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雲想衣象是意識到了什麼,睜大了眼睛向後退縮,殷九淵粗暴地扯住了他。雲想衣揚手,甩了殷九淵一記耳光:“滾開!”
殷九淵恨得欲狂,額頭上的青筋突突直跳,一把將雲想衣壓倒,“嘶啦”一聲,扯破他的上衣,用腰帶將他縛住。用鉗子將燒得通紅的紫銅印章夾起。
“不要不要——”雲想衣嘶啞地叫喊,困獸一般無助地撲騰著。
“那上面有我的名字呢,想衣。”殷九淵貼在雲想衣的耳邊說著,他的聲音微微地發著顫,“把它留在你的身上,就算你心裡沒有我也會記住的。”
印章被按在了雲想衣的胸口上。肌肉焦爛的味道在空氣里漫開,雲想衣迷迷糊糊地搖了搖頭,想要抓住些什麼,卻伸不出手,恍惚的時候,胸口疼得裂開了。
印章“噹啷”掉在地上。雲想衣象繃斷的弦,軟倒下去。長長的頭髮拂過殷九淵的膝頭,宛如流水一般柔軟的聲音。殷九淵抱住了他,俯下身,在他的心口那裡落下一個吻。
舌頭都被燙傷了。
卷九 花未減 一字心上秋
枯木上鵠鳥驚起,兀然一聲怪叫,撲騰著翅膀飛上半空。大漠黃沙亂卷,鐵蹄紛踏如雷,戈壁外斜陽西去,黃昏的影子掠過戰士的劍刃,帶著蒼茫的血色。
前鋒的騎兵在峽谷前面勒住了馬。德明帝從車輦中下來,仰首望著高聳的峰谷,鵠鳥從他的眼前掠過,隱沒在山崖的陰影裡面。
“這裡便是疊谷關了。”尉遲復驅馬上來,感嘆了一聲,“與景朝對峙了數十年,我大軍的鐵蹄竟未踏過疊谷關一步。”
德明帝微微皺眉:“此處乃天塹險地,景朝以此為據,屢拒我軍於關外,今日到得此地,還需得小心為是。”
尉遲復洪聲大笑:“過了疊谷關,景氏便無險可守,關內之地皆為沃野平原,放眼過去將是我大封朝的天下,皇上過慮了。”
德明帝臉色頗有些躊躇,轉向殷九淵,以目詢意。
殷九淵目中隱有深沉之意,慢慢地開口:“疊谷關通道狹窄,兩側峭壁如刀削,只可守不可攻,設或敵方在谷中埋伏,冒入則必死無疑。皇上的顧慮也不無道理,以殷某之見,不若繞過西寧山……”
“殷將軍真愛說笑。”趙宣接口道,“以八萬大軍的行程,繞過西寧山少說半月,趙宣不是領兵之人,亦聞得兵貴神速之說。目下景軍在外做主的人是黎常,他是景非焰一手提拔的心腹,還由得我們使喚。待到燕都朝中的大臣們琢磨透了,乾脆廢了昭帝、另立新君,那我們手中的棋子就一文不值了。”
殷九淵淡淡地掃了趙宣一眼:“趙公公急甚?殷某不過了給皇上提個聲,疊谷關是西寧山唯一的過道,除此無路可走,總歸還是請皇上定奪。”
“好了。”德明帝一擺手,略一沉吟,“趙宣所言不差,繞道之舉似乎不妥,不說別的,單糧糙一項便吃緊了。有景非焰在朕手中,料想黎常投鼠忌器,也不敢耍詐。如此罷,令人先行,探個虛實。”
殷九淵打了個手勢,左右的騎兵撥馬進了峽谷。眾軍在谷口嚴命以待,風沙卷著戰幟獵獵作響,鐵甲的戰馬不耐地刨起了蹄子。莫約過了半個時辰,峽谷的那一邊傳來了三聲短促而響亮的號角聲。德明帝捋須微笑:“無妨,傳令三軍進發。”目光一閃,復對殷九淵溫聲道,“還是請將軍在前面開道吧。”
殷九淵不動聲色:“臣是舊路重遊了,自然要領個道。”話語一頓,對德明帝一欠身,“請皇上恩准臣押著景非焰前行,若有變故,好推他上前陣應對。”
德明帝猶豫了一下。
