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他們師徒三人的確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莫說藥錢,連診金都湊不出來了。虞小鼓和季樂四處求人,若男兒膝下當真有黃金,只怕寧國已遍地黃金。然而不知是否潘九戲沒有這樣的好命,又或者寧國沒有這樣的好人,虞小鼓和季樂求了整天才求來一個江湖郎中,那郎中為潘九戲診了半盞茶的功夫,拋下一句“準備後事罷”便轉身離開了。
在用稻糙和枯葉鋪成的病榻前,虞小鼓和季樂分跪在兩旁,一人握著潘九戲一隻手。三人沉默許久,直到掌心握出汗來,虞小鼓才率先站起來:“師父,你堅持一下,我們去臨安。那裡是京城,有許多厲害的大夫和好藥。”
潘九戲病的全身無力,可他還是硬撐著站了起來,在兩個徒弟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繼續向東行進。
第二天,他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虞小鼓和季樂輪流背著他繼續趕路。
因為三人沒有錢買藥請大夫,甚至連肚子都填不飽,連一處遮風擋雨的落腳處也沒有,這無疑為潘九戲的病雪上加霜。如此又過了幾天,路沒走多少,潘九戲卻真正病入膏肓了。
那一晚他突然又有了些精神,喝了一點徒弟采來的冰冷的雨水,硬撐著靠著樹幹坐了起來。
他將兩個徒弟叫到身邊,照例將他們摟進自己懷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到了臨安之後,你們還要重新組個戲班子。可惜沒有了影人,季樂你的手藝好,只要弄到牛皮,慢慢地一個個再做出來就是。牛皮要用錢買,你們又沒有錢……唉,小鼓你的字寫的漂亮,又讀過聖賢書,你可以替人抄書。季樂你可以賣畫,讓小鼓給你題字……你的畫是真的漂亮……可惜了……”
季樂聽師父一口一個你們,心中惶恐不安,拽著師父的衣襟緊張道:“師父,再過幾天就到臨安了。到了臨安,你的病馬上就會好起來的。小鼓說過,臨安氣候宜人,臨安的水包治百病……”
板了一輩子面孔的潘九戲難得露出了笑顏,艱難地抬起手,慈愛地摸著季樂的後腦:“師父老了,除了唱影戲,師父什麼都不會,只能靠你們養著。以後你做班主,小鼓做副班主,師父為你們燒飯做菜……”
季樂哽咽道:“師父,徒兒願一輩子做飯給你吃。”
潘九戲恍若未聞,自顧自地繼續說下去:“這仗也不知要打多少年,金人搶了我們這麼多土地,一半的國人失去了家鄉,就是把它們都搶回來恐怕也得好幾十年罷。國家未定之時,若有什麼大家貴人要養著你們,若非走投無路了,萬不可答應。這時局動盪的很,鳳凰明天就成了落水雞,說不得便連累你們幾個。縱是不連累,當慣了家雞,怎還做得了野雀?”
季樂和虞小鼓對視一眼,雙雙乖巧地應道:“是,師父。”
虞小鼓悶聲道:“師父,回了臨安,我不想再演皮影戲。我願寒窗苦讀,考取功名。”
潘九戲再度板起臉:“胡鬧。我當初收你為徒時已讓你想清楚了。你入了這一行,就該以此為生,怎能有別的念想!”
虞小鼓還欲分辨,被季樂扯了扯袖子,看著潘九戲一臉憔悴的病容,他便低聲應了,不再辯駁。
季樂道:“師父,我和小鼓還沒有出師,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師父的病快些好起來,我還想聽師父……”他哽咽了一下,“聽師父唱《霸王別姬》。”
潘九戲愣了愣,旋即露出釋然的笑容:“是啊,你們還沒有出師……為師能教的已不多,今日便是你們出師之日,可惜此地無鑼鼓亦無水酒……為師現就唱一曲霸王別姬,作為你們的出師之禮。”
“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恨只恨無道秦把生靈塗炭,只害得眾百姓困苦顛連……”
“雲斂清空,冰輪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
潘九戲的聲音越唱越輕,季樂咬著下唇將臉埋入他懷中,虞小鼓抬袖胳膊遮住眼睛。
“漢兵已掠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四面楚歌聲……”潘九戲闔上眼,唇邊掛著溫柔的笑意,手從季樂的肩頭滑落。
這一闔眼,便再沒睜開。
翌日,虞小鼓和季樂花了一天的功夫用樹枝為潘九戲打了個簡棺,就地將他入土。
兩個少年在墳前跪下,虞小鼓道:“師父,我和季樂原該為您效益三年,可惜這三年您無福消受便已丟下我們撒手離去。原諒徒兒無能將您簡葬此地,待日後山河收復,我和季樂必用三年收益將您移回華州厚葬。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恕徒兒不孝,暫不能在此為您守孝。日後待我與季樂安定下來,必補三年服孝。”
語畢,兩個少年重重叩頭,然後起身,相扶相攜再次上路。
十日後,他們終於來到臨安城下。
作者有話要說:我沒找到皮影戲裡面《霸王別姬》要怎麼唱,就用了京劇里的戲詞。咳,將就將就?
