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吳王妃想明白了道理,心裡又念著女兒,果真便收了淚水,反倒是抬手推了姜嶸一把,催他道:“爹做這事怕也是瞞著娘的吧?還是快些回去吧,要不然娘聽到消息,肯定也要擔心的。”說到底,皇帝讓姜嶸在吳王身邊做內jian這事估計也就君臣兩人心裡明白,恐怕連姜家的人都不清楚。
姜嶸見她模樣,多少也放心了些,這才起身回姜家去了。
吳王妃病了許久,這會兒聽到吳王死訊反倒是如獲新生,她一下子便有了精神,揚聲讓宮人進來服侍她起身,然後便又叫人把女兒抱過來。母女兩人一起用了一頓午膳後,吳王妃便抱著女兒往宮裡去——說到底,吳王犯的事乃是謀逆大罪,吳王妃這會兒回過神來,第一反應便是要抱著女兒去皇帝那兒認罪。至少,面上也要過得去,反正有姜嶸的功勞在,皇帝應該也不會拿她如何。
只是,吳王妃才抱著女兒到了甘露殿的殿門口,便被守在外頭的老內侍榮貴客氣的攔下了:“陛下現今正歇著呢,王妃若無大事,便先回去吧。”
吳王妃咬了咬唇,索性便也抱著女兒跪在了地上,只是道:“妾,是來向陛下請罪的。”
榮貴上了年紀,一張老臉越發的白胖,眉頭淡淡的,說話時的聲音也細的很,聽上去十分溫和親切:“王妃何罪之有?陛下今日早朝時已說了——吳王殿下昨夜急病而去,令人以親王禮下葬;楚王忤逆生母,氣死王昭儀,大不孝,故而廢為庶人,全府上下皆發配黔州。”
言下之意便是皇帝已經金口玉言把“賜死吳王”改成了“急病而去”,面上也算是全了吳王的顏面,掩下了吳王意圖謀逆的大罪。
榮貴這般說著,又很是小心的伸手去扶吳王妃,語聲恭謹:“地下涼,王妃還是快些起來吧。”
吳王妃那一直吊在心口的氣總算是鬆了下去,她面上顯出如釋重負的笑容來,就著榮貴的手起了身,輕輕點頭道:“既如此,還請公公替我和如姐兒給父皇問個安。”
榮貴連連點頭:“一定,一定。”他恭恭敬敬的送走了吳王妃之後,方才怕冷一般的把兩隻手都攏到了袖子裡頭,準備去裡頭隔間休息,臨去前他拿眼瞥了瞥邊上的幾個守門小內侍,哼了一聲,“都給我打起精神,要是尚藥局送藥的來了,再叫我。”
榮貴的聲音細細的,微揚的時候略有些尖,聽上去頗有幾分威勢。
幾個小內侍連忙垂首,諾諾應了,小心翼翼的服侍著榮貴去了隔間稍作休息。
過了半響,尚藥局那頭方才送了送了藥過來,不過這回送藥的不是別人,正是馮奉御——皇帝今日硬撐著上了早朝,處置了吳王與楚王之事,方才下了朝便倒下了。馮奉御心知這還是皇帝上次吐血的時候傷了心脈,至今都沒有養好的緣故,此回皇帝忽而舊疾復發,他這個尚藥局的長官自是少不了要親自煎藥送來。
榮貴對著吳王妃甚是恭敬親切,對著小內侍趾高氣揚,對著馮奉御去也頗有幾分和氣。他親自引了馮奉御入殿來,又與他道:“魏王妃也在呢,陛下想著讓您給王妃她看看脈,至於陛下的病情,便不必多說了。”這話顯然便是告誡馮奉御莫要和魏王妃透露皇帝的病情。
馮奉御心裡有了底,連忙點頭:“臣明白了。”
到了內殿的地方,榮貴便停了步子,遞了個眼神給站在碧玉珠簾邊上的兩個美貌宮人。
那兩個宮人細長白皙的指尖方才掀起珠簾,讓馮奉御端藥進去。
馮奉御一入殿,首先見著的便是靠坐在榻上的皇帝,他背後墊了個明黃色的軟枕,神色看著倒是好些了,此時正闔眼聽著坐在榻邊的魏王妃給他念摺子。
魏王妃一頭鴉羽似的烏髮只是梳了個簡單的髻兒,正好能看見纖長白皙的脖頸,脖頸到下顎的弧線柔美得不可思議。她今日穿了一身海棠紅繡黃蕊臘梅的廣袖襦裙,又因是坐在榻邊,倒是看不太出那已經有七個多月的小腹。
皇帝聽到腳步聲,知是馮奉御來了,便也懶懶的睜開眼睛,淡淡道:“起來吧……”他面上先前的溫和不覺間已如cháo水一般褪去,甚至冷淡的道,“把藥擱下便好,順便給王妃看看脈。”
鄭娥也連忙擱下手中的摺子,她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輕聲道:“我真的沒事,昨晚是我一時多心,倒是驚動了父皇您——其實也就痛了那麼一小會兒就立刻好了,後半夜睡得可沉了,真的,真的!”
