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說謊話就沒意思了。”那人促狹地笑起來。
阿昭又火大起來,為他的笑容,為他假設出的殘酷未來。他氣沖沖地說:“我與他一起長大,彼此知根知底,阿昭才不是那種……”
“十二年。”神秘人說,“你們不過相遇十二年,哪裡知道今後數百年如何度過?連今後十年在哪裡都不知道。”
“我跟良至在一起。”阿昭咬定道。
“哪怕被分開?”
“我們沒有腳嗎?不會重新走一塊兒去嗎?”阿昭哼了一聲,“成不成在天意,做不做在我們。”
蛇眼之人危險地眯起了眼睛,像被踩到了痛腳,語調發冷:“說得好聽,遇到點天災人禍,還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嘿,您可算說正事兒了。”阿昭反倒露齒一笑,“大難臨頭各自飛,不好嗎?兩邊都活著就是好事啊。活著總有再見的時候,其心其志未改,則大風大雨無礙。”
“我真羨慕你,也挺討厭你。”對方說,“年輕,沒吃過苦,初生牛犢不怕虎。”
“我麼,就不羨慕你啦。”阿昭說,看著不遠處張望著他們的公良至,又看看不再遊刃有餘的年長者,重新快活了起來。他說:“我頂討厭自居吃的鹽比我們米還多的老傢伙,自己摔下來,就覺得山頂根本沒有路,天天說‘等你們到我這個年紀就懂了’。抱歉,我再年長几十歲,也不會變成老傢伙們那副要死不活的樣子啊。”
神秘人嗤笑一聲,意味深長地說:“是嗎?”
“是啊。”阿昭理所當然道,“我不知道前輩遇到過什麼才變成這樣子,但我不是您,良至也不是你認識的什麼人,我們就是我們,別人的經驗不是我們的經驗。”
“哪怕命中注定?”
“你怎麼跟神棍似的?”阿昭說,“命中注定寫完了,那日子就不要過了?就是走過一次的路,重走一次終點沒準不同呢。”
“哪怕已經走過了一千次?”
“只要重點不是我想要的那個,”阿昭昂首挺胸道,“那我就要走一千零一次,一千零二次……直到走到為止。”
他的眼睛澄澈如鏡,一時讓魏昭語塞。他張開嘴,不知道對年輕的自己說什麼。
“前輩!”公良至突然叫起來。
遠方的偵查陣法被觸動,追兵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乾天雙壁對魏昭使用了[旁若無人渾然一體秀恩愛]攻擊,魏昭受到了傷害公良至對魏昭發動了[陣法]攻擊,破除魏昭馬甲,公良至受到了精神震撼,立場轉為中立魏昭對阿昭使用了[我和良至之間有秘密]攻擊,阿昭受到了傷害魏昭對公良至使用了[良至]召喚,阿昭陷入了[誰准你這樣叫我的良至]狀態,挑釁成功,進入單挑戰鬥魏昭對阿昭使用了[來腦補一下良至有道侶後丟下你的生活吧],阿昭受到了傷害魏昭對阿昭使用了[命定如此]攻擊,阿昭回以[才不會變成你這樣的垃圾大人]攻擊,魏昭受到了傷害阿昭對魏昭使用了[一千次做不到就做一千零一次啊],自身進入[道心通透]無敵狀態,魏昭受到了暴擊,再起不能,脫離戰鬥以大號欺小號失敗的魏昭一臉懵逼
大概因為19歲時阿昭使用的還是主角模板吧?:P
第65章
敵襲之前,魏昭正與年輕的自己大眼瞪小眼,不知要說什麼好。
他不讓公良至說破自己的身份本就懷著點惡劣心思,想看阿昭為他們突如其來的親近直跳腳——沒人比他更清楚阿昭會氣悶成什麼樣子了。前幾日他看著過去的自己和公良至憋悶,現在輪到過去的自己被悶在鼓裡委屈,這樣才公平。那小子活該,誰讓他死活不開竅。
