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頁
但宗博義並不是銀錢能打動的,所以她也沒多勸,只說道:“那好,我會讓帳房給你結清工錢的。”
宗博義搖頭笑道:“且在帳上掛著,說不準等閒了我還會再來。又或者等何時我一窮二白,再來討要。”
沈瑜笑了聲:“那好。”
宗博義說走就走,沈瑜無奈之下,也只能讓另一位說書先生頂上,可效果卻遠不如前,間接地也影響到了茶樓的生意。
雁歌見沈瑜發著愁,便動了心思,向她道:“其實我倒知道一個人,或許能用。”
“什麼人?”
雁歌撓了撓頭:“只是他脾氣死倔,等我先勸勸。”
“那好,就交給你了。”沈瑜一時半會兒也沒更好的法子,只好死馬當活馬醫,應下來。
茶樓這邊交給雁歌,她則分心去收拾修齊居。
早前老夫人責問她之後,她就與點青商議了主意,只是那時候風頭剛過,貿然行動怕是會打草驚蛇。如今也算過去月余,那人見著無事,想來是會放低警惕之心,正是撒網捕魚的好時候。
而點青也應約而來,同她來演這齣戲。
第106章
點青並不是獨自來的,還帶了個嬤嬤。
沈瑜也早就知會了青溪,幫著來下這個網。
她並沒有懷疑青溪,畢竟青溪時時跟在她身旁,也犯不著去賣了她討好老夫人,那才真是因小失大。再者,她還是信得過自己的直覺的。
修齊居中本就沒有幾個丫鬟,青溪讓她們搬了許多盆秋菊來,借著掃落葉移植花枝,將所有人都聚在了院中,親眼看著點青帶著大夫上門來。
請那嬤嬤進屋後,沈瑜先是裝作想要掩上房門的樣子,猶豫了一瞬之後又停了手,神情不大自在地進了內室。
片刻後,青溪出了房門,神色匆匆地向外走去,又向院角移栽菊花的一眾丫鬟說了句:“我有急事要出去一趟,你們誰去給客人倒個茶。”
沈瑜一向是習慣了青溪伺候的,旁的丫鬟甚至很少進正房,此時都在正兒八經地移栽秋菊,手上沾了不少泥土。有個粉衣丫鬟直起身來,向青溪笑道:“我去,姐姐儘管去辦事。”
青溪的目光掃過她那雙並沒沾什麼塵土的手,不動聲色地笑了聲:“那好,快些去,別怠慢了貴客。”
說著,她便出門去了。
點青到底是在宮中呆過十幾年的人,做起戲來也是有模有樣,低聲向沈瑜道:“這位談夫人是京中有名的大夫,我特地將她請了過來,為你看看身體。”
沈瑜向那位談夫人頷首道:“有勞了。”
談夫人神色自如地為她診了脈,沉吟道:“如夫人早年虧了底子,於子嗣一道上怕是難了……”
正說著,見有丫鬟端著茶進門來,又及時收住了。
沈瑜垂著眼,看起來很是沮喪的模樣:“便再沒旁的法子了嗎?”
那丫鬟慢悠悠地沏著茶,沈瑜餘光掃過,想起她叫做翠寧,是這院子裡負責灑掃的。
沈瑜的記性一向好,隨即又想起另一樁事。早前她在書房中與宋予奪長談之時,屋中未曾燃燈,便是這翠寧端了燭台來的。
翠寧沏了茶,轉身準備離開,她腳步放得很輕,若是不仔細去聽,幾乎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談夫人得了點青的眼神,開口道:“夫人不必沮喪,或許還有旁的法子,只是我醫術不精。”
“罷了。”沈瑜搖了搖頭,“我這兩年來請醫問藥,始終未見成效,是該死心了。”
“便是沒孩子又如何?”點青似是有些義憤填膺,抬高了聲音道,“大不了去求了太后娘娘,屆時,就算西府老夫人不同意扶正又如何?”
沈瑜遲疑道:“這怕是不妥……”
“這有什麼不妥?太后娘娘當年既是許了你,你何必顧忌旁的。”點青又道。
兩人一本正經地爭論著,到最後,還是沈瑜讓了步,嘆道:“那就依你所言好了。”
不多時,青溪就回來了,沈瑜親自送著點青與談夫人離開。眼見著時辰差不多了,打發了院中的丫鬟們去用飯,自己則坐在院中的石桌旁,輕聲問青溪:“如何?”
“方才我讓人去沏茶,旁人還愣著,翠寧就自告奮勇去了。”青溪低聲道,“再有,她從內室出來後,的確是在外間停留了會兒,方才出了門的。”
沈瑜看著院角新移栽的菊花,輕描淡寫道:“單憑這個,只怕還定不了她的罪。”
“我會讓人盯著她,看她會不會借著什麼由頭到西府去。”青溪道。
沈瑜想了想,補了句:“格外注意些她這幾日會同誰往來,以她的身份,想要到西府去見老夫人並不容易,八成是有誰在中間傳話的。”
青溪連忙應了:“好。”
沈瑜這事是瞞著宋予奪的,專程挑了個他出門的日子來辦,及至午後,她一個人在家中呆著也無趣,便出門去了茶樓。
為了圖個清靜,並沒到聽音茶樓,而是去了倚竹那邊。
恰逢午後,這邊零零散散地坐了幾位國子監的學生,很是安靜。
沈瑜左右無事,便從掌柜那裡要來了積攢數月的換茶詩,拿到樓上房間去看,權當是打發時間。
宗博義搖頭笑道:“且在帳上掛著,說不準等閒了我還會再來。又或者等何時我一窮二白,再來討要。”
沈瑜笑了聲:“那好。”
宗博義說走就走,沈瑜無奈之下,也只能讓另一位說書先生頂上,可效果卻遠不如前,間接地也影響到了茶樓的生意。
雁歌見沈瑜發著愁,便動了心思,向她道:“其實我倒知道一個人,或許能用。”
“什麼人?”