皇帝看了她一眼,唇角只是勾了勾,線條優美:“你不是多心……”他抬手輕輕的叩了叩鄭娥的額角,似笑非笑,“你啊,是沒心沒肺——朕都和你說了多少次,要小心!你呢,什麼時候小心了?便是被人算計了,恐怕你都不知道呢……”
皇帝原還打定主意要給鄭娥一個教訓,可臨到頭又狠不下心,到底還是沒把昨夜裡魏王府的事情告訴鄭娥。他想著這到底是兒媳婦,還是交給他那不成器的兒子來教吧,做爹的還是不要太狠心,平白做了惡人……
鄭娥不明就裡,眨了眨眼睛,黑白分明的眸子水盈盈的,顯出幾分羞赧來,更是不好意思。她拉了拉皇帝的袖子,小聲道:“父皇!”馮奉御還在呢,能不能給她留些面子?
皇帝嘆了一口氣,倒也沒再多說下去,只是抬了抬下顎,示意馮奉御把藥端過來。
馮奉御這才小心上前來,將那碗還熱騰騰的湯藥遞了上去。
皇帝親自接了過來,抿了幾口,便轉頭去看馮奉御給鄭娥請脈,問了一句:“王妃身子如何?”
馮奉御蹙眉看了看脈象,很快便鬆開了眉頭:“王妃胎像極好,應無大礙,只是這幾日大約有些心事,臣開些調節的藥便好了。只是再過幾月便到日子了,還是要多走動走動。”
聽到“心事”二子,皇帝倒是輕輕挑了挑眉頭,抬眼去看鄭娥,目光中頗有幾分揶揄——唔,這是想四郎了?
鄭娥羞得厲害,抿了抿粉色的櫻唇,白玉似的頰邊浮起一絲絲的薄紅,好似霞光徐徐照在白瓷玉片上一般。
皇帝瞧她這模樣,倒是略開懷了一些,抬手打發了馮奉御回去,輕輕的用手掌拍了拍鄭娥的手臂,溫聲安慰她道:“放心吧,四郎大約也快回來了……”阿史那思歸死了,北疆戰局肯定是要大變一番,蕭明鈺自是馬上就要回來。
鄭娥哼哼了幾聲沒應,不過她心裡確實是極想蕭明鈺的,這會兒聽到皇帝這話也放心了不少。
有鄭娥在邊上陪著,可皇帝心情倒是略好了一些,只是顧著鄭娥如今身子漸重,等他用過湯藥之後便讓黃順把人送回王府。
鄭娥走得時候還不放心,連連回頭,叮嚀道:“父皇你要是不舒服,記得派人來找我啊。”
皇帝不由得被她這話給逗樂了,漫不經心的回了一句:“找你做什麼?難不成你的醫術比馮奉御或是楊奉御還高,能給朕治病?”
