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兩個人正嘆息著,忽聽到屋內蒼白無力的聲音:“外面是誰?”
阿屏連忙應著道:“是阿福過來了,特意來看看您。”
屋裡的二少奶奶嘆息了聲:“是阿福啊,那讓她進來吧。”
阿福沖阿屏點了點頭,便進了屋。進去之後,只見二少奶奶躺在帳子裡,懷裡抱著一個繡枕,頭髮散落在臉旁,映襯著那慘白的臉色,真是形容憔悴,望之令人心痛。
二少奶奶聽到動靜,抬頭端詳了阿福一番,竟然慘笑了下:“阿福,過來這邊坐吧。”
阿福自然不敢做,只走到二少奶奶近前,半坐在床邊。只是這喪子之痛,她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二少奶奶,這時候旁人的言語聽來總是無力的吧。
二少奶奶卻發出一聲嘆息,看著阿福問:“你最近忙什麼呢?常軒對你可好?”
阿福連忙將自己在外面的事兒說了,說常軒如今在布莊當掌柜還好,又提起自己將這繡品已經做好了大半的事。二少奶奶聽了倒是很感興趣的樣子,茫然的雙目漸漸泛起了些微的神采,靠著寢床問阿福道:“回頭你拿來給我看看吧。”
阿福忙道:“想著給二少奶奶看的,如今帶來了,剛才交給外面的阿屏了。”
當下二少奶奶命阿屏進來,將刺繡打開給她看。二少奶奶掙扎著坐起來,低頭端詳了那刺繡半響,才終於喃喃地說:“也好,但願這個到時候做好了,就當我對她的一點心意吧。”
阿福當下不敢多言,只小心地一旁伺候著。
二少奶奶看了半響,終於有些疲了,便命阿屏將這繡品收起,又問了阿福一些外面的事。阿福想起二少奶奶還不曾吃飯,便趁機勸說。二少奶奶倒是笑了:“你說得是,任憑天大的事,飯總是要吃的。”
阿屏一見心喜,當下命人將早已備好的紅棗銀耳粥端了上來。
兩個人伺候著二少奶奶吃了飯,又看著她躺下,這才悄悄退出了屋。出來後,阿屏瞧了眼阿福的肚子,嘆息說:“你平日也要注意。”
阿福想起二少奶奶的樣子,心裡沉重,便點頭說:“我知道。”她抬頭看了看阿屏,想起她如今在大少爺那邊,便道:“你也要自己保重。”
這兩個昔日二少奶奶身邊的丫頭,如今都已經為人婦。雖說以前也曾經有個不痛快的時候,可是今日聚在這裡,倒頗有幾分不舍之意。
阿福到底是辭別了阿屏,抱著懷中的繡品,想著今日既然來了,不如看看故人。先去看望了林嬤嬤,林嬤嬤自然是知道二少奶奶的事,便告誡了阿福許多事,讓她自己注意。阿福進來時沒帶什麼東西,不過懷中倒是放了一包三兩的銀子,便給了林嬤嬤,說是給她買點東西吃。林嬤嬤卻堅決不要,阿福一想也是,其實老人家這些年只進不出,哪裡是缺銀子啊,當下也只能罷了。
離開了林嬤嬤,她心裡還想著剛才見到二少奶奶的情境。想著原本那麼春風得意的一個人兒,如今只因為這孩子,一下子仿佛霜打的茄子般,便徹底蔫在那裡了。她抬頭看了看這明媚的三月春光,心裡卻覺得幾分淒涼。
正好這時候她路過湖邊,想起昔日的許多事情,便記掛起迎春了,記得當初她也是有了身子的,不知道如今怎麼樣了。當下便轉腳過去,打算看看迎春。
誰知找到迎春的時候,卻見迎春懷裡抱著一個尚不滿周歲的娃娃,正在那裡燒火要做飯。阿福走近看的時候,卻見迎春面上有幾分哀怨,形容間也十分憔悴。
迎春正低頭忙著,忽見身下有個人影,抬頭看去見是阿福,當下倒是驚喜不已,連忙放下東西拉了阿福說話。
阿福憐惜地看著她比起前些日子的幸福,如今倒是黯淡無光的容顏,心裡想問,可是又不知如何開口。迎春倒是看出了阿福的心思,慘澹地笑了下說:“如今我們家那口子倒是出息了,養的馬被二老爺看中,提拔了他,他如今得意得很。”說著這話,她神色間染上了幾分淒涼:“只是太過得意了,得意得連自家孩子都懶得回家看,也有些看不上我這個黃臉婆了。”
阿福當下詫異:“他之前不是對你很好嗎?怎麼如何這樣?”