14
14、第十四章...
眼見臨安城近在眼前,虞小鼓卻開始猶豫了。
他離開臨安已有五年之久,早在他離開臨安時就已得知他的家人被判了死刑,而當他剛到華州後亦曾向臨安來的商人打聽過消息,有許多人都對那件案子記憶猶新——他的家人,的確沒有一個倖免於難。
可真正回到了闊別五年的故鄉,虞小鼓的心裡又忍不住有了那麼點期待——或許他的父母因緣巧合之下逃過一劫?而那位當年陷害他家人的臨安知府是否還在臨安城中,亦是虞小鼓心心所系之事。
季樂問他,若他的父母不在,而那位仇人仍舊在臨安,他會怎麼做。虞小鼓道,自然是報仇。季樂有千言萬語,“從長計議”四字到了嘴邊,卻又換成了一句“小鼓,你要做什麼我都陪著你。”
然而尋親、報仇都不是眼下該做的事,當務之急是兩個少年能現在亂世中找到一處立身之地。
兩人在臨安城外搭了個簡陋的糙棚暫且住下,起先是找了份替人抄書的活,後來稍有了些余錢,便購置了普通的文房四寶,虞小鼓繼續抄書,季樂則晚上畫畫,白天拿進臨安城中去賣。
虞小鼓的字清秀端正,季樂也的確有繪畫的天分。他雖然不曾師從名士,學的時間也並不久,但他的臨摹的本事仿佛是與生俱來的,許多名士的畫在他手下能模仿的分文不差。為此,季樂仿畫,虞小鼓仿題詩,再以低價將仿品賣掉,生意竟也不錯。
如此過了半年後,兩人用積蓄在臨安城外蓋了間小木屋,終於有了擋風遮雨的住處。
新屋不大,只有一間臥房。兩個少年已同床共枕了五年,自然也不覺得擠。搬進新屋後的頭一天晚上,熄燈後過了約一盞茶的功夫,季樂突然翻了個身,從背後抱住虞小鼓,將唇貼上他的後頸。
虞小鼓嚇了一跳,渾身僵了一僵,旋即又放鬆下來:“怎麼?”
季樂良久無語,一開口,聲音竟有點哽咽:“小鼓,你讓我抱一會兒。”
虞小鼓不言,往他懷裡靠了靠。他們什麼也不需要說,卻完全明白對方的心思。
相濡以沫,不過如此。
翌日,季樂臨摹完一幅相思圖,虞小鼓提筆題詩: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間無地著相思。”
季樂輕輕將詩念了出來,隨後嬉笑著將下巴擱到虞小鼓肩上,曖昧地環住他的腰:“小鼓,若有他生,我還依舊痴情於你可好?”
虞小鼓對他視若無物,署上名士徐乾之名後方才將筆擱下,不咸不淡地說:“你不是痴情花凌麼?怎麼又變了?”
季樂撇了撇嘴,不無委屈地說:“那是從前的事了。你已用這事取笑我三年了,還不夠麼?”
虞小鼓撥開他手的制錮,將畫晾起來:“變來變去的,也配的上稱情痴麼?”
