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宋越乘著青辰的馬車,去了英國公府。英國公只聽他那麼一說,立刻便到徐延府上要人去了。
徐延看見英國公,原還在想不知道他是來喝酒的,還是來告訴他那三萬人馬已經到了太原。哪裡知道,對方竟是來要人的。起先,徐延還和和氣氣地找藉口推脫,說人不舒服,見不得。哪知英國公根本不吃他那一套,只吩咐帶來的人要到府里去搜,甚至還說出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這樣的話。
徐斯臨原是在後院小亭里喝酒,也被這麼大的動靜驚動了。他腦子裡只想,果然是瞞不住的,該來的還是會來。酒勁上頭,心裡對那還擱在柴房不許任何人靠近的屍首愧意更深,後來他就到了堂里,把蘇妙儀已死的消息告訴了英國公。
“別找了,她死了,怪我。”
徐延原本還在狡辯,沒想到兒子突然來了,還道出了實情,腦子一轉把兒子往後拽,“他喝多了,胡言亂語。”
英國公來之前,早有不好的預感,聽徐斯臨這樣一說,當場就崩潰了。蘇妙儀是他唯一的女兒,自己捧在手心上疼愛都來不及,哪想嫁入了別人家,就這麼香消玉殞了。
他心中不忿,拽著徐延的衣領就便怒吼:“你還我女兒來!”
徐延任他揪著衣領,也不狡辯。這下紙是包不住火了,他才讓人將柴房裡蘇妙儀的屍首抬了出來。這幾日天轉涼了些,他又讓人以冰塊來給屍體降溫,所幸屍體還沒有腐爛,只是原本一張巴掌大的小臉,蒼白而浮腫。
英國公白髮人送黑髮人,一時忍不住心中哀意,抱著屍首就老淚縱橫。
徐延哪管這些,心中只惦記著那三萬人馬,擔心他反悔改主意,於是不惜拉下老臉來求人,“妙儀雖死了,你我到底是親家……”
英國公哪還願意跟他多說廢話,讓人帶上蘇妙儀的屍體,登時就甩門而去,臨走前,留下一句話,“我與你徐延從此以後不是親家,是仇家。那三萬人馬會立刻返回西北,你休要再妄想了。”
待英國公走後,徐延“啪”地扇了兒子一個巴掌,“不過就是死了個人,值得你成日喝酒,來此胡言亂語。這下好了,徐家就要家破人亡了!”
從小到大,父親對他都是和顏悅色的,從不曾打罵過他。
今日,是第一回。
徐延說的沒有錯,徐家就要大難臨頭了。
英國公撤兵後,蜀王大軍等不到援軍,已是士氣大減,在與白蓮教的對抗中連連退敗。十萬大軍抵擋了半個月多,已是才剩了不到六萬人。
徐延心知蜀王若敗,朱瑞勢必饒不了他,前方送來的軍情一日不如一日,他也再經不起日日煎熬了,於是下定主意,想要舉家帶著逃離京城。到底是在官場縱橫了二十多年,前首輔徐延人脈頗廣,幾封書信來回,很快就確定好了未來的藏身之處。
徐斯臨這些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的,已是懶得再去想什麼,徐延讓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就像是個提線木偶。
可惜,現實並不如徐延想像的美好。黃珩受朱瑞口諭,早就已經派了人盯著他,京城各方向把守城門的禁軍也早就換了撥人,不在徐延的掌控之下。在看到他出城的時候,禁軍們便將他們悉數捉了起來,送入了大牢。
在這些人里,不包括明湘。
在徐延確定要逃亡的時候,徐斯臨把明湘放走了。徐延自身難保,也顧不得兒子的一個小妾。明湘雖捨不得徐斯臨,但徐斯臨不肯帶上她,她也只能含淚與他分別,一個人背著包袱,淒涼孤單地回了家。
……
不出幾日,朱瑞的聖意就通過黃珩傳達了下來——徐家滿門抄斬,株連九族。
朱瑞好容易清醒了一陣子,聽到徐延被捉的消息,一時心中又是鬱氣積結,“念他多年侍奉的份上,本想讓他多活幾天,他竟死不悔改,還想著跑。罷了,就讓他活到這個份上吧。”
最終,朝廷裁定徐延負有陷害忠良、勾結藩王、貪污稅銀等數十樁罪,依大明皇帝旨意,三日後滿門抄斬,株連九族。此外,與其來往密切的徐黨官員,一併革職發落。
得知三日後就要赴死,被關在牢獄裡的徐延懇求牢頭,說是想再見朱瑞一面。牢頭請示了黃珩,黃珩猶豫了一番,想要去奏請朱瑞時,卻是發現,躺在龍床上的朱瑞,這一次真正停止了呼吸。
殯天了。
朱瑞到底是在徐延之前去了,徐延臨死前的最後一個要求,他沒有再滿足他。
