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吳王瞥了楚王一眼,緊接著就道:“當然,這僅僅是第一步。畢竟,太子立了之後馬上就能廢。只是,必須得先得了太子的名分,名正言順。這樣,咱們後頭的事情才能成。”
其實,這些事吳王已與楚王說過許多遍,可楚王自小便對皇帝十分敬畏,如今想著自己竟要違逆君上,便是滿心的忐忑與不安。然而,走到這一步,楚王也知道是沒有退路了,只得咬咬牙用力點頭,只是他心裡虛,語聲聽上去也有些虛弱,只是輕飄飄的:“我知道了。”
吳王見著越發的瞧不上人:就吳王這般的膽子竟然也敢做逼皇帝禪位的美夢!真真是太好笑了!
要知道,此回之謀不過是勝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皇帝的手段與能力,倘若真留了皇帝的命,他們兩人一個都別想活。所以,依著吳王的本心,得了太子的名分後,自然可以借著楚王底下的人解決皇帝,然後他再把事情全都嫁禍給楚王和王昭儀,面上便也能做一個“為父報仇”的孝子,名正言順的登位。哪怕是蕭明鈺到時候帶兵回來了又如何?他說不得都已登基了,便是蕭明鈺到了他跟前不也還得俯首稱臣?
想到此處,縱然是吳王也不由激動的滿面通紅,不能自已——他已忍了許久、許久,久的都快讓他以為自己早已沒了指望。直到今日,他才真的感覺到了胸膛里那跳著的心臟和血管里流過的血液。這樣的時候,便是他也不由有一絲的出神,想起糾纏了自己許多年前的舊事來:
吳王生母本就身份低微,好容易懷上了他又正好趕上皇帝攻打長安、高皇帝病重那會兒,自是沒得多少重視。等他出生不久後,高皇帝便也跟著過世,前後相隔不到半月,這般一來難免有克親之說,更是惹得親長厭惡。
再大一些,王昭儀使法子弄死了他的生母,將他抱過去。那時候,他還不懂事,還以為王昭儀真就是自己的親娘,還學著楚王模樣撒嬌賣乖,苦惱爭寵,心煩為何母妃不喜歡自己。哪裡知道,人家養他原就是想要替兒子養條“狗”,恐怕都沒將他看在眼裡。還記得六歲那年,他午睡醒來,懶洋洋的躺在榻上不出聲,正好便聽見了屏風後面那幾個宮人的說話聲,那些年輕的宮人心氣頗高卻被打發到了不得寵的三皇子身邊,難免心不甘情不願,閒話也就多了起來——
“要說起來,這三皇子還真是可憐,明明是皇子呢,正經的龍子龍孫。可真論起來恐怕連容修儀生得大公主都比不上呢……”
“哎呀,這這麼能比?大公主到底是陛下的長女,又是出生在熹元元年,這兆頭也算是好的了。三皇子呢?我聽人說啊——當初高皇帝聽說前頭軍情正好,心裡高興,眼見著就要病好了,結果三皇子一落地,不僅昭才人差點難產死了,就連高皇帝的病也立馬就加重了,半月沒過就……你說,這不是克親是什麼?皇上和太后心裡頭指不定要多想呢……”
“你還真信克親這種事啊?”有個宮人笑了一聲,壓低了聲音接著道,“別人都是昭才人就是被剋死的,可咱們難道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呵,昭才人病怏怏的成日裡起不了身,要不是……怎麼會傻到掉湖裡頭的?不過也好,至少她死了,三皇子也就到了咱們宮裡,至少不必跟著她捱苦日子。”
