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楚王聽到這個,生怕他們的籌謀會被皇帝戳破,兩瓣嘴唇哆嗦的更厲害了,若非邊上還有吳王撐著,他都快忍不住跪倒地上去給皇帝認罪磕頭了。
吳王也沒想指望楚王——他一貫都是看不起楚王那沒骨氣又愚蠢的德性,便是這一回也不過是利用對方那一頭的勢力來設局,甚至都已經想好了如何拿對方當替罪羊罷了。故而,吳王只搖了搖頭,漫不經心的應道:“我家王妃也正病著呢,岳父是來瞧王妃的,聽說這兒出了事,我便特意帶了岳父過來。畢竟,父皇您乃是萬金之軀,可萬萬不能有什麼差錯。岳父老成持重,正好也能帶人來這兒守著。”說著,吳王又伸手推了推楚王,示意對方接話,按計劃行事。
楚王面上最後一絲血色也都跟著褪去。他結結巴巴的道:“父皇,兒臣和三弟,有事想要與您商量。只是此事事關重要,不好入旁人之耳……”他盯著吳王遞過來的神色,只得吞了一口唾沫,勉強把話說下去,“可否請父皇移步,去屋裡頭說?”
皇帝面上的神色已經冷了下來,聲調更是冷得可以刮出冰粒子:“你們的人都快要把院子圍起來了,這會兒難道害怕被人聽見你們的話?”
吳王聽到這裡,知道已不能再拖下去了,索性他也不拿這裡的人當活人看待。於是,他聞言便端正了面色,收斂起適才那點兒唬人的斯文模樣,鄭重其事的俯身對著與皇帝一禮,口上言道:“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自太子被廢之後,東宮仍空,朝中議論不止,天下輿論不休。今日兒臣與二哥來,也是想要請父皇為江山安定,早立太子,已安國本。”
此言一出,猶如雪亮的刀片顯在月下,單刀直入,清楚明白。
皇帝一眼便看出了他這一番義正言辭的話語後背的心思,唇角一揚,直接反問道:“那,依你之見,何人可以為儲?”
吳王抬眼對上皇帝的目光,他眼底神色深深,帶著的是滿滿的自得和篤定。他微一頷首,面上不由自主的染了一絲從容的笑意,挺直腰身,沉聲道:“兒臣不才,願毛遂自薦。”
邊上的楚王臉色徹底變了:這,這和之前說好的不一樣啊。他轉頭去看吳王,一時間幾乎忘了要如何質問,眼珠子都要被他瞪出來了。
吳王此時早已不講楚王放在眼裡,只是極冷靜的看著皇帝,等著皇帝的回答。
皇帝似是被吳王的腔調逗笑了:“怎麼,聽你這語氣——這大周太子的位置,只有你能坐?”
吳王眼角餘光看見自己帶來的那些侍衛已經在姜嶸的調動下守在門戶處,面上神色更是從容,氣定神閒的負手與後,笑道:“如不是兒臣,那父皇您又想要立何人?”
吳王眸光忽然凌厲起來,一字一句,緩緩的道:“倘若父皇想要立四弟,那麼您恐怕是等不到他回來了。”
第119章
皇帝看了吳王一眼眸光沉沉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竟是不怒反笑,揚聲反問道:“你在四郎身邊安了人?”
皇帝的態度讓吳王心中隱約覺出一些不對勁來, 可此時的大好局面確實是讓人心動, 只要一想到他多年夙願便要得償,心頭便有一陣陣的激動湧上來,使他根本無法冷靜。
這樣的激動, 使得吳王丟開了自己一貫的謹慎小心,反倒是迫不及待的回答了皇帝的問題:“是啊, 四弟現今應該還在玉山——自從聽說四弟打算在玉山截殺阿史那思歸之後,我便特意讓人去神廟還有長寧的骨灰那幾個地方動了些手腳, 他便是勝了阿史那思歸恐怕也回不來了……”他頓了頓,抬眸看著皇帝,語聲里是不可避免的譏諷與嘲笑, “若非父皇您偏心太過,一心想著要扶持四弟, 為他鋪路。四弟此時恐怕正安安穩穩的呆在京城裡, 又如何能有此劫?”
皇帝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似乎也並不驚訝, 面色不變的看著洋洋得意的吳王,竟也頷首應了一聲:“朕是有些偏心。可對著你們兄弟, 朕自問也算是費盡苦心, 也是真心想要用心愛護。要不然,你今日又如何有機會帶著這些人在朕面前說這些話?”