鄭娥白皙的指尖在頰邊撓了撓,理直氣壯的應聲道:“我可以陪您喝藥啊。”
皇帝看著她那雙極明亮澄澈的水眸,不覺也露出笑容來,擺擺手:“行了行了,趕緊回去吧。你這話說的,倒好像朕沒人陪似的……”
話雖如此,送走了鄭娥,黃順上來問皇帝是否要召幾個美人來伴駕,皇帝猶豫了許久卻也搖了搖頭——他現下確實心裡有些不太舒服,不怎麼想要一個人呆著,可真要是說找人來陪又覺得不太得勁。
皇帝對著後宮興趣一向不怎麼打,說起來,後宮裡頭的舊人也走得差不多了:元德皇后、王昭儀、謝氏……如今大概剩下一個賢妃和容昭容了。皇帝想著賢妃那張看似端重的面龐便覺得有些煩——他喜歡元德皇后的端重,可賢妃端重卻又有些不對味,好似正品和偽造品一般的對比。至於容昭容,她現今一心禮佛和照顧外孫,皇帝自也不想擾人清淨。而那些新得寵的年輕美人固然溫順聽話、嬌嫩美貌,可一眼看去也記不得誰是誰,多少還是有些鬧心的。
皇帝把後宮那些人想了一回,頗是興味索然。
至於剩下幾個兒女——二公主才添了兒子,正是一家和樂的時候,皇帝也不想這會兒把女兒叫進宮來。而吳王與楚王的事情才剛過,這風口浪尖更是不好召見五皇子或是六皇子,雖說他們心裡頭沒有那些個念頭,可若是叫底下一些人想歪了、生出旁的心思便又不好了……
皇帝猶豫來猶豫去,最後只長長的吁了一口氣,到底還是誰都沒叫,擺擺手讓黃順下去了,口上吩咐道:“朕休息一會兒,等晚膳的時候,再讓賢妃過來吧……”王昭儀的喪儀,說到底還是要與賢妃商議一二。
黃順瞧著皇帝略有些蒼白的面龐,心中更是擔憂,忍不住道:“再過些時日,魏王殿下大概也要回來了。陛下萬萬要保重龍體才是……”
皇帝也不知有沒有把黃順的話聽進去,拉了榻上的薄被蓋在身上,果真闔了眼休息了。
因為吳王和楚王之事又或者是皇帝舊疾復發的緣故,宮內宮外連著好些日子都安靜得很,生怕惹得甘露殿的皇帝心裡不快活。
一眼望去,這些天來,長安城的天空都是灰濛濛的,看不見亮光。
一直等到二公主府上給她家的小平安辦百日宴的時候,京中凝重的氣氛才散了一些去,漸漸輕鬆了一些。
鄭娥的肚子已有八個月,漸漸顯出笨重來,故而也甚少出門,每回出門竇嬤嬤都要小心翼翼的在馬車上鋪好幾層厚毯子,小心翼翼的護著人,生怕出事。
不過,這百日宴,鄭娥自然也是要去的,不僅要去,還要備份厚禮才是。
二公主倒是不在意她送什麼,親自抱著小平安到垂花門口來接鄭娥,看著鄭娥的肚子便不由挑眉笑起來,口上打趣了一句:“啊呀,我家平安的小媳婦來了……”
鄭娥被她那怪模怪樣逗得一樂,想了想還是湊到她耳邊小聲提醒她道:“你四哥說了,要等孩子長大了,叫她自己選。”
二公主才不理她那神經病的四哥,哼哼了兩聲:“那是他沒事找事,我家平安多好啊……”她就像是天底下所有的母親一般覺得自家的孩子簡直完美無缺,抱著平安遞到鄭娥跟前,嘟嘟嘴,“你看你看,平安見著你和小團圓都笑了呢。”
平安已有白日大,早已沒了出生時的紅皺,白嫩嫩的,頭上的胎髮烏黑又柔軟,更襯得一雙眸子好似黑葡萄一般又圓又亮。他大概是隨了張長卿,生了一張圓臉和杏仁眼,格外的討喜,這會兒咧嘴笑起來,叫人一顆心都給看軟了。
姜嶸見她模樣,多少也放心了些,這才起身回姜家去了。