“都趕緊住嘴,種事也敢說!你們是不要命了?”有個年長些的嬤嬤從外頭進來,聽見這些宮人嘀咕,連忙呵斥一聲,把人拉出去教訓了。
誰也沒發現,屏風後面的三皇子正死死的抓著被子,捂住自己的嘴,好叫自己不哭出聲來。他的眼睛早已哭紅了,卻依舊沒有一絲聲音的默默流淚,沾滿淚水的雙頰憋得通紅,一副馬上就要背過氣的模樣。
雖然自那以後,邊上的宮人便被換了一通,再沒有一句閒話叫他聽到。可自幼早慧的他還是把那些話全都給牢牢的記在了心裡,就像是揣著一把刀在心裡,逼著自己記著、忍著。
直到那時候,他才知道為什麼幾個皇子裡頭,父皇最不喜歡自己;直到那時候,他才知道為什麼王昭儀只喜歡抱二哥不喜歡抱他;直到那時候,他才知道什麼叫做屈辱和忍耐。
幾個兄弟裡面,獨獨他的運氣最差,可他卻最是不信命,心口的刀刃越磨越尖,恨不得立刻便叫那些曾經錯待了他的人都跪倒他跟前,磕頭認錯。
就在吳王回憶往事的時候,外頭忽然傳來一陣的敲門聲——咚咚咚,不輕不重的三下,在這樣的靜夜裡就仿佛是敲在心頭一般令人警醒。
吳王立刻便從自己的思緒里回過神來,轉頭與楚王對視了一眼,然後才輕輕咳嗽了一聲,開口問道:“怎麼了?”
門外的侍衛低聲應道:“宮裡傳了消息,陛下已往魏王府去。”
吳王眸光一亮,仿佛是刀劍顯刃一般的凌厲,他甚至微微笑了笑,薄唇一抿,淡定的應了一句:“知道了,你退下吧。”
那侍衛無聲無息的退了下去。
吳王這才拉住楚王,開口道:“二哥,我們準備準備,也可以去魏王府看看四弟妹了。”頓了頓,又道,“我會讓岳父那邊把先前訓好的人帶上,二哥你那邊也得把人帶上。最好能直接在魏王府後院那邊把父皇那些人控制住,只要能夠不透出消息,便也算是萬無一失了。”
他們自然也想過直接從半路上下手,省得魏王府那些人礙眼。可半路上若是惹出事來,更容易驚動城中兵馬,反倒是束手束腳。倒不如把地方放在魏王府,只要內府隔絕消息,便能
說到底,他們也不過是個沒有多大權的藩王罷了,雖有心爭位,可能做的事情也太少太少了,而且這般大事也只能交給那些自己真正的心腹才能放心。
楚王猶豫了片刻,終於還是咬咬牙,點頭應了下來,吳王這才稍稍放心,起身去見他的岳父姜嶸,打算臨行前再商量幾句。
姜嶸今日亦是留在了吳王府裡頭,只是他得了吳王的允許,總算是見到了已為吳王妃的女兒。大概是早年戰場上受過許多傷,姜嶸看上去多少還是有些顯老的,鬢角幾縷銀白,面色滄桑,只是他望著吳王妃這個女兒的目光卻柔和的很。
吳王妃的病原就是心病,偏偏她又被吳王拿捏在手裡,反抗不得,心裡當然憋屈的得厲害,病得更重了。她如今在病榻上熬了幾月,圓潤的面頰也消瘦下來,露出尖尖的下顎,好似初夏時候的荷葉尖,惹人憐惜。
此時此刻,吳王妃躺在榻上見著父親過來,眼裡的淚水便是再忍不住。當著父親,她也不必似對鄭娥那般小心遮掩,一面垂淚一面哽咽著:“父親何苦要與他們蹚這渾水?若有萬一,恐怕便是姜家上下都要萬劫不復。那豈不又是女兒的不孝?”