趙宣附上前去與德明帝耳語:“皇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殷九淵是臣保舉的,這次為我大封朝立下赫赫功勞,臣以命作保,此人斷無貳心。列兵陣前,請皇上當斷速絕。”
德明帝終一頷首:“一切由得殷將軍做主吧,加快行進,天黑之前務必通過疊谷關。”
尉遲復的臉色難看了幾分。
殷九淵一揮手,禁兵押著一輛囚車從後面過來,車上一人滿面血污、狼狽萬分,正是景非焰,已不復當日桀驁。德明帝見了,心下大為快意,哈哈笑著上了御駕車輦。殷九淵一馬當先,數萬軍士緩緩地進了峽谷。
日頭愈偏,壓著懸崖峭壁的影子沉了下來,崖上孤樹一支,斜斜地伸了出來,嶙峋宛如枯骨。將士們匆忙的行進中,金戈鐵劍碰撞的聲響錚然刺耳,一匹戰馬噴了個響鼻,往迴路上一望,又被騎士勒住了。
漸漸地走深了。車輦搖搖晃晃著,德明帝見天色暗了,心頭隱約有些許忐忑,總覺得不妥,又說不上來,尋思了良久,忍不住挑開車簾,方要發話,忽然聽得那廂震天一聲吶喊,驚得跌回車裡:“趙宣,快看何事!”
鼓點陣陣隆隆,急促而威沉,迴響在山谷之中。高高的山崖上邊亮起了熊熊的火把,火光中,景氏的大旗上描金線的騰龍幾欲破空。伏在崖上景氏軍將投下了硫磺火石之物,山谷的道中漫起了硝煙,漸漸地有些模糊。
“有埋伏!”尉遲復拔出了劍,衝過來聲嘶力竭地叫喊,“皇上,我們中計了,快撤出谷去!”
德明帝驚怒交加,跳起來大吼:“殷九淵,把景非焰殺了!殺了他!”
殷九淵倏然回首,冷冷一笑,凌厲的鬼面之下,嘲弄的神色從眼睛中一划而過,一聲斷喝,揮劍如奔雷,劈開囚車。趙宣飛快地奔過去,利索地打開了景非焰身上的鐵鐐。旁邊的兵衛驚呆了,還未回神,早被殷九淵一劍斬倒。
德明帝恍然,一時怒火攻心,“哇”地吐出一口血,眥目欲裂:“趙宣!趙宣!你設得好局!”
峽谷口,剽悍的戰馬蹄掌上裹著麻布,早已悄然靠近,成了扇合之勢,黎常幾乎是滾著下馬,跪在景非焰的面前。景非焰扶著黎常慢慢地站了起來,挺直了腰,凜冽的眼神冷冷地轉了過來,高傲宛然天上鷹隼。
天色慾傾,煙塵彌天,崖上箭矢如流星千簇,滾石轟然落下。封氏軍士驚慌失措,眼見主帥叛變,軍心大亂,倉促間擠成一團,竟相互踐踏,人仰馬翻,耳邊但聞得呼號慘叫之聲。
崖上鼓聲又起,陣陣震人心神,趙宣的聲音從混亂中傳了過來,大笑著:“德明帝,你怎忘了趙宣本就是景朝人氏,這十幾年我忍辱為奴,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將破你封氏。天佑我大景,我向你力薦殷九淵,你竟納了,豈不知此為計中之計,死到臨頭了,你也該明白過來了吧。”
德明帝四顧慘然,八萬人馬頃刻之間潰不成軍,留得幾個親隨在身邊,也是手腳癱軟不能自主,護著德明帝勉強沖了幾步,便被攔住了。
景朝的大軍從峽谷口攏了過來,馬蹄沉沉,戰士的金戈在黃昏的夜色中發出銳利的寒光。景非焰騎在剽悍的黑馬上,凌亂的頭髮在夜風中飄揚,眉目中拓拔不羈,居高臨下地望著困中的德明帝,嘴角邊泛起冷酷的笑容。
黎常帶人圍住了德明帝,將士們齊聲吶喊,揮舞著手中的長劍。德明帝羞愧難當,用手掩住了臉,大叫一聲:“罷了、罷了,天意絕朕,非戰之過!”手中佩劍一橫,竟自刎而亡。
黎常也是一呆,阻止不及。景非焰皺了皺眉頭,冷哼:“便宜他了,倒也知趣。”手一揮,冷冰冰地道,“黎常,這幾天朕受的款待要好好地回敬一下,去!”
