪我來。”
當初在東京城內外藏的幾千兩黃金,讓燕青禍害了一千兩,畢竟還剩下一大部分,都藏在白礬樓;她琢磨著,拿出來一半救國,剩下的一半,自己和武松下半輩子就算天天胡吃海塞,也夠用了。
用這些私財——而不是公款——暫時來資助公孫勝研製“火槍”,也免了旁人的質疑和不滿。
決心已定,拉上武松,踅摸到久不光臨的白礬樓密道,鑰匙一開,嗆了噴嚏,裡面一片塵土,腳底下積了一層薄灰。
看來自從她離開,倒沒人擅闖此處。輕手輕腳摸到鬆動的樓板,掀起來,慢慢把裡面藏的金塊取出來。
幾個月沒摸到整塊金子,此時從身到心感到無比充實。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過板壁上的小fèng,灑在金塊邊緣,黃金便顯得格外耀眼。
武松在旁邊看得有趣,上下瞧瞧,問:“過去你……天天走這裡?”
她笑:“也不是天天走。當初李師師住在樓上,一層二層人員繁雜,人多的時候才用得上這條道。若是人少,有時也直接走正門。”
“怎麼發現這兒的?”
她一邊裝金子,一邊隨口答:“鑰匙地上撿的。董蜈蚣當時也在。”
武松何等老江湖,哪能相信這種胡說八道,眨眨眼,故作委屈:“糊弄我。”
這人如今也學會了些油嘴滑舌,每當他一臉無辜抱怨什麼的時候,總能提醒她一件事:武二哥再凶再橫再討厭,從來沒在她面前編過假話。
她微感愧疚,拉過他手,實話實說:“去年史文恭在京城藏身,鑰匙是他悄悄送來巴結我的。”
武松本來一臉嚴肅,被她最後四個字逗樂了。她自我感覺還挺良好,真當誰都搶著巴結她呢!
“沒給你惹什麼事吧?”
“要是有,我能好好兒的去梁山找你?”
武松不說話。幫她把裝滿金子的小包袱拎起來,掂一掂。
似是不經意的,忽然說:“方三大王和我,還有宗澤宗相公,這陣子聯名發江湖帖,號召江湖人士前來勤王。保國為民乃是江湖大義,就算有什麼新仇舊怨,國難期間一律不許追究。若是和梁山有過節的,只要肯來為國賣命,往事一律勾銷。江湖上有名有姓的角色基本上都響應了。山西任原是相撲近戰高手,曾放出話來要打遍梁山,前幾日帶著幾百個徒弟來了,我讓兄弟們休要跟他為難,好吃好喝的招待;淮西王慶與明教方臘素有嫌隙,但也帶著孩兒們來了。我親自去說合,讓他們兩家解了多年的怨仇。”
武松很少跟她發表這種長篇大論。她“嗯”一聲,一時間沒明白他說這些江湖事務的用意。
武松知她沒懂,放慢語氣,補充一句:“就算沒條件來打仗的小幫派小角色,也大都送了信來,表明了支持。那些既沒趕來、也沒送信的,多半已經被金兵招降成了偽軍,往日是江湖同道,往後就是戰場上的敵人了,沒有商量的餘地。”
她這下聽出他的意思了,抿了抿嘴唇,毫不猶豫地接話:“那是自然。漢jian比敵人更可惡,若是遇見了,千萬別手軟,最好一炮先轟死。”
武松微微冷笑一聲:“那就好。”
長身而起,拎起一袋金子,一手拉住她手腕,“下樓小心。”
走沒兩步,踏到地上的樓板,腳底下忽然微微晃了兩晃。
武松立刻警覺,將潘小園往後輕輕一推,“誰?”
樓板底下吱呀有聲,過了好一陣,才有個悶悶的女聲隔著地板傳過來,聲音裡帶著些諷刺的笑。
“喲,武老闆給全江湖都發了帖子,可沒把我們這些下水道的耗子當回事兒啊。”
聲音飄飄蕩蕩。潘小園一驚:“水夫人!”
按照以往的交情,水夫人眼下是友非敵。可她這話的語氣卻不太像寒暄。這好幾個月過去了,不知道風門有何變故,也不好貿然上去攀交情。
武松倒還記得這人,淡淡應一聲:“料想諸位不太願意上地面,在底下獨善其身便好,也免得平白傷亡。”
按武松的標準,這話說得算是十分委婉了:你們風門裡一個能打的沒有,何必去無謂拼命?