姜嶸見著素日疼愛的女兒這瘦成這般,到底還是心疼的。只是他是武人,不太會說話,這會兒也只能垂目看著吳王妃,沉默片刻方才低聲安慰她道:“此事與你無關。當年陛下既是將你指給了吳王,咱們姜家便已脫不開干係,不進則退……”他原還要再說幾句,可是聽到外頭沉穩的腳步聲便知道怕是吳王來了,想了想只得說了一句,“你安心養病便是了,那些事情,父親和王爺心裡都有數。”
吳王妃想著:若是事敗,姜家自是脫不了干係;若是事成,依著吳王那般心性,他們又能有什麼好下場?這般一想,她更是氣苦不已,淚如雨下,哽咽不成語。
倒是吳王從外頭進來,淡淡掃了一眼,面色冷了一些,直接開口問道:“王妃這模樣,可是想如姐兒了?要不,我讓人把她抱來?”他與吳王妃夫妻多年,自然知道自己這個妻子的軟肋在哪裡。
吳王妃雖早已不耐煩與吳王演那些個夫妻恩愛的戲,可聽吳王提起女兒卻也只能忍了下來,不敢說話去惹吳王生氣,偏她又不願與吳王低頭,最後只能抱著被子轉身去生悶氣。
姜嶸站在一邊,把這對夫妻之間的暗cháo涌動看在眼裡,不由的嘆了一口氣,轉頭與吳王拱拱手算是行禮,低聲苦笑道:“小女自幼便有些嬌慣,脾氣大,還望王爺莫要放在心上。”
吳王此時正要依仗姜嶸,自是很給面子,聞言便滿面含笑的應了:“岳父不必擔心,這幾年來,王妃為我操持內務,生兒育女,夫妻這麼多年,我又如何不明白她的性子。”他說到這裡,瞧了瞧外頭天色,知道時候不早不能再拖下去了,於是便給姜嶸遞了個眼神,輕聲道,“我們出去說罷,也好叫王妃能早些休息——這個時辰了,也不好打攪她。”
姜嶸立刻便明白過來了,知道吳王這是要動手了,他眸光微變,隨即便點頭道:“就依王爺您的意思。”
因著吳王和楚王緊趕慢趕,斟酌著時間,果真就恰恰好的卡在皇帝後頭趕到了魏王府。魏王府的人這會兒正心急王妃的病情又見是兩位王爺親至,自然也不敢攔著,由著他們前呼後擁的進了內院。
倒是皇帝見著他們兩人過來,微微抬了抬眉梢,眉心微皺,沉下聲音:“你們這麼這個時候過來?”到底沒到產期,魏王府這邊雖是急的很也只是派人去尚藥局那邊遞了話,請人過來瞧。只是蕭明鈺還在北疆那邊,皇帝難免要多操心些,聽到消息便也連夜過來了。
楚王一對上皇帝的目光便有些慫了,垂下頭,諾諾說不出話來。
吳王最是瞧不起楚王這沒用的模樣,眼神微冷,隨即便又抿了抿唇,溫聲應道:“兒臣是聽說四弟妹這裡出了事,想著四弟不在府上,做哥哥的總也得替他多擔待些。這才拉了二哥一起過來。”他面上帶著真切的擔憂之色,語聲急切,“對了,四弟妹如何了?”
皇帝沉沉的眸光落在吳王身上,只搖搖頭:“沒事。”
吳王聽到“沒事”二字反倒有些猶疑,隨即又反應過來——是了,王昭儀肯定是背地裡斟酌調整了藥量,真真是和楚王一模一樣的心慈手軟!吳王心中這般恨恨著,面上倒是帶著令人如沐春風的笑容:“那就好!”他蹙了蹙眉,轉頭去看皇帝,“按理產期還有兩個多月左右,今日怎地就出事了?”
