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端午的金明池,是官家和百姓一起看水軍塞龍舟的地方,可謂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劉貞被方嬸娘帶著,從一個角門,帶進稀疏人流里,拾階而上,進了一個高台上。
才下過雨的天氣,劉貞極目一望,只見水雲薄薄,水天同色,陽光也如同月光般清亮,人影憧憧。巒峰處,擠滿了各色的百姓,扶老攜幼,熱鬧非凡。
待官家出來時,更是歡聲四動。
高台上的人群離官家所在的高樓很近,紛紛行禮。
劉貞和方嬸娘跟劉圻打了個照面,便混在了娘子堆里,脂粉香氣比之趙休身上的更加濃郁。
先是欽天監的官員上來說了好些話,聽得玄之又玄,而且還非常冗長。
等著賽舟的大夥都有些不耐煩,加上端午時節悶熱的很,好在才下過雨,降了些溫,並沒有發生什麼中暑的事。
那邊水軍已經有不少參加賽舟的選手,在做賽前的整隊,都是些精壯好手,看著就是精通水性。
劉貞本是看,突然聽到有嘻嘻的笑聲,轉頭一看有幾個娘子躲閃了自己的眼神,聚在一起說話。
方嬸娘也注意到了,趕緊小聲道:“貞娘,咱們是官宦娘子,不可隨意看那些個兵痞,尤其是穿著暴露的。”
劉貞懂了,瞥了方才笑話她的幾個娘子,便看向別處。
也不知欽天監怎麼說了那麼多,就在大家等不及的時候,劉圻走過來遞給她們幾個鮮果子,順便叫劉貞去高台下,把他丟在小廝那的摺扇拿上來,實在太熱。
劉貞自是答應,下了台階,找了小廝,卻被告知,劉圻並未帶摺扇來。
正奇怪著,趙休蹭地,笑眯眯拿了把摺扇站在她面前:“吶,這把扇子便送劉圻了。”
劉貞回過味來:“叔父叫我拿摺扇,是你……”
“聽說阿姊最近刻苦讀書啊。”趙休不回答,反倒轉了話題:“怎地官話還說得這般差?莫不是你平日讀書,都是用土話讀的?這如何記得住?”
劉貞眼珠一轉,打算給這個地域方言歧視者一點暴擊,張口用凌陽土話道:“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於修德,不為盜竊則為虜役矣!”
趙休還是頭一次聽用方言朗誦的《孟母傳》,這其中好些音調聽著有諧音,分外好笑,笑的他都肚子疼了。
“這孟氏一族何時成了凌陽人。”
劉貞一瞪眼:“難不成他們是東京人不成?”
作者有話要說: 照例,感謝慷慨的 rocksugar 小娘子~
☆、端午賽龍舟
趙休抿嘴笑,“你嬸娘教你讀書時可否帶蜀音?”
劉貞也笑:“所以總是記不住,還是自家用方言讀一遍才記在心裡。”
趙休“哦”了一聲,再次開口竟是換了凌陽土話:“意中有個人,才會面,便相思……只願身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雖然有些蹩腳,但是的的確確是凌陽本地的音調!
劉貞自南下後,聽慣了東京話,此時突如其來的鄉音入耳,本就有種親切驚喜之感,而竟然還是出自趙休之口,實在是令她意外又感動。
況且就連李舅母和陳大娘這樣的自家人都在努力地學習東京話,方嬸娘他們也改說蹩腳東京話的情況下,趙休竟然雲淡風輕地用凌陽那般土的掉渣的話,說他的詞作!
“你怎麼會……”劉貞心裡頭開了一朵花,眼中卻不自覺有些濕。
“用方言讀一遍,你可記住了?”趙休眼眸清澈地映出她的臉。
劉貞點點頭。
趙休一笑,白牙一閃。
趙休沒有多待,就去官家在的那個紅樓,叫劉貞好好看賽龍舟,待會他叫劉圻來通知她該下注壓哪一隊,保管她贏!
劉貞回了高台,見劉圻已經走了,就繼續和方嬸娘待一塊。
這一處高台幾乎都和方嬸娘劉貞一樣,屬於新晉進士的家眷,四下並不認識。
有年紀相仿的娘子們便互相走動起來,交流感情,拓展人脈。
劉貞因為年紀和婚姻狀況,不免又有點不合群。見方嬸娘想和那些娘子開展交流,她自然不跟了。方嬸娘怕她孤單。劉貞不在意地擺擺手,讓方嬸娘放心。
方嬸娘見她真是一臉淡然,贊她好心性,便放心去交遊了。
劉貞哪裡孤單,她心裡頭快樂得很,想與人分享,又吝嗇於說出去,最好誰都不理她,任她看緗桃繡野,聽風暖管弦,享受這大好時節!
她憑欄眺望,煙雲迷濛中,看不清水對面的紅樓里究竟誰是誰,可只看著那裡,知道那裡有個少年,趙休,就好開心,好開心!
