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你現在不是還為著我不肯告訴你那些舊事,生氣來著?”宋予奪換了個姿勢,離她近了些,探身將她的手勾了過來,摩挲著細膩的肌膚,“如今有什麼想問的,儘管問。”
沈瑜原本還想著,這時候問會不會有不妥?用不用虛情假意地推據一二?可猶豫再三,還是選擇了直截了當地開口問道:“方才大皇子所說的事情,都是真的嗎?”
“是,”宋予奪先是肯定了這一點,隨後又道,“可有些事情,他卻是猜錯了。”
沈瑜追問道:“什麼?”
“他有那個心思先入為主,所以便覺著,所有事情都是陳家的錯。”宋予奪聲音中帶上些冷意,“可實際上,始作俑者卻並非陳伺。”
方才,沈瑜就隱隱覺出些不對,宋予奪這話已經是變相的提醒,她隨即意識過來,“是皇上!”
宋予奪偏過頭來,看向她,頷首道:“是。”
就算是嫉妒使然,陳伺就真能幹出在兩軍陣前,對主將動手的事情嗎?皇上將他貶黜,究竟是看在陳貴妃的份上放他一馬,還是想要將他遠遠地逐出京城,好讓這件事情早些揭過去?皇上這些年寵愛陳貴妃,是真心愛她,還是因著在當年那場朝野動亂中,陳家有了莫大的功勞?
這些事經不起細想,因為一旦理清,就足以推翻所有。
讓一個心繫家國的將軍,成了如今這模樣。
當日偶遇顧訣之時,宋予奪曾冷聲提過,說皇上本就是個多疑的性情。
沈瑜那時還以為,他是為顧訣的遭遇覺著可惜,畢竟顧訣因著皇上的猜忌,從意氣風發的名將淪落到那般模樣。
如今才算是明白,原來宋予奪還知道……更為慘烈的。
那是切膚之痛。
第102章
天意從來高難問。
沈瑜在宮中呆了十年光景,自問看得也不少,可卻從沒像現在這般,意識到何為“帝王心性”。
著實令人心寒齒冷。
十幾年前的事情,宋予奪也已知道許久,此時再說什麼安慰的話,也顯得空洞無力。沈瑜的手被他勾著,想了想,輕輕地反手回握。
宋予奪無聲地笑了:“我沒事,你不必擔心。”
沈瑜沉默許久,方才從那股子震驚中脫出,隨即又意識到另一點蹊蹺之處,硬著頭皮問道:“若當年之事是皇上示意陳伺辦的,那三年前你遇害,又是誰的手筆?”
按理說,這種時候再問下去,未免有些不近人情。可這件事又實在非同小可,沈瑜做不到熟視無睹,所以只好又挑了話頭。
方才大皇子暗示著,將這件事連同當年平威將軍遇難之事,一起推到了陳家身上。如今沈瑜算是弄清宋父之死的緣由,可卻仍舊不明白是誰要動宋予奪。
“你當時與錦成公主還有婚約在身,皇上必然不會動你。”沈瑜追問道,“那會是誰?”
出乎意料,宋予奪竟搖了搖頭:“我也不知。”
沈瑜的手微微收緊,看向他的眼神中也帶了驚訝。
“當年我落到西域叛軍手中,從他們那裡得知了十三年前的舊事。”宋予奪再提起那段經歷,神情語氣竟都平靜得很,“這些年,我一直以為父親是死在西域叛軍手中,他們刻意將當年事情抖露出來,便是覺著若我知道是皇上授意陳伺動的手,或許會倒戈。”
經他這麼一提,沈瑜總算是弄明白了這麼長時間以來的疑惑:“你當年就是靠此事取信了西域叛軍,讓他們放鬆了警惕,得以與梁軍取得聯繫,裡應外合大破西域。”
“是,”宋予奪在皇上面前搬出來的都是一套虛假的說辭,他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過此事,如今卻在沈瑜面前鬆了口,“不過為了讓他們相信,還有不少旁的犧牲……不提也罷。”
天已經完全暗了下來,兩人對坐著,沈瑜也只能勉強看清他的神色。
“你……”沈瑜頓了頓,又問道,“沒想過報仇嗎?”
沈瑜不知道他在西域那半年究竟是如何度過的,也不知道他當年乍聞此事時,又是怎麼樣的心情。
可單設身處地的一想,就覺著心顫。
宋家世代忠烈,宋予奪更是自小就被教著忠於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父親去世後,他十三上戰場歷練,滿心想的都是大破西域為父報仇……
知曉此事時,仿佛天翻地覆,信念都成了笑話。
原來忠的君,才是殺死了父親的罪魁禍首。
“想過,”宋予奪坦坦蕩蕩地說,“被困在西域那半年我甚至有想過,若是真按著他們的主意去做,會是怎麼樣的情形?”
這話,已是大不敬,若真傳出去,只怕宋家上下都會被帶累。宋予奪肯對沈瑜說這樣的話,已是全然信任。
沈瑜只覺著嗓子發緊,緩緩地說:“可你到最後並沒這麼做。”
“是,”宋予奪頓了頓,低聲道,“我在西域邊關耗了那麼些年,護著那裡的百姓,我不能因著一己私憤,就對那些百姓刀刃相向。”
所以他隱忍半年,最終還是選擇了回來。
宋予奪是個顧全大局的人,所以就算知道當年舊事的真相,也不能做什麼。
沈瑜原本還想著,這時候問會不會有不妥?用不用虛情假意地推據一二?可猶豫再三,還是選擇了直截了當地開口問道:“方才大皇子所說的事情,都是真的嗎?”