水夫人冷笑一聲,還沒接話,潘小園連忙開口挽救一下關係:“夫人請上來相見。”
“潘老闆的地盤,不敢隨意涉足。”
潘小園心中一動。不知當初他們跟史文恭是如何約定的,這段樓梯自從歸了她,風門確實不曾擅入一步。
那便隔著地板問候一句:“自上次一別,深感夫人相助之德,一向無緣再來相謝。眼下局勢想必你們也清楚了。若是願意合作,跟一眾江湖朋友同做大事,我們隨時恭候。”
水夫人笑道:“倒還是潘老闆知道疼人——不怕你們笑話,敝處最近生計確實不怎麼樣,幾百張嘴等著吃飯,倒是不介意找點活兒干。”
潘小園跟武松對望一眼。風門經歷了上次的溝渠大搜捕,想必傷了些元氣。而她方才意識到,最近的“靖難”政變,完全打破了東京城內的官匪生態平衡。風門原本就是在官府的默許下才能存活的,眼下想必是失去了“保護傘”,加上城內整體經濟低迷,因此也開始缺錢花了。
水夫人的隱含意思也表達得很清楚:給飯吃的就是老闆。要是潘老闆不給活路,那他們也不介意去找其他東家。
好歹也共患難過——雖然被他們坑去不少錢財。但就沖他們從沒擅闖密道這份“職業操守”來看,還是可以再合作一下的。
武松不是剛剛表了態,只要為國賣命,大夥就都是朋友,什麼恩怨都不計較。水夫人在底下,想必是聽到了這一句定心丸,才敢大膽開口接頭的。
武松忽然說道:“你們風門的落腳地不止東京一處吧?在其他去處,有沒有分舵什麼的?”
這一問沒頭沒尾。潘小園也不知他是何用意。
武鬆開門見山,直接說:“旁的事想來你們也做不了。傳遞消息、擴散風聲總行吧?最近朝廷發行的衛國公債,你們有關係網,在南邊其他市鎮裡也說道說道。”
潘小園這才明白,喜出望外。二哥腦子有時候還挺活泛。
連忙補充:“對!若是做得好了,回頭來找我支報酬。”
第277章 物價
能動員的江湖勢力都動員起來。潘小園每天“日理萬機”, 一面斂財,一面流水價的花錢。她覺得自己經營的不是國庫,而是一個巨大的蓄水池,一根管子往裡注水, 一根管子往外放水, 天天提心弔膽,唯恐有枯竭的時刻。
可在忙碌的fèng隙里, 心中偶爾也閃過一個念頭。
這段時間東京城雖然暫時安全, 但北部州縣時有淪陷, 戰線在一點一點向南推進。雖然聯軍方面派去了不少救援,但畢竟良將難得, 無法顧及所有地區。有些村鎮裡的守軍實在不堪一擊,未等救援趕到,已經全部投降哀哉。
有一次岳飛應援不及, 徒勞而返, 失望至極之下, 忍不住悄悄評論, 若是能多幾個會帶兵的將領,哪怕若是史文恭駐守在彼,情況不會那麼糟糕。
可是史文恭其人已經失蹤多時,江湖上銷聲匿跡,沒聽到一點風聲。若是按照武松的推論,這時候還不站出來保家衛國,甚至不表態站隊的, 多半已經成了漢jian,或者在成為漢jian的路上——在和金兵的無數次簡單交手中,這個推論已經被多次驗證準確。
於是她也得做好準備。萬一史大師兄真的以帶路黨的身份重出江湖,那麼誰都不能再念舊交情,必須毫不手軟地把他絞殺,沒一點商量的餘地——當然梁山眾好漢是十分樂意這樣做的。
而她自己呢?下下狠心,假裝沒認識過這個人吧。還能怎麼辦呢?
於是便慢慢不再擔憂。這日在度支司忙了一早上,回來在驢車兒上忽然聽到外面一陣喧譁,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徹街巷,把那小毛驢嚇得一拱。那車夫經驗豐富,也就趕緊停下,等待鞭炮聲響過。
潘小園探頭往外一看,只見是個富戶家門口張燈結彩,吹拉彈唱好不熱鬧。幾個家丁眉花眼笑,正把一個描金拓紅的匾額往門楣上抬。襯著旁邊的花紅錦緞無一不光鮮,倒像是做喜事了。可若是做喜事,如何不見新娘子的蹤影?
