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肖秀慧嚇了一跳,左右看看,生怕有生耳朵,然後盯著符觀音道:“王妃糊塗了。”
符觀音搖搖頭:“其一,我姓符,卻無豪強之實。其二,之前韓王與我有過來往。其三,我至今未有孩兒。”
肖秀慧坐近了符觀音,小聲道:“王妃真糊塗了。若你有豪強之實,殿下如何敢娶你?若你不姓符,聖人如何能容你?再者,若非你與韓王……又如何能在河北救了殿下?至於孩兒,府上那麼多姬妾都未有孕……”
符觀音笑了笑,有些苦意,明眸看了看肖秀慧,秀美的眉眼沒了往日的嬌俏:“大王是沒有錯的,至少在這府里。”
肖秀慧不解,楚王在世家豪強中很有基礎,為人仁厚寬容,是明君之相。當初符觀音與楚王大婚,惹了多少閨中娘子的嫉妒?
符觀音不多說楚王為人,只緊緊拉著肖秀慧的衣袖:“表姐救我。”
肖秀慧被符觀音弄得心慌意亂:“表姐一家已繫於王妃一身,敢不盡力?”她自嘲了一下:“我家官人可不想再去西南,混在賊配軍裡頭修路。”
“表姐明白就好。”符觀音鎮定了些:“大王這是讓官家給蒙蔽了,以為是出身礙了他,這才娶了我這個微末之人。可官家又為韓王訂了莒國夫人,這讓大王情何以堪?若是再不振作,等那趙三登基……我困守王府,不知如何相助大王。”
肖秀慧想了想:“王妃可知道,有個村婦,叫劉貞的?”
符觀音聽了這話,表情仿佛吃了死蒼蠅:“表姐提她作甚?我曾在聖人的端午宴見過她,如同魚目混珠一般,毫無絲毫出彩之處。”
肖秀慧微微一笑:“我也不信坊間傳言,韓王有情於她。想必韓王還心裡梗著南渡之事,王妃何不‘解鈴還需系鈴之人’?”
符觀音臉色大變:“此乃婦道貞潔,表姐豈不是害我?”
肖秀慧拍拍符觀音的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殿下責怪王妃與韓王有舊,豈不知這‘舊’可以救他一次,也可以救他兩次?”
符觀音心裡慌亂,思緒萬千:“表姐且回去準備,我考慮仔細些。”
“太子登基也就罷了,可若是三哥登基,寡人如何自處?”趙佐敲了敲額角,坐北面南,向幕僚問策。
“聖人可有什麼策略?”幕僚之一問了一句。
趙佐瞥了他一眼:“自是與寡人行動一致。寡人也不說暗話,寡人母子與趙三有殺母之仇,奪妻之恨,諸位想必早就知曉。”
幕僚們竊竊私語了下,還是紛紛七嘴八舌地給楚王出主意。
趙佐在一堆意見里,最終還是堅定了自家的主意,“兵者,國之大器,非小兒玩具。”
正要商議詳細對策,外門有個小黃門鬼鬼祟祟地探頭探腦。
趙佐便揮退了幕僚,招了小黃門。
“殿下,太子郎君估計要不好了。”小黃門附耳道。
趙佐一急:“還有多久?”
小黃門搖頭:“說不準,只這兩日官家興致很高,流水似得賞賜太子郎君。今日還把重陽宴從一日,改為一月了。”
趙佐心中咯噔一下,揮退了小黃門,重新喚了最為得力的一個幕僚來。
“怕是太子郎君就在九月了。”幕僚陰著臉:“官家弄死了潘美,定了莒國夫人。據說今日還賜了御輦給韓王去萬歲山接莒國夫人。大王,事不宜遲!”
趙佐遲疑了下:“可否機密?萬不可留把柄。若事有敗露,可是族誅之罪!”
幕僚微微一笑:“大王當日冒韓王之名南下,本就在官家那裡存了族誅之心。如今又何必畏首畏尾?若是決心搖擺,一旦韓王登基,他記起舊恨,可就不止是族誅了。”
趙佐這才下定決心。
出了密室,趙佐呼吸著九月清朗天氣,卻心胸絲毫不舒,看著天高無雲,反倒煩躁起來。
遠遠看到盛裝佳人近來,反倒因為她紅的里裳、翠的外衫、燦的飾品更加眼疼。趙佐冷了臉,訓斥道:“太子郎君身子不好,你穿得如此招搖,豈不是令爹爹以為我心裡高興?”
符觀音脆弱地笑了笑,白淨的臉上努力地掙了一絲蒼白出來:“我這就去換。”
見符觀音有些欲言又止,遲遲不走,趙佐不耐道:“你還有何事?”
符觀音讓身邊侍女退下,然後朝趙佐使眼色.趙佐退下了閹宦後更加不耐。
符觀音覷著趙佐的臉色,不敢兜圈子,只細細說了自己的計劃。
“大王所憂之事,我亦然時刻掛心。今日請肖郡君進府,誠是因她家呂安撫護送過韓王進京,有些交情。我想,不妨以呂安撫的名義,宴請韓王……”
趙佐先是神情一冷,接著嘴角一扯,嘲諷一笑:“婦人坐井卻好大言,古人誠不欺我。唐太宗故事豈是我能做得?你當爹爹是甘做太上皇的李淵不成?肖郡君為人陰蠢,日後少與她往來,沒得丟了寡人的顏面!”