“是,”宋予奪先是肯定了這一點,隨後又道,“可有些事情,他卻是猜錯了。”
沈瑜追問道:“什麼?”
“他有那個心思先入為主,所以便覺著,所有事情都是陳家的錯。”宋予奪聲音中帶上些冷意,“可實際上,始作俑者卻並非陳伺。”
方才,沈瑜就隱隱覺出些不對,宋予奪這話已經是變相的提醒,她隨即意識過來,“是皇上!”
宋予奪偏過頭來,看向她,頷首道:“是。”
就算是嫉妒使然,陳伺就真能幹出在兩軍陣前,對主將動手的事情嗎?皇上將他貶黜,究竟是看在陳貴妃的份上放他一馬,還是想要將他遠遠地逐出京城,好讓這件事情早些揭過去?皇上這些年寵愛陳貴妃,是真心愛她,還是因著在當年那場朝野動亂中,陳家有了莫大的功勞?
這些事經不起細想,因為一旦理清,就足以推翻所有。
讓一個心繫家國的將軍,成了如今這模樣。
當日偶遇顧訣之時,宋予奪曾冷聲提過,說皇上本就是個多疑的性情。
沈瑜那時還以為,他是為顧訣的遭遇覺著可惜,畢竟顧訣因著皇上的猜忌,從意氣風發的名將淪落到那般模樣。
如今才算是明白,原來宋予奪還知道……更為慘烈的。
那是切膚之痛。
第102章
天意從來高難問。
沈瑜在宮中呆了十年光景,自問看得也不少,可卻從沒像現在這般,意識到何為“帝王心性”。
著實令人心寒齒冷。
十幾年前的事情,宋予奪也已知道許久,此時再說什麼安慰的話,也顯得空洞無力。沈瑜的手被他勾著,想了想,輕輕地反手回握。
宋予奪無聲地笑了:“我沒事,你不必擔心。”
沈瑜沉默許久,方才從那股子震驚中脫出,隨即又意識到另一點蹊蹺之處,硬著頭皮問道:“若當年之事是皇上示意陳伺辦的,那三年前你遇害,又是誰的手筆?”
按理說,這種時候再問下去,未免有些不近人情。可這件事又實在非同小可,沈瑜做不到熟視無睹,所以只好又挑了話頭。
方才大皇子暗示著,將這件事連同當年平威將軍遇難之事,一起推到了陳家身上。如今沈瑜算是弄清宋父之死的緣由,可卻仍舊不明白是誰要動宋予奪。
“你當時與錦成公主還有婚約在身,皇上必然不會動你。”沈瑜追問道,“那會是誰?”
出乎意料,宋予奪竟搖了搖頭:“我也不知。”
沈瑜的手微微收緊,看向他的眼神中也帶了驚訝。
“當年我落到西域叛軍手中,從他們那裡得知了十三年前的舊事。”宋予奪再提起那段經歷,神情語氣竟都平靜得很,“這些年,我一直以為父親是死在西域叛軍手中,他們刻意將當年事情抖露出來,便是覺著若我知道是皇上授意陳伺動的手,或許會倒戈。”
經他這麼一提,沈瑜總算是弄明白了這麼長時間以來的疑惑:“你當年就是靠此事取信了西域叛軍,讓他們放鬆了警惕,得以與梁軍取得聯繫,裡應外合大破西域。”
“是,”宋予奪在皇上面前搬出來的都是一套虛假的說辭,他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過此事,如今卻在沈瑜面前鬆了口,“不過為了讓他們相信,還有不少旁的犧牲……不提也罷。”
天已經完全暗了下來,兩人對坐著,沈瑜也只能勉強看清他的神色。
“你……”沈瑜頓了頓,又問道,“沒想過報仇嗎?”
沈瑜不知道他在西域那半年究竟是如何度過的,也不知道他當年乍聞此事時,又是怎麼樣的心情。
可單設身處地的一想,就覺著心顫。
宋家世代忠烈,宋予奪更是自小就被教著忠於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父親去世後,他十三上戰場歷練,滿心想的都是大破西域為父報仇……
知曉此事時,仿佛天翻地覆,信念都成了笑話。
原來忠的君,才是殺死了父親的罪魁禍首。
“想過,”宋予奪坦坦蕩蕩地說,“被困在西域那半年我甚至有想過,若是真按著他們的主意去做,會是怎麼樣的情形?”
這話,已是大不敬,若真傳出去,只怕宋家上下都會被帶累。宋予奪肯對沈瑜說這樣的話,已是全然信任。
沈瑜只覺著嗓子發緊,緩緩地說:“可你到最後並沒這麼做。”
“是,”宋予奪頓了頓,低聲道,“我在西域邊關耗了那麼些年,護著那裡的百姓,我不能因著一己私憤,就對那些百姓刀刃相向。”
所以他隱忍半年,最終還是選擇了回來。
宋予奪是個顧全大局的人,所以就算知道當年舊事的真相,也不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