仔細聽聽旁邊百姓議論,這才明白來龍去脈:那富戶是因著一口氣認購了一萬貫國債,按照鄆哥編的打油詩,折合成整整八門霹靂火炮,讓周遭百姓驚羨不已。開封府更是派人送來宗澤親手題寫的匾額“擁軍之家”,這會子正鄭重其事地往他家大門上掛。
七姑八姨們指著遠遠城頭上林立的黑黝黝炮架子,笑道:“看到沒,從大楊樹梢底下左數,那八門炮,便是唐員外捐的!炮筒上刻著他名字哩!誒,據說還請大相國寺的師父去開過光,保准一打一準,每發一炮,轟死一百個金兵韃子!”
路過的、圍觀的,三教九流嘖嘖稱奇。鞭炮聲音傳遍大街小巷,“唐員外”瞬間成了市井裡的傳奇人物。
潘小園捂著嘴暗笑。鄆哥也真敢玩,可惜文化程度不高,再鋪張的排場,都蓋不住一股暴發戶的土味兒。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卷大蔥。他還當是縣太爺給鄉賢題匾額呢!不過宗澤居然也配合——難以想像白鬍子宗澤揮毫潑墨,題寫什麼“擁軍之家”情景。
更是連“大相國寺開光”都搞出來了。也難怪,大相國寺在政變當日,被魯智深燒了一小半,此時亟需錢財修復,善男信女們的供養不夠用,只得向公家低頭,干起了“有償開光”的活計。不用說,也是鄆哥搞出來的新花樣。
雖然看似粗俗可笑,但芸芸眾生們還真吃這一套。一路走過去,“債券認購點”永遠有人排隊,購買國債儼然成為時尚之風。就算不能像富豪員外那樣一擲千金,出手就是幾門大炮,但花上幾貫錢,給城頭的神臂弩加個零件兒,給禁軍小伙子們添把刀,中產以上的百姓們還是樂此不疲。希望在一點點升起來。
潘小園哭笑不得。再看看手裡這枚作為模型的“火槍”,知道科學技術是用錢堆出來的。
但若真能研製出金屬火炮,至少在面對金兵是不會畏如蛇蠍。甚至若是能做出防身用的長槍火銃,那自己的小命就多了一百二十分的保障。
因此這錢不能不花。跟武松說:“你陪我來。”
當初在東京城內外藏的幾千兩黃金,讓燕青禍害了一千兩,畢竟還剩下一大部分,都藏在白礬樓;她琢磨著,拿出來一半救國,剩下的一半,自己和武松下半輩子就算天天胡吃海塞,也夠用了。
用這些私財——而不是公款——暫時來資助公孫勝研製“火槍”,也免了旁人的質疑和不滿。
決心已定,拉上武松,踅摸到久不光臨的白礬樓密道,鑰匙一開,嗆了噴嚏,裡面一片塵土,腳底下積了一層薄灰。
看來自從她離開,倒沒人擅闖此處。輕手輕腳摸到鬆動的樓板,掀起來,慢慢把裡面藏的金塊取出來。
幾個月沒摸到整塊金子,此時從身到心感到無比充實。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過板壁上的小fèng,灑在金塊邊緣,黃金便顯得格外耀眼。
武松在旁邊看得有趣,上下瞧瞧,問:“過去你……天天走這裡?”
她笑:“也不是天天走。當初李師師住在樓上,一層二層人員繁雜,人多的時候才用得上這條道。若是人少,有時也直接走正門。”
“怎麼發現這兒的?”
她一邊裝金子,一邊隨口答:“鑰匙地上撿的。董蜈蚣當時也在。”
武松何等老江湖,哪能相信這種胡說八道,眨眨眼,故作委屈:“糊弄我。”
這人如今也學會了些油嘴滑舌,每當他一臉無辜抱怨什麼的時候,總能提醒她一件事:武二哥再凶再橫再討厭,從來沒在她面前編過假話。
她微感愧疚,拉過他手,實話實說:“去年史文恭在京城藏身,鑰匙是他悄悄送來巴結我的。”
武松本來一臉嚴肅,被她最後四個字逗樂了。她自我感覺還挺良好,真當誰都搶著巴結她呢!
“沒給你惹什麼事吧?”
“要是有,我能好好兒的去梁山找你?”