吳王喉中堵了一口氣,好容易才咬牙咽下, 冷哼道:“父皇此時說這些,是想要勸兒臣收手不成?”這話卻也有些假,他們都知道到了如今地步,吳王是萬萬不會收手的。
皇帝聞言搖了搖頭,薄唇抿成一線,許久才道:“不,朕是想要你知道……”他忽而頓住聲,目光往左右瞥了眼,不由自主的嘆了一口氣,“行了,有些話確實是要去屋裡說。”
吳王本還要嘲諷幾句,可眼角餘光卻瞥見站在不遠處的姜嶸朝自己走來。
姜嶸伸手比了個手勢,略帶了些恭敬意味的垂下頭,道:“既然陛下有命,那麼殿下便請抬步吧。”另有兩個人高馬大的護衛一左一右的跟了上來,威逼之意無需言辭。
吳王的面色立刻便變了,他臉上清白交錯,一半是羞惱一半是膽顫,好一會兒才咬緊了牙關,抬眼去看皇帝,竭力穩住自己的語聲:“今晚的事,父皇你全都知道?”他只覺得從骨子裡泛出寒意來,幾乎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能忍住忍住顫抖,“姜嶸他,是父皇你的人?”
皇帝卻沒理會他的問題,他已收起了適才那一絲極微妙的感傷,抬手輕一拂袖,似是漫不經心拂去袖上的塵埃,逕自起身往邊上的隔間走去。他今夜原就沒有召幸妃嬪,連夜趕來時穿得甚是簡單,只一襲半舊的玄色繡雲龍紋的袍子,和那沉沉的夜色里幾乎是融為一體,仿佛劍在鞘中,隱隱透著一股危險。
一直跟在皇帝身邊的黃順卻沒有跟著入內,而是留在了門外,抬眼去看吳王——顯然,皇帝是要單獨和吳王這個兒子再說幾句話。
吳王斯文白淨的面龐幾乎猙獰起來,扭成一團,眼中既是惶恐畏懼又是憤恨不甘。到了這時候,他又如何不明白?這不是他給皇帝設的局,而是皇帝給他和吳王設的局。說到底,他在皇帝眼裡恐怕連個跳樑小丑都比不上!不過是個隨手就能解決的廢物!
吳王站在原地不動,姜嶸卻也不能不出聲,他極冷靜的開口道:“殿下,請進屋去吧?”說著,又抬手擺了個請的姿態。
吳王轉過頭,恨恨的瞪了眼姜嶸,他現今總算是明白姜嶸今晚和王妃說的那些話是什麼意思。
姜嶸當時和吳王妃說什麼“此事與你無關。當年陛下既是將你指給了吳王,咱們姜家便已脫不開干係,不進則退……你安心養病便是了,那些事情,父親和王爺心裡都有數。”——姜家原就是皇帝吊在自己跟前的肉骨頭,等自己忍耐不住去咬了,皇帝這骨頭的主人便會伸手去把骨頭撿起來。
姜嶸不卑不亢,面色不變的接著道:“殿下,請。”
站在吳王左右的護衛也緊貼著上來,仿佛吳王再不挪步子他們馬上就要架著吳王去屋裡了。
吳王自是不願在這些“奴才”面前丟臉,哼了一聲,推開邊上那兩個護衛,直接起身尾隨著皇帝的步子往屋內走去。
楚王先是聽到皇帝與吳王那一番對話,再是被這兩人落下,心裡不免更是忐忑驚懼,想了想便也打算跟著進屋去。
然而,姜嶸卻攔住了楚王,低聲道:“殿下,陛下和吳王還有話要說。請您在此稍候。”說著,他把手按在腰間的長刀上,神色冷定。
楚王本還想要強自的闖進去,至少能夠知道些事情。可看著姜嶸與他身邊那幾個護衛腰間配刀的冷厲模樣,最後還是咽了一口唾沫,咬牙站在了原處。
姜嶸見楚王識相,這才沒有動手,可他的目光掠過楚王那茫然的面龐,心中卻也隱約掠過一絲淡淡的憐憫:說起來,楚王也算是蠢的可憐。然而,他這樣的身份,犯起蠢來幾乎就是送命……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吳王入了屋內便見著皇帝坐在上首的榻上,居高臨下的看著他,面色淡淡,顯然已想好了要如何處置他這個“逆子”。
這般一來,吳王乾脆也不遮著掩著,索性直接開口問道:“今日之事,想來父皇早已料到。四弟妹的身子大約也是真的無恙?”