迎春苦笑了下,搖頭嘆息道:“阿福,你不懂,這男人以前覺得自己不行,便覺得有了我就是好的。可是如今人家太出息,自然是看不上了,眼裡都瞄著那些小姑娘呢。”
兩個人正說著話,卻聽到迎春背後的娃娃忽地“哇”一聲大哭出來,她連忙接下背帶,將娃娃放下,撩起衣服便給娃娃吃奶。阿福小心地看了看四周,因這是露天的灶房,這周圍還是有一些養馬的小廝的。再看迎春,確實坦然自若毫不在意的樣子。她想起往日,這迎春也是羞答答的一個姑娘,別說大庭廣眾之下坦露胸部,就連手都不好意思給男人看的那種。
迎春見阿福這略顯詫異的目光,知道她不解,無奈笑了下說:“周圍都是這個樣子,時候長了也就習慣了。”
=================================
從府中出來後,阿福心裡頗覺得沉重,回到家裡時已是傍晚時分,她竟然無心做飯,只呆坐在窗前想心事。
這時候常軒正好回來了,他一臉得意,見到阿福坐在窗前,便笑著上前摟住,開心地道:“阿福,今日我做了一樁好買賣。”
阿福見他開心,便笑問:“你做了什麼買賣?”
常軒眉飛色舞地說起,卻原來如今有個南方商人說是積壓了一批上好的緞子,打算低賤賣出。常軒可巧得了這麼一個信,便和人家談妥了,以低於市場三成的價格購進。
常軒說到這裡,湊到阿福耳邊笑道:“這一下子可以賺不少銀子,布莊以後的日子也會好起來的。”
阿福卻心下疑惑:“這等好事,怎麼就輪到咱頭上了呢?況且既然是上好的緞子,他為何低賤賣出?”
常軒卻信心滿滿:“人家是家裡出了事,急著要趕回去,這才打算匆忙清出的。至於為什麼落得咱頭上,還不是咱們消息靈通動作快嘛,這都得多虧了你夫君我呢。”
阿福聽他雖說得頗有把握,但心裡到底還是有一絲擔憂,便勸道:“那你要當心,免得被人家騙了去。”
常軒自然點頭:“娘子說得是,我聽你的。”
作者有話要說:親們,不要因為人家今天早早地更,於是因為一下子看兩章就霸王了人家上一章嘛,來,撒個花說個感想。
另外新年就要到了,為了感激一直支持的讀者們,女王很想弄個回饋活動,可是女王又不知道怎麼弄,求問各位有好主意否?
48. 阿福,我果然上了人家的當
常軒口裡答應著阿福一定會注意,他也的確是加倍小心了,可到底是年輕人,又是初次做這樣的大買賣,果然還是出事了。
卻原來常軒不顧那任榮的叫嚷反對,將布莊裡的流水銀子都湊起來,這才順利交割了那批緞子。當時常軒也怕出事,特意找了布莊裡驗貨的行家陳淮丹,再加上那帳房先生,可以說是傾巢出動去驗貨。當時行家陳淮丹拿手摸了摸那細膩柔滑的料子,抬頭對常軒說:“這個料子,確實是上等好貨,咱北方這邊都少見的。”
常軒說不上多麼懂料子,不過好歹也是跟著父親去過南方的人,當下摸了又摸,心裡也是滿意的。不過他面上還是不動聲色地問陳淮丹:“還需要再驗驗其他的嗎?”