吳王這會兒問這些,自然不是關心鄭娥而是要拖延時間,好叫手下那些人把門戶看守好了,到時候動起手來也能不慌不忙,占儘先機。
皇帝卻並沒有應聲,他黑沉沉的目光落在吳王面上,很快便又轉到吳王右手邊的姜嶸身上,忽然開口道:“既是來看阿娥的,怎麼把姜愛卿也帶來了?”姜嶸在兵部所管的南衙軍中做事,皇帝認得人,叫一聲“姜愛卿”也是有的。
其實,這些事吳王已與楚王說過許多遍,可楚王自小便對皇帝十分敬畏,如今想著自己竟要違逆君上,便是滿心的忐忑與不安。然而,走到這一步,楚王也知道是沒有退路了,只得咬咬牙用力點頭,只是他心裡虛,語聲聽上去也有些虛弱,只是輕飄飄的:“我知道了。”
吳王見著越發的瞧不上人:就吳王這般的膽子竟然也敢做逼皇帝禪位的美夢!真真是太好笑了!
要知道,此回之謀不過是勝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皇帝的手段與能力,倘若真留了皇帝的命,他們兩人一個都別想活。所以,依著吳王的本心,得了太子的名分後,自然可以借著楚王底下的人解決皇帝,然後他再把事情全都嫁禍給楚王和王昭儀,面上便也能做一個“為父報仇”的孝子,名正言順的登位。哪怕是蕭明鈺到時候帶兵回來了又如何?他說不得都已登基了,便是蕭明鈺到了他跟前不也還得俯首稱臣?
想到此處,縱然是吳王也不由激動的滿面通紅,不能自已——他已忍了許久、許久,久的都快讓他以為自己早已沒了指望。直到今日,他才真的感覺到了胸膛里那跳著的心臟和血管里流過的血液。這樣的時候,便是他也不由有一絲的出神,想起糾纏了自己許多年前的舊事來:
吳王生母本就身份低微,好容易懷上了他又正好趕上皇帝攻打長安、高皇帝病重那會兒,自是沒得多少重視。等他出生不久後,高皇帝便也跟著過世,前後相隔不到半月,這般一來難免有克親之說,更是惹得親長厭惡。
再大一些,王昭儀使法子弄死了他的生母,將他抱過去。那時候,他還不懂事,還以為王昭儀真就是自己的親娘,還學著楚王模樣撒嬌賣乖,苦惱爭寵,心煩為何母妃不喜歡自己。哪裡知道,人家養他原就是想要替兒子養條“狗”,恐怕都沒將他看在眼裡。還記得六歲那年,他午睡醒來,懶洋洋的躺在榻上不出聲,正好便聽見了屏風後面那幾個宮人的說話聲,那些年輕的宮人心氣頗高卻被打發到了不得寵的三皇子身邊,難免心不甘情不願,閒話也就多了起來——
“要說起來,這三皇子還真是可憐,明明是皇子呢,正經的龍子龍孫。可真論起來恐怕連容修儀生得大公主都比不上呢……”
“哎呀,這這麼能比?大公主到底是陛下的長女,又是出生在熹元元年,這兆頭也算是好的了。三皇子呢?我聽人說啊——當初高皇帝聽說前頭軍情正好,心裡高興,眼見著就要病好了,結果三皇子一落地,不僅昭才人差點難產死了,就連高皇帝的病也立馬就加重了,半月沒過就……你說,這不是克親是什麼?皇上和太后心裡頭指不定要多想呢……”
“你還真信克親這種事啊?”有個宮人笑了一聲,壓低了聲音接著道,“別人都是昭才人就是被剋死的,可咱們難道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呵,昭才人病怏怏的成日裡起不了身,要不是……怎麼會傻到掉湖裡頭的?不過也好,至少她死了,三皇子也就到了咱們宮裡,至少不必跟著她捱苦日子。”
