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賑災施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日,整日整夜的大雪,特別是到了晚上,鵝毛般的大雪下得是昏天黑地,周玖站在窗前,聽著雪下得簌簌響,眉毛半蹙,知道一場大雪災是不可避免了。

  眾人站在周玖身後,知道她在擔心什麼,大家其實也是一樣的擔心著。

  「雪下得那麼大,也不知道家中那邊怎麼樣了?爹娘和小弟怎麼樣了?希望家中的房子不要塌了才好。」小丫頭墨蘭眼神中都是擔憂的看著姐姐墨梅,墨梅嘆了口氣,看雪下得那麼大,豈只是他們家中的房屋會塌,掃了一臉肅色的周玖一眼,沒敢回答妹妹的話。

  大家也都沒說話。

  「齊嬤嬤,裝糧食的倉庫結實嗎?」

  齊嬤嬤和周喜這幾天和糧鋪掌柜李大個子一起,收了一萬兩銀子的糧食,加起以前糧鋪的存糧,總共有三十萬斤的糧食,先前周玖只是想預備著,以防萬一,沒想到如今真要用上了。

  「回小姐,很結實,那裡以前是官家用來裝軍糧的地方,後來官家有了新的地方,舊的地方就廢棄不用了,正好被我們尋著了,那地方又大又結實,二十幾萬斤的糧食全放在那都不嫌擠,不過要付一百銀子一個月的租錢。」

  「那就好,一百兩就一百兩吧,只要安全就行。」

  「玖兒,你買那麼多糧食幹什麼?」令柔兒有些驚訝的問周玖,幾十萬斤的糧食,可不是一點點數字。

  「娘,你看這雪連續下了幾天,今天又下得像從天上倒雪一樣,明天肯定災情嚴重,雪災太大,光靠朝廷賑災不夠的,所以我提前買了糧食,準備用來為災民施粥的。」

  「啊?小姐,你前幾天就想到了會有雪災啊?」胖丫頭墨菊一臉崇拜的看著自家小姐,她們家小姐太聰明了,要是自己有她的一點點聰明就好了。

  周玖好笑的看了墨菊一眼,「你小姐又不是神仙,怎麼能提前知道?不過是多留了分心思,有備無患罷了。」

  「玖兒,明日就施粥嗎?以誰的名義?相府的名義?」

  「不,以娘你的名義,當然,娘你是相府的主母,相府也會跟著一起沾光。」

  「哼,那豈不是好了你父親,好了相府那一眾鶯鶯燕燕和庶子庶女。」令柔兒輕哼一聲道。

  「恩,他們也一會一起沾一點光,但誰是施粥者?還不是娘親你,對吧?娘你說過相府是玖兒和你的家,你得為我們守著呢!你負責守護著相府,玖兒負責守護著娘。」

  「哦。」令柔兒心中感動,卻又是一副心不甘的樣子,「那告訴所有的人,是玖兒你施的粥,玖兒你是相府的女兒,更是未來的璃王妃。」

  周玖失笑,扳著令柔兒的肩膀,「娘,我這麼做不僅僅是可憐老百姓,更是為了你,你現在需要這些個名聲,而我……並不需要!」

  令柔兒瞪眼看著周玖,明白了女兒的意思,相府的主母以前是秦氏,如今她回來了,需要加固自己的地位,若是讓百姓知道了,是她這個相夫夫人在施粥,那些人自然而然就忘記了秦氏那個人,以後若是有什麼事,包括得益的朝廷都會站在她這一邊,想通了其中關鍵的令柔兒,心中感動得緊,女兒這是步步為自己策劃,讓秦家沒法再動她啊。

  周玖見令柔兒不再反對,側首對李媽媽道:「李媽媽,你現在就去找一下陳管家和陳管事,還有小泉他們三個,讓他們準備著明天施粥的事,告訴他們:第一,先要尋個妥當的地方搭起蓬子來;第二,準備鍋灶,府中有現存的就用府中的,府中沒有明日立馬去買;第三,我們這幾個人人手不夠肯定,先借用幾個府中的婆子,要挑讓人放心,手腳麻利的;第四,挑一些府中得力的護衛,施粥時在旁邊盯著,免被有心人陷害。」

