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哎……”那廖洵還想再說幾句話,便見衛清歌拉著蘇淺淺急急地入了城門,消失在人群里。
京城腳下,車馬紛紛,人影重重,看得人眼花繚亂。
☆、035
望著城內一派繁榮景象,蘇淺淺心上不免充滿了好奇。
衛清歌正急著拉蘇淺淺上城樓,好找今日輪值的將軍派兵護送她們回去,卻被蘇淺淺拽住了:“咱們就這樣便回去?”
“對啊,不然呢?今日似是有人刻意阻攔了咱們去往眉山寺,所以應當儘快回宮才是。”衛清歌轉身,皺著眉望著蘇淺淺。
“可……”蘇淺淺欲言又止,眼珠子一轉,捂著肚子彎腰道:“我……肚子餓了……”
“肚子餓也忍著,別以為本宮不知道你打的什麼算盤,我才沒功夫陪你逛呢。”
“你知我的算盤?”蘇淺淺湊近了,伸手幫衛清歌理一理衣擺,道:“那……我也知道,湖陽縣主近些年總在收藏硯台,我那裡嘛,剛好有一枚品相極好的龍尾歙硯,是上個月陛下賞賜的,想必應是佳品,不知道縣主是否感興趣?”
“歙硯?如今天下四硯,歙硯最為稀奇少見,好容易有一塊品相極好的龍尾歙硯,卻落入了你這般俗人手裡,白得糟污了好物。”衛清歌不屑道。
“我知道,我也不像你們那般講究用度,只是……方才在馬車上聽你講那望鄉樓里的醉香雞,聽得我口水都快有,好不容易出一次宮,便想先解解饞再回去。”
“那……也好,本宮也餓了,一頓飯而已,我司徒府還請得起,倒是勞煩了太子妃殿下,明日一早還要派宮人去我家府上送東西。”
“區區小事,算不上勞煩,她日等縣主考上女狀元,不忘了請我吃一杯茶便是。”
二人來到位於太平街中心的望鄉樓。
蘇淺淺一路好奇地左顧右盼著,方才只在馬車上匆匆一瞥,如今身處其間,才覺得雅致氣派,雖不若皇宮裡那般壯氣恢弘,卻也自成一格。
入瞭望鄉樓,自有迎門的童子侍候著,想必衛清歌也是常客,對方什麼也不問,只說了句:“二位貴人請”,便引著她們穿過前堂,行至後院。
蘇淺淺便覺眼前一陣清亮,先是見幾竿瀟湘竹叢然而立,頗有幾番仙風道骨,又見一盞象牙雕案屏風,上雕秋楓圖,圖上有一行鐫字曰:“三千青絲絡錦繡,再濯芳心剪清秋。”
再行至內,便聞水聲潺潺,卻不見溪泉,原是引了不知如何設計的奇巧機闊,使得潭中之水由著機闊而反覆噴湧出,端得水花濺起,妙音如撥弦擊築,聽得人心曠神怡,忘煩忘憂。
“喂,你怎不走了?”
蘇淺淺愣怔了許久,才看清衛清歌晃著袖子喚她,忙回神道:“我方才竟也訝然,沒想到人間竟有這般巧妙精緻的去處,真是一山堪更一山仙。”
衛清歌“撲哧”就笑了,“你快別說了,一會子入了堂,只管拿著食卷點菜便是,沒得像個鄉巴佬似的,白惹得人替你操持。”
那一旁引著她們的侍童便唇角也輕輕含了笑,引她們上了二樓一間雅房坐下,自有侍女進來,奉上好茶,燃上一支溫軟的檀香,侍候她們點完菜,將要去時又轉至衛清歌身後,俯身道:“二位貴人稍等,菜稍後便到。我家公子今日有客,便不能親自來了。”
“他不來也罷了,你回他,便說,本宮今日得了他垂涎已久的好東西,教他攢著好東西來換,興許討得本宮高興,便把那物賞了他。”衛清歌道,提起袖子吃了一口茶,忽聞窗外有裊裊琴聲如煙般躥入,本應如咽如泣的調子,竟被彈得孤高冷清,正對了衛清歌的胃口。引得衛清歌心上好奇,與一旁侍女道:“你去把窗子推開。”
窗子一開,琴聲愈曠,只見隔著一方庭院,對面窗子半開,雨過天青色的窗紗之後,有一褐色衣袍的公子輕撫一床瑤琴,雖無法目睹那人樣貌,想來能彈這樣琴曲之人,必定不俗。
蘇淺淺雖不大懂,卻也覺得樂音十分有味,直夸:“真好聽!”