符觀音還要再說,趙佐早就提步走了。
符觀音看著趙佐的背影,臉上的畏縮的神情消退,轉為陰沉。
符觀音搖搖頭:“其一,我姓符,卻無豪強之實。其二,之前韓王與我有過來往。其三,我至今未有孩兒。”
肖秀慧坐近了符觀音,小聲道:“王妃真糊塗了。若你有豪強之實,殿下如何敢娶你?若你不姓符,聖人如何能容你?再者,若非你與韓王……又如何能在河北救了殿下?至於孩兒,府上那麼多姬妾都未有孕……”
符觀音笑了笑,有些苦意,明眸看了看肖秀慧,秀美的眉眼沒了往日的嬌俏:“大王是沒有錯的,至少在這府里。”
肖秀慧不解,楚王在世家豪強中很有基礎,為人仁厚寬容,是明君之相。當初符觀音與楚王大婚,惹了多少閨中娘子的嫉妒?
符觀音不多說楚王為人,只緊緊拉著肖秀慧的衣袖:“表姐救我。”
肖秀慧被符觀音弄得心慌意亂:“表姐一家已繫於王妃一身,敢不盡力?”她自嘲了一下:“我家官人可不想再去西南,混在賊配軍裡頭修路。”
“表姐明白就好。”符觀音鎮定了些:“大王這是讓官家給蒙蔽了,以為是出身礙了他,這才娶了我這個微末之人。可官家又為韓王訂了莒國夫人,這讓大王情何以堪?若是再不振作,等那趙三登基……我困守王府,不知如何相助大王。”
肖秀慧想了想:“王妃可知道,有個村婦,叫劉貞的?”
符觀音聽了這話,表情仿佛吃了死蒼蠅:“表姐提她作甚?我曾在聖人的端午宴見過她,如同魚目混珠一般,毫無絲毫出彩之處。”
肖秀慧微微一笑:“我也不信坊間傳言,韓王有情於她。想必韓王還心裡梗著南渡之事,王妃何不‘解鈴還需系鈴之人’?”
符觀音臉色大變:“此乃婦道貞潔,表姐豈不是害我?”
肖秀慧拍拍符觀音的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殿下責怪王妃與韓王有舊,豈不知這‘舊’可以救他一次,也可以救他兩次?”
符觀音心裡慌亂,思緒萬千:“表姐且回去準備,我考慮仔細些。”
“太子登基也就罷了,可若是三哥登基,寡人如何自處?”趙佐敲了敲額角,坐北面南,向幕僚問策。
“聖人可有什麼策略?”幕僚之一問了一句。
趙佐瞥了他一眼:“自是與寡人行動一致。寡人也不說暗話,寡人母子與趙三有殺母之仇,奪妻之恨,諸位想必早就知曉。”
幕僚們竊竊私語了下,還是紛紛七嘴八舌地給楚王出主意。
趙佐在一堆意見里,最終還是堅定了自家的主意,“兵者,國之大器,非小兒玩具。”
正要商議詳細對策,外門有個小黃門鬼鬼祟祟地探頭探腦。
趙佐便揮退了幕僚,招了小黃門。
“殿下,太子郎君估計要不好了。”小黃門附耳道。
趙佐一急:“還有多久?”
小黃門搖頭:“說不準,只這兩日官家興致很高,流水似得賞賜太子郎君。今日還把重陽宴從一日,改為一月了。”
趙佐心中咯噔一下,揮退了小黃門,重新喚了最為得力的一個幕僚來。
“怕是太子郎君就在九月了。”幕僚陰著臉:“官家弄死了潘美,定了莒國夫人。據說今日還賜了御輦給韓王去萬歲山接莒國夫人。大王,事不宜遲!”
趙佐遲疑了下:“可否機密?萬不可留把柄。若事有敗露,可是族誅之罪!”
幕僚微微一笑:“大王當日冒韓王之名南下,本就在官家那裡存了族誅之心。如今又何必畏首畏尾?若是決心搖擺,一旦韓王登基,他記起舊恨,可就不止是族誅了。”
趙佐這才下定決心。
出了密室,趙佐呼吸著九月清朗天氣,卻心胸絲毫不舒,看著天高無雲,反倒煩躁起來。
遠遠看到盛裝佳人近來,反倒因為她紅的里裳、翠的外衫、燦的飾品更加眼疼。趙佐冷了臉,訓斥道:“太子郎君身子不好,你穿得如此招搖,豈不是令爹爹以為我心裡高興?”
符觀音脆弱地笑了笑,白淨的臉上努力地掙了一絲蒼白出來:“我這就去換。”
見符觀音有些欲言又止,遲遲不走,趙佐不耐道:“你還有何事?”
符觀音讓身邊侍女退下,然後朝趙佐使眼色.趙佐退下了閹宦後更加不耐。
符觀音覷著趙佐的臉色,不敢兜圈子,只細細說了自己的計劃。
“大王所憂之事,我亦然時刻掛心。今日請肖郡君進府,誠是因她家呂安撫護送過韓王進京,有些交情。我想,不妨以呂安撫的名義,宴請韓王……”
趙佐先是神情一冷,接著嘴角一扯,嘲諷一笑:“婦人坐井卻好大言,古人誠不欺我。唐太宗故事豈是我能做得?你當爹爹是甘做太上皇的李淵不成?肖郡君為人陰蠢,日後少與她往來,沒得丟了寡人的顏面!”
符觀音還要再說,趙佐早就提步走了。
符觀音看著趙佐的背影,臉上的畏縮的神情消退,轉為陰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