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怎麼單單就送了這個來?”小宮女還是不解。
明玉兒卻懂,這樣的境況下,清兮還讓她別忘了愛美,這是勸她不要就此心灰意冷。
清兮為明玉兒的事情煩擾心神時,商若蘭那邊卻得了好消息,每年勾決時,皇帝照例都是會勾免一些的,商若蘭父親死罪免了,改罰流徙兩千里,去障南服苦役。
這日商若蘭剛得了消息就來辭太夫人,一進門就磕了三個響頭,“太夫人對若蘭的大恩大德,若蘭只有來生做牛做馬報答了,爹爹年邁,還要去障南服苦役,若蘭想陪著他,一路照料。”
“這可怎麼使得,障南是蠻荒之地,你這樣的人去那兒,萬一遇上歹人,不僅害了自己,只怕連你父親也保不住。”太夫人自然不允。
“可是做女兒的,哪能顧慮這些。”商若蘭流著淚。
“我好勸歹勸她都不聽,執意要走,這幾日她照顧向姨娘,自己身子都垮了,這再跟了姨父去,莫說照顧姨夫了,只怕照顧自己都照顧不了。”商若雯一旁也著急。
“可不是,蘭丫頭你聽我的,你父親想必也不希望你跟了他去受苦,你要捨不得他,我買幾個丫頭一路伺候他,不必你來得強麼?況且你年歲大了,跟了你父親去障南豈不更耽誤?”
“怎麼,蘭妹妹要走?”二夫人踏進太夫人的上房就聽得太夫人的話,因而出言問道。
“可不是,嫂嫂替我勸勸她吧,她死活要隨了姨夫去障南。”商若雯也跟著商若蘭抹淚道。
“這可使不得,你這樣弱不禁風的身子如何去得那蠻荒之地?”二夫人一臉關切地看著商若蘭。
“若蘭知道太夫人和嫂嫂都是為我好,只是我心意已決……”
二夫人和商若雯都一臉期盼地看著太夫人,太夫人也為難,“你就算要去也得等身子好了再去,還是按我說的,先給你父親買幾個丫頭伺候,府里再派兩個家丁跟了去,等那邊安頓好,有了落腳之地,適合女兒家去,我再讓人送了你去,可好?”
“是啊,不說別的,就是我也離不開你,況向姨娘那身子要是沒你照料,只怕要落下病根子,以後三叔回來豈不是怪我們?”二夫人打出了向姨娘的幌子,由不得商若蘭不留。
這之後,商若蘭更是將太夫人伺候得妥妥帖帖,隨時去上房都能見著她,就連太夫人的鞋襪,她都親手來做,比自家兒媳婦都還來得孝敬。
大中午的,各房的媳婦自回了院子,只有商若蘭留在上房伺候太夫人,親手給太夫人盛了一碗“海參當歸補氣湯”,“這海參補腎潤燥、益氣養血,除了男子需要補腎外,咱們女子也是需要補腎的,如果腎氣不足,臉上就容易起黑斑。”商若蘭一邊布菜一邊說道。
“這道湯男子吃了也極好,國公爺公務繁忙,二爺和四爺也都忙碌,所以我多做了些,一會兒讓小丫頭們送去。”
“還是你細心周到。”太夫人夸道。
“可不是,不知誰將來有福氣娶了蘭姑娘。”袁嬤嬤也開口贊道。
☆、58
太夫人見商若蘭如此小事都這般上心,對她更是喜歡,一時想起清兮的嬌憨來,雖然惹人疼,可到底少了幾分疼人的心思,而豐琉又卻是家事國事處處都忙得不可開交,實在需要個疼人的在他身邊。終究是自己有些虧待老大,太夫人暗自嘆息。
過了半月,商若雯特地撇開商若蘭,到太夫人跟前訴苦。“娘,你可得勸勸蘭表妹,她身子剛好,又思量著要走。”
“這是她該進的孝道,咱們也攔不住,可惜了這麼個好姑娘。”太夫人也沒法子。
“我瞧著蘭姑娘也是好的,到了咱們府上,上上下下誰不喜歡她,但凡府里的嫂嫂、姐姐有個不適,她都悉心照料,就是我這老婆子也是託了她的福腿腳才好了些,唉,怎麼忍心看著她去受苦。”袁嬤嬤聽得商若蘭要走,也是心急。
“就沒法子留下她麼?”商若雯期盼地看著太夫人。
“這女大當嫁,若是能為蘭姑娘找到一門恰當的親事,豈不就皆大歡喜了。”袁嬤嬤嘆道。
“可不是,前日裡我去看過姨夫,他也囑託我讓我勸著蘭表妹,別跟了去障南,為她尋一門恰當的親事。只是姨夫不想表妹嫁去寒門小戶,說不想表妹像他那樣被貴人欺凌。”商若雯說著說著眼圈就紅了。
期期艾艾了一陣,商若雯又開口道:“姨夫也知道娘是個善心人,所以讓我求娘把蘭表妹留在咱們府里,咱們姊妹在一塊兒也能有個照應,姨母去得早,姨夫如今又這樣,她身邊一個親人都沒有,要真嫁出去,我也怕她受氣。”
留下來,怎麼留下來,府里四位爺都是成了親的,難不成留商若蘭做妾?