那顆木頭腦袋裡明明裝著對公良至的滿腔愛意,愛意的出口卻只鑿出一個,名為“友誼”。像沙漏里的最後一顆沙子卡在了裡頭,量變最終變不成質變,分離前的曖昧僵局幾乎卡成了永遠。這也是魏昭對阿昭不慡的理由之一,他對那時的懵懂能理解卻無法帶入,就像你不會理解自己六個月大時為什麼要啃自己的腳趾。
十九歲的阿昭擁有世間最珍貴的珍寶而不自知,魏昭想掐著他的脖子讓他轉過頭去,好好看一看公良至注視他的眼神,而非警惕地盯著十多年後的他自己,像只被侵犯了領地的牧羊犬。對話開始時魏昭想告訴他,你占著鍋子不吃肉就別怪別人惦記;等對話到了後來,他又想嘲笑年輕人的不識天高地厚,沒經歷過苦楚的人怎麼好意思說自己不怕、不恨、不怨?瞧瞧你對面,未來就活生生站在這邊呢。
這十多年來魏昭很少有時候不怨恨不生氣,他想嘲笑阿昭,想說服他,卻快被他說動了。
為什麼?不知道。哪怕有足夠多的理由和活生生的實例,到最後魏昭還是啞口無言。可能因為阿昭的眸子像東升的旭日,而魏昭已在他破敗的皮囊里垂垂老矣;也可能因為魏昭從未喜歡過如今的自己,他打心眼裡覺得自己並不可信。天之驕子與喪家之犬面對面,後者要怎麼說服前者?年輕的阿昭天不怕地不怕,既無憂愁也無憤懣,他不可能理解魏昭,就像魏昭已經變不回他。
阿昭當然不會被說服啦,人族一次次掙脫束縛走到今日,可不就是因為年輕人不聽老東西的話嗎。
時空在此轉了個滑稽的弧度,像一場鬧劇,劇變前與劇變後。他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老傢伙,但注視著曾經的自己意外地並不讓人灰心喪氣。魏昭在餘燼中看到了曾經的火光,他在快被時光洗刷殆盡的過去發現了自己的一身鐵骨,一腔熱血,一顆赤誠之心。
難道因為火焰終將熄滅,就要否認曾經的熾熱嗎?難道因為城鎮終將老去,就要否認遺址上曾經奔走的先民?魏昭曾在遊歷中見到過沙漠中古老而巨大的空城,當同行者們傷春悲秋,他只感到激動與敬意。他從不認為遺蹟是讓人悲傷的東西,那意味著如今沉寂的土地上曾有過燦爛的文明,有許許多多人曾在此活過,燦爛如流星。對這些痕跡的匆匆一瞥便能讓人鼓舞,如同勇氣在腳印中隔代傳承。
魏昭依然這樣覺得。他在自己的欣喜中看到了一脈相承的烈火。
或許過一千次,他還會走到這等地步。但哪怕到了第一千零一輪,年輕的魏昭還是會昂首挺胸,說:我要再試一次!
魏昭覺得自己的心在躁動,像一隻快要破殼的鳥。他隱隱覺得自己悟到了什麼東西,仿佛門扉上的鐵鎖落地,仿佛冰冷無光的石牆裂開一道fèng隙,只要輕輕一推……
“前輩!”公良至示警道。
敵人來了。
那短暫的瞬間離去了,魏昭回過神來,滿腔怒火都算到了敵人頭上。他神識一掃,這回的陣容要比上次少了不少,六個築基高階,無一金丹。
“走!”魏昭對另外二人低喝一聲,抽出玄武劍。
這把劍是從公良至那兒拿來的,放在芥子袋裡的備用品,不夠銳利也不夠輕巧,唯一值得一提的只在於結實耐用。魏昭不好和這時期的阿昭搶那把離火劍,因此玄武劍成了差強人意的選擇,姑且可以承載奪天劍氣。以一個築基修士的能耐,並指為劍的效果要比真拿著把劍差許多。
阿昭向公良至跑了過去,公良至毫不拖泥帶水地向著他們計劃好的方向飛遁。兩個魔修似乎有轉移之技,驟然閃現在乾天雙壁前進的方向。不幸,他們剛一露面就被阿昭和公良至劈頭蓋臉打了回去,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像路上的碎石一樣被清理掉。
魏昭擋住了剩下四個魔修,手中劍氣生生不息。
