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場其他太監宮女兒忙跟著請安,高呼陛下萬歲太后千歲。

  喬亦柔自然要跟著大部隊走。

  她見皇帝和太后就這麼當眾秀起了母子情,畫風也是有點兒迷。

  “免禮。”被太后親自扶起來後,齊毓玠側身抬了抬手臂,面朝眾人道。

  大家高呼“謝恩”,低眉起身。

  “陛下有心了。”一時有些感動,太后不知該說些什麼,只能隨口道,“梧桐縣果然是個好地方。”

  她對皇帝其實是有親情的,雖說當年前往封地存了規避爭儲的心思。但她並不是只有這一個選擇,巒兒是女子,她們母女留在皇宮低調處事也未嘗不可,只是齊毓玠生母去世前與她情同姐妹,加之這孩子極其懂事,她真的不忍他身邊沒個親人照顧,遂做出了這個當年讓許多妃嬪嗤笑的決定。可又有誰能想到曾經那個弱小不得寵的皇子今日竟會成為全天下最尊貴的男人……

  這個位置太高,伴著無上地位和富貴到來的同時,也帶來了太多不可預料的危險。

  怕同苦不能同甘,怕疼在手心裡的孩子變成她眼裡的陌生人,所以她不僅防備著,連巒兒她都儘量減少他們接觸的機會,生怕會一不小心觸犯到他作為皇帝的尊嚴與底線。

  可她卻忘了,這個孩子是她看著長大的,他有雄才大略,卻也善良孝順,作為母親,她或許一開始便錯了……

  眼底沁出淚意,太后側首用帕子拭了拭眼角。

  “母后……”聽到她此時的心聲,齊毓玠面色逐漸變暖,他站在她身側,一動未動,與多年前的那個少年一般無二,不過身形變得更加偉岸高大。

  伺候在一旁的慈寧宮太監總管周立素有眼色,這些年陛下與太后表面母慈子孝,可中間隱隱的生疏和隔閡他們做奴才的也不是察覺不出,方才他見陛下太后眼底都溢滿了感動,心下已經有了譜兒。思及此下形勢,他忙彎腰嬉皮笑臉的岔開話題,接著太后的話道,“傳聞梧桐縣是鳳凰歇過腳的地方,受神獸庇佑,自然鍾靈毓秀民風淳樸。”

  圍觀中的喬亦柔:“……”

  她身體戛然一僵,有股冷意從腳底一直往上竄。她被晾在一邊兒沒事,誰叫晾著她的是全天下最牛的男人和最牛的女人呢?只是太監這話什麼意思?一瞬間,她猛地感覺到了危機。

  陛下莫名其妙和太后唱起親情大戲也就罷了,為什麼偏偏在她出列這個當口?還有扯上鳳棲梧桐縣這個傳說作甚?豈不是——

  豈不是從各方面暗示陛下可以將她納入後宮?好過分啊,陛下您一定要堅持己見,鳳凰什麼的,又不是戲本兒,簡直無稽之談,真的純屬無稽之談真的!

  況且太后皇帝母子情深關她鳥事?這種愚昧的言論會讓別人以為她身上也攜帶著福氣,福氣個頭!她若有福氣怎麼還會站在這裡?陛下您一定要英明真的一定要英明,迂腐迷信要不得啊英明的陛下……

  清了清嗓子,齊毓玠覺得耳邊有些聒噪,他淡淡斜了眼站在一旁恭順低眉的周立,心底輕哼一聲,這些宮人們倒是一個比一個會抖機靈。

  一個太監敢這麼說,自然是摸准了太后的心思討個喜慶。

  若是平常,齊毓玠順其自然留下這個秀女的牌子倒也無所謂,然而——

  然而這個秀女眼下正在聲嘶力竭的苦苦跪求他千萬不要留她牌兒!

  齊毓玠受不了的輕輕撇了下嘴,視線望向旁處,心底暗道,不說旁的,她的碎碎念可還真是無比聒噪……

  第6章

  太后調整好失控的情緒,與皇帝一同端坐好。

  對於太監周立的話,她心底是認同的。許是心情豁然開朗,連帶著下首規規矩矩低眉站著的喬亦柔,她眼中也多了幾絲滿意。

  人一貫如此,總想討個吉利,加之梧桐縣歷來名聲極好,是祥瑞之地,若將此女納入後宮,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況且,這女孩兒眉清目秀說話得體,總比皇帝留牌子的第一位秀女強得多,就是看起來年紀略小了些……

  “你今年多大了?”太后彎了彎唇,慈聲問道。

  一邊在心中哀嚎祈禱,喬亦柔一邊惴惴不安的答話,絕不肯多說一個字,“民女再過數月就足了十八。”

  太后登時詫異地睜大了眼,十八?虧她還以為是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呢!

