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一眼看穿我們心中所想,她說,“寇相會回來的。”

  我們相信。

  “那可勞煩副相了。”修儀道。

  我忙跪下謝恩。

  “王卿古道心腸,樂於助人,不會覺得麻煩。”官家呵呵笑著。

  我這才回過神來,官家指了王欽若為我加冠。

  “勞煩王大人。”武大人在我一旁向王欽若作禮道。

  “好說好說,武大人,還是你眼光毒啊哈哈。”王欽若轉向我,“封大人,日後前程無量。”

  待冠禮完成後,王欽若親自帶著我一一拜會前來祝賀的官員,旁人都道,我簡直是他的門生了。

  我向後退了一步,“小子怎敢當副相的門生。”

  這場很是隆重的冠禮半日便落幕,我也要很快回到畫院,武大人送我到門口,“修儀娘娘的排場果然不同。”

  我點頭,卻又頓住,“武大人如何看王副相,修儀娘娘又是如何看?”

  “我如何看他,對他並沒有任何妨礙,但是修儀娘娘是明理之人,她看副相,也看天。”

  武大人指指暗沉沉的天,衣袖划過紫蒙蒙的霧氣,沒能絲毫驚動它的莊嚴。

  我於是拜別虞部員外郎,仍回到層層宮闈里的延福宮。

  “你沒有告訴我是王欽若為你加冠。”果然,沈桑很是責怪我。

  他將一副裱得十分精美的畫扔到我面前的案上,我拿起那畫,“我怕告訴你了你便不去了。”

  “可你沒有告訴我,就讓我白白跑一趟。”他氣鼓鼓地看著我。

  “專程去看你這個副相門生有多左右逢源麼?你的冠禮,原也和我沒有什麼關係。”

  男子加冠,即可成家。沈桑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卻不偏不倚地戳到了我們的最痛處。

  我們可以同屋而住,同案而書,甚至同塌而眠,可是我們如何,同家?

  但我仍想要沈桑在我的冠禮上,看看我終於成人的樣子,而不是看到那無關緊要的外人。

  沈桑,你如何懂我?

  沈桑愣了一下,隨即猛地轉身出去了。

  我打開那副畫,果然就是格桑梅朵,八瓣的,白中帶著絲絲淺淺的粉色,花心處斑駁著幾點朱紅。

  真好看。

  第42章 天書神跡

  我和沈桑奇怪地彆扭起來,他不會以為我忘記了寇相,轉而投向王欽若,他所在意的,大概只會是我那個獨獨缺了他的冠禮。

  我同樣在意。

  於是他嶄新的畫案一直放在我這裡,連著我剛為他洗淨的硯台也在這裡。

  我畫完了畫,便呆呆地望著那琴月樣的花紋,苦苦想著,他不做畫了嗎?不會的,那他在用什麼?

  哦,我曾在街上淘來了許多硯台都贈與他了,肯定夠用,可他,大概還不願用我的。那他還是不要作畫吧,免得用了旁人的。

  我生氣。

  這樣沒有他的日子,過著過著居然也到了下一年。

  去歲深秋還開得肆無忌憚的格桑梅朵,如今也變成了枯黃的枝子,見不到花朵,更別提那難覓的八瓣花。

  今年的格桑梅朵怎麼還沒有發新芽?我怔怔地望著眼前破敗的院子,二月自然春寒,可這花怎也不爭爭氣,居然就這樣被風聲壓了下去。

  “封大人,官家下令召集百官前往承天門。”

  一小黃門過來傳話,“請封大人快些去,勿誤了時辰。”

  我應下,走之前又吩咐道,“西院還有一位沈大人,也勞你去傳聖諭了。”

  承天門外各色官服圍了一層又一層,我自然擠不進最裡面,只聽得周圍人皆議論。

  官家昨夜夢見神人,說上天會在承天門降天書。便召集文武百官共同前來,瞻仰天書。

  人們議論紛紛,官家也不禁止,任由這些官員們任意說著風言風語。我沒有加入,但沈桑應該會喜歡這樣的氛圍,他總覺得一些秘事奇聞很有意思。

  我四下望去,竟果真和沈桑四目相對。

  三個多月來,我和他只有公事上的往來,太廟齋郎和承務郎之間的交集原來是這樣少,若沒有私下的情分,我們就只見了那麼兩面。

  第一次是年尾,我和他一同接受內侍對畫院事務的核查。

  那內侍年紀大了,說話顛顛倒倒,一會拿這,一會拿那,我和沈桑忙著吩咐畫學生們一樣樣去做,在冗雜的事務間隙,我才偷偷看了他幾眼。

  想來不會被發覺。

  第二次是開年時,我從武大人府上回來圖畫院,路過沈府。遠遠地便聽到嬉笑聲,便看到穿著大紅棉襖的少女從裡面跑了出來,手上猶拿著晶亮的冰糖葫蘆——沈桑也愛吃的。

  接著沈桑也跑了出來,搶過少女手中吃食,咬了大大一口,又還給她。沈桑急於躲避少女的憤怒,匆匆走了。

  待我走進後,那少女大聲喊著,“哥哥可要記得回來!”

  想起來了,沈桑有一個豆蔻年華的妹妹。

  今日在人頭攢動中,我隔著許許多多峨冠,看到了同樣沉默著的沈桑。

  他眼眸依然純淨,含著瀲灩水光,那似乎叫做桃花眼,二月桃花未開,便是他在料峭春寒中弄三兩新枝,□□青葉。

  我要告訴他,我想他了。不論冠禮是否有他,不論有沒有結果,我都控制不住自己,我很想你。

  噬入骨髓。

  “恭喜皇上得此天書!”周圍諸人陸續跪下,面向承天門,對中間的官家行禮,我和沈桑隨著人流跪下去。

  城門南面的鴟尾上真的掛著一條黃帛,宰相王旦恭謹地捧著“天書”,跟在官家身後,往紫宸殿走去。

  眾人魚貫入殿,官家親自接過天書,倏地展開。

  “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恆,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

  這便是讓滿殿文武群臣瘋狂的天書,天書之意明明白白,趙宋之興,天命所歸,恆(官家的名諱)守正器,不世之功。

  官家興奮之至,接受了一番臣子恭賀之詞後,當即宣布改年號為大中祥符,今歲便是大中祥符元年。

  諸人再度恭賀一番,滿殿喜慶。

  “天書降,普天同慶,諸卿休沐五日,以賀天書降凡。”官家又道。

  除了年節,官員很少有連續休沐五天的,這次託了天書的福,在二月早春有了休息的時間。

  我隨著人流擠出紫宸殿,外面侍立的內侍宮女亦皆喜氣洋洋,穿過他們,好容易回到畫院,我便徑去沈桑的西院尋他。

  沈桑還沒回來,我坐在他院內的藤條椅上,一搖一晃地等他。

  “城外果真有紅色的泥土麼?”

  聽到少女清甜的聲音,我忙起身過去,正在院門遇到沈桑。

  “沈桑。”還沒來得及想好要說什麼,這二字就已從我口中滑出。

  “哥哥。”沈桑的聲音不大,畫院內猶有學生們的各種吵嚷,我便只看得他嘴巴張了張。

  心上,卻聽到他只對我一人叫的,哥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