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沒聽她說麼,那是她做的。”沈桑語氣有些不對,“我才不喝。”隨即也起身走了。

  第41章 格桑花開

  十四歲到二十歲,大概是男子長得最快的幾年,沈桑尋了京城中最好的木匠,請到圖畫院裡來,指著我的畫案道。

  “現在看到了嗎,誰說沒有這麼高的畫案了,就照著這個高度,做個一模一樣的。”

  我放下正在洗的硯台,“要比這個矮這麼多。”

  我伸出兩個指頭比了大半搾的高度。

  木匠仰起頭看向我,“吼喲,還有這麼高的人喲。”木匠尋常個子,卻堪堪齊我下頜。

  沈桑已跳了起來,“我不也是這麼高的人,你沒看到?”

  木匠伸出兩個手指也比了一搾,“差,差這麼多。”

  “哈哈哈哈哈。”我忍不住大笑,“對,就是差這麼多。”

  沈桑在一旁碎碎念,“等我加冠的時候,一定比你高。”

  他也比了一大搾,“高這麼多!”

  我看著他心想,三年前我十七的時候確實沒有現在的你高,但三年後的你卻絕對不會比我高。

  我走過去按住他的頭,使勁揉了揉,嘴上不說話,心裡卻想著,這樣不就可以了。

  他張牙舞爪地逃了開,又跑回來殷殷叮囑木匠,“一定要做的和這個一樣高,知道了?”

  我將他攬住推了出去,“別打擾人家。”

  延福宮中的翰林圖畫院,最惹人眼的是大片的格桑梅朵,花深處能將我都遮住大半。

  這花生命力強,僅三年就霸占了整座圖畫院,深秋里它許久不凋,早春來它又開得最勝,宮內宮外的人一提起翰林圖畫院,首先要說的便是這漫園的格桑梅朵。

  沈桑畫的格桑梅朵有厚厚一摞,紙畫的、絹畫的、水墨的、工筆的…連我都數不清究竟有多少。

  可他還是孜孜不倦地畫著,甚至我即將要到的冠禮,他也打算送上一副裱好的格桑梅朵。

  我將他推出來,他便就勢鑽進了花叢中,又“哞——哞”地叫起來。

  我早就對這並不十分生動的牛叫聲習慣,任他跑來跑去,叫來叫去,發泄他過於充沛的精力。

  “我明日就去武大人府上了。”我朝著他喊。

  他一溜煙就跑回來了,“明日便去?”

  我點點頭,三日後便是我的冠禮了,我沒有家室,一直住在翰林圖畫院中,武大人待我有如親生子,在他的府上辦我的加冠禮,是最合適的。

  第二日我便到了武大人府上,許久不見,武大人問了我很多翰林圖畫院如今的事,不知不覺已談了兩個時辰了。

  “自我升虞部員外郎,畫院的事是愈發不清楚了。”武大人搖搖頭道。

  當初武大人做翰林圖畫院左部長多年,畫院凝聚著他許多心血,他自然放不下。

  “好在有你掌管畫院,我也少了許多遺憾。還有沈桑那小子,竟也出乎我意料地長大了。”

  如今畫院的事務已由我和沈桑一力操持。

  “說起來,你可知道沈桑的父親?”

  我點點頭,武大人便道,“你二人自幼熟識,情誼甚篤,我想他一定是會告訴你的。”

  他看著我,“你們都長大了啊。”他拍拍我的肩,“坐著都是這麼高的個子了。”

  我笑笑,卻不知道該說什麼,武大人又道,“還是沒有長大,還是不善言辭,你小時候也是不愛說話,可遇到你喜歡的東西時,卻是忍不住立刻要說出來了。”

  “我一看你的眼睛就是有靈氣的,手也生是畫畫的樣子,可是若非你自己喜歡,我也不會帶你走上這條路。”

  武大人仿佛突然想到了什麼,“在宮廷作畫,也是一條路啊。”

  作畫的許多工具,包括絹、紙、顏料、石墨等等,若非身在宮廷,靠自己是太難找得齊全了,若不是在翰林院,我想我一定無法做這麼多畫了。

  “可是在宮廷,免不得就要有官場往來,誰說得清是好是壞。”這大概是許多宮廷畫家的困境了。

  “你要比我好很多,你這樣很好。”武大人語氣中帶著落寞,他飲盡一盞茶。

  “天色晚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兩日後的冠禮,武府分外熱鬧,副宰相王欽若是最早來的官員,他將代行我父之職為我加冠。

  修儀娘娘對我的看重人盡皆知,甚至因為我無父無母,便要為我張羅冠禮。詔我入龍圖閣時,恰遇官家御駕。

  “不如就讓哪位大臣為封大人加冠。”修儀向官家請命道。

  官家點點頭,問道,“你可有誰想要的?”

  朝中官員中我最欽佩的便是寇相寇準,可他去歲已辭去相位。

  我和沈桑曾去寇相府中為他送行,見他一身灰布衣,獨駕馬車欲行。

  “寇相。”我們上前道。

  “我已不是宰相了。”他皺了皺眉,“你們是?”

  “澶淵之役時,我們曾向官家獻了一幅畫。”

  “是你們。”他恍然大悟,“澶淵之役,呵。”他冷笑一聲。

  這便是他辭去相位的原因,當初與遼軍簽訂的合約是寇相全權負責的,盟約內容是我大宋年年向遼國獻歲幣,以求得和平。

  官家為這合約帶來了難得的和平高興了一小陣子,並對寇相大加讚賞,可很快副相王欽若便來諫言,“陛下敬寇準,為其有社稷功耶?”

  “然。”官家道。

  “澶淵之役,陛下不以為恥,而謂准有社稷功,何也?”

  官家愕然,一時說不出話。

  王欽若便道,“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是城下之盟也,以萬乘之貴而為城下之盟,其何恥如之!”

  關於《春秋》里的城下之盟,我曾讀過,但我們是勝方,怎會為城下之盟?

  澶淵之盟中確實有獻歲幣的“屈辱”,自古簽訂這種合約的,都是史書釘上的無能之臣,甚或,弄臣奸臣。

  可寇相怎會是這樣的人?

  我始終沒有想通為什麼明明我們大敗了遼軍,卻簽訂了向他們獻歲幣的合約,但我知道的是,若按王欽若的來,現在恐怕連都城汴梁都沒有了。

  這樣比較,他王欽若有何臉面視澶淵為恥?

  可笑的是,朝中還真有一大波官員跟著王欽若的腳步攻擊寇相,僅僅兩年,滿朝皆視澶淵為恥,寇相也不得不上了辭相位的表書。

  官家沒有挽留。

  寇相揮起馬鞭作勢要驅趕我們,“為什麼?”

  我問他,我想知道為什麼,簽下了那樣的合約,而受人把柄。

  他搖搖頭,猛地提起韁繩,馬兒受驚,倏地飛奔起來,“澶淵之役已經過去了。”

  這話說完,眼前已只剩茫茫黃塵。

  寇相走後,我和沈桑萎靡了好一陣子,直到修儀娘娘召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