陳淮丹點頭:“你先去和對方再談談價格,我在這邊檢查一下。”
常軒聽了,想想也是,雖說這價格已經比較低了,但總是要去試探一下對方的口風看看是否還有鬆動。當下他帶了帳房先生趕去和賣家去談。
賣家雖然是南方人,卻帶了一口北方口音,常軒聽了難免疑惑,於是在喝茶間便隨口問起,這賣家卻無奈地說,他其實是地道北方人,年輕的時候跟著父親去南方做生意,就一直留在那裡。如今父親有年老了落葉歸根的意思,便命他過來看看這邊的行情。誰知道運了一批貨物剛到這邊,便聽到父親忽然病重的消息,這才要賤價賣去。
常軒依然不動聲色,又和人家拉起交情,問人家這一路從南方來是走水路還是旱路。這賣家說是走水路,當下兩個人又聊起路上遇到的各種見聞,這個賣家皆說得頭頭是道。常軒心下疑惑漸漸散去,這茶喝完了,銀子也就交割了。
之後的幾天常軒很是興奮,整日晚上拿著算盤琢磨,這批緞子應該怎麼怎麼賣,可以賺回多少銀子。阿福低著頭做針線,聽著他念叨這個,耳朵倒是要生繭了,後來禁不住笑出來:“你再這麼念下去,將來咱家孩子怕是一出來就會算帳了。”
常軒很是得意,走過來環住阿福撫了番她已經六個月大的肚子:“回頭弄幾匹緞子來,也給你做幾身好衣裳。”常軒想著如今都五月了,眼看就要入夏,用新近的那批緞子做夏衣必定好看。
阿福倒是不需要什麼衣裳,不過她聽常軒這麼提起,不禁道:“那些緞子拿來做衣裳若是合適,不如你回頭給我拿幾匹來,我去送給府里幾個要好的姐妹。”
常軒自然是應了,阿福想了想又說:“你再挑上幾匹顏色穩重一些的,我送給林嬤嬤用。”
常軒連連點頭:“應該的,回頭我給你拿來,然後再買上一些新鮮果子給她老人家送去。”
這事計劃得很好,小夫妻兩個也是因為這個喜滋滋的,可是誰知等到常軒將那批緞子鋪在了店面里打算大幹一場時,卻忽然聽到活計急匆匆傳來的消息,那批緞子都是有瑕疵的。
常軒開始還沒當回事,只是皺著眉問:“什麼瑕疵?”
小夥計十七八,和常軒年齡相仿,名喚雙喜的,平日跟在常軒身後也是挺佩服常軒,如今急得在這四月天裡滿頭是汗,跺腳急道:“除了上面一些緞子還算是好的,下面好多有瑕疵,根本不能賣的!”
常軒一聽這話急了,也不管雙喜了,自個兒回頭牽了一匹馬直奔貨倉而去,當時一旁的帳房先生也嚇了一跳,跟著常軒跑過去了。
幾個人急匆匆趕到貨倉,常軒上前一把散開一批緞子,頓時猶如五雷轟頂,那淡粉色的緞子裡面果然是藏著瑕疵的!這樣的緞子不過是次等貨罷了,尋常人家誰會花錢買這個做衣裳呢!
常軒愣是不信,趕緊又翻了幾匹抖開,一個個地抖,可是把個貨倉抖得猶如遭了劫,他愣是沒發現幾個好的!
常軒這次是真傻了眼,重重地擰著眉,盯著那匹緞子,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阿屏連忙應著道:“是阿福過來了,特意來看看您。”
屋裡的二少奶奶嘆息了聲:“是阿福啊,那讓她進來吧。”
阿福沖阿屏點了點頭,便進了屋。進去之後,只見二少奶奶躺在帳子裡,懷裡抱著一個繡枕,頭髮散落在臉旁,映襯著那慘白的臉色,真是形容憔悴,望之令人心痛。
二少奶奶聽到動靜,抬頭端詳了阿福一番,竟然慘笑了下:“阿福,過來這邊坐吧。”
阿福自然不敢做,只走到二少奶奶近前,半坐在床邊。只是這喪子之痛,她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二少奶奶,這時候旁人的言語聽來總是無力的吧。
二少奶奶卻發出一聲嘆息,看著阿福問:“你最近忙什麼呢?常軒對你可好?”
阿福連忙將自己在外面的事兒說了,說常軒如今在布莊當掌柜還好,又提起自己將這繡品已經做好了大半的事。二少奶奶聽了倒是很感興趣的樣子,茫然的雙目漸漸泛起了些微的神采,靠著寢床問阿福道:“回頭你拿來給我看看吧。”
阿福忙道:“想著給二少奶奶看的,如今帶來了,剛才交給外面的阿屏了。”
當下二少奶奶命阿屏進來,將刺繡打開給她看。二少奶奶掙扎著坐起來,低頭端詳了那刺繡半響,才終於喃喃地說:“也好,但願這個到時候做好了,就當我對她的一點心意吧。”
阿福當下不敢多言,只小心地一旁伺候著。
二少奶奶看了半響,終於有些疲了,便命阿屏將這繡品收起,又問了阿福一些外面的事。阿福想起二少奶奶還不曾吃飯,便趁機勸說。二少奶奶倒是笑了:“你說得是,任憑天大的事,飯總是要吃的。”
