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阿福和細雲在馬車上隨口說著話,不多時便到了侯府。下了馬車來到大門前,侯府的門衛也是認識她們的,連忙派人稟報,並迎了進去。
阿福邁進大門的時候,還頗有些感慨。以前自己就是這個宅子裡從不出門的小丫頭一個,如今每次回來,倒是被當客人一般,不免覺得好笑。
她先過去老夫人院裡拜見,得知老夫人近日身子大不如前,便和老夫人房中的大丫頭說了幾句話,問了問如今的身子,又把禮物送了,這才去拜見各位夫人。大夫人如今多是吃齋念佛,少見外客,二夫人前兩年生病去了,這個也不用見,倒是省事了。
阿福又分別拜見了大房的各位奶奶。如今大少爺也出仕了,府里大奶奶當家,二少奶奶一直在屋裡養身子。三少爺也已經成親了,這位三少奶奶是一個沒落官宦人家的女兒,阿福只聽說他們夫妻關係冷淡,自從三少奶奶生了一個娃後,三少爺都不怎麼接近三少奶奶了。但即使如此,日子也是能過得下去的。
阿福拜見了大少奶奶和三少奶奶,這才去二少奶奶那邊。如今其他兩位奶奶都已經有了孩子,且都是男孩。相形之下二少奶奶屋裡卻冷清許多,於是去年大夫人做主要給二少爺納一房妾,可是二少爺卻是不願意,大夫人知道這孩子倔,當下也沒辦法,為了這事總是嘆息這個二兒子,還有意過繼一個孩子給他。
阿福進去二少奶奶那邊的時候,卻見阿屏也在。阿屏如今氣色比起以前好了許多,不過性子也收斂了。此時她正陪著床上的二少奶奶說話,聽說阿福來了,便笑著站起來迎接。
阿福忙笑著過去相讓,兩個人最後都坐陪在二少奶奶身邊說話。二少奶奶這幾年其實也曾有過喜信兒,但怎奈總是沒幾個月就小產了,這樣折騰下來,孩子沒有,身子卻是大不如前了。
幾個人說了會兒話,其中自然提到了如今侯府的事,於是二少奶奶難免嘆息,說如今光景是大不如前,以前跟前丫鬟僕人多得是,如今放出去許多,府里真是一日比一日冷清了。說著這話時,她便忍不住看向阿福,其實這幾年多虧了常軒名下的布莊和繡坊,不然府里怕是越發艱難。
這話一說,阿屏和阿福便低下頭不語了。府里的事,阿福沒有插嘴的餘地,阿屏更沒有說話的份兒了。要知道阿屏如今是大少爺房中的人,大少奶奶自從掌家後,以前不顯山不露水的一個人逐漸露出了手段。而老夫人和大夫人年紀也大了,不太愛管事,便不怎麼理會這些,於是府里敢言語的人就更加少了,凡事端看大少奶奶決斷。
說起這個,二少奶奶長吁短嘆,說幸好幾年前她身子好時,給府里還另作了其他安排,就是以後沒落了也不至於太慘。又說這一世自己嫁給二少爺,在府里也是受盡了疼愛,自己為府里操好這個心,也算是問心無愧了。
這話聽到阿屏和阿福兩個都頗有些惻然,趕緊上前安慰。不過兩個人也都知道,二少奶奶心結難解,言語再多也是無力。
後來說了一會兒話二少奶奶累了,兩個人便趕緊退出來讓她歇息。從屋裡出來後,阿屏便和阿福說起自己的顧慮。
“你不在府里自然不知道這些,可是我卻時常到這裡走動。如今二少奶奶像是著了魔一般,總是提起說上一輩子如何如何,還說不明白自己為何要在這裡活一遭。”
阿福聽到這個倒是不在意,安慰阿屏說:“不過是生病的人隨口說說罷了,你又何必當回事呢。”
阿屏卻看看四下無人,拉了阿福到一處角落,皺著眉頭很是憂慮:“可是二少奶奶總是念叨,說是她想回家,說不想留在這裡。”
阿福不解:“既然如此,那就讓她回娘家一趟看看?”
阿屏無奈嘆息,搖頭說:“我也這麼說,可是她卻說那不是她的家,她說要回她自己的家,還說了一些我平時聽都沒聽過的事。”
阿福低頭想了半響,終於小聲猜測說:“你也是知道的,以前太后極為寵愛二少奶奶,想著她是時常進宮的,應該是見識過許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阿屏點頭:“我猜也是。”不過她隨即皺了皺眉:“可是那都是過去的事兒,如今太后早已不在,宮裡對二少奶奶還不知道什麼想法呢,這話其實就不應該亂說啊!”