太夫人忽然想到什麼,又仿佛是早就想到過,因而問:“你們說我把若蘭許給老大可行?既然若蘭的父親這麼說,也不怕人說是咱們欺負她孤女一個了。”
袁嬤嬤愣了愣,“可清兮那裡……”
其實在座三個人都是知情人,也知道太夫人為何這般說,“清兮也是個明白人,她雖然任性嬌慣了些,可這些日子我見她改了不少性子了,你也不用怕若蘭受苦,現在只看若蘭的意思了。”
“她一個姑娘怎麼好說這些。”袁嬤嬤道。
“若蘭的性子我是知道的,最是與人無爭,私下裡我也聽她說過,別的人家看不上她,她還未必看得上那些人家的子弟,她最想的就是能留在娘身邊照顧,全了她一片報恩的心。”商若雯顯然是談過商若蘭口風的。
“蘭姑娘素來妥帖,能留在咱們府里自然在好不過了。”
太夫人心頭的大事總算是了了一樁,豐琉看不上那些丫頭,如今將若蘭給他,可是再挑不出錯的一個妥帖人了,能有人在豐琉身邊照顧,太夫人也算是補償了豐琉了。
,後來太夫人旁敲側擊地問商若蘭,她羞得臉紅欲滴,但也沒搖頭反對,“若蘭別無他求,只求能在太夫人旁邊伺候。”
這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這日,太夫人單獨留了清兮下來,同她議這件事。
“你瞧著若蘭可好?”
清兮只覺得心裡跟堵了一座山一般,聽太夫人先前說要給豐琉納一房姨娘,她就知道這件事總是推不過的,可商若蘭的名字讓清兮仿佛吃了蒼蠅般,喘不過氣。
“一定要蘭姑娘嗎,她也是好人家的女兒,又是四弟妹的表妹,同咱們也算姻親,今後外人怎麼看咱們和商家啊?”清兮不答反問。
“唉,我也為難過,只是若蘭的父親也有這個意思,何況老大的性子你也知道,一般人哪能入他的眼,這些年挑挑揀揀就沒一個合他眼緣的,他也老大不小了……”太夫人後面的話沒說,可清兮同她都明白。別的世家子弟像豐琉這般年紀的,大的孩子都有十來歲了。
“娘說好就好吧。”清兮有些悶悶的。
太夫人如何不懂女兒家的心思,“你也不用放在心上,若蘭生的孩子自然是記在你名下,雖然有點兒親戚關係,可既然做了姨娘,以後位置也該擺正,你呀也漸漸大了,府上的事你也得有個數,從今往後就跟在我身邊學些管家的事務。”太夫人這是表態,一旦商若蘭成了豐琉的姨娘,就再不能協助四房管家,而四房手裡的權利只怕也是要回到清兮手裡的。
“是,這次我一定好好學。”清兮蹭了蹭太夫人,埋在她懷裡久久不說話。
“這事,還是娘同廷直哥哥說吧。”清兮抬頭道。
太夫人摸了摸清兮的頭髮,“嗯。”
豐琉回府,先去了太夫人上房問安,從裡面出來的時候,卻有些晃神。
要說豐琉心底藏的那點兒小秘密能糊弄過清兮,卻糊弄不了太夫人。
風流想起太夫人說的話,“娘知道當年讓你娶清兮是虧欠了你。”
清兮本來是太夫人為豐錦認定的媳婦,當初豐琉從邊關回來,太夫人想著給豐琉娶了親後,就把豐錦和清兮的親事給辦了。
商若雯本是太夫人給豐琉看的媳婦,但為了讓這個從小就因擔負重任而拘束的兒子能娶一個自己心儀的女子,太夫人私下還安排了豐琉看商若雯。
豐琉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商若雯的時候,是在上元燈會。遠遠瞧著,模樣是極端正的,看樣子是個溫柔和順的人,豐琉又恰好看到商若雯題的一首上元節的詩,語意不俗,如此才貌雙全,又是母親相中的,豐琉在這樁親事上便點了頭。