黎常應了一聲,領著麾下軍士沖了出去,勢如破竹。
景非焰的眼睛微微地向邊上一瞥,恰恰和殷九淵的目光對在一起,黑暗中,有寒光掠過眉睫。殷九淵撥馬而去。景非焰嘴唇動了動,終究沒有開口。
戰士瀕死的號叫在夜幕里迸裂出來,血腥的味道濃濃地散在風裡。半天月如弓,帶著一抹胭脂的紅。
景非焰聽著狂亂的吶喊聲,覺得身上的血都沸騰了起來,倏然仰頭一聲長嘯。金吾衛恭謹地跪了一地。景非焰忽然轉過來問趙宣:“你看朕現在這副模樣,可還威風?”
趙宣大聲地回道:“這天下再沒人比昭帝陛下更威風的了。”
“是嗎?”景非焰微微地笑了,臉頰在火光中映得通紅,低低地自己言語著,“那他看見了,也不知心裡會怎麼想……”
趙宣耳尖,聽見了,自然曉得緣由,指了指那邊:“小人交代了長兄趙項照看著雲公子,這會兒就在關口那呢,皇上可要過去?”
景非焰抬手抹去額頭上的血跡,叱馬奔了過去。峽谷中戰局漸收,崖上敲起了三聲金鑼。折斷的旗子搭拉在半截弓箭上,覆蓋住下面殘缺的肢體。夜濃了。遠遠地,景非焰看見了雲想衣。
殷九淵恨得欲狂,額頭上的青筋突突直跳,一把將雲想衣壓倒,“嘶啦”一聲,扯破他的上衣,用腰帶將他縛住。用鉗子將燒得通紅的紫銅印章夾起。
“不要不要——”雲想衣嘶啞地叫喊,困獸一般無助地撲騰著。
“那上面有我的名字呢,想衣。”殷九淵貼在雲想衣的耳邊說著,他的聲音微微地發著顫,“把它留在你的身上,就算你心裡沒有我也會記住的。”
印章被按在了雲想衣的胸口上。肌肉焦爛的味道在空氣里漫開,雲想衣迷迷糊糊地搖了搖頭,想要抓住些什麼,卻伸不出手,恍惚的時候,胸口疼得裂開了。
印章“噹啷”掉在地上。雲想衣象繃斷的弦,軟倒下去。長長的頭髮拂過殷九淵的膝頭,宛如流水一般柔軟的聲音。殷九淵抱住了他,俯下身,在他的心口那裡落下一個吻。
舌頭都被燙傷了。
卷九 花未減 一字心上秋
枯木上鵠鳥驚起,兀然一聲怪叫,撲騰著翅膀飛上半空。大漠黃沙亂卷,鐵蹄紛踏如雷,戈壁外斜陽西去,黃昏的影子掠過戰士的劍刃,帶著蒼茫的血色。
前鋒的騎兵在峽谷前面勒住了馬。德明帝從車輦中下來,仰首望著高聳的峰谷,鵠鳥從他的眼前掠過,隱沒在山崖的陰影裡面。
“這裡便是疊谷關了。”尉遲復驅馬上來,感嘆了一聲,“與景朝對峙了數十年,我大軍的鐵蹄竟未踏過疊谷關一步。”
德明帝微微皺眉:“此處乃天塹險地,景朝以此為據,屢拒我軍於關外,今日到得此地,還需得小心為是。”
尉遲復洪聲大笑:“過了疊谷關,景氏便無險可守,關內之地皆為沃野平原,放眼過去將是我大封朝的天下,皇上過慮了。”
德明帝臉色頗有些躊躇,轉向殷九淵,以目詢意。
殷九淵目中隱有深沉之意,慢慢地開口:“疊谷關通道狹窄,兩側峭壁如刀削,只可守不可攻,設或敵方在谷中埋伏,冒入則必死無疑。皇上的顧慮也不無道理,以殷某之見,不若繞過西寧山……”