“恩,”皇帝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溫涼的茶水,似乎稍稍平靜了一些,“王昭儀前頭動手換了東西,朕後頭便又把東西換了回來。阿娥會腹痛,是因為這一次的安神香和以往的不大一樣,分量較大,多少會牽動腹中的胎動,第一次用的時候大概也會有些疼……”
皇帝神色沉靜,語聲亦是十分平靜:“若不如此,你們肯定也不會放心動手。再者,阿娥心善、對人沒有戒心,此回也算是得了個教訓。現下,她應該是已經睡安穩了。”
吳王幾乎忍不住的冷笑,隨即他仿佛是想到了什麼,抬眸去看皇帝,試探著問道,“您這般引著我和二哥動手,想來也是要給我們一個‘教訓’?”
皇帝聞言卻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抬眼看著吳王,反問道:“教訓是給活人的。你覺得這一回你要做的事,朕該給你留條命?”他細細的端詳著吳王的面色,極冷靜的接口繼續說著,“而且,倘若今日你事成,難不成真會留下朕,讓朕做安安穩穩的太上皇?”
有些話甚至不需要多說,無論是吳王還是皇帝,心裡其實都明白得很——吳王今日既是打算逼宮,肯定也沒想要留皇帝的命。
吳王面色微微一變,好一會兒才忍著那心頭的惶恐,強自辯解道:“若非父皇您刻意引誘,兒臣又怎會做出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這般一說,吳王倒也尋回一些理來,心中亦是生出幾分的不忿來:姜嶸明明就是皇帝的人,在他生出逼宮之心的時候,皇帝肯定也是早就知道的。可皇帝竟然沒有阻攔他,反倒是縱容著他,看著他自以為是的犯下這些無可救藥的大罪,方才出面揭露一切。這樣的君父,何其的無情!何其的冷酷!
皇帝自是知道他的想法,輕輕搖了搖頭,雖不耐解釋可還是開口應道:“你既有此心,朕便是此次攔下了,也還會有下一次,反倒是留了更大的後患——倒不如在朕能控制的時候,看看你要做到哪一步。再者,朕縱容你到今日,除卻想要看你能做到哪一步之外,最根本的還是想要給你收手的機會。你且想想,此次之前,姜嶸勸過你幾次?”
姜嶸勸過你幾次?
吳王被皇帝這話問的面色一白,任是他再巧的舌頭一時也說不出反駁的話來——姜嶸自從知道了他逼宮的想法後,確實是勸過他許多次,可吳王從來也沒有聽進去,反倒是覺得姜嶸畏手畏腳,若非人手不夠實在是不想搭理他。
吳王也沒想指望楚王——他一貫都是看不起楚王那沒骨氣又愚蠢的德性,便是這一回也不過是利用對方那一頭的勢力來設局,甚至都已經想好了如何拿對方當替罪羊罷了。故而,吳王只搖了搖頭,漫不經心的應道:“我家王妃也正病著呢,岳父是來瞧王妃的,聽說這兒出了事,我便特意帶了岳父過來。畢竟,父皇您乃是萬金之軀,可萬萬不能有什麼差錯。岳父老成持重,正好也能帶人來這兒守著。”說著,吳王又伸手推了推楚王,示意對方接話,按計劃行事。
楚王面上最後一絲血色也都跟著褪去。他結結巴巴的道:“父皇,兒臣和三弟,有事想要與您商量。只是此事事關重要,不好入旁人之耳……”他盯著吳王遞過來的神色,只得吞了一口唾沫,勉強把話說下去,“可否請父皇移步,去屋裡頭說?”
皇帝面上的神色已經冷了下來,聲調更是冷得可以刮出冰粒子:“你們的人都快要把院子圍起來了,這會兒難道害怕被人聽見你們的話?”
吳王聽到這裡,知道已不能再拖下去了,索性他也不拿這裡的人當活人看待。於是,他聞言便端正了面色,收斂起適才那點兒唬人的斯文模樣,鄭重其事的俯身對著與皇帝一禮,口上言道:“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自太子被廢之後,東宮仍空,朝中議論不止,天下輿論不休。今日兒臣與二哥來,也是想要請父皇為江山安定,早立太子,已安國本。”
此言一出,猶如雪亮的刀片顯在月下,單刀直入,清楚明白。
皇帝一眼便看出了他這一番義正言辭的話語後背的心思,唇角一揚,直接反問道:“那,依你之見,何人可以為儲?”
