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不,我不是在問這個,而是日積怎麼辦?那小子是在竹峰死後才死的,雖然不知道確切的死亡日期,但只有這點是千真萬確的——韮澤!”
“什麼?”一臉無趣聽著兩人對話的小學生回嘴了。
“你在竹峰死後見過日積吧?”
“見過啊,竹峰爺爺死掉時,學校在朝會宣布了這件事。日積是在那之後才來的。”
“你看吧!”柵馬說道。他原本是想誇耀自己的勝利,但聲音聽起來卻像是在哀嚎一般。
“竹峰死掉時,日積還活著。難道你想說是別人殺了日積,還是他其實是自殺,或者說,他遇上了某種意外事故嗎?”
“嗯——這三個可能性中,最後一個答案最接近。”
“最後一個答案——意外事故嗎?”
“是啊。”不甘示弱的詠坂回過頭望著坑道。“我說‘最接近’的意思是,這個選項里暗藏了殺意,所以應該也可以算是他殺的一種吧?”
“可是他殺就要有加害人啊!”
“你真是不折不扣的教條主義者耶!說得再更精簡一點,日積是中了竹峰設下的陷阱而死的。”
“陷阱?可是,陷阱不是應該要有啟動的機關嗎?沒那種東西——”
“不是有嗎?超明顯的,就在坑道里。”
“超明顯的?”
“說到陷阱就想到地面上或藏寶盒裡的機關,那是角色扮演遊戲的思考邏輯;自從‘Rouge’和‘wizardary’(譯註:兩者都是RPG初始時期的遊戲。)衍生出這套破關模式以來,這樣的邏輯就一直持續到今天。”
柵馬終於聽懂了。
“你是說——禁忌之門?”
“沒錯。那裡設下了陷阱,只要一開啟禁忌之門就會被機關奪取性命。或者應該說,那扇門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關閉的。”
“不過,若真是竹峰設下陷阱殺了人的話,那他應該沒辦法收拾現場了吧?如此一來,機關應該會維持在發動時候的樣子才對;可是我們看遍了現場,並沒有類似的跡象啊!”
“是啊,就是因為這樣,所以警察才沒想到他殺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兇器不能在屍體上留下大片的痕跡,而且還不能置留在現場。”
“那到底是什麼呢?吹箭和刀刃不在條件範圍之內……難道是毒針嗎?”
“毒針也一樣會留下痕跡。而且由機關啟動的毒針,很有可能在開啟門扉時會無法順利發射,有點不切實際。”
“那麼就是毒氣羅?”
“這個想法不錯。我最先想到的也是毒氣。只要事先設好一開門就會散發毒氣的機關,再加上坑道又是密閉空間,的確能夠殺得了人。就算不是毒氣,只要灌入比重大於空氣的氣體,就能讓入侵者因缺氧而窒息身亡。像這種地下密室、古井或墓穴,時而會發生類似的事故,所以入侵者常利用蠟燭的燭火來判斷氧氣是不是充足。只是……嗯……”
詠坂低聲沉吟了起來。
“有什麼問題嗎?”
“基本上,我覺得這個說法沒有什麼不合理之處。如果要讓死者看起來像窒息死亡的話,其實還巴不得屍體留下疑似的症狀,這樣警察也容易當成意外事故來處理。可是……”
詠坂轉過頭向韮澤問道:
“你發現日積的屍體時,他是倒在禁忌之門的前面吧?”
“應該是。”
“請你回想一下……至少他人不是在房間裡吧?”
“對,這點是絕對錯不了的。”
韮澤看起來很有自信。
“那時候,日積是仰躺著,還是俯臥著呢?”
“——仰躺著。”
“他的頭朝哪一邊?——是朝向坑道出口這邊呢?還是朝向裡面那邊呢?”
“……朝出口。就是向著我們現在的這邊。”
詠坂點點頭,好像早已預料到這個答案似的。柵馬追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你還不懂嗎?日積是頭朝出口的方向仰躺著,那就代表他在倒下之前,身體是面向坑道內側的。也就是說,日積是在進房間之前死亡的。如果他是出了房間才死的,那他就會呈現頭朝著出口的方向臥倒,抑或是頭朝向洞裡仰躺的姿勢。——更進一步說,日積倒在門框之前,這意味著他很可能在打開禁忌之門後,立刻就倒地不起了。”
“可是,這樣的話就怪了,”詠坂繼續說。
“就算機關釋放了毒氣,或者儲存於門後的氣體製造出缺氧狀態,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讓日積倒下,無法一開門就立即見效,可是日積的屍體看起來卻像是開門的當下就倒地了。”
“那就不是毒氣類的陷阱羅?”
“不這麼想的話,柵馬兄又無法認同了吧?”
柵馬突然覺得有種想笑的衝動。如果詠坂沒有主動提出這個疑點的話,自己想必已經接受毒氣說了吧!結果呢,詠坂這傢伙想說服的,其實是他自己吧——?在說服別人之前,必須更先一步讓自己能夠信服才行,這完全就是騎士精神的表現,不是嗎?