阿屏一見心喜,當下命人將早已備好的紅棗銀耳粥端了上來。
兩個人伺候著二少奶奶吃了飯,又看著她躺下,這才悄悄退出了屋。出來後,阿屏瞧了眼阿福的肚子,嘆息說:“你平日也要注意。”
阿福想起二少奶奶的樣子,心裡沉重,便點頭說:“我知道。”她抬頭看了看阿屏,想起她如今在大少爺那邊,便道:“你也要自己保重。”
這兩個昔日二少奶奶身邊的丫頭,如今都已經為人婦。雖說以前也曾經有個不痛快的時候,可是今日聚在這裡,倒頗有幾分不舍之意。
阿福到底是辭別了阿屏,抱著懷中的繡品,想著今日既然來了,不如看看故人。先去看望了林嬤嬤,林嬤嬤自然是知道二少奶奶的事,便告誡了阿福許多事,讓她自己注意。阿福進來時沒帶什麼東西,不過懷中倒是放了一包三兩的銀子,便給了林嬤嬤,說是給她買點東西吃。林嬤嬤卻堅決不要,阿福一想也是,其實老人家這些年只進不出,哪裡是缺銀子啊,當下也只能罷了。
離開了林嬤嬤,她心裡還想著剛才見到二少奶奶的情境。想著原本那麼春風得意的一個人兒,如今只因為這孩子,一下子仿佛霜打的茄子般,便徹底蔫在那裡了。她抬頭看了看這明媚的三月春光,心裡卻覺得幾分淒涼。
正好這時候她路過湖邊,想起昔日的許多事情,便記掛起迎春了,記得當初她也是有了身子的,不知道如今怎麼樣了。當下便轉腳過去,打算看看迎春。
誰知找到迎春的時候,卻見迎春懷裡抱著一個尚不滿周歲的娃娃,正在那裡燒火要做飯。阿福走近看的時候,卻見迎春面上有幾分哀怨,形容間也十分憔悴。
迎春正低頭忙著,忽見身下有個人影,抬頭看去見是阿福,當下倒是驚喜不已,連忙放下東西拉了阿福說話。
阿福憐惜地看著她比起前些日子的幸福,如今倒是黯淡無光的容顏,心裡想問,可是又不知如何開口。迎春倒是看出了阿福的心思,慘澹地笑了下說:“如今我們家那口子倒是出息了,養的馬被二老爺看中,提拔了他,他如今得意得很。”說著這話,她神色間染上了幾分淒涼:“只是太過得意了,得意得連自家孩子都懶得回家看,也有些看不上我這個黃臉婆了。”
阿福當下詫異:“他之前不是對你很好嗎?怎麼如何這樣?”
迎春苦笑了下,搖頭嘆息道:“阿福,你不懂,這男人以前覺得自己不行,便覺得有了我就是好的。可是如今人家太出息,自然是看不上了,眼裡都瞄著那些小姑娘呢。”
兩個人正說著話,卻聽到迎春背後的娃娃忽地“哇”一聲大哭出來,她連忙接下背帶,將娃娃放下,撩起衣服便給娃娃吃奶。阿福小心地看了看四周,因這是露天的灶房,這周圍還是有一些養馬的小廝的。再看迎春,確實坦然自若毫不在意的樣子。她想起往日,這迎春也是羞答答的一個姑娘,別說大庭廣眾之下坦露胸部,就連手都不好意思給男人看的那種。
迎春見阿福這略顯詫異的目光,知道她不解,無奈笑了下說:“周圍都是這個樣子,時候長了也就習慣了。”
=================================
從府中出來後,阿福心裡頗覺得沉重,回到家裡時已是傍晚時分,她竟然無心做飯,只呆坐在窗前想心事。
這時候常軒正好回來了,他一臉得意,見到阿福坐在窗前,便笑著上前摟住,開心地道:“阿福,今日我做了一樁好買賣。”
阿福見他開心,便笑問:“你做了什麼買賣?”
常軒眉飛色舞地說起,卻原來如今有個南方商人說是積壓了一批上好的緞子,打算低賤賣出。常軒可巧得了這麼一個信,便和人家談妥了,以低於市場三成的價格購進。
常軒說到這裡,湊到阿福耳邊笑道:“這一下子可以賺不少銀子,布莊以後的日子也會好起來的。”
阿福卻心下疑惑:“這等好事,怎麼就輪到咱頭上了呢?況且既然是上好的緞子,他為何低賤賣出?”
常軒卻信心滿滿:“人家是家裡出了事,急著要趕回去,這才打算匆忙清出的。至於為什麼落得咱頭上,還不是咱們消息靈通動作快嘛,這都得多虧了你夫君我呢。”
阿福聽他雖說得頗有把握,但心裡到底還是有一絲擔憂,便勸道:“那你要當心,免得被人家騙了去。”
常軒自然點頭:“娘子說得是,我聽你的。”
作者有話要說:親們,不要因為人家今天早早地更,於是因為一下子看兩章就霸王了人家上一章嘛,來,撒個花說個感想。
另外新年就要到了,為了感激一直支持的讀者們,女王很想弄個回饋活動,可是女王又不知道怎麼弄,求問各位有好主意否?
