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我……我看到字條上的內容。而且我認識那傢伙。”我大膽地說。
“哦?”
“那傢伙叫鄭天生,本來是個紡織廠工人,但響應工會罷工,加入了那些組織。”
“你也是組織的人嗎?”阿七的語氣沒變,這反而令我有點吃驚。
“不,不是。我跟他們毫無關係,只是那個姓鄭的跟我一位‘同屋住’ⓧ朋友,我之前見過他幾次。”
“原來如此。所以,你有情報告訴我?”
“有……”我有點吞吞吐吐,不知道如何說才能確保自己不惹上官非,“我前天巧合地聽到鄭天生跟同夥談論策動襲擊的事。”
“前天?那你為什麼沒有立即通知警方?”
糟糕,他好像要把罪責怪到我頭上來了。
“我,我不肯定啊,我只是睡午覺時,朦朧中聽到只言詞組,如果昨天我不是瞄到那張字條,以及知道銅鑼灣裁判司署發現炸彈,我都不敢確定我聽到的是事實。”
“那麼,你聽到什麼?”
我將我聽到的話大略複述一次,再交代一下自己的身分和住處。當然我把那些“白皮豬”“黃皮狗”刪掉,沒有轉述。
“即是說,那個”鄒師傅“、記者杜自強和工人蘇松應該跟事件有關?好,我會通知雜差房ⓧ的夥計,他們會拘捕嫌犯。”阿七邊說邊用筆記下名字。“那個記者我以前碰過幾次面,但姓鄒的和姓蘇的沒有印象……”
“長官,你誤會了,我說出來不是為了舉報他們啊。”我搖搖頭,“你不覺得事情有點古怪嗎?”
“古怪?”
“我聽到他們說,佐敦道碼頭”什麼的,但昨天的字條上都沒有。”
“字條上寫了什麼?”
“就是銅鑼灣裁判司署、尖沙咀員警宿舍、中央裁判司署、美利樓和沙田火車站。”
“你記性挺好啊。”阿七的語氣帶點嘲弄。他是不是懷疑我是鄭天生的同黨,正在用詭計騙他?
ⓧ同屋住:粵語,即室友,但尤指住在套房或板間房的鄰居。
ⓧ雜差房:六○至七○年代刑事偵緝處的俗稱。
“我平時替何先生送貨,一次要記四五個位址,所以才會看一眼便記得。”我解釋道。
“那麼,你認為因為名單里沒有跟‘碼頭’相關的地點,所以有古怪嗎?”
“對。”
“如果犯人真的依照名單放置炸彈,船是必須採用的交通工具,自然會提及碼頭嘛。”阿七輕鬆地說。“杜自強和蘇松跟你住在這兒,蘇松又說過姓鄒的‘住得近’,他們要到九龍尖沙咀放‘假鳳梨’,便要乘渡輪過海,事實上,如果按名單上的地點和時間,他們還要來回港島九龍兩次,因為他們在尖沙咀放炸彈後,還要回到中環,在中央裁判司署和美利樓動手,之後再遠赴新界的沙田火車站。”
“這不可能啊。”
“不可能?”
“你記得那名單上還寫了時間吧。”我說。
“記得。那又如何?”
“在中環美利樓動手的時間是下午四點,在沙田火車站動手是五點,一個鐘頭之內怎可能從中環跑到沙田?光是渡輪便要花上半個鐘頭了。”
“那可能不是動手時間,而是炸彈爆炸的時間啊。”阿七反駁道:“炸彈在四點爆炸,很可能在兩點便放好了。名單上前一個地點是中央裁判司署,跟美利樓相距不過十數分鐘行程。”
“不對。那一定是‘動手時間’。”
“為什麼你如此肯定?”
“因為銅鑼灣裁判司署的炸彈沒在昨天早上十點爆發啊。”
阿七低頭不語,像是在思考我的話。名單上有“早上十點、銅鑼灣裁判司署、真”的字眼,如果那是“爆炸時間”,那昨天職員在十點十五分才發現爆彈便不對了。更何況名單上有兩個地點註明了“假”字,假炸彈根本沒有“爆炸時間”嘛。
“所以。”阿七抬頭瞧著我,“你認為杜自強、蘇松,鄭天生和姓鄒的本來打算分頭行事?”
“這也不對。雖然他們有四個人,每人負責一個炸彈,想來好像挺合理,但我聽到蘇松跟鄒師傅談及‘執行細節’,所以他們應該會共同行動。”
“那即是還有更多同黨。”
“雖然這也是可能性之一,但我還有一點搞不懂。”
“搞不懂什麼?”
“今天是星期六,政府部門在周六隻有上午辦公吧。”我指了指牆上的日曆。“為什麼他們會選下午到政府大樓放炸彈?既然要冒相同的風險,自然想得到最大的成果啊?他們要放炸彈,對付政府官員,應該在周一至周五,或是周六早上動手,效果才明顯。”阿七微微露出訝異的表情。員警近期沒有休假,忙得要死,大概連今天是星期幾也忘了。
“那麼,你有什麼想法?”阿七問我。他的表情比之前認真,似乎覺得我言之成理。
“我懷疑那名單是假的。”
“哦?”