武松不說話。幫她把裝滿金子的小包袱拎起來,掂一掂。
似是不經意的,忽然說:“方三大王和我,還有宗澤宗相公,這陣子聯名發江湖帖,號召江湖人士前來勤王。保國為民乃是江湖大義,就算有什麼新仇舊怨,國難期間一律不許追究。若是和梁山有過節的,只要肯來為國賣命,往事一律勾銷。江湖上有名有姓的角色基本上都響應了。山西任原是相撲近戰高手,曾放出話來要打遍梁山,前幾日帶著幾百個徒弟來了,我讓兄弟們休要跟他為難,好吃好喝的招待;淮西王慶與明教方臘素有嫌隙,但也帶著孩兒們來了。我親自去說合,讓他們兩家解了多年的怨仇。”
武松很少跟她發表這種長篇大論。她“嗯”一聲,一時間沒明白他說這些江湖事務的用意。
武松知她沒懂,放慢語氣,補充一句:“就算沒條件來打仗的小幫派小角色,也大都送了信來,表明了支持。那些既沒趕來、也沒送信的,多半已經被金兵招降成了偽軍,往日是江湖同道,往後就是戰場上的敵人了,沒有商量的餘地。”
她這下聽出他的意思了,抿了抿嘴唇,毫不猶豫地接話:“那是自然。漢jian比敵人更可惡,若是遇見了,千萬別手軟,最好一炮先轟死。”
武松微微冷笑一聲:“那就好。”
長身而起,拎起一袋金子,一手拉住她手腕,“下樓小心。”
走沒兩步,踏到地上的樓板,腳底下忽然微微晃了兩晃。
武松立刻警覺,將潘小園往後輕輕一推,“誰?”
樓板底下吱呀有聲,過了好一陣,才有個悶悶的女聲隔著地板傳過來,聲音裡帶著些諷刺的笑。
“喲,武老闆給全江湖都發了帖子,可沒把我們這些下水道的耗子當回事兒啊。”
聲音飄飄蕩蕩。潘小園一驚:“水夫人!”
按照以往的交情,水夫人眼下是友非敵。可她這話的語氣卻不太像寒暄。這好幾個月過去了,不知道風門有何變故,也不好貿然上去攀交情。
武松倒還記得這人,淡淡應一聲:“料想諸位不太願意上地面,在底下獨善其身便好,也免得平白傷亡。”
按武松的標準,這話說得算是十分委婉了:你們風門裡一個能打的沒有,何必去無謂拼命?
水夫人冷笑一聲,還沒接話,潘小園連忙開口挽救一下關係:“夫人請上來相見。”
“潘老闆的地盤,不敢隨意涉足。”
潘小園心中一動。不知當初他們跟史文恭是如何約定的,這段樓梯自從歸了她,風門確實不曾擅入一步。
那便隔著地板問候一句:“自上次一別,深感夫人相助之德,一向無緣再來相謝。眼下局勢想必你們也清楚了。若是願意合作,跟一眾江湖朋友同做大事,我們隨時恭候。”
水夫人笑道:“倒還是潘老闆知道疼人——不怕你們笑話,敝處最近生計確實不怎麼樣,幾百張嘴等著吃飯,倒是不介意找點活兒干。”
潘小園跟武松對望一眼。風門經歷了上次的溝渠大搜捕,想必傷了些元氣。而她方才意識到,最近的“靖難”政變,完全打破了東京城內的官匪生態平衡。風門原本就是在官府的默許下才能存活的,眼下想必是失去了“保護傘”,加上城內整體經濟低迷,因此也開始缺錢花了。
水夫人的隱含意思也表達得很清楚:給飯吃的就是老闆。要是潘老闆不給活路,那他們也不介意去找其他東家。
好歹也共患難過——雖然被他們坑去不少錢財。但就沖他們從沒擅闖密道這份“職業操守”來看,還是可以再合作一下的。
武松不是剛剛表了態,只要為國賣命,大夥就都是朋友,什麼恩怨都不計較。水夫人在底下,想必是聽到了這一句定心丸,才敢大膽開口接頭的。
武松忽然說道:“你們風門的落腳地不止東京一處吧?在其他去處,有沒有分舵什麼的?”