他出劍的速度快而精準,經過幾日的練習,魏昭已經開始習慣現在的身體。他基本被打回了與玄冰淵下的詛咒相容之前,沒有神鬼莫測的惡意與大部分魔龍之力,但也不必遭受苦痛和心魔的騷擾。魏昭好似從中年酒鬼變回了年輕人,他沒這麼強大,控制力卻正在歸位。
半龍之身讓魏昭的劍比以往更快、更強,拓寬的精神又讓他更準確。初時幾劍還是試探的演練,當魔修們覺得不過如此,他們驚覺劍光驟然提升,快成一片,仿佛發澀的齒輪在運轉中熟悉起來。
最快的那個魔修就快突破魏昭的防線,正在此時他發現鋪天蓋地都是銀梭般的刺目劍光。好似天空中穿梭的流星雨,那些銀梭越來越快,首尾相連,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那魔修低喝一聲,身體驀然解體,幻化成一根根激she而出的羽毛,趁著面前大網還未籠罩天地時向四面八方飛去。下一刻慘叫聲也在四面八方響起,隱形的複雜陣紋被撞出了蹤跡,早已覆蓋了劍光還未到達的地方。
魏昭沒學完奪天劍抄,但他本來就擅長劍道,並且有足夠閱歷,使用好現有的資源走一把捷徑。
公良至的陣法可不止能預警。
大陣仿佛一台織機,劍氣就如同其中上下翻飛的針與線。魏昭的奪天劍氣與公良至的大陣慢慢合為一體,就和這些日子來私下演練的一樣,在磨合中起效了。
劍氣結陣,化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又化作紅花、綠葉、白蓮藕,星羅萬象,無所不包。《捕龍印》中蕭逸飛的奪天劍法一往無前,一劍能破萬法,而做不到那樣心無旁騖的魏昭,索性以“繁雜”入劍。他曾一心一意、勇往直前,也曾徘徊躑躅、輾轉反側;他曾生機勃勃、樂觀活潑,也曾死氣沉沉、恨意滔天……於是魏昭版本的奪天劍陣也是如此。
在那讓人眼花繚亂的大陣當中,有的劍光純粹無比,銳氣十足,其色淺淡如波光,卻銳利得僅僅錯身而過就能讓築基修士皮膚生疼;有的將陣中萬物籠罩在其中,縝密如周天星斗運行,鎖住每一條去路;有的劍氣狡詐而靈活,時不時遁入虛空又重新飛出,難以被魔修們的神識覺察,潤物細無聲,威力不算巨大卻難以閃避,在陣中人身上留下道道血痕。
剛才化作無數道羽毛的魔修重新歸為一體,他臉上血色已失,看著身體都瘦了一圈——顯然有不少部分被留在了原處。本以為能馬上脫身的四個築基高階魔修如臨大敵,只能在巨大壓力下暫時放棄突破,將快要衝向外面的法寶急速收回。一道道光芒遊走,或是也結成了陣法,或是只憑藉速度和力量,將周身護了個嚴實。
這策略也頗為正確,哪怕劍陣中各式各樣的劍氣再強大、再快速、再隱蔽,歸根結底也要打中才會產生效果。陣中魔修無法突破,主持著大陣的魏昭也無法抽身,兩廂膠著之下,哪一邊都無法動彈。
魏昭從生澀到找到節奏耗時十幾息,魔修從被劍陣打了個措手不及到回防也只用了十幾息。四個魔修身上各個帶血,可惜除了那個想用解體大法,結果不幸把自己送進絞肉機里的魔修以外,每一個都只受了點皮肉傷。多半吃了之前的教訓,如今前來追蹤的魔修中並無庸手,在他們的專心防守之下,魏昭也無法儘快拿下其中之一。幾百道劍氣只能不停打在他們的護體法寶上,密密麻麻、接連不斷的劍氣碰撞聲好似驟雨打芭蕉,待魏昭再次提速,無數撞擊聲連成了一片,遠遠聽去,好似只有一聲劍鳴長嘯,久久不息。
阿昭又火大起來,為他的笑容,為他假設出的殘酷未來。他氣沖沖地說:“我與他一起長大,彼此知根知底,阿昭才不是那種……”
“十二年。”神秘人說,“你們不過相遇十二年,哪裡知道今後數百年如何度過?連今後十年在哪裡都不知道。”
“我跟良至在一起。”阿昭咬定道。
“哪怕被分開?”