48. 阿福,我果然上了人家的當
常軒口裡答應著阿福一定會注意,他也的確是加倍小心了,可到底是年輕人,又是初次做這樣的大買賣,果然還是出事了。
卻原來常軒不顧那任榮的叫嚷反對,將布莊裡的流水銀子都湊起來,這才順利交割了那批緞子。當時常軒也怕出事,特意找了布莊裡驗貨的行家陳淮丹,再加上那帳房先生,可以說是傾巢出動去驗貨。當時行家陳淮丹拿手摸了摸那細膩柔滑的料子,抬頭對常軒說:“這個料子,確實是上等好貨,咱北方這邊都少見的。”
常軒說不上多麼懂料子,不過好歹也是跟著父親去過南方的人,當下摸了又摸,心裡也是滿意的。不過他面上還是不動聲色地問陳淮丹:“還需要再驗驗其他的嗎?”
陳淮丹點頭:“你先去和對方再談談價格,我在這邊檢查一下。”
常軒聽了,想想也是,雖說這價格已經比較低了,但總是要去試探一下對方的口風看看是否還有鬆動。當下他帶了帳房先生趕去和賣家去談。
賣家雖然是南方人,卻帶了一口北方口音,常軒聽了難免疑惑,於是在喝茶間便隨口問起,這賣家卻無奈地說,他其實是地道北方人,年輕的時候跟著父親去南方做生意,就一直留在那裡。如今父親有年老了落葉歸根的意思,便命他過來看看這邊的行情。誰知道運了一批貨物剛到這邊,便聽到父親忽然病重的消息,這才要賤價賣去。
常軒依然不動聲色,又和人家拉起交情,問人家這一路從南方來是走水路還是旱路。這賣家說是走水路,當下兩個人又聊起路上遇到的各種見聞,這個賣家皆說得頭頭是道。常軒心下疑惑漸漸散去,這茶喝完了,銀子也就交割了。
之後的幾天常軒很是興奮,整日晚上拿著算盤琢磨,這批緞子應該怎麼怎麼賣,可以賺回多少銀子。阿福低著頭做針線,聽著他念叨這個,耳朵倒是要生繭了,後來禁不住笑出來:“你再這麼念下去,將來咱家孩子怕是一出來就會算帳了。”
常軒很是得意,走過來環住阿福撫了番她已經六個月大的肚子:“回頭弄幾匹緞子來,也給你做幾身好衣裳。”常軒想著如今都五月了,眼看就要入夏,用新近的那批緞子做夏衣必定好看。
阿福倒是不需要什麼衣裳,不過她聽常軒這麼提起,不禁道:“那些緞子拿來做衣裳若是合適,不如你回頭給我拿幾匹來,我去送給府里幾個要好的姐妹。”
常軒自然是應了,阿福想了想又說:“你再挑上幾匹顏色穩重一些的,我送給林嬤嬤用。”
常軒連連點頭:“應該的,回頭我給你拿來,然後再買上一些新鮮果子給她老人家送去。”
這事計劃得很好,小夫妻兩個也是因為這個喜滋滋的,可是誰知等到常軒將那批緞子鋪在了店面里打算大幹一場時,卻忽然聽到活計急匆匆傳來的消息,那批緞子都是有瑕疵的。
常軒開始還沒當回事,只是皺著眉問:“什麼瑕疵?”
小夥計十七八,和常軒年齡相仿,名喚雙喜的,平日跟在常軒身後也是挺佩服常軒,如今急得在這四月天裡滿頭是汗,跺腳急道:“除了上面一些緞子還算是好的,下面好多有瑕疵,根本不能賣的!”
常軒一聽這話急了,也不管雙喜了,自個兒回頭牽了一匹馬直奔貨倉而去,當時一旁的帳房先生也嚇了一跳,跟著常軒跑過去了。
幾個人急匆匆趕到貨倉,常軒上前一把散開一批緞子,頓時猶如五雷轟頂,那淡粉色的緞子裡面果然是藏著瑕疵的!這樣的緞子不過是次等貨罷了,尋常人家誰會花錢買這個做衣裳呢!
常軒愣是不信,趕緊又翻了幾匹抖開,一個個地抖,可是把個貨倉抖得猶如遭了劫,他愣是沒發現幾個好的!
常軒這次是真傻了眼,重重地擰著眉,盯著那匹緞子,一句話都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