“快吃你的燒雞罷!”衛清歌只吃了幾口菜,便停了筷子,眯著眼睛傾聽那琴聲,忽而如瀑、忽而如霧,教人隨之神盪。隔了一陣子,問身後布菜的侍童:“你可知道,撫琴的是誰?”
那侍童答:“不知這撫琴的公子是誰,只知道與他一起來的,是大司馬。”
“他?”衛清歌笑道,“他也會與人來這裡吃茶撫琴的?今日倒是我金陵城的太陽要往東邊兒落麼。”
蘇淺淺聞言,忙問:“大司馬?可是燕字章來了?”
“是他來了,也不知今日是怎的,竟假風流起來,還是帶著雅士來招搖的。”
連蘇淺淺也“撲哧”一聲險笑出來,嗆得脖子發紫,直咽了幾杯茶才好。
卻沒想,這邊的雅士還沒招搖夠,樓下竟又出來個鬧事的。
“杏花春絮吹滿頭,誰家少年足風流?”有酒客鬧事,竟在樓下唱起來,還白眉赤目地伸出胖手與樓上之人揮了揮。
衛清歌皺著眉閉了眼,心裡一陣糟。不用看便能聽出來,樓下鬧事的,正是宮裡的混世魔王。
“咦?他怎也來了?”蘇淺淺放下剛剛啃完的醉香雞,瞪大了眼睛看見樓下那個胖碩的身影,正歪在水潭邊上,懷裡抱著一壇酒,朝樓上的人唱著不知哪裡聽來的曲兒,惹得眾人注目。可他卻不以為然,仍自顧陶醉地唱著。
那人便是三殿下,燕殷,雖為皇后獨出,卻因身材肥碩、行事乖張荒誕、且粗陋愚笨而被金陵一眾貴族唯恐避不及。只湖陽縣主衛清歌,因與他是表兄妹,故而常常拿他當傻子槍使。
此時,燕殷竟醉得鬧鬧乎乎,身邊雖圍著一圈僕從侍婢,卻沒一個敢上去攔,任由得他在院子裡胡鬧。
那樓上撫琴的公子果真是被他擾得惱了,只聽琴弦“錚”地一聲,便不再有,對面那扇雨過天晴色的窗子被人輕輕閉上,再看不清裡面情景。
☆、036
燕殷站起來,撓著頭朝樓上問道:“怎麼不再彈?”過了良久不見人回應他。
又大聲問:“樓上撫琴者可是哪家的公子,可否與孤一敘?若是果真有風流才情,孤自是少不了他的好處。”
卻又過了一陣子,仍沒有回覆。
那燕殷便借著酒氣,站起來,踉踉蹌蹌地走到對面門口,直直要衝上樓去,有個眼尖的小僕婢欲上前攔住,口口聲聲勸道:“殿下,使不得,這邊樓上可是大司馬的客人!”
那人本是好勸,可他畢竟不曉得燕殷的脾性,若是這時他尚沒醉,或許聽得進去勸。可這時候燕殷恰喝得大醉,神情恍惚,最易衝動,甩了袖子轟開攔著的僕婢,怒道:“不過是他家的客,沒的你們這般緊張攔阻,若是他燕字章就在上頭了,難不成還抬著壺端著水地趕著去給他為奴為婢?”