  「好,小姐,老奴這就去。」李媽媽立即去找陳栓,陳魚和自己兒子小泉去了。

  ……

  一夜再無話,唯有庭外的大雪下得簌簌響,這聲音,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次日,大雪停了,天卻依然陰沉沉的,寒風呼呼響,似鬼哭狼嚎,本來官印已封,但因為這場大雪,朝堂重新早朝,所有的官員全部開印辦事。

  各地的奏摺像雪片似湧向各極官員的案頭,最後飛向皇宮御書房楚歌的案頭,昨晚,楚歌擔心了一夜,並沒有睡好,一早就起來派人通知了各級官員。

  後天就是除夕,今年年的最後一天,可是因為這場大雪,沒人有心情過這個勞什子大年了,雪災重,災民多,如果處理得不好,災民變流民,東楚的江山就會受到震盪。

  周玖帶著府中的人,準備施粥的事,周書晏一早就起床去了朝堂,他是一國丞相,這種時候,首當其衝,要以身做責。

  施粥的事還沒準備好,大鍋府中沒有,陳栓去採買去了,陳管家和陳小泉一起二人一早出府挑施粥的地方也還沒回來,令柔兒在與趙姨娘和田姨娘二人對最後兩本帳,這兩本帳對完,相府的掌家權就移交到了令柔兒手中。

  「王妃。」去盯著周婉的冬至回來了。

  「發現了什麼?」

  「屬下並未發現什麼,周婉命她的丫鬟把趙姨娘請進院子後,只坐著和她說話聊天,聊的也都是些家常話,後來她請趙姨娘進了她的臥室,那裡屬下沒法跟進去,但趙姨娘出來時屬下發頭她頭上多了根玉簪子,應是讓趙姨娘挑首飾去了,趙姨娘出來後,就笑盈盈的離開來了清雅閣。」

  周玖沉吟了半晌,搖了搖頭道:「不對,事出反常必有妖!周婉天天送趙姨娘首飾不可能沒有所圖,你繼續盯著她去。」

  「是,屬下這就去。」

  冬至離開了,墨蘭也走了進來,說趙姨娘除了每日早晨來清雅閣前會被周婉請進去坐一盞茶的功夫,並未與其他人私下接觸,作息正常,偶爾只有周明康會來尋她要些銀子用。

  周玖暫時還搞不清周婉的目的是什麼,但是施粥的事迫在眉睫,把府中這事些先扔在一邊,一心一意準備起去施粥的事來。

  快晌午的時候,陳管家和陳栓管事,周小泉三個人回來了,回來後,忙了一上午的三個人連茶都沒喝來得及喝一口,便來清雅閣向周玖回稟。

  「小姐,施粥的地方挑好了,就在東城門的城隍廟不遠的地方,那裡地勢開闊,又正好旁邊有一家廢棄的鋪子,以前是做吃食的,直接搭上灶台,連棚子都省了。而且,城隍廟這地方歷來京城發生天災時,是災民的聚集地,空蕩的城隍廟可以為無家可歸人提供遮風避雨之地。」陳管家緩緩向周玖匯報。

  周玖點點頭,「陳管家做事妥當,聽起來的確很合適。」

  「上午陳栓管事將大鍋買好了後就送去了城隍廟,我已經留了人在那裡搭灶台,柴火也已經搬了過去,下午,只要把糧食搬過去,讓府上的婆子煮上粥,施粥就好了。」陳管家繼續道。