“我們沒有腳嗎?不會重新走一塊兒去嗎?”阿昭哼了一聲,“成不成在天意,做不做在我們。”
蛇眼之人危險地眯起了眼睛,像被踩到了痛腳,語調發冷:“說得好聽,遇到點天災人禍,還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嘿,您可算說正事兒了。”阿昭反倒露齒一笑,“大難臨頭各自飛,不好嗎?兩邊都活著就是好事啊。活著總有再見的時候,其心其志未改,則大風大雨無礙。”
“我真羨慕你,也挺討厭你。”對方說,“年輕,沒吃過苦,初生牛犢不怕虎。”
“我麼,就不羨慕你啦。”阿昭說,看著不遠處張望著他們的公良至,又看看不再遊刃有餘的年長者,重新快活了起來。他說:“我頂討厭自居吃的鹽比我們米還多的老傢伙,自己摔下來,就覺得山頂根本沒有路,天天說‘等你們到我這個年紀就懂了’。抱歉,我再年長几十歲,也不會變成老傢伙們那副要死不活的樣子啊。”
神秘人嗤笑一聲,意味深長地說:“是嗎?”
“是啊。”阿昭理所當然道,“我不知道前輩遇到過什麼才變成這樣子,但我不是您,良至也不是你認識的什麼人,我們就是我們,別人的經驗不是我們的經驗。”
“哪怕命中注定?”
“你怎麼跟神棍似的?”阿昭說,“命中注定寫完了,那日子就不要過了?就是走過一次的路,重走一次終點沒準不同呢。”
“哪怕已經走過了一千次?”
“只要重點不是我想要的那個,”阿昭昂首挺胸道,“那我就要走一千零一次,一千零二次……直到走到為止。”
他的眼睛澄澈如鏡,一時讓魏昭語塞。他張開嘴,不知道對年輕的自己說什麼。
“前輩!”公良至突然叫起來。
遠方的偵查陣法被觸動,追兵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乾天雙壁對魏昭使用了[旁若無人渾然一體秀恩愛]攻擊,魏昭受到了傷害公良至對魏昭發動了[陣法]攻擊,破除魏昭馬甲,公良至受到了精神震撼,立場轉為中立魏昭對阿昭使用了[我和良至之間有秘密]攻擊,阿昭受到了傷害魏昭對公良至使用了[良至]召喚,阿昭陷入了[誰准你這樣叫我的良至]狀態,挑釁成功,進入單挑戰鬥魏昭對阿昭使用了[來腦補一下良至有道侶後丟下你的生活吧],阿昭受到了傷害魏昭對阿昭使用了[命定如此]攻擊,阿昭回以[才不會變成你這樣的垃圾大人]攻擊,魏昭受到了傷害阿昭對魏昭使用了[一千次做不到就做一千零一次啊],自身進入[道心通透]無敵狀態,魏昭受到了暴擊,再起不能,脫離戰鬥以大號欺小號失敗的魏昭一臉懵逼
大概因為19歲時阿昭使用的還是主角模板吧?:P
第65章
敵襲之前,魏昭正與年輕的自己大眼瞪小眼,不知要說什麼好。
他不讓公良至說破自己的身份本就懷著點惡劣心思,想看阿昭為他們突如其來的親近直跳腳——沒人比他更清楚阿昭會氣悶成什麼樣子了。前幾日他看著過去的自己和公良至憋悶,現在輪到過去的自己被悶在鼓裡委屈,這樣才公平。那小子活該,誰讓他死活不開竅。
那顆木頭腦袋裡明明裝著對公良至的滿腔愛意,愛意的出口卻只鑿出一個,名為“友誼”。像沙漏里的最後一顆沙子卡在了裡頭,量變最終變不成質變,分離前的曖昧僵局幾乎卡成了永遠。這也是魏昭對阿昭不慡的理由之一,他對那時的懵懂能理解卻無法帶入,就像你不會理解自己六個月大時為什麼要啃自己的腳趾。