季樂惱羞地跺腳:“我、我那時年少無知。”
虞小鼓背對著他,嘴角微不可見地彎了彎:“今日你去將畫交給畫坊,價錢麼,比上個月的再抬高一兩銀子,他若不肯,你與他糾纏便是,他的純利多的很,總會肯的。我進城去置辦新房需要的物事。”
季樂再度嬉笑著湊上去:“我和你的新房麼?記得多添置些大紅喜字。”
虞小鼓沉默片刻,毫不客氣地一腳將他踹了出去。
黃昏時虞小鼓背著一堆東西回到木屋,見屋裡並沒有燃燭,想是季樂尚未回來。然他推開門,卻見屋中坐著一個黑影,不禁嚇得失聲驚叫。黑影迅速回頭看了他一眼,旋即又低下頭,站起身嚮往走:“我去做飯。”
虞小鼓驚訝地攔下他:“季樂,你的臉怎麼了?”
季樂自知瞞不下去,站了一會兒,苦笑道:“今日去畫坊,恰巧正經的徐乾就在那裡。我這冒牌的,也就被打出原形了。”
虞小鼓眉頭緊皺,點起了燭火,不由分說地將他拉到桌邊坐下:“我替你上藥。”
上藥的時候虞小鼓發現,季樂臉上的幾道淤青還是小傷,他身上的青紫之多,令人不忍目視。虞小鼓一邊心疼的替他擦藥,一邊不禁怒道:“什麼名士!心眼小如蠅卵!”
季樂竟還咧開嘴角笑了笑,將虞小鼓拉低,吻了吻他的臉頰。從前季樂說這樣能紓緩疼痛、放鬆心情,一開始虞小鼓是牴觸的,不過經過他經年累月死纏爛打的努力,虞小鼓早已習慣了。
季樂鬆開虞小鼓,不無慶幸地說:“還好今日是我一人去的畫坊。”
虞小鼓沉默良久,難得主動地吻上他的眼角:“疼就叫出來罷。”
上完藥之後,季樂從柜子上取下兩張牛皮:“這是我今天買的。小鼓,我想過了,以後我們還靠賣畫抄書賺錢,多的積蓄用來買牛皮,做影人。做夠了影人,我們又能搭班開唱,還能收徒弟,這樣多好?”
虞小鼓盯著他手裡的牛皮發怔,良久後才苦笑:“季樂……我找到他了。”
季樂一愣,旋即明白他口中的“他”指的是誰:“你的仇人?”
虞小鼓頜首:“我今日進城,親眼看見他從酒樓出來,上了轎子。我向人打聽,得知他現在已是刑部尚書了。”當年此人陷害虞家一眾時官居臨安知府,後皇帝遷都臨安,這臨安知府自然是要心腹來做了。於是此人留下做了京官,進了六部中的刑部,倒也算升遷了。
在用稻糙和枯葉鋪成的病榻前,虞小鼓和季樂分跪在兩旁,一人握著潘九戲一隻手。三人沉默許久,直到掌心握出汗來,虞小鼓才率先站起來:“師父,你堅持一下,我們去臨安。那裡是京城,有許多厲害的大夫和好藥。”
潘九戲病的全身無力,可他還是硬撐著站了起來,在兩個徒弟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繼續向東行進。
第二天,他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虞小鼓和季樂輪流背著他繼續趕路。
因為三人沒有錢買藥請大夫,甚至連肚子都填不飽,連一處遮風擋雨的落腳處也沒有,這無疑為潘九戲的病雪上加霜。如此又過了幾天,路沒走多少,潘九戲卻真正病入膏肓了。
那一晚他突然又有了些精神,喝了一點徒弟采來的冰冷的雨水,硬撐著靠著樹幹坐了起來。
他將兩個徒弟叫到身邊,照例將他們摟進自己懷裡,語重心長地說道:“到了臨安之後,你們還要重新組個戲班子。可惜沒有了影人,季樂你的手藝好,只要弄到牛皮,慢慢地一個個再做出來就是。牛皮要用錢買,你們又沒有錢……唉,小鼓你的字寫的漂亮,又讀過聖賢書,你可以替人抄書。季樂你可以賣畫,讓小鼓給你題字……你的畫是真的漂亮……可惜了……”
季樂聽師父一口一個你們,心中惶恐不安,拽著師父的衣襟緊張道:“師父,再過幾天就到臨安了。到了臨安,你的病馬上就會好起來的。小鼓說過,臨安氣候宜人,臨安的水包治百病……”
板了一輩子面孔的潘九戲難得露出了笑顏,艱難地抬起手,慈愛地摸著季樂的後腦:“師父老了,除了唱影戲,師父什麼都不會,只能靠你們養著。以後你做班主,小鼓做副班主,師父為你們燒飯做菜……”
季樂哽咽道:“師父,徒兒願一輩子做飯給你吃。”
潘九戲恍若未聞,自顧自地繼續說下去:“這仗也不知要打多少年,金人搶了我們這麼多土地,一半的國人失去了家鄉,就是把它們都搶回來恐怕也得好幾十年罷。國家未定之時,若有什麼大家貴人要養著你們,若非走投無路了,萬不可答應。這時局動盪的很,鳳凰明天就成了落水雞,說不得便連累你們幾個。縱是不連累,當慣了家雞,怎還做得了野雀?”