“什麼?”一臉無趣聽著兩人對話的小學生回嘴了。
“你在竹峰死後見過日積吧?”
“見過啊,竹峰爺爺死掉時,學校在朝會宣布了這件事。日積是在那之後才來的。”
“你看吧!”柵馬說道。他原本是想誇耀自己的勝利,但聲音聽起來卻像是在哀嚎一般。
“竹峰死掉時,日積還活著。難道你想說是別人殺了日積,還是他其實是自殺,或者說,他遇上了某種意外事故嗎?”
“嗯——這三個可能性中,最後一個答案最接近。”
“最後一個答案——意外事故嗎?”
“是啊。”不甘示弱的詠坂回過頭望著坑道。“我說‘最接近’的意思是,這個選項里暗藏了殺意,所以應該也可以算是他殺的一種吧?”
“可是他殺就要有加害人啊!”
“你真是不折不扣的教條主義者耶!說得再更精簡一點,日積是中了竹峰設下的陷阱而死的。”
“陷阱?可是,陷阱不是應該要有啟動的機關嗎?沒那種東西——”
“不是有嗎?超明顯的,就在坑道里。”
“超明顯的?”
“說到陷阱就想到地面上或藏寶盒裡的機關,那是角色扮演遊戲的思考邏輯;自從‘Rouge’和‘wizardary’(譯註:兩者都是RPG初始時期的遊戲。)衍生出這套破關模式以來,這樣的邏輯就一直持續到今天。”
柵馬終於聽懂了。
“你是說——禁忌之門?”
“沒錯。那裡設下了陷阱,只要一開啟禁忌之門就會被機關奪取性命。或者應該說,那扇門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關閉的。”
“不過,若真是竹峰設下陷阱殺了人的話,那他應該沒辦法收拾現場了吧?如此一來,機關應該會維持在發動時候的樣子才對;可是我們看遍了現場,並沒有類似的跡象啊!”
“是啊,就是因為這樣,所以警察才沒想到他殺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兇器不能在屍體上留下大片的痕跡,而且還不能置留在現場。”
“那到底是什麼呢?吹箭和刀刃不在條件範圍之內……難道是毒針嗎?”
“毒針也一樣會留下痕跡。而且由機關啟動的毒針,很有可能在開啟門扉時會無法順利發射,有點不切實際。”
“那麼就是毒氣羅?”
“這個想法不錯。我最先想到的也是毒氣。只要事先設好一開門就會散發毒氣的機關,再加上坑道又是密閉空間,的確能夠殺得了人。就算不是毒氣,只要灌入比重大於空氣的氣體,就能讓入侵者因缺氧而窒息身亡。像這種地下密室、古井或墓穴,時而會發生類似的事故,所以入侵者常利用蠟燭的燭火來判斷氧氣是不是充足。只是……嗯……”
詠坂低聲沉吟了起來。
“有什麼問題嗎?”
“基本上,我覺得這個說法沒有什麼不合理之處。如果要讓死者看起來像窒息死亡的話,其實還巴不得屍體留下疑似的症狀,這樣警察也容易當成意外事故來處理。可是……”
詠坂轉過頭向韮澤問道:
“你發現日積的屍體時,他是倒在禁忌之門的前面吧?”
“應該是。”
“請你回想一下……至少他人不是在房間裡吧?”
“對,這點是絕對錯不了的。”
韮澤看起來很有自信。
“那時候,日積是仰躺著,還是俯臥著呢?”
“——仰躺著。”
“他的頭朝哪一邊?——是朝向坑道出口這邊呢?還是朝向裡面那邊呢?”
“……朝出口。就是向著我們現在的這邊。”
詠坂點點頭,好像早已預料到這個答案似的。柵馬追問:“這是怎麼一回事?”
“你還不懂嗎?日積是頭朝出口的方向仰躺著,那就代表他在倒下之前,身體是面向坑道內側的。也就是說,日積是在進房間之前死亡的。如果他是出了房間才死的,那他就會呈現頭朝著出口的方向臥倒,抑或是頭朝向洞裡仰躺的姿勢。——更進一步說,日積倒在門框之前,這意味著他很可能在打開禁忌之門後,立刻就倒地不起了。”
“可是,這樣的話就怪了,”詠坂繼續說。
“就算機關釋放了毒氣,或者儲存於門後的氣體製造出缺氧狀態,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讓日積倒下,無法一開門就立即見效,可是日積的屍體看起來卻像是開門的當下就倒地了。”
“那就不是毒氣類的陷阱羅?”
“不這麼想的話,柵馬兄又無法認同了吧?”
柵馬突然覺得有種想笑的衝動。如果詠坂沒有主動提出這個疑點的話,自己想必已經接受毒氣說了吧!結果呢,詠坂這傢伙想說服的,其實是他自己吧——?在說服別人之前,必須更先一步讓自己能夠信服才行,這完全就是騎士精神的表現,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