這一問沒頭沒尾。潘小園也不知他是何用意。
武鬆開門見山,直接說:“旁的事想來你們也做不了。傳遞消息、擴散風聲總行吧?最近朝廷發行的衛國公債,你們有關係網,在南邊其他市鎮裡也說道說道。”
潘小園這才明白,喜出望外。二哥腦子有時候還挺活泛。
連忙補充:“對!若是做得好了,回頭來找我支報酬。”
第277章 物價
能動員的江湖勢力都動員起來。潘小園每天“日理萬機”, 一面斂財,一面流水價的花錢。她覺得自己經營的不是國庫,而是一個巨大的蓄水池,一根管子往裡注水, 一根管子往外放水, 天天提心弔膽,唯恐有枯竭的時刻。
可在忙碌的fèng隙里, 心中偶爾也閃過一個念頭。
這段時間東京城雖然暫時安全, 但北部州縣時有淪陷, 戰線在一點一點向南推進。雖然聯軍方面派去了不少救援,但畢竟良將難得, 無法顧及所有地區。有些村鎮裡的守軍實在不堪一擊,未等救援趕到,已經全部投降哀哉。
有一次岳飛應援不及, 徒勞而返, 失望至極之下, 忍不住悄悄評論, 若是能多幾個會帶兵的將領,哪怕若是史文恭駐守在彼,情況不會那麼糟糕。
可是史文恭其人已經失蹤多時,江湖上銷聲匿跡,沒聽到一點風聲。若是按照武松的推論,這時候還不站出來保家衛國,甚至不表態站隊的, 多半已經成了漢jian,或者在成為漢jian的路上——在和金兵的無數次簡單交手中,這個推論已經被多次驗證準確。
於是她也得做好準備。萬一史大師兄真的以帶路黨的身份重出江湖,那麼誰都不能再念舊交情,必須毫不手軟地把他絞殺,沒一點商量的餘地——當然梁山眾好漢是十分樂意這樣做的。
而她自己呢?下下狠心,假裝沒認識過這個人吧。還能怎麼辦呢?
於是便慢慢不再擔憂。這日在度支司忙了一早上,回來在驢車兒上忽然聽到外面一陣喧譁,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徹街巷,把那小毛驢嚇得一拱。那車夫經驗豐富,也就趕緊停下,等待鞭炮聲響過。
潘小園探頭往外一看,只見是個富戶家門口張燈結彩,吹拉彈唱好不熱鬧。幾個家丁眉花眼笑,正把一個描金拓紅的匾額往門楣上抬。襯著旁邊的花紅錦緞無一不光鮮,倒像是做喜事了。可若是做喜事,如何不見新娘子的蹤影?
仔細聽聽旁邊百姓議論,這才明白來龍去脈:那富戶是因著一口氣認購了一萬貫國債,按照鄆哥編的打油詩,折合成整整八門霹靂火炮,讓周遭百姓驚羨不已。開封府更是派人送來宗澤親手題寫的匾額“擁軍之家”,這會子正鄭重其事地往他家大門上掛。
七姑八姨們指著遠遠城頭上林立的黑黝黝炮架子,笑道:“看到沒,從大楊樹梢底下左數,那八門炮,便是唐員外捐的!炮筒上刻著他名字哩!誒,據說還請大相國寺的師父去開過光,保准一打一準,每發一炮,轟死一百個金兵韃子!”
路過的、圍觀的,三教九流嘖嘖稱奇。鞭炮聲音傳遍大街小巷,“唐員外”瞬間成了市井裡的傳奇人物。
潘小園捂著嘴暗笑。鄆哥也真敢玩,可惜文化程度不高,再鋪張的排場,都蓋不住一股暴發戶的土味兒。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卷大蔥。他還當是縣太爺給鄉賢題匾額呢!不過宗澤居然也配合——難以想像白鬍子宗澤揮毫潑墨,題寫什麼“擁軍之家”情景。
更是連“大相國寺開光”都搞出來了。也難怪,大相國寺在政變當日,被魯智深燒了一小半,此時亟需錢財修復,善男信女們的供養不夠用,只得向公家低頭,干起了“有償開光”的活計。不用說,也是鄆哥搞出來的新花樣。
雖然看似粗俗可笑,但芸芸眾生們還真吃這一套。一路走過去,“債券認購點”永遠有人排隊,購買國債儼然成為時尚之風。就算不能像富豪員外那樣一擲千金,出手就是幾門大炮,但花上幾貫錢,給城頭的神臂弩加個零件兒,給禁軍小伙子們添把刀,中產以上的百姓們還是樂此不疲。希望在一點點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