“都趕緊住嘴,種事也敢說!你們是不要命了?”有個年長些的嬤嬤從外頭進來,聽見這些宮人嘀咕,連忙呵斥一聲,把人拉出去教訓了。
誰也沒發現,屏風後面的三皇子正死死的抓著被子,捂住自己的嘴,好叫自己不哭出聲來。他的眼睛早已哭紅了,卻依舊沒有一絲聲音的默默流淚,沾滿淚水的雙頰憋得通紅,一副馬上就要背過氣的模樣。
雖然自那以後,邊上的宮人便被換了一通,再沒有一句閒話叫他聽到。可自幼早慧的他還是把那些話全都給牢牢的記在了心裡,就像是揣著一把刀在心裡,逼著自己記著、忍著。
直到那時候,他才知道為什麼幾個皇子裡頭,父皇最不喜歡自己;直到那時候,他才知道為什麼王昭儀只喜歡抱二哥不喜歡抱他;直到那時候,他才知道什麼叫做屈辱和忍耐。
幾個兄弟裡面,獨獨他的運氣最差,可他卻最是不信命,心口的刀刃越磨越尖,恨不得立刻便叫那些曾經錯待了他的人都跪倒他跟前,磕頭認錯。
就在吳王回憶往事的時候,外頭忽然傳來一陣的敲門聲——咚咚咚,不輕不重的三下,在這樣的靜夜裡就仿佛是敲在心頭一般令人警醒。
吳王立刻便從自己的思緒里回過神來,轉頭與楚王對視了一眼,然後才輕輕咳嗽了一聲,開口問道:“怎麼了?”
門外的侍衛低聲應道:“宮裡傳了消息,陛下已往魏王府去。”
吳王眸光一亮,仿佛是刀劍顯刃一般的凌厲,他甚至微微笑了笑,薄唇一抿,淡定的應了一句:“知道了,你退下吧。”
那侍衛無聲無息的退了下去。
吳王這才拉住楚王,開口道:“二哥,我們準備準備,也可以去魏王府看看四弟妹了。”頓了頓,又道,“我會讓岳父那邊把先前訓好的人帶上,二哥你那邊也得把人帶上。最好能直接在魏王府後院那邊把父皇那些人控制住,只要能夠不透出消息,便也算是萬無一失了。”
他們自然也想過直接從半路上下手,省得魏王府那些人礙眼。可半路上若是惹出事來,更容易驚動城中兵馬,反倒是束手束腳。倒不如把地方放在魏王府,只要內府隔絕消息,便能
說到底,他們也不過是個沒有多大權的藩王罷了,雖有心爭位,可能做的事情也太少太少了,而且這般大事也只能交給那些自己真正的心腹才能放心。
楚王猶豫了片刻,終於還是咬咬牙,點頭應了下來,吳王這才稍稍放心,起身去見他的岳父姜嶸,打算臨行前再商量幾句。
姜嶸今日亦是留在了吳王府裡頭,只是他得了吳王的允許,總算是見到了已為吳王妃的女兒。大概是早年戰場上受過許多傷,姜嶸看上去多少還是有些顯老的,鬢角幾縷銀白,面色滄桑,只是他望著吳王妃這個女兒的目光卻柔和的很。
吳王妃的病原就是心病,偏偏她又被吳王拿捏在手裡,反抗不得,心裡當然憋屈的得厲害,病得更重了。她如今在病榻上熬了幾月,圓潤的面頰也消瘦下來,露出尖尖的下顎,好似初夏時候的荷葉尖,惹人憐惜。
此時此刻,吳王妃躺在榻上見著父親過來,眼裡的淚水便是再忍不住。當著父親,她也不必似對鄭娥那般小心遮掩,一面垂淚一面哽咽著:“父親何苦要與他們蹚這渾水?若有萬一,恐怕便是姜家上下都要萬劫不復。那豈不又是女兒的不孝?”