季樂和虞小鼓對視一眼,雙雙乖巧地應道:“是,師父。”
虞小鼓悶聲道:“師父,回了臨安,我不想再演皮影戲。我願寒窗苦讀,考取功名。”
潘九戲再度板起臉:“胡鬧。我當初收你為徒時已讓你想清楚了。你入了這一行,就該以此為生,怎能有別的念想!”
虞小鼓還欲分辨,被季樂扯了扯袖子,看著潘九戲一臉憔悴的病容,他便低聲應了,不再辯駁。
季樂道:“師父,我和小鼓還沒有出師,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師父的病快些好起來,我還想聽師父……”他哽咽了一下,“聽師父唱《霸王別姬》。”
潘九戲愣了愣,旋即露出釋然的笑容:“是啊,你們還沒有出師……為師能教的已不多,今日便是你們出師之日,可惜此地無鑼鼓亦無水酒……為師現就唱一曲霸王別姬,作為你們的出師之禮。”
“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恨只恨無道秦把生靈塗炭,只害得眾百姓困苦顛連……”
“雲斂清空,冰輪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
潘九戲的聲音越唱越輕,季樂咬著下唇將臉埋入他懷中,虞小鼓抬袖胳膊遮住眼睛。
“漢兵已掠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四面楚歌聲……”潘九戲闔上眼,唇邊掛著溫柔的笑意,手從季樂的肩頭滑落。
這一闔眼,便再沒睜開。
翌日,虞小鼓和季樂花了一天的功夫用樹枝為潘九戲打了個簡棺,就地將他入土。
兩個少年在墳前跪下,虞小鼓道:“師父,我和季樂原該為您效益三年,可惜這三年您無福消受便已丟下我們撒手離去。原諒徒兒無能將您簡葬此地,待日後山河收復,我和季樂必用三年收益將您移回華州厚葬。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恕徒兒不孝,暫不能在此為您守孝。日後待我與季樂安定下來,必補三年服孝。”
語畢,兩個少年重重叩頭,然後起身,相扶相攜再次上路。
十日後,他們終於來到臨安城下。
作者有話要說:我沒找到皮影戲裡面《霸王別姬》要怎麼唱,就用了京劇里的戲詞。咳,將就將就?
14
14、第十四章...
眼見臨安城近在眼前,虞小鼓卻開始猶豫了。
他離開臨安已有五年之久,早在他離開臨安時就已得知他的家人被判了死刑,而當他剛到華州後亦曾向臨安來的商人打聽過消息,有許多人都對那件案子記憶猶新——他的家人,的確沒有一個倖免於難。
可真正回到了闊別五年的故鄉,虞小鼓的心裡又忍不住有了那麼點期待——或許他的父母因緣巧合之下逃過一劫?而那位當年陷害他家人的臨安知府是否還在臨安城中,亦是虞小鼓心心所系之事。
季樂問他,若他的父母不在,而那位仇人仍舊在臨安,他會怎麼做。虞小鼓道,自然是報仇。季樂有千言萬語,“從長計議”四字到了嘴邊,卻又換成了一句“小鼓,你要做什麼我都陪著你。”
然而尋親、報仇都不是眼下該做的事,當務之急是兩個少年能現在亂世中找到一處立身之地。
兩人在臨安城外搭了個簡陋的糙棚暫且住下,起先是找了份替人抄書的活,後來稍有了些余錢,便購置了普通的文房四寶,虞小鼓繼續抄書,季樂則晚上畫畫,白天拿進臨安城中去賣。
虞小鼓的字清秀端正,季樂也的確有繪畫的天分。他雖然不曾師從名士,學的時間也並不久,但他的臨摹的本事仿佛是與生俱來的,許多名士的畫在他手下能模仿的分文不差。為此,季樂仿畫,虞小鼓仿題詩,再以低價將仿品賣掉,生意竟也不錯。
如此過了半年後,兩人用積蓄在臨安城外蓋了間小木屋,終於有了擋風遮雨的住處。
新屋不大,只有一間臥房。兩個少年已同床共枕了五年,自然也不覺得擠。搬進新屋後的頭一天晚上,熄燈後過了約一盞茶的功夫,季樂突然翻了個身,從背後抱住虞小鼓,將唇貼上他的後頸。
虞小鼓嚇了一跳,渾身僵了一僵,旋即又放鬆下來:“怎麼?”