吳王抬眼對上皇帝的目光,他眼底神色深深,帶著的是滿滿的自得和篤定。他微一頷首,面上不由自主的染了一絲從容的笑意,挺直腰身,沉聲道:“兒臣不才,願毛遂自薦。”
邊上的楚王臉色徹底變了:這,這和之前說好的不一樣啊。他轉頭去看吳王,一時間幾乎忘了要如何質問,眼珠子都要被他瞪出來了。
吳王此時早已不講楚王放在眼裡,只是極冷靜的看著皇帝,等著皇帝的回答。
皇帝似是被吳王的腔調逗笑了:“怎麼,聽你這語氣——這大周太子的位置,只有你能坐?”
吳王眼角餘光看見自己帶來的那些侍衛已經在姜嶸的調動下守在門戶處,面上神色更是從容,氣定神閒的負手與後,笑道:“如不是兒臣,那父皇您又想要立何人?”
吳王眸光忽然凌厲起來,一字一句,緩緩的道:“倘若父皇想要立四弟,那麼您恐怕是等不到他回來了。”
第119章
皇帝看了吳王一眼眸光沉沉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竟是不怒反笑,揚聲反問道:“你在四郎身邊安了人?”
皇帝的態度讓吳王心中隱約覺出一些不對勁來, 可此時的大好局面確實是讓人心動, 只要一想到他多年夙願便要得償,心頭便有一陣陣的激動湧上來,使他根本無法冷靜。
這樣的激動, 使得吳王丟開了自己一貫的謹慎小心,反倒是迫不及待的回答了皇帝的問題:“是啊, 四弟現今應該還在玉山——自從聽說四弟打算在玉山截殺阿史那思歸之後,我便特意讓人去神廟還有長寧的骨灰那幾個地方動了些手腳, 他便是勝了阿史那思歸恐怕也回不來了……”他頓了頓,抬眸看著皇帝,語聲里是不可避免的譏諷與嘲笑, “若非父皇您偏心太過,一心想著要扶持四弟, 為他鋪路。四弟此時恐怕正安安穩穩的呆在京城裡, 又如何能有此劫?”
皇帝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似乎也並不驚訝, 面色不變的看著洋洋得意的吳王,竟也頷首應了一聲:“朕是有些偏心。可對著你們兄弟, 朕自問也算是費盡苦心, 也是真心想要用心愛護。要不然,你今日又如何有機會帶著這些人在朕面前說這些話?”
吳王喉中堵了一口氣,好容易才咬牙咽下, 冷哼道:“父皇此時說這些,是想要勸兒臣收手不成?”這話卻也有些假,他們都知道到了如今地步,吳王是萬萬不會收手的。
皇帝聞言搖了搖頭,薄唇抿成一線,許久才道:“不,朕是想要你知道……”他忽而頓住聲,目光往左右瞥了眼,不由自主的嘆了一口氣,“行了,有些話確實是要去屋裡說。”
吳王本還要嘲諷幾句,可眼角餘光卻瞥見站在不遠處的姜嶸朝自己走來。
姜嶸伸手比了個手勢,略帶了些恭敬意味的垂下頭,道:“既然陛下有命,那麼殿下便請抬步吧。”另有兩個人高馬大的護衛一左一右的跟了上來,威逼之意無需言辭。
吳王的面色立刻便變了,他臉上清白交錯,一半是羞惱一半是膽顫,好一會兒才咬緊了牙關,抬眼去看皇帝,竭力穩住自己的語聲:“今晚的事,父皇你全都知道?”他只覺得從骨子裡泛出寒意來,幾乎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能忍住忍住顫抖,“姜嶸他,是父皇你的人?”
皇帝卻沒理會他的問題,他已收起了適才那一絲極微妙的感傷,抬手輕一拂袖,似是漫不經心拂去袖上的塵埃,逕自起身往邊上的隔間走去。他今夜原就沒有召幸妃嬪,連夜趕來時穿得甚是簡單,只一襲半舊的玄色繡雲龍紋的袍子,和那沉沉的夜色里幾乎是融為一體,仿佛劍在鞘中,隱隱透著一股危險。
一直跟在皇帝身邊的黃順卻沒有跟著入內,而是留在了門外,抬眼去看吳王——顯然,皇帝是要單獨和吳王這個兒子再說幾句話。
吳王斯文白淨的面龐幾乎猙獰起來,扭成一團,眼中既是惶恐畏懼又是憤恨不甘。到了這時候,他又如何不明白?這不是他給皇帝設的局,而是皇帝給他和吳王設的局。說到底,他在皇帝眼裡恐怕連個跳樑小丑都比不上!不過是個隨手就能解決的廢物!