  「好,那我們吃完晌午就立即過去,大米的事你們不用操心,我已經命人準備好了,下午直接拉過去。忙了一上午,你們仨先回去歇一歇吧。」

  陳魚,陳栓,陳小泉三人的確是渴了累了,匯報完,立即出了清雅閣,各自回去歇息。

  下午,一切都准務妥當,周玖親自帶著令柔兒和一眾相府下人坐馬車去了城隍廟,路上積雪深,馬車走得慢,等一眾人到達城隍廟時,下午時辰都過了一半。

  周玖想著今天只是來適應適應,晚一點就晚一點,而且雪災剛起,未必就有那麼災民餓著肚子需要她們的粥來救濟。

  眾人從馬車走了下來,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周玖也愣了愣。

  「小姐,你來了。」提前和周喜,李大個子來送大米的齊嬤嬤立即走了過來。

  「齊嬤嬤,這是怎麼回事?」周玖指了指已經在雪地寒風中排著長隊,拖家帶口的百姓。

  「唉……晌午的時候就有人來了,老奴親自問過了,全是北城貧寒人家,說是昨晚一夜大雪把屋子壓塌,壓廢了,無處可去不說,連吃飯的地方都沒有,官家反應沒那麼快,現在沒人管他們饑飽,也不知道怎麼的就聽說了我們會在這裡施粥,人越聚越多,全都等著呢。」

  周玖在那些人身上掃過一眼,果然都是些普通的老百姓,身上穿的衣裳都粗棉布,有的還打著補丁,甚至還有人在這樣的下雪天裡腳上穿著草鞋,看著那一副副樸實的面孔,周玖心中說不出是什麼滋味,果然這一遭災,就是是底層的老百姓受苦。

  「陳管家,小泉,周大哥,李大個子,你們趕緊著幫忙,讓婆子們把鍋燒起來煮粥,他們看樣子早晨和中午都沒吃飯。」周玖立即吩咐眾人動了起來。

  相府的下人們彼此配合,很快,破舊的商鋪里,三口大鍋同時升了灶火,開始煮粥。

  「玖兒,我看他們太可憐了,一點稀粥肯定吃不飽,我們是不是給他們烙點餅什麼的?」令柔兒心地軟,看著上至花白頭髮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幼兒,穿著單薄,站在雪地里又餓又冷,凍得直發抖。

  「好。」周玖點頭,發饅頭是來不及了,烙餅子吧,立即命周喜就近去買了不少麵粉和油鹽過來,三口鍋歇了一口鍋,用來攤麵粉餅子。

  剎那間,白粥的米香氣和著攤餅的麵粉香,直往排隊的百姓里鼻孔里鑽,引得隊伍一陣騷動,老人和小孩子們使命的咽著口水。

  「大家好好排隊,不用擠,我們家夫人說了,大家也不用著急,一人一個大餅,一大碗粥,保管大家都能吃飽。」陳魚在周玖的授意下,站在一塊高高的石頭上道。

  「不知道你們是哪個府上的?你們的夫人又是誰?」人群中聽得清楚,稍稍有些學識的人立即問陳管家。

  「我們府上是丞相府,我們家夫人是原忠勇將軍令天嬌嫡女令柔兒,現在的相府夫人周夫人,想必大家一定知道幾年前為了保護我們東楚與北齊死戰,因公殉職的忠勇將軍吧?也知道周丞相吧?

  今日一早起來,我們家夫人見大雪下得厚,怕大家家中遭了災,沒吃沒喝的,夫人心急,就命我們這些下人上午在此急急設了粥棚。」

  陳魚一頓解釋,下面的人立即就知道了,誰不知道忠勇將軍吶?誰又不知道周丞相?

  「可是剛剛不久回相府的周夫人?」人群中有人繼續問道。

  「是的,正是我們剛剛回府不久的夫人。」陳魚笑著解釋道。

  人群中一陣騷動,個個向令柔兒看來,姓陳的管家說得沒錯,那女子的確是丞相府新回來的夫人,因為那一頭白髮可做不了假。

  「不愧是忠勇將軍的女兒,不愧是相府的夫人,人心地善良且聰明,今天連官家都沒有反應過來,你們家夫人就帶著你們在此施上了粥,是我們京城百姓的福氣啊!」人群中有人大聲讚嘆。

  「對啊,對啊,周夫人的確是心善,想得周全,以為從今天開始,我們這些可憐的百姓就要挨餓受凍了,沒想到周夫人動作如此快,是我們百姓之福啊。」有人立即接下了話頭。

  ……

  頓時眾人議論紛紛,都說周丞相娶了如此賢妻,是丞相之福,也是他們這些小百姓之福,有的還提起以前的丞相夫人秦氏,說十幾年來,京城也不是第一次遭災,但是那秦氏從未有過施粥行善的舉動,不配為相府夫人。