吳王妃病了許久,這會兒聽到吳王死訊反倒是如獲新生,她一下子便有了精神,揚聲讓宮人進來服侍她起身,然後便又叫人把女兒抱過來。母女兩人一起用了一頓午膳後,吳王妃便抱著女兒往宮裡去——說到底,吳王犯的事乃是謀逆大罪,吳王妃這會兒回過神來,第一反應便是要抱著女兒去皇帝那兒認罪。至少,面上也要過得去,反正有姜嶸的功勞在,皇帝應該也不會拿她如何。
只是,吳王妃才抱著女兒到了甘露殿的殿門口,便被守在外頭的老內侍榮貴客氣的攔下了:“陛下現今正歇著呢,王妃若無大事,便先回去吧。”
吳王妃咬了咬唇,索性便也抱著女兒跪在了地上,只是道:“妾,是來向陛下請罪的。”
榮貴上了年紀,一張老臉越發的白胖,眉頭淡淡的,說話時的聲音也細的很,聽上去十分溫和親切:“王妃何罪之有?陛下今日早朝時已說了——吳王殿下昨夜急病而去,令人以親王禮下葬;楚王忤逆生母,氣死王昭儀,大不孝,故而廢為庶人,全府上下皆發配黔州。”
言下之意便是皇帝已經金口玉言把“賜死吳王”改成了“急病而去”,面上也算是全了吳王的顏面,掩下了吳王意圖謀逆的大罪。
榮貴這般說著,又很是小心的伸手去扶吳王妃,語聲恭謹:“地下涼,王妃還是快些起來吧。”
吳王妃那一直吊在心口的氣總算是鬆了下去,她面上顯出如釋重負的笑容來,就著榮貴的手起了身,輕輕點頭道:“既如此,還請公公替我和如姐兒給父皇問個安。”
榮貴連連點頭:“一定,一定。”他恭恭敬敬的送走了吳王妃之後,方才怕冷一般的把兩隻手都攏到了袖子裡頭,準備去裡頭隔間休息,臨去前他拿眼瞥了瞥邊上的幾個守門小內侍,哼了一聲,“都給我打起精神,要是尚藥局送藥的來了,再叫我。”
榮貴的聲音細細的,微揚的時候略有些尖,聽上去頗有幾分威勢。
幾個小內侍連忙垂首,諾諾應了,小心翼翼的服侍著榮貴去了隔間稍作休息。
過了半響,尚藥局那頭方才送了送了藥過來,不過這回送藥的不是別人,正是馮奉御——皇帝今日硬撐著上了早朝,處置了吳王與楚王之事,方才下了朝便倒下了。馮奉御心知這還是皇帝上次吐血的時候傷了心脈,至今都沒有養好的緣故,此回皇帝忽而舊疾復發,他這個尚藥局的長官自是少不了要親自煎藥送來。
榮貴對著吳王妃甚是恭敬親切,對著小內侍趾高氣揚,對著馮奉御去也頗有幾分和氣。他親自引了馮奉御入殿來,又與他道:“魏王妃也在呢,陛下想著讓您給王妃她看看脈,至於陛下的病情,便不必多說了。”這話顯然便是告誡馮奉御莫要和魏王妃透露皇帝的病情。
馮奉御心裡有了底,連忙點頭:“臣明白了。”
到了內殿的地方,榮貴便停了步子,遞了個眼神給站在碧玉珠簾邊上的兩個美貌宮人。
那兩個宮人細長白皙的指尖方才掀起珠簾,讓馮奉御端藥進去。
馮奉御一入殿,首先見著的便是靠坐在榻上的皇帝,他背後墊了個明黃色的軟枕,神色看著倒是好些了,此時正闔眼聽著坐在榻邊的魏王妃給他念摺子。
魏王妃一頭鴉羽似的烏髮只是梳了個簡單的髻兒,正好能看見纖長白皙的脖頸,脖頸到下顎的弧線柔美得不可思議。她今日穿了一身海棠紅繡黃蕊臘梅的廣袖襦裙,又因是坐在榻邊,倒是看不太出那已經有七個多月的小腹。
皇帝聽到腳步聲,知是馮奉御來了,便也懶懶的睜開眼睛,淡淡道:“起來吧……”他面上先前的溫和不覺間已如cháo水一般褪去,甚至冷淡的道,“把藥擱下便好,順便給王妃看看脈。”
鄭娥也連忙擱下手中的摺子,她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輕聲道:“我真的沒事,昨晚是我一時多心,倒是驚動了父皇您——其實也就痛了那麼一小會兒就立刻好了,後半夜睡得可沉了,真的,真的!”