阿福深以為是,她想著當初在宮門外那位公主見到二少奶奶時說話的樣子,心裡難免擔心。二少奶奶以前也挺精明的,如今或許是因為病了,竟然開始糊塗起來,當下不由得嘆息一番。如今唯一可以念想的,就是當今皇上寬厚仁慈,但願他能念在已經不在的太后面上,對二少奶奶多多關照吧。
兩個女人對著這事一番嘆息,話題自然又轉到了孩子身上,於是阿福說起兩個孩子怎麼怎麼調皮,說幸好如今年紀小,要不然就要上房掀瓦了。阿屏呢,也提起孩子,不過她愁的是如今在房裡的尷尬。說這位大少奶奶如今自己有個孩子,卻又說要把她的瑜兒(阿屏的兒子)也給接過去一起養著。阿屏自然希望孩子交自己養,她說大少奶奶這個人雖然看著賢惠淑德,但這人背後會做什麼事真不好說,她不放心。
阿福聽了這話倒是吃了一驚,趕緊看了看四周,囑咐阿屏以後說話要注意,千萬別被人抓了把柄去。阿屏自然明白,握住阿福的手,很是感動:“阿福,其實你放心,這些話我也就和你說說。如今在府里,我平日說話小心著呢。”
阿福也明白,點頭說:“也是,你如今在大少奶奶房裡伺候,若是不小心怎麼過得下去呢。”
阿屏低頭喟嘆一聲,忍不住道:“記得以前咱們兩個在二少奶奶房裡的時候,我還總覺得你會和我搶大少爺呢。如今想來,真真是好笑,我當寶貝的東西,其實真未必是寶。就算被納進房裡又能如何,還不是要看人臉色行事,到了最後連自己兒子都保不住。”
阿福不知道怎麼安慰阿屏,只好說以後孩子大了就好,孩子有出息了,當娘的也就可以揚眉吐氣了。
阿屏苦笑了聲:“那不知道要熬多少年,也不知道能否有那麼一天。再說了,如今府里也是諸事不順心,就是當了主子又能如何,我看也是每日發愁。”
阿福聽到這話,心裡微詫,想著阿屏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阿屏看了眼阿福,嘲諷地笑了:“你或許還不知道,但我卻是聽到一些風聲。”她再次小心地看了看四處,拉了阿福到了樹下僻靜角落,壓低了聲音說:“聽說大老爺被人參了幾本,奏摺已經遞到了皇上那裡,府里的老夫人最近幾天也為這個事煩心呢。”
阿福聽著這個,心裡頓時一沉:“這是哪裡聽來的?大老爺不是馬上要回上京了嗎?”
阿屏撇了撇嘴,搖頭說:“誰知道呢,反正如今老夫人最近這些日子都不好受,唉聲嘆息的。”
阿福低頭沉思了一會兒,這才小聲說:“這都是主子們的事兒,咱們想多了也沒用,只能聽天由命了。”
阿屏嘆了口氣:“誰說不是呢,連主子都在愁的事兒,咱們端看老天爺造化了。”
說到這裡她忽然羨慕地看了阿福一眼:“不過阿福啊,你如今在外面過得養尊處優,更不需要看人顏色行事,府里就算有什麼禍事怕也輪不到你頭上了。”
如今的阿福金釵高髻,杏眸總是帶著溫和的笑意,臉上泛著紅潤的光澤,身邊又有丫鬟僕人環繞,言語從容淡定,已經隱隱有了大家夫人的態勢了。
可是阿福呢,她看著阿屏羨慕的樣子,心裡卻隱隱打鼓。當初福運來的所屬問題,也不過是府里幾個掌事的知道罷了,其他人並不知道內幕。他們只知道常軒脫了奴籍卻繼續掌管福運來,卻並不知道這件事具體如何運作。若是府里真出了什麼事,常軒的福運來沒有了靠山,怕是在這滿地淨是達官顯貴的上京城也討不了什麼好。再說了,自己和常軒也都是講良心的人,若是府里有了禍事,自己和常軒又怎能袖手旁觀呢?