  如今,周夫人回歸,周丞相把秦氏降妻為妾,可見秦氏不如周夫人,以後,他們只認相府的令氏周夫人,其他人是什麼,他們不知道。

  聽著眾人的議論,周玖眼神里的笑意掩藏不住,朝陳管家點點頭,示意他說得好,鼓動得好。

  粥一煮好,令柔兒在周玖的陪同下,親自掌勺為眾人盛粥,惹得百姓們都紛紛好奇看她,雖然好奇,但並未有其他舉動,在他們眼中,一頭白髮紅顏的令柔兒是天山童姥般神奇的存在,是上天的仙子降臨人間,更是救苦救難的菩薩。

  在盛粥的令柔兒被眾人瞧得有些不好意思,紅著臉瞪了自己女兒一眼,把周玖和一眾丫鬟們都瞪笑了。

  笑語嫣然的少女們站在雪地里,似是一副溫暖的畫,暖了那些因為家中房子被壓塌了要無家可歸的百姓們的眼和心。

  城隍廟周玖一家施粥的動靜不小,很快就有人將這事報去了京兆府衙門。

  沈府尹坐在太師椅里正愁著怎麼寫向皇上奏請賑災和安排無家可歸的災民的摺子,聽了下屬的稟報,立即騰的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此事當真?」

  「是真的,大人!屬下發現百姓異動,全往城隍廟一個方向而去,還嚇了一大跳,以為有人組織災民暴動,立即跟著過去查看,到了後才知道是周夫人,還有璃王妃以及一眾相府下人在那為災民施粥,施餅,災民們都很安靜,個個規矩的排著隊,沒有大人擔心的搶劫偷盜發生。」

  「你怎麼知道璃王妃和周夫人二人也在?」

  「周夫人長得端正大氣且又年輕,但那一頭白髮卻是最顯眼,屬下一眼就認出來了,而且,屬下親眼聽到她身邊一個漂亮如仙的女子叫她娘,屬下想著定是璃王妃陪周夫人一起去了。」

  「好,好,好,天助我也,天助我也,我不擔心了,不用擔心了!快,命所有的衙役捕頭去幫忙維護秩序。」

  「是,屬下這就去。」

  那名衙役離開,沈府尹想了想,立即坐下揮筆如風,寫了一份奏摺,命人抬了八抬大轎,往宮中而去,坐在轎中的他滿臉都是笑意。

  一方土地爺管一方土地,他只是一個京城府尹,不管京城外別的地方怎麼賑災,他只要管好他這一方土地不會因雪災出現大事和動亂就好了。

  周丞相真是娶了個好夫人,而且,生了個好女兒,要是璃王妃是他的女兒,他定會高興得去廟裡燒高香謝菩薩。

  此時,朝堂上,眾人爭得面紅耳赤,受災面積廣,且嚴重,朝廷一下子拿不出那麼多銀兩,有人提議讓城中商戶募捐,但也有人反對,說天災誰也不易,怎麼能動不動就讓百姓捐銀捐糧,等到朝廷實在無法時再討論。

  還有就是去賑災的官員人選,除了安親王,元親王,璃親王三位王爺是成年男子,楚歌膝下的皇子都年幼,所以,三位親王成了去重災區賑災的熱門人選,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問臣子是幹什麼的,臣子不就是在關鍵時候替皇上分憂解難的麼?

  所以,為了這兩件事,爭議的雙方差點兒在朝堂上打了起來,雙方爭得像烏眼雞似的,高坐在龍椅上的楚歌看得是眉心直跳,想發火卻發不出來。

  早上大家都是匆匆出門,好些的帶了些乾糧在轎子裡或馬車裡,墊了肚子,沒做準備的,早飯都沒有吃,這一爭就爭到了下午,眾人餓著肚子吵架商議,也真正是令他無語,雖然他這個皇帝現在也有些餓了,卻不好扔了這一朝堂的百官和不顧百姓的生死自個去吃飯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