皇帝看了她一眼,唇角只是勾了勾,線條優美:“你不是多心……”他抬手輕輕的叩了叩鄭娥的額角,似笑非笑,“你啊,是沒心沒肺——朕都和你說了多少次,要小心!你呢,什麼時候小心了?便是被人算計了,恐怕你都不知道呢……”
皇帝原還打定主意要給鄭娥一個教訓,可臨到頭又狠不下心,到底還是沒把昨夜裡魏王府的事情告訴鄭娥。他想著這到底是兒媳婦,還是交給他那不成器的兒子來教吧,做爹的還是不要太狠心,平白做了惡人……
鄭娥不明就裡,眨了眨眼睛,黑白分明的眸子水盈盈的,顯出幾分羞赧來,更是不好意思。她拉了拉皇帝的袖子,小聲道:“父皇!”馮奉御還在呢,能不能給她留些面子?
皇帝嘆了一口氣,倒也沒再多說下去,只是抬了抬下顎,示意馮奉御把藥端過來。
馮奉御這才小心上前來,將那碗還熱騰騰的湯藥遞了上去。
皇帝親自接了過來,抿了幾口,便轉頭去看馮奉御給鄭娥請脈,問了一句:“王妃身子如何?”
馮奉御蹙眉看了看脈象,很快便鬆開了眉頭:“王妃胎像極好,應無大礙,只是這幾日大約有些心事,臣開些調節的藥便好了。只是再過幾月便到日子了,還是要多走動走動。”
聽到“心事”二子,皇帝倒是輕輕挑了挑眉頭,抬眼去看鄭娥,目光中頗有幾分揶揄——唔,這是想四郎了?
鄭娥羞得厲害,抿了抿粉色的櫻唇,白玉似的頰邊浮起一絲絲的薄紅,好似霞光徐徐照在白瓷玉片上一般。
皇帝瞧她這模樣,倒是略開懷了一些,抬手打發了馮奉御回去,輕輕的用手掌拍了拍鄭娥的手臂,溫聲安慰她道:“放心吧,四郎大約也快回來了……”阿史那思歸死了,北疆戰局肯定是要大變一番,蕭明鈺自是馬上就要回來。
鄭娥哼哼了幾聲沒應,不過她心裡確實是極想蕭明鈺的,這會兒聽到皇帝這話也放心了不少。
有鄭娥在邊上陪著,可皇帝心情倒是略好了一些,只是顧著鄭娥如今身子漸重,等他用過湯藥之後便讓黃順把人送回王府。
鄭娥走得時候還不放心,連連回頭,叮嚀道:“父皇你要是不舒服,記得派人來找我啊。”
皇帝不由得被她這話給逗樂了,漫不經心的回了一句:“找你做什麼?難不成你的醫術比馮奉御或是楊奉御還高,能給朕治病?”