十九歲的阿昭擁有世間最珍貴的珍寶而不自知,魏昭想掐著他的脖子讓他轉過頭去,好好看一看公良至注視他的眼神,而非警惕地盯著十多年後的他自己,像只被侵犯了領地的牧羊犬。對話開始時魏昭想告訴他,你占著鍋子不吃肉就別怪別人惦記;等對話到了後來,他又想嘲笑年輕人的不識天高地厚,沒經歷過苦楚的人怎麼好意思說自己不怕、不恨、不怨?瞧瞧你對面,未來就活生生站在這邊呢。
這十多年來魏昭很少有時候不怨恨不生氣,他想嘲笑阿昭,想說服他,卻快被他說動了。
為什麼?不知道。哪怕有足夠多的理由和活生生的實例,到最後魏昭還是啞口無言。可能因為阿昭的眸子像東升的旭日,而魏昭已在他破敗的皮囊里垂垂老矣;也可能因為魏昭從未喜歡過如今的自己,他打心眼裡覺得自己並不可信。天之驕子與喪家之犬面對面,後者要怎麼說服前者?年輕的阿昭天不怕地不怕,既無憂愁也無憤懣,他不可能理解魏昭,就像魏昭已經變不回他。
阿昭當然不會被說服啦,人族一次次掙脫束縛走到今日,可不就是因為年輕人不聽老東西的話嗎。
時空在此轉了個滑稽的弧度,像一場鬧劇,劇變前與劇變後。他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種老傢伙,但注視著曾經的自己意外地並不讓人灰心喪氣。魏昭在餘燼中看到了曾經的火光,他在快被時光洗刷殆盡的過去發現了自己的一身鐵骨,一腔熱血,一顆赤誠之心。
難道因為火焰終將熄滅,就要否認曾經的熾熱嗎?難道因為城鎮終將老去,就要否認遺址上曾經奔走的先民?魏昭曾在遊歷中見到過沙漠中古老而巨大的空城,當同行者們傷春悲秋,他只感到激動與敬意。他從不認為遺蹟是讓人悲傷的東西,那意味著如今沉寂的土地上曾有過燦爛的文明,有許許多多人曾在此活過,燦爛如流星。對這些痕跡的匆匆一瞥便能讓人鼓舞,如同勇氣在腳印中隔代傳承。
魏昭依然這樣覺得。他在自己的欣喜中看到了一脈相承的烈火。
或許過一千次,他還會走到這等地步。但哪怕到了第一千零一輪,年輕的魏昭還是會昂首挺胸,說:我要再試一次!
魏昭覺得自己的心在躁動,像一隻快要破殼的鳥。他隱隱覺得自己悟到了什麼東西,仿佛門扉上的鐵鎖落地,仿佛冰冷無光的石牆裂開一道fèng隙,只要輕輕一推……
“前輩!”公良至示警道。
敵人來了。
那短暫的瞬間離去了,魏昭回過神來,滿腔怒火都算到了敵人頭上。他神識一掃,這回的陣容要比上次少了不少,六個築基高階,無一金丹。
“走!”魏昭對另外二人低喝一聲,抽出玄武劍。
這把劍是從公良至那兒拿來的,放在芥子袋裡的備用品,不夠銳利也不夠輕巧,唯一值得一提的只在於結實耐用。魏昭不好和這時期的阿昭搶那把離火劍,因此玄武劍成了差強人意的選擇,姑且可以承載奪天劍氣。以一個築基修士的能耐,並指為劍的效果要比真拿著把劍差許多。
阿昭向公良至跑了過去,公良至毫不拖泥帶水地向著他們計劃好的方向飛遁。兩個魔修似乎有轉移之技,驟然閃現在乾天雙壁前進的方向。不幸,他們剛一露面就被阿昭和公良至劈頭蓋臉打了回去,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會像路上的碎石一樣被清理掉。
魏昭擋住了剩下四個魔修,手中劍氣生生不息。