可清兮越大就越是驕橫,豐錦又不是做小伏低的人,死活不同意娶清兮,那些日子太夫人急得晚上睡不著覺,一是不忍心逼豐錦,二又不願清兮這性子嫁去別家受苦,思來想去,太夫人不得不同豐琉商議讓他娶了清兮。因為這個兒子她最清楚,肯定是不會忤逆她的。
為這這事太夫人一直覺得虧欠豐琉,後來豐琉搬離蘭薰院,太夫人也不多言,算作一種變相的補償。
如今太夫人之所以讓豐琉納商若蘭還有另一層意思,商若雯同商若蘭是表姊妹,容貌、脾性都有五分相似。
“論品貌,若蘭絲毫不輸你四弟妹,也不會委屈了你。”太夫人如是道。
豐琉自覺有些臉熱,不知道母親怎麼就認定了自己會覬覦自己的弟妹,可這種話越是反駁就越是顯得遮掩,豐琉也不好回話。
如今豐琉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兒。
還記得他怎麼回的太夫人,“蘭姑娘這樣的品貌,何必委屈給人做妾,何況我並未有納妾的打算。兒子從小就見母親為姨娘們操心,清兮的娘親又是為……兒子從沒想過要納妾。”
太夫人聽了這話有些感動,又有些著急,“你身邊也需要個疼人的人,清兮那丫頭雖是好的,可總有不細緻的地方,以後有若蘭照顧你,我也放心。”
豐琉笑了笑,“她已經好多了,平日替我梳頭,出門也是她替我收拾行李,都妥妥帖帖的,娘要是不放心,平時提點提點她就是了。”
“可是……”太夫人還想繼續勸。
“清兮是不是又犯了事惹娘生氣?”豐琉插嘴道。
太夫人的表親,豐琉覺得有點兒心虛的意思,“怎麼會,從上次那事之後,她就再沒犯過橫,但你年紀畢竟不小了,別人家的孩子你這般年紀,兒子都七、八歲了,娘不是著急麼?”
明玉兒卻懂,這樣的境況下,清兮還讓她別忘了愛美,這是勸她不要就此心灰意冷。
清兮為明玉兒的事情煩擾心神時,商若蘭那邊卻得了好消息,每年勾決時,皇帝照例都是會勾免一些的,商若蘭父親死罪免了,改罰流徙兩千里,去障南服苦役。
這日商若蘭剛得了消息就來辭太夫人,一進門就磕了三個響頭,“太夫人對若蘭的大恩大德,若蘭只有來生做牛做馬報答了,爹爹年邁,還要去障南服苦役,若蘭想陪著他,一路照料。”
“這可怎麼使得,障南是蠻荒之地,你這樣的人去那兒,萬一遇上歹人,不僅害了自己,只怕連你父親也保不住。”太夫人自然不允。
“可是做女兒的,哪能顧慮這些。”商若蘭流著淚。
“我好勸歹勸她都不聽,執意要走,這幾日她照顧向姨娘,自己身子都垮了,這再跟了姨父去,莫說照顧姨夫了,只怕照顧自己都照顧不了。”商若雯一旁也著急。
“可不是,蘭丫頭你聽我的,你父親想必也不希望你跟了他去受苦,你要捨不得他,我買幾個丫頭一路伺候他,不必你來得強麼?況且你年歲大了,跟了你父親去障南豈不更耽誤?”
“怎麼,蘭妹妹要走?”二夫人踏進太夫人的上房就聽得太夫人的話,因而出言問道。
“可不是,嫂嫂替我勸勸她吧,她死活要隨了姨夫去障南。”商若雯也跟著商若蘭抹淚道。
“這可使不得,你這樣弱不禁風的身子如何去得那蠻荒之地?”二夫人一臉關切地看著商若蘭。
“若蘭知道太夫人和嫂嫂都是為我好,只是我心意已決……”
二夫人和商若雯都一臉期盼地看著太夫人,太夫人也為難,“你就算要去也得等身子好了再去,還是按我說的,先給你父親買幾個丫頭伺候,府里再派兩個家丁跟了去,等那邊安頓好,有了落腳之地,適合女兒家去,我再讓人送了你去,可好?”