鄭娥白皙的指尖在頰邊撓了撓,理直氣壯的應聲道:“我可以陪您喝藥啊。”
皇帝看著她那雙極明亮澄澈的水眸,不覺也露出笑容來,擺擺手:“行了行了,趕緊回去吧。你這話說的,倒好像朕沒人陪似的……”
話雖如此,送走了鄭娥,黃順上來問皇帝是否要召幾個美人來伴駕,皇帝猶豫了許久卻也搖了搖頭——他現下確實心裡有些不太舒服,不怎麼想要一個人呆著,可真要是說找人來陪又覺得不太得勁。
皇帝對著後宮興趣一向不怎麼打,說起來,後宮裡頭的舊人也走得差不多了:元德皇后、王昭儀、謝氏……如今大概剩下一個賢妃和容昭容了。皇帝想著賢妃那張看似端重的面龐便覺得有些煩——他喜歡元德皇后的端重,可賢妃端重卻又有些不對味,好似正品和偽造品一般的對比。至於容昭容,她現今一心禮佛和照顧外孫,皇帝自也不想擾人清淨。而那些新得寵的年輕美人固然溫順聽話、嬌嫩美貌,可一眼看去也記不得誰是誰,多少還是有些鬧心的。
皇帝把後宮那些人想了一回,頗是興味索然。
至於剩下幾個兒女——二公主才添了兒子,正是一家和樂的時候,皇帝也不想這會兒把女兒叫進宮來。而吳王與楚王的事情才剛過,這風口浪尖更是不好召見五皇子或是六皇子,雖說他們心裡頭沒有那些個念頭,可若是叫底下一些人想歪了、生出旁的心思便又不好了……
皇帝猶豫來猶豫去,最後只長長的吁了一口氣,到底還是誰都沒叫,擺擺手讓黃順下去了,口上吩咐道:“朕休息一會兒,等晚膳的時候,再讓賢妃過來吧……”王昭儀的喪儀,說到底還是要與賢妃商議一二。
黃順瞧著皇帝略有些蒼白的面龐,心中更是擔憂,忍不住道:“再過些時日,魏王殿下大概也要回來了。陛下萬萬要保重龍體才是……”
皇帝也不知有沒有把黃順的話聽進去,拉了榻上的薄被蓋在身上,果真闔了眼休息了。
因為吳王和楚王之事又或者是皇帝舊疾復發的緣故,宮內宮外連著好些日子都安靜得很,生怕惹得甘露殿的皇帝心裡不快活。
一眼望去,這些天來,長安城的天空都是灰濛濛的,看不見亮光。
一直等到二公主府上給她家的小平安辦百日宴的時候,京中凝重的氣氛才散了一些去,漸漸輕鬆了一些。
鄭娥的肚子已有八個月,漸漸顯出笨重來,故而也甚少出門,每回出門竇嬤嬤都要小心翼翼的在馬車上鋪好幾層厚毯子,小心翼翼的護著人,生怕出事。
不過,這百日宴,鄭娥自然也是要去的,不僅要去,還要備份厚禮才是。
二公主倒是不在意她送什麼,親自抱著小平安到垂花門口來接鄭娥,看著鄭娥的肚子便不由挑眉笑起來,口上打趣了一句:“啊呀,我家平安的小媳婦來了……”
鄭娥被她那怪模怪樣逗得一樂,想了想還是湊到她耳邊小聲提醒她道:“你四哥說了,要等孩子長大了,叫她自己選。”
二公主才不理她那神經病的四哥,哼哼了兩聲:“那是他沒事找事,我家平安多好啊……”她就像是天底下所有的母親一般覺得自家的孩子簡直完美無缺,抱著平安遞到鄭娥跟前,嘟嘟嘴,“你看你看,平安見著你和小團圓都笑了呢。”
平安已有白日大,早已沒了出生時的紅皺,白嫩嫩的,頭上的胎髮烏黑又柔軟,更襯得一雙眸子好似黑葡萄一般又圓又亮。他大概是隨了張長卿,生了一張圓臉和杏仁眼,格外的討喜,這會兒咧嘴笑起來,叫人一顆心都給看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