吳王站在原地不動,姜嶸卻也不能不出聲,他極冷靜的開口道:“殿下,請進屋去吧?”說著,又抬手擺了個請的姿態。
吳王轉過頭,恨恨的瞪了眼姜嶸,他現今總算是明白姜嶸今晚和王妃說的那些話是什麼意思。
姜嶸當時和吳王妃說什麼“此事與你無關。當年陛下既是將你指給了吳王,咱們姜家便已脫不開干係,不進則退……你安心養病便是了,那些事情,父親和王爺心裡都有數。”——姜家原就是皇帝吊在自己跟前的肉骨頭,等自己忍耐不住去咬了,皇帝這骨頭的主人便會伸手去把骨頭撿起來。
姜嶸不卑不亢,面色不變的接著道:“殿下,請。”
站在吳王左右的護衛也緊貼著上來,仿佛吳王再不挪步子他們馬上就要架著吳王去屋裡了。
吳王自是不願在這些“奴才”面前丟臉,哼了一聲,推開邊上那兩個護衛,直接起身尾隨著皇帝的步子往屋內走去。
楚王先是聽到皇帝與吳王那一番對話,再是被這兩人落下,心裡不免更是忐忑驚懼,想了想便也打算跟著進屋去。
然而,姜嶸卻攔住了楚王,低聲道:“殿下,陛下和吳王還有話要說。請您在此稍候。”說著,他把手按在腰間的長刀上,神色冷定。
楚王本還想要強自的闖進去,至少能夠知道些事情。可看著姜嶸與他身邊那幾個護衛腰間配刀的冷厲模樣,最後還是咽了一口唾沫,咬牙站在了原處。
姜嶸見楚王識相,這才沒有動手,可他的目光掠過楚王那茫然的面龐,心中卻也隱約掠過一絲淡淡的憐憫:說起來,楚王也算是蠢的可憐。然而,他這樣的身份,犯起蠢來幾乎就是送命……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吳王入了屋內便見著皇帝坐在上首的榻上,居高臨下的看著他,面色淡淡,顯然已想好了要如何處置他這個“逆子”。
這般一來,吳王乾脆也不遮著掩著,索性直接開口問道:“今日之事,想來父皇早已料到。四弟妹的身子大約也是真的無恙?”
“恩,”皇帝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溫涼的茶水,似乎稍稍平靜了一些,“王昭儀前頭動手換了東西,朕後頭便又把東西換了回來。阿娥會腹痛,是因為這一次的安神香和以往的不大一樣,分量較大,多少會牽動腹中的胎動,第一次用的時候大概也會有些疼……”
皇帝神色沉靜,語聲亦是十分平靜:“若不如此,你們肯定也不會放心動手。再者,阿娥心善、對人沒有戒心,此回也算是得了個教訓。現下,她應該是已經睡安穩了。”
吳王幾乎忍不住的冷笑,隨即他仿佛是想到了什麼,抬眸去看皇帝,試探著問道,“您這般引著我和二哥動手,想來也是要給我們一個‘教訓’?”
皇帝聞言卻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抬眼看著吳王,反問道:“教訓是給活人的。你覺得這一回你要做的事,朕該給你留條命?”他細細的端詳著吳王的面色,極冷靜的接口繼續說著,“而且,倘若今日你事成,難不成真會留下朕,讓朕做安安穩穩的太上皇?”
有些話甚至不需要多說,無論是吳王還是皇帝,心裡其實都明白得很——吳王今日既是打算逼宮,肯定也沒想要留皇帝的命。
吳王面色微微一變,好一會兒才忍著那心頭的惶恐,強自辯解道:“若非父皇您刻意引誘,兒臣又怎會做出那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這般一說,吳王倒也尋回一些理來,心中亦是生出幾分的不忿來:姜嶸明明就是皇帝的人,在他生出逼宮之心的時候,皇帝肯定也是早就知道的。可皇帝竟然沒有阻攔他,反倒是縱容著他,看著他自以為是的犯下這些無可救藥的大罪,方才出面揭露一切。這樣的君父,何其的無情!何其的冷酷!
皇帝自是知道他的想法,輕輕搖了搖頭,雖不耐解釋可還是開口應道:“你既有此心,朕便是此次攔下了,也還會有下一次,反倒是留了更大的後患——倒不如在朕能控制的時候,看看你要做到哪一步。再者,朕縱容你到今日,除卻想要看你能做到哪一步之外,最根本的還是想要給你收手的機會。你且想想,此次之前,姜嶸勸過你幾次?”
姜嶸勸過你幾次?
吳王被皇帝這話問的面色一白,任是他再巧的舌頭一時也說不出反駁的話來——姜嶸自從知道了他逼宮的想法後,確實是勸過他許多次,可吳王從來也沒有聽進去,反倒是覺得姜嶸畏手畏腳,若非人手不夠實在是不想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