  “母后。”齊毓玠斜覷了眼仍在心內嘀嘀咕咕的喬亦柔,他涼涼收回視線,面帶微笑地側頭望向太后,“《趙越救母》中趙越的孝心確實為人稱道,只是……”見太后眸露疑惑,齊毓玠下頷微收,語氣平靜,“只是母后您可還記得鄔門關曾經鬧出的‘藥佛珠’事件,當時鄔門關良縣一帶出現瘟疫,傳聞一種由城隍廟千年檀木提煉製作的藥佛珠可預防治癒,良縣百姓趨之若鶩爭相購買,最後事情傳出來時,良縣已經快成為一座空城。”

  見所有人都不明就裡地低頭不語,齊毓玠面部神情變得凝重,他繼續道,“城隍廟千年檀木又被傳為‘聖木’,道是真龍曾在其樹枝上盤踞渡劫過,此後城隍廟聲名遠播無人不知。可廟裡的千年檀木真有預防治癒瘟疫之效?不過是有心人謀財的詭計罷了。朕認為鍾音寺泉水與藥佛珠有異曲同工之處,都將普通之物過度神化,朕不敢堂而皇之昭告天下這世上是否存在神仙和龍鳳,因為沒有人知道。但類似藥佛珠之類的民間悲劇卻不勝枚舉,除了那些喪盡天良謀財害命的惡人,造成這種悲劇的源頭是什麼?”

  是老百姓的愚昧和無知。

  是天神論的過度宣揚傳播。

  也是民間醫術藥材的匱乏與貧瘠……

  整個御花園靜悄悄的,唯有幾隻納涼的鳥兒站在綴滿嫩綠樹葉的枝頭,嘰嘰喳喳叫著。

  齊毓玠目光一一朝眾人掃去。

  他知道,這番言論在他們看來過於大逆不道,只不過礙於他是皇帝,便不得不對他唯唯諾諾的敷衍附和,實際上心底卻不敢對鬼神有一絲不敬。

  但他不信這些,因為見多了打著這些幌子謀一己私利的人,也見多了歷來追求神道而不得的皇帝。

  “這個皇帝……好像還挺靠譜兒。”喬亦柔低眉在心裡道。

  四周緘默,她低頭低久了,脖頸已有些僵直,但卻一動不敢動。

  能感受到這段話帶來的震撼,喬亦柔說不清道不明腦海里的想法,但她覺得,皇帝沒有說錯,她也能明白他最後的一句話,造成這種悲劇的源頭是什麼?其實有很多因素,老百姓的思想覺悟,醫術的落後,乃至地方管轄制度……

  大概他就是想表達求老天爺並沒有什麼用,百姓不該盲目的將牽扯上“神”的事或物奉為聖明。

  沒錯。

  齊毓玠驀地在心中答道。

  他右手落在案台,眼眸略有深意的覷了眼乖乖順順站在下首的纖細女人,對於她不同於眾人的心思,令他頗感意外。

  其實本無意多說這些,齊毓玠初衷只是幫她一把,既然她不想留在宮中,那就成全她。然而眼前這般狀況,若任由事態發展下去,他很難不順水推舟的根據太后想法留她牌子,別無它法,他唯有對這種“福氣論”“神明論”反駁一二,向在場所有人表露他的態度。

  這幫慣會察言觀色的人自然不會再推波助瀾。

  但話說到此處,齊毓玠卻深深覺得他必須得為老百姓做些什麼,眉頭緊鎖,他嚴肅道,“明日朕會在早朝與眾臣商議,麟國國土必須廣開學府廣設醫館,儘量讓老百姓們從身到心都有一定程度的升華。”

  “皇帝言之有理。”旁側太后頷首認真道,“這事確實需提上日程。”

  “多謝母后理解。”

  嘴角微彎,太后與齊毓玠相視一笑,對於皇帝那些話,她面上雖淡定,可心口仍在突突急跳,一方面她覺得有一定道理,另一方面又恐陛下對神明不敬惹來什麼禍端。所以她只有岔開這個話題,然心中卻有了計量,大抵這位秀女是留不得了……

  明顯皇帝並不認同“鳳棲梧桐縣”這個沾福氣的傳說,也就是不稀罕留個沾福氣的女人。

  喬亦柔:“……”

  既然太后都懂,她又何嘗不明白?只是方才太過專注思考陛下的話,而忘了自己的處境。

  陛下懟了太監的話,那就是她不用因為這個緣由留下來了?

  簡直太棒!喬亦柔高興壞了,整個人都處於極致的興奮中。

  陛下太厲害了,不止是厲害,而且英明神武,她從來沒聽說過有這樣的皇帝,他好像很清醒,清醒的不像一個有無上權利的君主。另外她剛才想到的他也都想到了,學府和醫館,都可以逐漸杜絕這種慘劇,可地方管轄制度呢?為何一整個縣發生了這麼嚴重的情況卻沒有官員上報處理?陛下難道忘了這個關鍵結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