“殷將軍真愛說笑。”趙宣接口道,“以八萬大軍的行程,繞過西寧山少說半月,趙宣不是領兵之人,亦聞得兵貴神速之說。目下景軍在外做主的人是黎常,他是景非焰一手提拔的心腹,還由得我們使喚。待到燕都朝中的大臣們琢磨透了,乾脆廢了昭帝、另立新君,那我們手中的棋子就一文不值了。”
殷九淵淡淡地掃了趙宣一眼:“趙公公急甚?殷某不過了給皇上提個聲,疊谷關是西寧山唯一的過道,除此無路可走,總歸還是請皇上定奪。”
“好了。”德明帝一擺手,略一沉吟,“趙宣所言不差,繞道之舉似乎不妥,不說別的,單糧糙一項便吃緊了。有景非焰在朕手中,料想黎常投鼠忌器,也不敢耍詐。如此罷,令人先行,探個虛實。”
殷九淵打了個手勢,左右的騎兵撥馬進了峽谷。眾軍在谷口嚴命以待,風沙卷著戰幟獵獵作響,鐵甲的戰馬不耐地刨起了蹄子。莫約過了半個時辰,峽谷的那一邊傳來了三聲短促而響亮的號角聲。德明帝捋須微笑:“無妨,傳令三軍進發。”目光一閃,復對殷九淵溫聲道,“還是請將軍在前面開道吧。”
殷九淵不動聲色:“臣是舊路重遊了,自然要領個道。”話語一頓,對德明帝一欠身,“請皇上恩准臣押著景非焰前行,若有變故,好推他上前陣應對。”
德明帝猶豫了一下。
趙宣附上前去與德明帝耳語:“皇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殷九淵是臣保舉的,這次為我大封朝立下赫赫功勞,臣以命作保,此人斷無貳心。列兵陣前,請皇上當斷速絕。”
德明帝終一頷首:“一切由得殷將軍做主吧,加快行進,天黑之前務必通過疊谷關。”
尉遲復的臉色難看了幾分。
殷九淵一揮手,禁兵押著一輛囚車從後面過來,車上一人滿面血污、狼狽萬分,正是景非焰,已不復當日桀驁。德明帝見了,心下大為快意,哈哈笑著上了御駕車輦。殷九淵一馬當先,數萬軍士緩緩地進了峽谷。
日頭愈偏,壓著懸崖峭壁的影子沉了下來,崖上孤樹一支,斜斜地伸了出來,嶙峋宛如枯骨。將士們匆忙的行進中,金戈鐵劍碰撞的聲響錚然刺耳,一匹戰馬噴了個響鼻,往迴路上一望,又被騎士勒住了。
漸漸地走深了。車輦搖搖晃晃著,德明帝見天色暗了,心頭隱約有些許忐忑,總覺得不妥,又說不上來,尋思了良久,忍不住挑開車簾,方要發話,忽然聽得那廂震天一聲吶喊,驚得跌回車裡:“趙宣,快看何事!”
鼓點陣陣隆隆,急促而威沉,迴響在山谷之中。高高的山崖上邊亮起了熊熊的火把,火光中,景氏的大旗上描金線的騰龍幾欲破空。伏在崖上景氏軍將投下了硫磺火石之物,山谷的道中漫起了硝煙,漸漸地有些模糊。
“有埋伏!”尉遲復拔出了劍,衝過來聲嘶力竭地叫喊,“皇上,我們中計了,快撤出谷去!”
德明帝驚怒交加,跳起來大吼:“殷九淵,把景非焰殺了!殺了他!”