阿屏見阿福若有所思的樣子,以為她是惦記送禮的事,便托說自己忙著回去伺候大少奶奶,告別回去了。阿福告別了阿屏,自己站在樹下默了好一會兒,這才收拾了起心緒去了孫大管家房中。
如今得旺也納了一房小妾,正是以前的柳兒。阿福去孫管家娘子房中時,見到了柳兒,柳兒穿金戴銀在一旁侍奉著,肚子卻是鼓著的。
原來柳兒已經是第二胎了,之前生了一個女娃,孫家娘子很不高興,幸好這一次柳兒再次有了喜信兒了,她盼著這一次是個男娃。而得旺娘子靜丫頭,這幾年一直肚子沒動靜,如今卻忽然也有孕了,當下一妻一妾都是大肚子,端看哪個爭氣生下男娃了。
阿福剛要告別孫大管家娘子,就見得旺娘子過來拜見。阿福也是許久不見得旺娘子了,這得旺娘子臃腫或者說肥壯的身體上裹著綾羅綢緞,臉上的胭脂虛浮,看上去怪模怪樣的,竟然還不如柳兒清秀的模樣更為順眼呢。——本文首發晉江文學城
得旺娘子見阿福在,便隨口應付了幾句場面話,言語極其冷淡,眸子連正眼都不曾敲過阿福。
阿福因為之前種種事情,對得旺娘子也沒什麼好感,當下隨意笑著應付了幾句後,便也告辭了。
阿福從府里出來的時候,身上有些累,細雲忙從一旁扶著。兩個人上了馬車後,馬夫吆喝一聲,伴隨著清脆的馬鞭聲和噠噠的馬蹄聲,馬車逐漸離開了侯府的大門。
阿福掀開車簾,看著那遠去的門前兩個石獅子,還有那威嚴的大門,忍不住喃喃地道:“但願一切都是我多想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294538.jj,cathylyo以及2012-02-03 23:23:17那位無法顯示名字的朋友投的地雷,抱抱。
☆、常軒夜不歸家,阿福發威
阿福回家後問起常軒關於大老爺被參的事,常軒也說如今確實是有幾位官員上奏摺參了大老爺,說有官員參他任上幾年貪了修建堤壩的銀子,也有參他收受賄賂判了虛假錯案的。
阿福一聽這話急了,忙問常軒這些可是屬實。常軒無奈攤手:“這我哪裡知道呢,大老爺若是真貪了人家銀子,也不會告訴我啊!”——本文首發晉江文學城
阿福低頭皺眉沉思,心裡忐忑不安起來。
常軒見阿福為這事操心,只好安慰她說:“你擔心這麼沒用,其實也不用擔心的。雖說咱不懂那做官的事,但我聽說那些當官的每日都會上奏摺,今日參這個明日參那個,皇帝哪裡有這麼多閒工夫理會呢。再說咱們大老爺在京里有的是關係,到時候說幾句好話,這事也就過去了。”
阿福邁進大門的時候,還頗有些感慨。以前自己就是這個宅子裡從不出門的小丫頭一個,如今每次回來,倒是被當客人一般,不免覺得好笑。
她先過去老夫人院裡拜見,得知老夫人近日身子大不如前,便和老夫人房中的大丫頭說了幾句話,問了問如今的身子,又把禮物送了,這才去拜見各位夫人。大夫人如今多是吃齋念佛,少見外客,二夫人前兩年生病去了,這個也不用見,倒是省事了。
阿福又分別拜見了大房的各位奶奶。如今大少爺也出仕了,府里大奶奶當家,二少奶奶一直在屋裡養身子。三少爺也已經成親了,這位三少奶奶是一個沒落官宦人家的女兒,阿福只聽說他們夫妻關係冷淡,自從三少奶奶生了一個娃後,三少爺都不怎麼接近三少奶奶了。但即使如此,日子也是能過得下去的。
阿福拜見了大少奶奶和三少奶奶,這才去二少奶奶那邊。如今其他兩位奶奶都已經有了孩子,且都是男孩。相形之下二少奶奶屋裡卻冷清許多,於是去年大夫人做主要給二少爺納一房妾,可是二少爺卻是不願意,大夫人知道這孩子倔,當下也沒辦法,為了這事總是嘆息這個二兒子,還有意過繼一個孩子給他。
阿福進去二少奶奶那邊的時候,卻見阿屏也在。阿屏如今氣色比起以前好了許多,不過性子也收斂了。此時她正陪著床上的二少奶奶說話,聽說阿福來了,便笑著站起來迎接。
阿福忙笑著過去相讓,兩個人最後都坐陪在二少奶奶身邊說話。二少奶奶這幾年其實也曾有過喜信兒,但怎奈總是沒幾個月就小產了,這樣折騰下來,孩子沒有,身子卻是大不如前了。
幾個人說了會兒話,其中自然提到了如今侯府的事,於是二少奶奶難免嘆息,說如今光景是大不如前,以前跟前丫鬟僕人多得是,如今放出去許多,府里真是一日比一日冷清了。說著這話時,她便忍不住看向阿福,其實這幾年多虧了常軒名下的布莊和繡坊,不然府里怕是越發艱難。