京城腳下,車馬紛紛,人影重重,看得人眼花繚亂。
☆、035
望著城內一派繁榮景象,蘇淺淺心上不免充滿了好奇。
衛清歌正急著拉蘇淺淺上城樓,好找今日輪值的將軍派兵護送她們回去,卻被蘇淺淺拽住了:“咱們就這樣便回去?”
“對啊,不然呢?今日似是有人刻意阻攔了咱們去往眉山寺,所以應當儘快回宮才是。”衛清歌轉身,皺著眉望著蘇淺淺。
“可……”蘇淺淺欲言又止,眼珠子一轉,捂著肚子彎腰道:“我……肚子餓了……”
“肚子餓也忍著,別以為本宮不知道你打的什麼算盤,我才沒功夫陪你逛呢。”
“你知我的算盤?”蘇淺淺湊近了,伸手幫衛清歌理一理衣擺,道:“那……我也知道,湖陽縣主近些年總在收藏硯台,我那裡嘛,剛好有一枚品相極好的龍尾歙硯,是上個月陛下賞賜的,想必應是佳品,不知道縣主是否感興趣?”
“歙硯?如今天下四硯,歙硯最為稀奇少見,好容易有一塊品相極好的龍尾歙硯,卻落入了你這般俗人手裡,白得糟污了好物。”衛清歌不屑道。
“我知道,我也不像你們那般講究用度,只是……方才在馬車上聽你講那望鄉樓里的醉香雞,聽得我口水都快有,好不容易出一次宮,便想先解解饞再回去。”
“那……也好,本宮也餓了,一頓飯而已,我司徒府還請得起,倒是勞煩了太子妃殿下,明日一早還要派宮人去我家府上送東西。”
“區區小事,算不上勞煩,她日等縣主考上女狀元,不忘了請我吃一杯茶便是。”
二人來到位於太平街中心的望鄉樓。
蘇淺淺一路好奇地左顧右盼著,方才只在馬車上匆匆一瞥,如今身處其間,才覺得雅致氣派,雖不若皇宮裡那般壯氣恢弘,卻也自成一格。
入瞭望鄉樓,自有迎門的童子侍候著,想必衛清歌也是常客,對方什麼也不問,只說了句:“二位貴人請”,便引著她們穿過前堂,行至後院。
蘇淺淺便覺眼前一陣清亮,先是見幾竿瀟湘竹叢然而立,頗有幾番仙風道骨,又見一盞象牙雕案屏風,上雕秋楓圖,圖上有一行鐫字曰:“三千青絲絡錦繡,再濯芳心剪清秋。”
再行至內,便聞水聲潺潺,卻不見溪泉,原是引了不知如何設計的奇巧機闊,使得潭中之水由著機闊而反覆噴湧出,端得水花濺起,妙音如撥弦擊築,聽得人心曠神怡,忘煩忘憂。
“喂,你怎不走了?”
蘇淺淺愣怔了許久,才看清衛清歌晃著袖子喚她,忙回神道:“我方才竟也訝然,沒想到人間竟有這般巧妙精緻的去處,真是一山堪更一山仙。”
衛清歌“撲哧”就笑了,“你快別說了,一會子入了堂,只管拿著食卷點菜便是,沒得像個鄉巴佬似的,白惹得人替你操持。”
那一旁引著她們的侍童便唇角也輕輕含了笑,引她們上了二樓一間雅房坐下,自有侍女進來,奉上好茶,燃上一支溫軟的檀香,侍候她們點完菜,將要去時又轉至衛清歌身後,俯身道:“二位貴人稍等,菜稍後便到。我家公子今日有客,便不能親自來了。”
“他不來也罷了,你回他,便說,本宮今日得了他垂涎已久的好東西,教他攢著好東西來換,興許討得本宮高興,便把那物賞了他。”衛清歌道,提起袖子吃了一口茶,忽聞窗外有裊裊琴聲如煙般躥入,本應如咽如泣的調子,竟被彈得孤高冷清,正對了衛清歌的胃口。引得衛清歌心上好奇,與一旁侍女道:“你去把窗子推開。”
窗子一開,琴聲愈曠,只見隔著一方庭院,對面窗子半開,雨過天青色的窗紗之後,有一褐色衣袍的公子輕撫一床瑤琴,雖無法目睹那人樣貌,想來能彈這樣琴曲之人,必定不俗。
蘇淺淺雖不大懂,卻也覺得樂音十分有味,直夸:“真好聽!”