季樂良久無語,一開口,聲音竟有點哽咽:“小鼓,你讓我抱一會兒。”
虞小鼓不言,往他懷裡靠了靠。他們什麼也不需要說,卻完全明白對方的心思。
相濡以沫,不過如此。
翌日,季樂臨摹完一幅相思圖,虞小鼓提筆題詩: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間無地著相思。”
季樂輕輕將詩念了出來,隨後嬉笑著將下巴擱到虞小鼓肩上,曖昧地環住他的腰:“小鼓,若有他生,我還依舊痴情於你可好?”
虞小鼓對他視若無物,署上名士徐乾之名後方才將筆擱下,不咸不淡地說:“你不是痴情花凌麼?怎麼又變了?”
季樂撇了撇嘴,不無委屈地說:“那是從前的事了。你已用這事取笑我三年了,還不夠麼?”
虞小鼓撥開他手的制錮,將畫晾起來:“變來變去的,也配的上稱情痴麼?”
季樂惱羞地跺腳:“我、我那時年少無知。”
虞小鼓背對著他,嘴角微不可見地彎了彎:“今日你去將畫交給畫坊,價錢麼,比上個月的再抬高一兩銀子,他若不肯,你與他糾纏便是,他的純利多的很,總會肯的。我進城去置辦新房需要的物事。”
季樂再度嬉笑著湊上去:“我和你的新房麼?記得多添置些大紅喜字。”
虞小鼓沉默片刻,毫不客氣地一腳將他踹了出去。
黃昏時虞小鼓背著一堆東西回到木屋,見屋裡並沒有燃燭,想是季樂尚未回來。然他推開門,卻見屋中坐著一個黑影,不禁嚇得失聲驚叫。黑影迅速回頭看了他一眼,旋即又低下頭,站起身嚮往走:“我去做飯。”
虞小鼓驚訝地攔下他:“季樂,你的臉怎麼了?”
季樂自知瞞不下去,站了一會兒,苦笑道:“今日去畫坊,恰巧正經的徐乾就在那裡。我這冒牌的,也就被打出原形了。”
虞小鼓眉頭緊皺,點起了燭火,不由分說地將他拉到桌邊坐下:“我替你上藥。”
上藥的時候虞小鼓發現,季樂臉上的幾道淤青還是小傷,他身上的青紫之多,令人不忍目視。虞小鼓一邊心疼的替他擦藥,一邊不禁怒道:“什麼名士!心眼小如蠅卵!”
季樂竟還咧開嘴角笑了笑,將虞小鼓拉低,吻了吻他的臉頰。從前季樂說這樣能紓緩疼痛、放鬆心情,一開始虞小鼓是牴觸的,不過經過他經年累月死纏爛打的努力,虞小鼓早已習慣了。
季樂鬆開虞小鼓,不無慶幸地說:“還好今日是我一人去的畫坊。”
虞小鼓沉默良久,難得主動地吻上他的眼角:“疼就叫出來罷。”
上完藥之後,季樂從柜子上取下兩張牛皮:“這是我今天買的。小鼓,我想過了,以後我們還靠賣畫抄書賺錢,多的積蓄用來買牛皮,做影人。做夠了影人,我們又能搭班開唱,還能收徒弟,這樣多好?”
虞小鼓盯著他手裡的牛皮發怔,良久後才苦笑:“季樂……我找到他了。”
季樂一愣,旋即明白他口中的“他”指的是誰:“你的仇人?”
虞小鼓頜首:“我今日進城,親眼看見他從酒樓出來,上了轎子。我向人打聽,得知他現在已是刑部尚書了。”當年此人陷害虞家一眾時官居臨安知府,後皇帝遷都臨安,這臨安知府自然是要心腹來做了。於是此人留下做了京官,進了六部中的刑部,倒也算升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