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隨身侍女跟上,符觀音低聲吩咐:“明日再請肖郡君過府。”
萬歲山。
“貞娘,你臉色不是太好。可是暑熱?”鄭婉娘也是被那麼多人給鬧的,頗有些透不過來氣。
劉貞點點頭:“我們早些走吧。人那麼多,估計這會不走,待會又和御輦撞上,不知要到何時才能回城。”
鄭婉娘贊同,便要吩咐馬車掉頭。
卻不想婢女帶來個模樣陌生卻穿戴豪貴的女子來。
“恭人,這位是莒國夫人的女使,求見恭人。”
女使行了一禮,鄭婉娘趕緊道:“不敢不敢。不知你家夫人有何吩咐?”
女使恭敬道:“我家夫人來萬歲山,為官家折菊,因所帶人事頗多,堵了道路,連累了諸位命婦不得欣賞好景,特命我晉見賠罪。”
鄭婉娘感嘆道:“素聞潘氏多郎君閨娘,果真如此。”
女使又道:“夫人也設了薄宴在萬歲山上,有請諸位命婦,聊表歉意。”
鄭婉娘接了帖子,卻似接了個紅烙鐵。
她本就身子笨重,指不定就這幾日生產。此次出來就有些任性,如何上的山,赴得宴?若是宴上失儀,豈不是惹了麻煩?
女使走後,鄭婉娘看向劉貞:“貞娘,你瞧我這個樣子,如何上山赴宴?不如你替我去,向莒國夫人回稟了吧。若是其他人,我也不好求你。但你與韓王殿下相熟,想來夫人不會為難……”
劉貞躊躇了兩下,突地心一橫,點頭道:“好吧。韓王也在山上,見一下也好。”
見劉貞臉色不好,鄭婉娘還是使了僕婦跟著她一道上山。
萬歲山,並不是很高,也並不陡峭。
只是人太多,擠在窄窄的山道上,轉不得身。
劉貞擠得一頭大汗,心裡頭卻越發沉著了。
腦袋不想,只睜大了眼睛,去看。
很快,轉過幾條山路,有衣著華麗的殿前司的禁軍守著一條山路,沿著走了一陣子,果然進了一片開闊之地。
桌几已經擺放成列,瓜果也都陳上,三三兩兩的女使來回其間,頗有些仙家的意味。
另有穿戴妖嬈的舞樂在做準備,不時有絲竹調音聲傳來。
很有些及時行樂的灑落,是韓王的風格。
尋了管事娘子模樣的人,劉貞求見莒國夫人。
秉了身份、目的,交了命婦的印,劉貞才被帶到了一處蔭涼花木處。
遠遠地便看到幾位閨閣少女游野,衣著清麗,一派爛漫,引人入勝。
少女之中,有一嫻靜之人,頗為出眾。她得了女使的細語,邊盈盈向劉貞看來。
劉貞在女使們的催促下,低著頭,細步踱了過去。
行了一禮後,便聽到少女故作老成的嗓音,帶著溫和:“即使殿下的阿姊,不必如此多禮。”又叫人端了繡凳來給劉貞坐。
☆、刺殺
劉貞推辭了一下,才坐了下來。記得方“嬸娘”的教導,沒敢坐實了,只歪了下,這才抬頭看莒國夫人。
莒國夫人年紀約莫十四五,五官都是很標準的大小擺放,皮膚白皙,看著讓人很舒服。一臉的端莊與稚氣混在一起,竟然也有種和諧的感覺。
“我聽殿下提起過你。”莒國夫人笑得很有親和力,“若不是劉姐姐營救,恐怕殿下南歸更加艱難。”
劉貞慣例說道:“是拖殿下洪福,我全家才能順利南歸。”
莒國夫人笑眯眯:“你家總是有功的。殿下記著你們,我也記在心裡的。”
劉貞本該應酬地感謝莒國夫人抬舉,但是有些說不出口——我救了殿下,你記著……
“夫人,娘子們讓我來喚你。”一個熟悉的人走了近來。
劉貞抬眼一看,是梁淺黛小娘子。
她正笑盈盈地邀莒國夫人:“夫人蹴鞠技藝高妙,可否賞光讓我等見識一二?”瞥見劉貞,有些驚奇:“劉家阿姊也來了?”
莒國夫人雖努力裝出成人的感覺,但是眼梢眉角壓抑不住孩童少年的好動:“劉姐姐,你會蹴鞠麼?一起麼?”
劉貞還未說話,梁淺黛就搶說:“待殿下應酬了那些官兒們便來尋夫人,屆時我等女眷總是要換上乾爽衣服。劉家阿姊想必是沒有多準備套衣服吧。”
山上的娘子們都有品級,衣服服色和形制都不會像市井裡頭那樣亂穿。劉貞運動出了汗,哪裡能有人有多的衣服給她換?
劉貞有些感激地沖梁淺黛看了一眼,便想告辭了。
可是莒國夫人說:“今日的菊花酒滋味甚美,劉姐姐喝些再走也不遲。”
劉貞應了,便在侍女奉酒的狀態下,看莒國夫人的身姿在娘子中英姿颯爽。
劉貞只踢過一次蹴鞠,水平談不上,只看得眼前一片眼花繚亂。
心裡倒是更加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了。
本是勉強喝的菊花酒,不知怎的卻是越喝越冷靜,越喝越有滋味,竟是喝了不少。
劉貞晃了晃頭,居然被山風一吹,有些上頭了。
她放下酒杯,便要尋伺候莒國夫人的婆子告辭下山。
突然間山上的人流似乎多起來,而且都往她這裡擠。
萬歲山。
“貞娘,你臉色不是太好。可是暑熱?”鄭婉娘也是被那麼多人給鬧的,頗有些透不過來氣。
劉貞點點頭:“我們早些走吧。人那麼多,估計這會不走,待會又和御輦撞上,不知要到何時才能回城。”
鄭婉娘贊同,便要吩咐馬車掉頭。
卻不想婢女帶來個模樣陌生卻穿戴豪貴的女子來。
“恭人,這位是莒國夫人的女使,求見恭人。”
女使行了一禮,鄭婉娘趕緊道:“不敢不敢。不知你家夫人有何吩咐?”