他出劍的速度快而精準,經過幾日的練習,魏昭已經開始習慣現在的身體。他基本被打回了與玄冰淵下的詛咒相容之前,沒有神鬼莫測的惡意與大部分魔龍之力,但也不必遭受苦痛和心魔的騷擾。魏昭好似從中年酒鬼變回了年輕人,他沒這麼強大,控制力卻正在歸位。
半龍之身讓魏昭的劍比以往更快、更強,拓寬的精神又讓他更準確。初時幾劍還是試探的演練,當魔修們覺得不過如此,他們驚覺劍光驟然提升,快成一片,仿佛發澀的齒輪在運轉中熟悉起來。
最快的那個魔修就快突破魏昭的防線,正在此時他發現鋪天蓋地都是銀梭般的刺目劍光。好似天空中穿梭的流星雨,那些銀梭越來越快,首尾相連,編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那魔修低喝一聲,身體驀然解體,幻化成一根根激she而出的羽毛,趁著面前大網還未籠罩天地時向四面八方飛去。下一刻慘叫聲也在四面八方響起,隱形的複雜陣紋被撞出了蹤跡,早已覆蓋了劍光還未到達的地方。
魏昭沒學完奪天劍抄,但他本來就擅長劍道,並且有足夠閱歷,使用好現有的資源走一把捷徑。
公良至的陣法可不止能預警。
大陣仿佛一台織機,劍氣就如同其中上下翻飛的針與線。魏昭的奪天劍氣與公良至的大陣慢慢合為一體,就和這些日子來私下演練的一樣,在磨合中起效了。
劍氣結陣,化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又化作紅花、綠葉、白蓮藕,星羅萬象,無所不包。《捕龍印》中蕭逸飛的奪天劍法一往無前,一劍能破萬法,而做不到那樣心無旁騖的魏昭,索性以“繁雜”入劍。他曾一心一意、勇往直前,也曾徘徊躑躅、輾轉反側;他曾生機勃勃、樂觀活潑,也曾死氣沉沉、恨意滔天……於是魏昭版本的奪天劍陣也是如此。
在那讓人眼花繚亂的大陣當中,有的劍光純粹無比,銳氣十足,其色淺淡如波光,卻銳利得僅僅錯身而過就能讓築基修士皮膚生疼;有的將陣中萬物籠罩在其中,縝密如周天星斗運行,鎖住每一條去路;有的劍氣狡詐而靈活,時不時遁入虛空又重新飛出,難以被魔修們的神識覺察,潤物細無聲,威力不算巨大卻難以閃避,在陣中人身上留下道道血痕。
剛才化作無數道羽毛的魔修重新歸為一體,他臉上血色已失,看著身體都瘦了一圈——顯然有不少部分被留在了原處。本以為能馬上脫身的四個築基高階魔修如臨大敵,只能在巨大壓力下暫時放棄突破,將快要衝向外面的法寶急速收回。一道道光芒遊走,或是也結成了陣法,或是只憑藉速度和力量,將周身護了個嚴實。
這策略也頗為正確,哪怕劍陣中各式各樣的劍氣再強大、再快速、再隱蔽,歸根結底也要打中才會產生效果。陣中魔修無法突破,主持著大陣的魏昭也無法抽身,兩廂膠著之下,哪一邊都無法動彈。
魏昭從生澀到找到節奏耗時十幾息,魔修從被劍陣打了個措手不及到回防也只用了十幾息。四個魔修身上各個帶血,可惜除了那個想用解體大法,結果不幸把自己送進絞肉機里的魔修以外,每一個都只受了點皮肉傷。多半吃了之前的教訓,如今前來追蹤的魔修中並無庸手,在他們的專心防守之下,魏昭也無法儘快拿下其中之一。幾百道劍氣只能不停打在他們的護體法寶上,密密麻麻、接連不斷的劍氣碰撞聲好似驟雨打芭蕉,待魏昭再次提速,無數撞擊聲連成了一片,遠遠聽去,好似只有一聲劍鳴長嘯,久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