這話一說,阿屏和阿福便低下頭不語了。府里的事,阿福沒有插嘴的餘地,阿屏更沒有說話的份兒了。要知道阿屏如今是大少爺房中的人,大少奶奶自從掌家後,以前不顯山不露水的一個人逐漸露出了手段。而老夫人和大夫人年紀也大了,不太愛管事,便不怎麼理會這些,於是府里敢言語的人就更加少了,凡事端看大少奶奶決斷。
說起這個,二少奶奶長吁短嘆,說幸好幾年前她身子好時,給府里還另作了其他安排,就是以後沒落了也不至於太慘。又說這一世自己嫁給二少爺,在府里也是受盡了疼愛,自己為府里操好這個心,也算是問心無愧了。
這話聽到阿屏和阿福兩個都頗有些惻然,趕緊上前安慰。不過兩個人也都知道,二少奶奶心結難解,言語再多也是無力。
後來說了一會兒話二少奶奶累了,兩個人便趕緊退出來讓她歇息。從屋裡出來後,阿屏便和阿福說起自己的顧慮。
“你不在府里自然不知道這些,可是我卻時常到這裡走動。如今二少奶奶像是著了魔一般,總是提起說上一輩子如何如何,還說不明白自己為何要在這裡活一遭。”
阿福聽到這個倒是不在意,安慰阿屏說:“不過是生病的人隨口說說罷了,你又何必當回事呢。”
阿屏卻看看四下無人,拉了阿福到一處角落,皺著眉頭很是憂慮:“可是二少奶奶總是念叨,說是她想回家,說不想留在這裡。”
阿福不解:“既然如此,那就讓她回娘家一趟看看?”
阿屏無奈嘆息,搖頭說:“我也這麼說,可是她卻說那不是她的家,她說要回她自己的家,還說了一些我平時聽都沒聽過的事。”
阿福低頭想了半響,終於小聲猜測說:“你也是知道的,以前太后極為寵愛二少奶奶,想著她是時常進宮的,應該是見識過許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阿屏點頭:“我猜也是。”不過她隨即皺了皺眉:“可是那都是過去的事兒,如今太后早已不在,宮裡對二少奶奶還不知道什麼想法呢,這話其實就不應該亂說啊!”
阿福深以為是,她想著當初在宮門外那位公主見到二少奶奶時說話的樣子,心裡難免擔心。二少奶奶以前也挺精明的,如今或許是因為病了,竟然開始糊塗起來,當下不由得嘆息一番。如今唯一可以念想的,就是當今皇上寬厚仁慈,但願他能念在已經不在的太后面上,對二少奶奶多多關照吧。
兩個女人對著這事一番嘆息,話題自然又轉到了孩子身上,於是阿福說起兩個孩子怎麼怎麼調皮,說幸好如今年紀小,要不然就要上房掀瓦了。阿屏呢,也提起孩子,不過她愁的是如今在房裡的尷尬。說這位大少奶奶如今自己有個孩子,卻又說要把她的瑜兒(阿屏的兒子)也給接過去一起養著。阿屏自然希望孩子交自己養,她說大少奶奶這個人雖然看著賢惠淑德,但這人背後會做什麼事真不好說,她不放心。
阿福聽了這話倒是吃了一驚,趕緊看了看四周,囑咐阿屏以後說話要注意,千萬別被人抓了把柄去。阿屏自然明白,握住阿福的手,很是感動:“阿福,其實你放心,這些話我也就和你說說。如今在府里,我平日說話小心著呢。”
阿福也明白,點頭說:“也是,你如今在大少奶奶房裡伺候,若是不小心怎麼過得下去呢。”
阿屏低頭喟嘆一聲,忍不住道:“記得以前咱們兩個在二少奶奶房裡的時候,我還總覺得你會和我搶大少爺呢。如今想來,真真是好笑,我當寶貝的東西,其實真未必是寶。就算被納進房裡又能如何,還不是要看人臉色行事,到了最後連自己兒子都保不住。”
阿福不知道怎麼安慰阿屏,只好說以後孩子大了就好,孩子有出息了,當娘的也就可以揚眉吐氣了。
阿屏苦笑了聲:“那不知道要熬多少年,也不知道能否有那麼一天。再說了,如今府里也是諸事不順心,就是當了主子又能如何,我看也是每日發愁。”
阿福聽到這話,心裡微詫,想著阿屏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阿屏看了眼阿福,嘲諷地笑了:“你或許還不知道,但我卻是聽到一些風聲。”她再次小心地看了看四處,拉了阿福到了樹下僻靜角落,壓低了聲音說:“聽說大老爺被人參了幾本,奏摺已經遞到了皇上那裡,府里的老夫人最近幾天也為這個事煩心呢。”
阿福聽著這個,心裡頓時一沉:“這是哪裡聽來的?大老爺不是馬上要回上京了嗎?”