女使恭敬道:“我家夫人來萬歲山,為官家折菊,因所帶人事頗多,堵了道路,連累了諸位命婦不得欣賞好景,特命我晉見賠罪。”
鄭婉娘感嘆道:“素聞潘氏多郎君閨娘,果真如此。”
女使又道:“夫人也設了薄宴在萬歲山上,有請諸位命婦,聊表歉意。”
鄭婉娘接了帖子,卻似接了個紅烙鐵。
她本就身子笨重,指不定就這幾日生產。此次出來就有些任性,如何上的山,赴得宴?若是宴上失儀,豈不是惹了麻煩?
女使走後,鄭婉娘看向劉貞:“貞娘,你瞧我這個樣子,如何上山赴宴?不如你替我去,向莒國夫人回稟了吧。若是其他人,我也不好求你。但你與韓王殿下相熟,想來夫人不會為難……”
劉貞躊躇了兩下,突地心一橫,點頭道:“好吧。韓王也在山上,見一下也好。”
見劉貞臉色不好,鄭婉娘還是使了僕婦跟著她一道上山。
萬歲山,並不是很高,也並不陡峭。
只是人太多,擠在窄窄的山道上,轉不得身。
劉貞擠得一頭大汗,心裡頭卻越發沉著了。
腦袋不想,只睜大了眼睛,去看。
很快,轉過幾條山路,有衣著華麗的殿前司的禁軍守著一條山路,沿著走了一陣子,果然進了一片開闊之地。
桌几已經擺放成列,瓜果也都陳上,三三兩兩的女使來回其間,頗有些仙家的意味。
另有穿戴妖嬈的舞樂在做準備,不時有絲竹調音聲傳來。
很有些及時行樂的灑落,是韓王的風格。
尋了管事娘子模樣的人,劉貞求見莒國夫人。
秉了身份、目的,交了命婦的印,劉貞才被帶到了一處蔭涼花木處。
遠遠地便看到幾位閨閣少女游野,衣著清麗,一派爛漫,引人入勝。
少女之中,有一嫻靜之人,頗為出眾。她得了女使的細語,邊盈盈向劉貞看來。
劉貞在女使們的催促下,低著頭,細步踱了過去。
行了一禮後,便聽到少女故作老成的嗓音,帶著溫和:“即使殿下的阿姊,不必如此多禮。”又叫人端了繡凳來給劉貞坐。
☆、刺殺
劉貞推辭了一下,才坐了下來。記得方“嬸娘”的教導,沒敢坐實了,只歪了下,這才抬頭看莒國夫人。
莒國夫人年紀約莫十四五,五官都是很標準的大小擺放,皮膚白皙,看著讓人很舒服。一臉的端莊與稚氣混在一起,竟然也有種和諧的感覺。
“我聽殿下提起過你。”莒國夫人笑得很有親和力,“若不是劉姐姐營救,恐怕殿下南歸更加艱難。”
劉貞慣例說道:“是拖殿下洪福,我全家才能順利南歸。”
莒國夫人笑眯眯:“你家總是有功的。殿下記著你們,我也記在心裡的。”
劉貞本該應酬地感謝莒國夫人抬舉,但是有些說不出口——我救了殿下,你記著……
“夫人,娘子們讓我來喚你。”一個熟悉的人走了近來。
劉貞抬眼一看,是梁淺黛小娘子。
她正笑盈盈地邀莒國夫人:“夫人蹴鞠技藝高妙,可否賞光讓我等見識一二?”瞥見劉貞,有些驚奇:“劉家阿姊也來了?”
莒國夫人雖努力裝出成人的感覺,但是眼梢眉角壓抑不住孩童少年的好動:“劉姐姐,你會蹴鞠麼?一起麼?”
劉貞還未說話,梁淺黛就搶說:“待殿下應酬了那些官兒們便來尋夫人,屆時我等女眷總是要換上乾爽衣服。劉家阿姊想必是沒有多準備套衣服吧。”
山上的娘子們都有品級,衣服服色和形制都不會像市井裡頭那樣亂穿。劉貞運動出了汗,哪裡能有人有多的衣服給她換?
劉貞有些感激地沖梁淺黛看了一眼,便想告辭了。
可是莒國夫人說:“今日的菊花酒滋味甚美,劉姐姐喝些再走也不遲。”
劉貞應了,便在侍女奉酒的狀態下,看莒國夫人的身姿在娘子中英姿颯爽。
劉貞只踢過一次蹴鞠,水平談不上,只看得眼前一片眼花繚亂。
心裡倒是更加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了。
本是勉強喝的菊花酒,不知怎的卻是越喝越冷靜,越喝越有滋味,竟是喝了不少。
劉貞晃了晃頭,居然被山風一吹,有些上頭了。
她放下酒杯,便要尋伺候莒國夫人的婆子告辭下山。
突然間山上的人流似乎多起來,而且都往她這裡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