“快吃你的燒雞罷!”衛清歌只吃了幾口菜,便停了筷子,眯著眼睛傾聽那琴聲,忽而如瀑、忽而如霧,教人隨之神盪。隔了一陣子,問身後布菜的侍童:“你可知道,撫琴的是誰?”
那侍童答:“不知這撫琴的公子是誰,只知道與他一起來的,是大司馬。”
“他?”衛清歌笑道,“他也會與人來這裡吃茶撫琴的?今日倒是我金陵城的太陽要往東邊兒落麼。”
蘇淺淺聞言,忙問:“大司馬?可是燕字章來了?”
“是他來了,也不知今日是怎的,竟假風流起來,還是帶著雅士來招搖的。”
連蘇淺淺也“撲哧”一聲險笑出來,嗆得脖子發紫,直咽了幾杯茶才好。
卻沒想,這邊的雅士還沒招搖夠,樓下竟又出來個鬧事的。
“杏花春絮吹滿頭,誰家少年足風流?”有酒客鬧事,竟在樓下唱起來,還白眉赤目地伸出胖手與樓上之人揮了揮。
衛清歌皺著眉閉了眼,心裡一陣糟。不用看便能聽出來,樓下鬧事的,正是宮裡的混世魔王。
“咦?他怎也來了?”蘇淺淺放下剛剛啃完的醉香雞,瞪大了眼睛看見樓下那個胖碩的身影,正歪在水潭邊上,懷裡抱著一壇酒,朝樓上的人唱著不知哪裡聽來的曲兒,惹得眾人注目。可他卻不以為然,仍自顧陶醉地唱著。
那人便是三殿下,燕殷,雖為皇后獨出,卻因身材肥碩、行事乖張荒誕、且粗陋愚笨而被金陵一眾貴族唯恐避不及。只湖陽縣主衛清歌,因與他是表兄妹,故而常常拿他當傻子槍使。
此時,燕殷竟醉得鬧鬧乎乎,身邊雖圍著一圈僕從侍婢,卻沒一個敢上去攔,任由得他在院子裡胡鬧。
那樓上撫琴的公子果真是被他擾得惱了,只聽琴弦“錚”地一聲,便不再有,對面那扇雨過天晴色的窗子被人輕輕閉上,再看不清裡面情景。
☆、036
燕殷站起來,撓著頭朝樓上問道:“怎麼不再彈?”過了良久不見人回應他。
又大聲問:“樓上撫琴者可是哪家的公子,可否與孤一敘?若是果真有風流才情,孤自是少不了他的好處。”
卻又過了一陣子,仍沒有回覆。
那燕殷便借著酒氣,站起來,踉踉蹌蹌地走到對面門口,直直要衝上樓去,有個眼尖的小僕婢欲上前攔住,口口聲聲勸道:“殿下,使不得,這邊樓上可是大司馬的客人!”
那人本是好勸,可他畢竟不曉得燕殷的脾性,若是這時他尚沒醉,或許聽得進去勸。可這時候燕殷恰喝得大醉,神情恍惚,最易衝動,甩了袖子轟開攔著的僕婢,怒道:“不過是他家的客,沒的你們這般緊張攔阻,若是他燕字章就在上頭了,難不成還抬著壺端著水地趕著去給他為奴為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