“那傢伙叫鄭天生,本來是個紡織廠工人,但響應工會罷工,加入了那些組織。”
“你也是組織的人嗎?”阿七的語氣沒變,這反而令我有點吃驚。
“不,不是。我跟他們毫無關係,只是那個姓鄭的跟我一位‘同屋住’ⓧ朋友,我之前見過他幾次。”
“原來如此。所以,你有情報告訴我?”
“有……”我有點吞吞吐吐,不知道如何說才能確保自己不惹上官非,“我前天巧合地聽到鄭天生跟同夥談論策動襲擊的事。”
“前天?那你為什麼沒有立即通知警方?”
糟糕,他好像要把罪責怪到我頭上來了。
“我,我不肯定啊,我只是睡午覺時,朦朧中聽到只言詞組,如果昨天我不是瞄到那張字條,以及知道銅鑼灣裁判司署發現炸彈,我都不敢確定我聽到的是事實。”
“那麼,你聽到什麼?”
我將我聽到的話大略複述一次,再交代一下自己的身分和住處。當然我把那些“白皮豬”“黃皮狗”刪掉,沒有轉述。
“即是說,那個”鄒師傅“、記者杜自強和工人蘇松應該跟事件有關?好,我會通知雜差房ⓧ的夥計,他們會拘捕嫌犯。”阿七邊說邊用筆記下名字。“那個記者我以前碰過幾次面,但姓鄒的和姓蘇的沒有印象……”
“長官,你誤會了,我說出來不是為了舉報他們啊。”我搖搖頭,“你不覺得事情有點古怪嗎?”
“古怪?”
“我聽到他們說,佐敦道碼頭”什麼的,但昨天的字條上都沒有。”
“字條上寫了什麼?”
“就是銅鑼灣裁判司署、尖沙咀員警宿舍、中央裁判司署、美利樓和沙田火車站。”
“你記性挺好啊。”阿七的語氣帶點嘲弄。他是不是懷疑我是鄭天生的同黨,正在用詭計騙他?
ⓧ同屋住:粵語,即室友,但尤指住在套房或板間房的鄰居。
ⓧ雜差房:六○至七○年代刑事偵緝處的俗稱。
“我平時替何先生送貨,一次要記四五個位址,所以才會看一眼便記得。”我解釋道。
“那麼,你認為因為名單里沒有跟‘碼頭’相關的地點,所以有古怪嗎?”
“對。”
“如果犯人真的依照名單放置炸彈,船是必須採用的交通工具,自然會提及碼頭嘛。”阿七輕鬆地說。“杜自強和蘇松跟你住在這兒,蘇松又說過姓鄒的‘住得近’,他們要到九龍尖沙咀放‘假鳳梨’,便要乘渡輪過海,事實上,如果按名單上的地點和時間,他們還要來回港島九龍兩次,因為他們在尖沙咀放炸彈後,還要回到中環,在中央裁判司署和美利樓動手,之後再遠赴新界的沙田火車站。”
“這不可能啊。”
“不可能?”
“你記得那名單上還寫了時間吧。”我說。
“記得。那又如何?”
“在中環美利樓動手的時間是下午四點,在沙田火車站動手是五點,一個鐘頭之內怎可能從中環跑到沙田?光是渡輪便要花上半個鐘頭了。”
“那可能不是動手時間,而是炸彈爆炸的時間啊。”阿七反駁道:“炸彈在四點爆炸,很可能在兩點便放好了。名單上前一個地點是中央裁判司署,跟美利樓相距不過十數分鐘行程。”
“不對。那一定是‘動手時間’。”
“為什麼你如此肯定?”
“因為銅鑼灣裁判司署的炸彈沒在昨天早上十點爆發啊。”
阿七低頭不語,像是在思考我的話。名單上有“早上十點、銅鑼灣裁判司署、真”的字眼,如果那是“爆炸時間”,那昨天職員在十點十五分才發現爆彈便不對了。更何況名單上有兩個地點註明了“假”字,假炸彈根本沒有“爆炸時間”嘛。
“所以。”阿七抬頭瞧著我,“你認為杜自強、蘇松,鄭天生和姓鄒的本來打算分頭行事?”
“這也不對。雖然他們有四個人,每人負責一個炸彈,想來好像挺合理,但我聽到蘇松跟鄒師傅談及‘執行細節’,所以他們應該會共同行動。”
“那即是還有更多同黨。”
“雖然這也是可能性之一,但我還有一點搞不懂。”
“搞不懂什麼?”
“今天是星期六,政府部門在周六隻有上午辦公吧。”我指了指牆上的日曆。“為什麼他們會選下午到政府大樓放炸彈?既然要冒相同的風險,自然想得到最大的成果啊?他們要放炸彈,對付政府官員,應該在周一至周五,或是周六早上動手,效果才明顯。”阿七微微露出訝異的表情。員警近期沒有休假,忙得要死,大概連今天是星期幾也忘了。
“那麼,你有什麼想法?”阿七問我。他的表情比之前認真,似乎覺得我言之成理。
“我懷疑那名單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