“是啊,不說別的,就是我也離不開你,況向姨娘那身子要是沒你照料,只怕要落下病根子,以後三叔回來豈不是怪我們?”二夫人打出了向姨娘的幌子,由不得商若蘭不留。
這之後,商若蘭更是將太夫人伺候得妥妥帖帖,隨時去上房都能見著她,就連太夫人的鞋襪,她都親手來做,比自家兒媳婦都還來得孝敬。
大中午的,各房的媳婦自回了院子,只有商若蘭留在上房伺候太夫人,親手給太夫人盛了一碗“海參當歸補氣湯”,“這海參補腎潤燥、益氣養血,除了男子需要補腎外,咱們女子也是需要補腎的,如果腎氣不足,臉上就容易起黑斑。”商若蘭一邊布菜一邊說道。
“這道湯男子吃了也極好,國公爺公務繁忙,二爺和四爺也都忙碌,所以我多做了些,一會兒讓小丫頭們送去。”
“還是你細心周到。”太夫人夸道。
“可不是,不知誰將來有福氣娶了蘭姑娘。”袁嬤嬤也開口贊道。
☆、58
太夫人見商若蘭如此小事都這般上心,對她更是喜歡,一時想起清兮的嬌憨來,雖然惹人疼,可到底少了幾分疼人的心思,而豐琉又卻是家事國事處處都忙得不可開交,實在需要個疼人的在他身邊。終究是自己有些虧待老大,太夫人暗自嘆息。
過了半月,商若雯特地撇開商若蘭,到太夫人跟前訴苦。“娘,你可得勸勸蘭表妹,她身子剛好,又思量著要走。”
“這是她該進的孝道,咱們也攔不住,可惜了這麼個好姑娘。”太夫人也沒法子。
“我瞧著蘭姑娘也是好的,到了咱們府上,上上下下誰不喜歡她,但凡府里的嫂嫂、姐姐有個不適,她都悉心照料,就是我這老婆子也是託了她的福腿腳才好了些,唉,怎麼忍心看著她去受苦。”袁嬤嬤聽得商若蘭要走,也是心急。
“就沒法子留下她麼?”商若雯期盼地看著太夫人。
“這女大當嫁,若是能為蘭姑娘找到一門恰當的親事,豈不就皆大歡喜了。”袁嬤嬤嘆道。
“可不是,前日裡我去看過姨夫,他也囑託我讓我勸著蘭表妹,別跟了去障南,為她尋一門恰當的親事。只是姨夫不想表妹嫁去寒門小戶,說不想表妹像他那樣被貴人欺凌。”商若雯說著說著眼圈就紅了。
期期艾艾了一陣,商若雯又開口道:“姨夫也知道娘是個善心人,所以讓我求娘把蘭表妹留在咱們府里,咱們姊妹在一塊兒也能有個照應,姨母去得早,姨夫如今又這樣,她身邊一個親人都沒有,要真嫁出去,我也怕她受氣。”
留下來,怎麼留下來,府里四位爺都是成了親的,難不成留商若蘭做妾?
太夫人忽然想到什麼,又仿佛是早就想到過,因而問:“你們說我把若蘭許給老大可行?既然若蘭的父親這麼說,也不怕人說是咱們欺負她孤女一個了。”
袁嬤嬤愣了愣,“可清兮那裡……”
其實在座三個人都是知情人,也知道太夫人為何這般說,“清兮也是個明白人,她雖然任性嬌慣了些,可這些日子我見她改了不少性子了,你也不用怕若蘭受苦,現在只看若蘭的意思了。”
“她一個姑娘怎麼好說這些。”袁嬤嬤道。
“若蘭的性子我是知道的,最是與人無爭,私下裡我也聽她說過,別的人家看不上她,她還未必看得上那些人家的子弟,她最想的就是能留在娘身邊照顧,全了她一片報恩的心。”商若雯顯然是談過商若蘭口風的。
“蘭姑娘素來妥帖,能留在咱們府里自然在好不過了。”
太夫人心頭的大事總算是了了一樁,豐琉看不上那些丫頭,如今將若蘭給他,可是再挑不出錯的一個妥帖人了,能有人在豐琉身邊照顧,太夫人也算是補償了豐琉了。
,後來太夫人旁敲側擊地問商若蘭,她羞得臉紅欲滴,但也沒搖頭反對,“若蘭別無他求,只求能在太夫人旁邊伺候。”
這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這日,太夫人單獨留了清兮下來,同她議這件事。
“你瞧著若蘭可好?”