忽聽那群小娘裡頭唧唧喳喳喧鬧起來,接著娘子們也歡聲笑語,地熱鬧議論。
方嬸娘告訴一直走神的劉貞:“聖人下恩旨,教咱們新晉進士家的小娘們去覲見呢。”
“什麼覲見?”剛剛跟方嬸娘聊得火熱的一個娘子道:“有風聲傳說是要為韓王殿下相看呢。那些小娘們都歡喜得緊。”
劉貞轉頭一看,果見那些小娘們紛紛在長輩的幫助下,整裝、補妝……
方嬸娘趕緊給劉貞也梳了梳有些松的髮髻,又補上一層粉。
劉貞被方嬸娘帶著,從一個角門,帶進稀疏人流里,拾階而上,進了一個高台上。
才下過雨的天氣,劉貞極目一望,只見水雲薄薄,水天同色,陽光也如同月光般清亮,人影憧憧。巒峰處,擠滿了各色的百姓,扶老攜幼,熱鬧非凡。
待官家出來時,更是歡聲四動。
高台上的人群離官家所在的高樓很近,紛紛行禮。
劉貞和方嬸娘跟劉圻打了個照面,便混在了娘子堆里,脂粉香氣比之趙休身上的更加濃郁。
先是欽天監的官員上來說了好些話,聽得玄之又玄,而且還非常冗長。
等著賽舟的大夥都有些不耐煩,加上端午時節悶熱的很,好在才下過雨,降了些溫,並沒有發生什麼中暑的事。
那邊水軍已經有不少參加賽舟的選手,在做賽前的整隊,都是些精壯好手,看著就是精通水性。
劉貞本是看,突然聽到有嘻嘻的笑聲,轉頭一看有幾個娘子躲閃了自己的眼神,聚在一起說話。
方嬸娘也注意到了,趕緊小聲道:“貞娘,咱們是官宦娘子,不可隨意看那些個兵痞,尤其是穿著暴露的。”
劉貞懂了,瞥了方才笑話她的幾個娘子,便看向別處。
也不知欽天監怎麼說了那麼多,就在大家等不及的時候,劉圻走過來遞給她們幾個鮮果子,順便叫劉貞去高台下,把他丟在小廝那的摺扇拿上來,實在太熱。
劉貞自是答應,下了台階,找了小廝,卻被告知,劉圻並未帶摺扇來。
正奇怪著,趙休蹭地,笑眯眯拿了把摺扇站在她面前:“吶,這把扇子便送劉圻了。”
劉貞回過味來:“叔父叫我拿摺扇,是你……”
“聽說阿姊最近刻苦讀書啊。”趙休不回答,反倒轉了話題:“怎地官話還說得這般差?莫不是你平日讀書,都是用土話讀的?這如何記得住?”
劉貞眼珠一轉,打算給這個地域方言歧視者一點暴擊,張口用凌陽土話道:“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女則廢其所食,男則墮於修德,不為盜竊則為虜役矣!”
趙休還是頭一次聽用方言朗誦的《孟母傳》,這其中好些音調聽著有諧音,分外好笑,笑的他都肚子疼了。
“這孟氏一族何時成了凌陽人。”
劉貞一瞪眼:“難不成他們是東京人不成?”
作者有話要說: 照例,感謝慷慨的 rocksugar 小娘子~
☆、端午賽龍舟
趙休抿嘴笑,“你嬸娘教你讀書時可否帶蜀音?”
劉貞也笑:“所以總是記不住,還是自家用方言讀一遍才記在心裡。”
趙休“哦”了一聲,再次開口竟是換了凌陽土話:“意中有個人,才會面,便相思……只願身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雖然有些蹩腳,但是的的確確是凌陽本地的音調!
劉貞自南下後,聽慣了東京話,此時突如其來的鄉音入耳,本就有種親切驚喜之感,而竟然還是出自趙休之口,實在是令她意外又感動。
況且就連李舅母和陳大娘這樣的自家人都在努力地學習東京話,方嬸娘他們也改說蹩腳東京話的情況下,趙休竟然雲淡風輕地用凌陽那般土的掉渣的話,說他的詞作!
“你怎麼會……”劉貞心裡頭開了一朵花,眼中卻不自覺有些濕。
“用方言讀一遍,你可記住了?”趙休眼眸清澈地映出她的臉。
劉貞點點頭。
趙休一笑,白牙一閃。
趙休沒有多待,就去官家在的那個紅樓,叫劉貞好好看賽龍舟,待會他叫劉圻來通知她該下注壓哪一隊,保管她贏!
劉貞回了高台,見劉圻已經走了,就繼續和方嬸娘待一塊。
這一處高台幾乎都和方嬸娘劉貞一樣,屬於新晉進士的家眷,四下並不認識。
有年紀相仿的娘子們便互相走動起來,交流感情,拓展人脈。
劉貞因為年紀和婚姻狀況,不免又有點不合群。見方嬸娘想和那些娘子開展交流,她自然不跟了。方嬸娘怕她孤單。劉貞不在意地擺擺手,讓方嬸娘放心。
方嬸娘見她真是一臉淡然,贊她好心性,便放心去交遊了。
劉貞哪裡孤單,她心裡頭快樂得很,想與人分享,又吝嗇於說出去,最好誰都不理她,任她看緗桃繡野,聽風暖管弦,享受這大好時節!
她憑欄眺望,煙雲迷濛中,看不清水對面的紅樓里究竟誰是誰,可只看著那裡,知道那裡有個少年,趙休,就好開心,好開心!
忽聽那群小娘裡頭唧唧喳喳喧鬧起來,接著娘子們也歡聲笑語,地熱鬧議論。
方嬸娘告訴一直走神的劉貞:“聖人下恩旨,教咱們新晉進士家的小娘們去覲見呢。”
“什麼覲見?”剛剛跟方嬸娘聊得火熱的一個娘子道:“有風聲傳說是要為韓王殿下相看呢。那些小娘們都歡喜得緊。”
劉貞轉頭一看,果見那些小娘們紛紛在長輩的幫助下,整裝、補妝……
方嬸娘趕緊給劉貞也梳了梳有些松的髮髻,又補上一層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