黃珩第一時間將死訊稟報了太子朱祤洛,朱祤洛發布了國喪。一時間,舉國哀悼,全國各寺廟敲了三萬下鍾。
因大明還面臨著戰事,國不可一日無君,故而在朱瑞去世後的第二天,為穩定政局和軍心,在眾臣子的建議下,太子朱祤洛登基稱帝。
大明朝,終於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登基大典過後,新帝朱祤洛就收到黃珩奉上來了一塊東西——徐家曾獲先帝賜予的金書鐵券。
徐家到底曾是鼎盛的權貴之家,徐延又擅於討朱瑞的歡心,得了這一塊牌子,也不足為奇。
徐延之前想要見朱瑞,也是想以這塊金書鐵券保住兒子的命,以期徐家香火不滅。可惜他還沒見到朱瑞,朱瑞就已經死了,現在朱祤洛繼位,他便只能向朱祤洛求情。
謀反是誅九族的大罪,五馬分屍、剝皮拆骨等極刑也不為過,金書鐵券這東西能不能管用,那也得看當朝皇帝想不想認。若是不想認,免了一次死,再尋個由頭定下個死罪,那就再無牌子可免死。
燭火輕輕搖晃。
少年天子端坐於乾清宮的龍椅上,漆黑的眸子看著手裡的鐵牌,一張仍帶著些許青澀的俊臉卻是沒有什麼表情,薄唇微抿。
徐延首先是叛亂罪臣,這麼多年又貪墨了這麼多國帑民財,當年還勾結鄭貴妃害死了他的母后,如今他終於得了報應,當是死不足惜。徐斯臨是他的兒子,這兩年也幫他辦了不少事,雖不是罪大惡極之人,但也難辭其咎。尤其,他還曾助徐延陷害了自己的老師。
他的老師,可是他朱祤洛老師的老師。
要不要放過他呢?斬草不除根,勢必後患無窮。
朱祤洛心裡猶疑不定,卻是由老師二字字,聯想到了青辰。
說來,他們已是有許久未見了。之前鄭貴妃把他關在慈慶宮裡,不許他與任何人相見,後來青辰又因救下宋越,也不便回朝,再後來又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也都顧不上聯繫。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
正是思慮之時,忽有人來報:“皇上,沈青辰沈大人有事求見。”
朱祤洛眼睛一亮,“快讓她進來!”
青辰見了朱祤洛,先行面君禮,“微臣沈青辰,參見皇帝陛下。”
朱祤洛卻是直接從龍椅上走了下來,到她面前有些激動道:“沈師傅,朕有許久沒有見到你了。”
都想你了。
青辰看他穿著一身明黃龍袍,更顯得英姿勃發,灼灼不凡,心裡也為他高興。不過眼下顧不得與他敘舊,今日她來,是有事要求他。
徐延看見英國公,原還在想不知道他是來喝酒的,還是來告訴他那三萬人馬已經到了太原。哪裡知道,對方竟是來要人的。起先,徐延還和和氣氣地找藉口推脫,說人不舒服,見不得。哪知英國公根本不吃他那一套,只吩咐帶來的人要到府里去搜,甚至還說出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這樣的話。
徐斯臨原是在後院小亭里喝酒,也被這麼大的動靜驚動了。他腦子裡只想,果然是瞞不住的,該來的還是會來。酒勁上頭,心裡對那還擱在柴房不許任何人靠近的屍首愧意更深,後來他就到了堂里,把蘇妙儀已死的消息告訴了英國公。
“別找了,她死了,怪我。”
徐延原本還在狡辯,沒想到兒子突然來了,還道出了實情,腦子一轉把兒子往後拽,“他喝多了,胡言亂語。”
英國公來之前,早有不好的預感,聽徐斯臨這樣一說,當場就崩潰了。蘇妙儀是他唯一的女兒,自己捧在手心上疼愛都來不及,哪想嫁入了別人家,就這麼香消玉殞了。
他心中不忿,拽著徐延的衣領就便怒吼:“你還我女兒來!”
徐延任他揪著衣領,也不狡辯。這下紙是包不住火了,他才讓人將柴房裡蘇妙儀的屍首抬了出來。這幾日天轉涼了些,他又讓人以冰塊來給屍體降溫,所幸屍體還沒有腐爛,只是原本一張巴掌大的小臉,蒼白而浮腫。
英國公白髮人送黑髮人,一時忍不住心中哀意,抱著屍首就老淚縱橫。
徐延哪管這些,心中只惦記著那三萬人馬,擔心他反悔改主意,於是不惜拉下老臉來求人,“妙儀雖死了,你我到底是親家……”
英國公哪還願意跟他多說廢話,讓人帶上蘇妙儀的屍體,登時就甩門而去,臨走前,留下一句話,“我與你徐延從此以後不是親家,是仇家。那三萬人馬會立刻返回西北,你休要再妄想了。”
待英國公走後,徐延“啪”地扇了兒子一個巴掌,“不過就是死了個人,值得你成日喝酒,來此胡言亂語。這下好了,徐家就要家破人亡了!”