清兮只覺得心裡跟堵了一座山一般,聽太夫人先前說要給豐琉納一房姨娘,她就知道這件事總是推不過的,可商若蘭的名字讓清兮仿佛吃了蒼蠅般,喘不過氣。
“一定要蘭姑娘嗎,她也是好人家的女兒,又是四弟妹的表妹,同咱們也算姻親,今後外人怎麼看咱們和商家啊?”清兮不答反問。
“唉,我也為難過,只是若蘭的父親也有這個意思,何況老大的性子你也知道,一般人哪能入他的眼,這些年挑挑揀揀就沒一個合他眼緣的,他也老大不小了……”太夫人後面的話沒說,可清兮同她都明白。別的世家子弟像豐琉這般年紀的,大的孩子都有十來歲了。
“娘說好就好吧。”清兮有些悶悶的。
太夫人如何不懂女兒家的心思,“你也不用放在心上,若蘭生的孩子自然是記在你名下,雖然有點兒親戚關係,可既然做了姨娘,以後位置也該擺正,你呀也漸漸大了,府上的事你也得有個數,從今往後就跟在我身邊學些管家的事務。”太夫人這是表態,一旦商若蘭成了豐琉的姨娘,就再不能協助四房管家,而四房手裡的權利只怕也是要回到清兮手裡的。
“是,這次我一定好好學。”清兮蹭了蹭太夫人,埋在她懷裡久久不說話。
“這事,還是娘同廷直哥哥說吧。”清兮抬頭道。
太夫人摸了摸清兮的頭髮,“嗯。”
豐琉回府,先去了太夫人上房問安,從裡面出來的時候,卻有些晃神。
要說豐琉心底藏的那點兒小秘密能糊弄過清兮,卻糊弄不了太夫人。
風流想起太夫人說的話,“娘知道當年讓你娶清兮是虧欠了你。”
清兮本來是太夫人為豐錦認定的媳婦,當初豐琉從邊關回來,太夫人想著給豐琉娶了親後,就把豐錦和清兮的親事給辦了。
商若雯本是太夫人給豐琉看的媳婦,但為了讓這個從小就因擔負重任而拘束的兒子能娶一個自己心儀的女子,太夫人私下還安排了豐琉看商若雯。
豐琉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商若雯的時候,是在上元燈會。遠遠瞧著,模樣是極端正的,看樣子是個溫柔和順的人,豐琉又恰好看到商若雯題的一首上元節的詩,語意不俗,如此才貌雙全,又是母親相中的,豐琉在這樁親事上便點了頭。
可清兮越大就越是驕橫,豐錦又不是做小伏低的人,死活不同意娶清兮,那些日子太夫人急得晚上睡不著覺,一是不忍心逼豐錦,二又不願清兮這性子嫁去別家受苦,思來想去,太夫人不得不同豐琉商議讓他娶了清兮。因為這個兒子她最清楚,肯定是不會忤逆她的。
為這這事太夫人一直覺得虧欠豐琉,後來豐琉搬離蘭薰院,太夫人也不多言,算作一種變相的補償。
如今太夫人之所以讓豐琉納商若蘭還有另一層意思,商若雯同商若蘭是表姊妹,容貌、脾性都有五分相似。
“論品貌,若蘭絲毫不輸你四弟妹,也不會委屈了你。”太夫人如是道。
豐琉自覺有些臉熱,不知道母親怎麼就認定了自己會覬覦自己的弟妹,可這種話越是反駁就越是顯得遮掩,豐琉也不好回話。
如今豐琉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兒。
還記得他怎麼回的太夫人,“蘭姑娘這樣的品貌,何必委屈給人做妾,何況我並未有納妾的打算。兒子從小就見母親為姨娘們操心,清兮的娘親又是為……兒子從沒想過要納妾。”
太夫人聽了這話有些感動,又有些著急,“你身邊也需要個疼人的人,清兮那丫頭雖是好的,可總有不細緻的地方,以後有若蘭照顧你,我也放心。”
豐琉笑了笑,“她已經好多了,平日替我梳頭,出門也是她替我收拾行李,都妥妥帖帖的,娘要是不放心,平時提點提點她就是了。”
“可是……”太夫人還想繼續勸。
“清兮是不是又犯了事惹娘生氣?”豐琉插嘴道。
太夫人的表親,豐琉覺得有點兒心虛的意思,“怎麼會,從上次那事之後,她就再沒犯過橫,但你年紀畢竟不小了,別人家的孩子你這般年紀,兒子都七、八歲了,娘不是著急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