姜嶸見著素日疼愛的女兒這瘦成這般,到底還是心疼的。只是他是武人,不太會說話,這會兒也只能垂目看著吳王妃,沉默片刻方才低聲安慰她道:“此事與你無關。當年陛下既是將你指給了吳王,咱們姜家便已脫不開干係,不進則退……”他原還要再說幾句,可是聽到外頭沉穩的腳步聲便知道怕是吳王來了,想了想只得說了一句,“你安心養病便是了,那些事情,父親和王爺心裡都有數。”
吳王妃想著:若是事敗,姜家自是脫不了干係;若是事成,依著吳王那般心性,他們又能有什麼好下場?這般一想,她更是氣苦不已,淚如雨下,哽咽不成語。
倒是吳王從外頭進來,淡淡掃了一眼,面色冷了一些,直接開口問道:“王妃這模樣,可是想如姐兒了?要不,我讓人把她抱來?”他與吳王妃夫妻多年,自然知道自己這個妻子的軟肋在哪裡。
吳王妃雖早已不耐煩與吳王演那些個夫妻恩愛的戲,可聽吳王提起女兒卻也只能忍了下來,不敢說話去惹吳王生氣,偏她又不願與吳王低頭,最後只能抱著被子轉身去生悶氣。
姜嶸站在一邊,把這對夫妻之間的暗cháo涌動看在眼裡,不由的嘆了一口氣,轉頭與吳王拱拱手算是行禮,低聲苦笑道:“小女自幼便有些嬌慣,脾氣大,還望王爺莫要放在心上。”
吳王此時正要依仗姜嶸,自是很給面子,聞言便滿面含笑的應了:“岳父不必擔心,這幾年來,王妃為我操持內務,生兒育女,夫妻這麼多年,我又如何不明白她的性子。”他說到這裡,瞧了瞧外頭天色,知道時候不早不能再拖下去了,於是便給姜嶸遞了個眼神,輕聲道,“我們出去說罷,也好叫王妃能早些休息——這個時辰了,也不好打攪她。”
姜嶸立刻便明白過來了,知道吳王這是要動手了,他眸光微變,隨即便點頭道:“就依王爺您的意思。”
因著吳王和楚王緊趕慢趕,斟酌著時間,果真就恰恰好的卡在皇帝後頭趕到了魏王府。魏王府的人這會兒正心急王妃的病情又見是兩位王爺親至,自然也不敢攔著,由著他們前呼後擁的進了內院。
倒是皇帝見著他們兩人過來,微微抬了抬眉梢,眉心微皺,沉下聲音:“你們這麼這個時候過來?”到底沒到產期,魏王府這邊雖是急的很也只是派人去尚藥局那邊遞了話,請人過來瞧。只是蕭明鈺還在北疆那邊,皇帝難免要多操心些,聽到消息便也連夜過來了。
楚王一對上皇帝的目光便有些慫了,垂下頭,諾諾說不出話來。
吳王最是瞧不起楚王這沒用的模樣,眼神微冷,隨即便又抿了抿唇,溫聲應道:“兒臣是聽說四弟妹這裡出了事,想著四弟不在府上,做哥哥的總也得替他多擔待些。這才拉了二哥一起過來。”他面上帶著真切的擔憂之色,語聲急切,“對了,四弟妹如何了?”
皇帝沉沉的眸光落在吳王身上,只搖搖頭:“沒事。”
吳王聽到“沒事”二字反倒有些猶疑,隨即又反應過來——是了,王昭儀肯定是背地裡斟酌調整了藥量,真真是和楚王一模一樣的心慈手軟!吳王心中這般恨恨著,面上倒是帶著令人如沐春風的笑容:“那就好!”他蹙了蹙眉,轉頭去看皇帝,“按理產期還有兩個多月左右,今日怎地就出事了?”
吳王這會兒問這些,自然不是關心鄭娥而是要拖延時間,好叫手下那些人把門戶看守好了,到時候動起手來也能不慌不忙,占儘先機。
皇帝卻並沒有應聲,他黑沉沉的目光落在吳王面上,很快便又轉到吳王右手邊的姜嶸身上,忽然開口道:“既是來看阿娥的,怎麼把姜愛卿也帶來了?”姜嶸在兵部所管的南衙軍中做事,皇帝認得人,叫一聲“姜愛卿”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