殷九淵倏然回首,冷冷一笑,凌厲的鬼面之下,嘲弄的神色從眼睛中一划而過,一聲斷喝,揮劍如奔雷,劈開囚車。趙宣飛快地奔過去,利索地打開了景非焰身上的鐵鐐。旁邊的兵衛驚呆了,還未回神,早被殷九淵一劍斬倒。
德明帝恍然,一時怒火攻心,“哇”地吐出一口血,眥目欲裂:“趙宣!趙宣!你設得好局!”
峽谷口,剽悍的戰馬蹄掌上裹著麻布,早已悄然靠近,成了扇合之勢,黎常幾乎是滾著下馬,跪在景非焰的面前。景非焰扶著黎常慢慢地站了起來,挺直了腰,凜冽的眼神冷冷地轉了過來,高傲宛然天上鷹隼。
天色慾傾,煙塵彌天,崖上箭矢如流星千簇,滾石轟然落下。封氏軍士驚慌失措,眼見主帥叛變,軍心大亂,倉促間擠成一團,竟相互踐踏,人仰馬翻,耳邊但聞得呼號慘叫之聲。
崖上鼓聲又起,陣陣震人心神,趙宣的聲音從混亂中傳了過來,大笑著:“德明帝,你怎忘了趙宣本就是景朝人氏,這十幾年我忍辱為奴,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將破你封氏。天佑我大景,我向你力薦殷九淵,你竟納了,豈不知此為計中之計,死到臨頭了,你也該明白過來了吧。”
德明帝四顧慘然,八萬人馬頃刻之間潰不成軍,留得幾個親隨在身邊,也是手腳癱軟不能自主,護著德明帝勉強沖了幾步,便被攔住了。
景朝的大軍從峽谷口攏了過來,馬蹄沉沉,戰士的金戈在黃昏的夜色中發出銳利的寒光。景非焰騎在剽悍的黑馬上,凌亂的頭髮在夜風中飄揚,眉目中拓拔不羈,居高臨下地望著困中的德明帝,嘴角邊泛起冷酷的笑容。
黎常帶人圍住了德明帝,將士們齊聲吶喊,揮舞著手中的長劍。德明帝羞愧難當,用手掩住了臉,大叫一聲:“罷了、罷了,天意絕朕,非戰之過!”手中佩劍一橫,竟自刎而亡。
黎常也是一呆,阻止不及。景非焰皺了皺眉頭,冷哼:“便宜他了,倒也知趣。”手一揮,冷冰冰地道,“黎常,這幾天朕受的款待要好好地回敬一下,去!”
黎常應了一聲,領著麾下軍士沖了出去,勢如破竹。
景非焰的眼睛微微地向邊上一瞥,恰恰和殷九淵的目光對在一起,黑暗中,有寒光掠過眉睫。殷九淵撥馬而去。景非焰嘴唇動了動,終究沒有開口。
戰士瀕死的號叫在夜幕里迸裂出來,血腥的味道濃濃地散在風裡。半天月如弓,帶著一抹胭脂的紅。
景非焰聽著狂亂的吶喊聲,覺得身上的血都沸騰了起來,倏然仰頭一聲長嘯。金吾衛恭謹地跪了一地。景非焰忽然轉過來問趙宣:“你看朕現在這副模樣,可還威風?”
趙宣大聲地回道:“這天下再沒人比昭帝陛下更威風的了。”
“是嗎?”景非焰微微地笑了,臉頰在火光中映得通紅,低低地自己言語著,“那他看見了,也不知心裡會怎麼想……”
趙宣耳尖,聽見了,自然曉得緣由,指了指那邊:“小人交代了長兄趙項照看著雲公子,這會兒就在關口那呢,皇上可要過去?”
景非焰抬手抹去額頭上的血跡,叱馬奔了過去。峽谷中戰局漸收,崖上敲起了三聲金鑼。折斷的旗子搭拉在半截弓箭上,覆蓋住下面殘缺的肢體。夜濃了。遠遠地,景非焰看見了雲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