從小到大,父親對他都是和顏悅色的,從不曾打罵過他。
今日,是第一回。
徐延說的沒有錯,徐家就要大難臨頭了。
英國公撤兵後,蜀王大軍等不到援軍,已是士氣大減,在與白蓮教的對抗中連連退敗。十萬大軍抵擋了半個月多,已是才剩了不到六萬人。
徐延心知蜀王若敗,朱瑞勢必饒不了他,前方送來的軍情一日不如一日,他也再經不起日日煎熬了,於是下定主意,想要舉家帶著逃離京城。到底是在官場縱橫了二十多年,前首輔徐延人脈頗廣,幾封書信來回,很快就確定好了未來的藏身之處。
徐斯臨這些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的,已是懶得再去想什麼,徐延讓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就像是個提線木偶。
可惜,現實並不如徐延想像的美好。黃珩受朱瑞口諭,早就已經派了人盯著他,京城各方向把守城門的禁軍也早就換了撥人,不在徐延的掌控之下。在看到他出城的時候,禁軍們便將他們悉數捉了起來,送入了大牢。
在這些人里,不包括明湘。
在徐延確定要逃亡的時候,徐斯臨把明湘放走了。徐延自身難保,也顧不得兒子的一個小妾。明湘雖捨不得徐斯臨,但徐斯臨不肯帶上她,她也只能含淚與他分別,一個人背著包袱,淒涼孤單地回了家。
……
不出幾日,朱瑞的聖意就通過黃珩傳達了下來——徐家滿門抄斬,株連九族。
朱瑞好容易清醒了一陣子,聽到徐延被捉的消息,一時心中又是鬱氣積結,“念他多年侍奉的份上,本想讓他多活幾天,他竟死不悔改,還想著跑。罷了,就讓他活到這個份上吧。”
最終,朝廷裁定徐延負有陷害忠良、勾結藩王、貪污稅銀等數十樁罪,依大明皇帝旨意,三日後滿門抄斬,株連九族。此外,與其來往密切的徐黨官員,一併革職發落。
得知三日後就要赴死,被關在牢獄裡的徐延懇求牢頭,說是想再見朱瑞一面。牢頭請示了黃珩,黃珩猶豫了一番,想要去奏請朱瑞時,卻是發現,躺在龍床上的朱瑞,這一次真正停止了呼吸。
殯天了。
朱瑞到底是在徐延之前去了,徐延臨死前的最後一個要求,他沒有再滿足他。
黃珩第一時間將死訊稟報了太子朱祤洛,朱祤洛發布了國喪。一時間,舉國哀悼,全國各寺廟敲了三萬下鍾。
因大明還面臨著戰事,國不可一日無君,故而在朱瑞去世後的第二天,為穩定政局和軍心,在眾臣子的建議下,太子朱祤洛登基稱帝。
大明朝,終於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登基大典過後,新帝朱祤洛就收到黃珩奉上來了一塊東西——徐家曾獲先帝賜予的金書鐵券。
徐家到底曾是鼎盛的權貴之家,徐延又擅於討朱瑞的歡心,得了這一塊牌子,也不足為奇。
徐延之前想要見朱瑞,也是想以這塊金書鐵券保住兒子的命,以期徐家香火不滅。可惜他還沒見到朱瑞,朱瑞就已經死了,現在朱祤洛繼位,他便只能向朱祤洛求情。
謀反是誅九族的大罪,五馬分屍、剝皮拆骨等極刑也不為過,金書鐵券這東西能不能管用,那也得看當朝皇帝想不想認。若是不想認,免了一次死,再尋個由頭定下個死罪,那就再無牌子可免死。
燭火輕輕搖晃。
少年天子端坐於乾清宮的龍椅上,漆黑的眸子看著手裡的鐵牌,一張仍帶著些許青澀的俊臉卻是沒有什麼表情,薄唇微抿。
徐延首先是叛亂罪臣,這麼多年又貪墨了這麼多國帑民財,當年還勾結鄭貴妃害死了他的母后,如今他終於得了報應,當是死不足惜。徐斯臨是他的兒子,這兩年也幫他辦了不少事,雖不是罪大惡極之人,但也難辭其咎。尤其,他還曾助徐延陷害了自己的老師。
他的老師,可是他朱祤洛老師的老師。
要不要放過他呢?斬草不除根,勢必後患無窮。
朱祤洛心裡猶疑不定,卻是由老師二字字,聯想到了青辰。
說來,他們已是有許久未見了。之前鄭貴妃把他關在慈慶宮裡,不許他與任何人相見,後來青辰又因救下宋越,也不便回朝,再後來又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也都顧不上聯繫。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
正是思慮之時,忽有人來報:“皇上,沈青辰沈大人有事求見。”
朱祤洛眼睛一亮,“快讓她進來!”
青辰見了朱祤洛,先行面君禮,“微臣沈青辰,參見皇帝陛下。”
朱祤洛卻是直接從龍椅上走了下來,到她面前有些激動道:“沈師傅,朕有許久沒有見到你了。”
都想你了。
青辰看他穿著一身明黃龍袍,更顯得英姿勃發,灼灼不凡,心裡也為他高興。不過眼下顧不得與他敘舊,今日她來,是有事要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