阿屏撇了撇嘴,搖頭說:“誰知道呢,反正如今老夫人最近這些日子都不好受,唉聲嘆息的。”
阿福低頭沉思了一會兒,這才小聲說:“這都是主子們的事兒,咱們想多了也沒用,只能聽天由命了。”
阿屏嘆了口氣:“誰說不是呢,連主子都在愁的事兒,咱們端看老天爺造化了。”
說到這裡她忽然羨慕地看了阿福一眼:“不過阿福啊,你如今在外面過得養尊處優,更不需要看人顏色行事,府里就算有什麼禍事怕也輪不到你頭上了。”
如今的阿福金釵高髻,杏眸總是帶著溫和的笑意,臉上泛著紅潤的光澤,身邊又有丫鬟僕人環繞,言語從容淡定,已經隱隱有了大家夫人的態勢了。
可是阿福呢,她看著阿屏羨慕的樣子,心裡卻隱隱打鼓。當初福運來的所屬問題,也不過是府里幾個掌事的知道罷了,其他人並不知道內幕。他們只知道常軒脫了奴籍卻繼續掌管福運來,卻並不知道這件事具體如何運作。若是府里真出了什麼事,常軒的福運來沒有了靠山,怕是在這滿地淨是達官顯貴的上京城也討不了什麼好。再說了,自己和常軒也都是講良心的人,若是府里有了禍事,自己和常軒又怎能袖手旁觀呢?
阿屏見阿福若有所思的樣子,以為她是惦記送禮的事,便托說自己忙著回去伺候大少奶奶,告別回去了。阿福告別了阿屏,自己站在樹下默了好一會兒,這才收拾了起心緒去了孫大管家房中。
如今得旺也納了一房小妾,正是以前的柳兒。阿福去孫管家娘子房中時,見到了柳兒,柳兒穿金戴銀在一旁侍奉著,肚子卻是鼓著的。
原來柳兒已經是第二胎了,之前生了一個女娃,孫家娘子很不高興,幸好這一次柳兒再次有了喜信兒了,她盼著這一次是個男娃。而得旺娘子靜丫頭,這幾年一直肚子沒動靜,如今卻忽然也有孕了,當下一妻一妾都是大肚子,端看哪個爭氣生下男娃了。
阿福剛要告別孫大管家娘子,就見得旺娘子過來拜見。阿福也是許久不見得旺娘子了,這得旺娘子臃腫或者說肥壯的身體上裹著綾羅綢緞,臉上的胭脂虛浮,看上去怪模怪樣的,竟然還不如柳兒清秀的模樣更為順眼呢。——本文首發晉江文學城
得旺娘子見阿福在,便隨口應付了幾句場面話,言語極其冷淡,眸子連正眼都不曾敲過阿福。
阿福因為之前種種事情,對得旺娘子也沒什麼好感,當下隨意笑著應付了幾句後,便也告辭了。
阿福從府里出來的時候,身上有些累,細雲忙從一旁扶著。兩個人上了馬車後,馬夫吆喝一聲,伴隨著清脆的馬鞭聲和噠噠的馬蹄聲,馬車逐漸離開了侯府的大門。
阿福掀開車簾,看著那遠去的門前兩個石獅子,還有那威嚴的大門,忍不住喃喃地道:“但願一切都是我多想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294538.jj,cathylyo以及2012-02-03 23:23:17那位無法顯示名字的朋友投的地雷,抱抱。
☆、常軒夜不歸家,阿福發威
阿福回家後問起常軒關於大老爺被參的事,常軒也說如今確實是有幾位官員上奏摺參了大老爺,說有官員參他任上幾年貪了修建堤壩的銀子,也有參他收受賄賂判了虛假錯案的。
阿福一聽這話急了,忙問常軒這些可是屬實。常軒無奈攤手:“這我哪裡知道呢,大老爺若是真貪了人家銀子,也不會告訴我啊!”——本文首發晉江文學城
阿福低頭皺眉沉思,心裡忐忑不安起來。
常軒見阿福為這事操心,只好安慰她說:“你擔心這麼沒用,其實也不用擔心的。雖說咱不懂那做官的事,但我聽說那些當官的每日都會上奏摺,今日參這個明日參那個,皇帝哪裡有這麼多閒工夫理會呢。再說咱們大老爺在京里有的是關係,到時候說幾句好話,這事也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