雁歌撓了撓頭:“只是他脾氣死倔,等我先勸勸。”
“那好,就交給你了。”沈瑜一時半會兒也沒更好的法子,只好死馬當活馬醫,應下來。
茶樓這邊交給雁歌,她則分心去收拾修齊居。
早前老夫人責問她之後,她就與點青商議了主意,只是那時候風頭剛過,貿然行動怕是會打草驚蛇。如今也算過去月余,那人見著無事,想來是會放低警惕之心,正是撒網捕魚的好時候。
而點青也應約而來,同她來演這齣戲。
第106章
點青並不是獨自來的,還帶了個嬤嬤。
沈瑜也早就知會了青溪,幫著來下這個網。
她並沒有懷疑青溪,畢竟青溪時時跟在她身旁,也犯不著去賣了她討好老夫人,那才真是因小失大。再者,她還是信得過自己的直覺的。
修齊居中本就沒有幾個丫鬟,青溪讓她們搬了許多盆秋菊來,借著掃落葉移植花枝,將所有人都聚在了院中,親眼看著點青帶著大夫上門來。
請那嬤嬤進屋後,沈瑜先是裝作想要掩上房門的樣子,猶豫了一瞬之後又停了手,神情不大自在地進了內室。
片刻後,青溪出了房門,神色匆匆地向外走去,又向院角移栽菊花的一眾丫鬟說了句:“我有急事要出去一趟,你們誰去給客人倒個茶。”
沈瑜一向是習慣了青溪伺候的,旁的丫鬟甚至很少進正房,此時都在正兒八經地移栽秋菊,手上沾了不少泥土。有個粉衣丫鬟直起身來,向青溪笑道:“我去,姐姐儘管去辦事。”
青溪的目光掃過她那雙並沒沾什麼塵土的手,不動聲色地笑了聲:“那好,快些去,別怠慢了貴客。”
說著,她便出門去了。
點青到底是在宮中呆過十幾年的人,做起戲來也是有模有樣,低聲向沈瑜道:“這位談夫人是京中有名的大夫,我特地將她請了過來,為你看看身體。”
沈瑜向那位談夫人頷首道:“有勞了。”
談夫人神色自如地為她診了脈,沉吟道:“如夫人早年虧了底子,於子嗣一道上怕是難了……”
正說著,見有丫鬟端著茶進門來,又及時收住了。
沈瑜垂著眼,看起來很是沮喪的模樣:“便再沒旁的法子了嗎?”
那丫鬟慢悠悠地沏著茶,沈瑜餘光掃過,想起她叫做翠寧,是這院子裡負責灑掃的。
沈瑜的記性一向好,隨即又想起另一樁事。早前她在書房中與宋予奪長談之時,屋中未曾燃燈,便是這翠寧端了燭台來的。
翠寧沏了茶,轉身準備離開,她腳步放得很輕,若是不仔細去聽,幾乎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談夫人得了點青的眼神,開口道:“夫人不必沮喪,或許還有旁的法子,只是我醫術不精。”
“罷了。”沈瑜搖了搖頭,“我這兩年來請醫問藥,始終未見成效,是該死心了。”
“便是沒孩子又如何?”點青似是有些義憤填膺,抬高了聲音道,“大不了去求了太后娘娘,屆時,就算西府老夫人不同意扶正又如何?”
沈瑜遲疑道:“這怕是不妥……”
“這有什麼不妥?太后娘娘當年既是許了你,你何必顧忌旁的。”點青又道。
兩人一本正經地爭論著,到最後,還是沈瑜讓了步,嘆道:“那就依你所言好了。”
不多時,青溪就回來了,沈瑜親自送著點青與談夫人離開。眼見著時辰差不多了,打發了院中的丫鬟們去用飯,自己則坐在院中的石桌旁,輕聲問青溪:“如何?”
“方才我讓人去沏茶,旁人還愣著,翠寧就自告奮勇去了。”青溪低聲道,“再有,她從內室出來後,的確是在外間停留了會兒,方才出了門的。”
沈瑜看著院角新移栽的菊花,輕描淡寫道:“單憑這個,只怕還定不了她的罪。”
“我會讓人盯著她,看她會不會借著什麼由頭到西府去。”青溪道。
沈瑜想了想,補了句:“格外注意些她這幾日會同誰往來,以她的身份,想要到西府去見老夫人並不容易,八成是有誰在中間傳話的。”
青溪連忙應了:“好。”
沈瑜這事是瞞著宋予奪的,專程挑了個他出門的日子來辦,及至午後,她一個人在家中呆著也無趣,便出門去了茶樓。
為了圖個清靜,並沒到聽音茶樓,而是去了倚竹那邊。
恰逢午後,這邊零零散散地坐了幾位國子監的學生,很是安靜。
沈瑜左右無事,便從掌柜那裡要來了積攢數月的換茶詩,拿到樓上房間去看,權當是打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