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虞小鼓坐起身,挪到他身邊:“你在做什麼?”
季樂嚇了一跳,連忙合上手裡的袋子,像個做錯了事被人抓到的孩子一般忐忑不安:“我、我餓的受不了了……”
虞小鼓沉默了一會兒,道:“你終於吃的下東西了麼?怎麼不多吃點。”
季樂苦笑道:“我們……只有三天的乾糧。我吃多了,你和師父就要餓肚子了……”
虞小鼓再度沉默了。片刻後,他搶過季樂手裡的袋子,撕出小半張餅,強硬地塞給季樂:“吃!”
季樂連連推拒:“我、我頭昏的厲害,吃進去都要吐出來,與其浪費了,不如省下來你和師父吃。”
虞小鼓冷冷地看著他,黑暗中兩道凌厲的目光逼得季樂不敢直視他的眼睛。兩人僵持了一會兒,虞小鼓將餅裝回袋子裡:“好,你不吃,我也不吃。”說罷倒頭又躺下了。季樂目瞪口呆。
第二天,船在江邊停下休息,船工讓船上的眾人進城補給所需,但幾乎沒什麼人下船——人們都怕一旦離開,船就會開走。
潘九戲見乾糧只剩下一張餅,自知無論如何是撐不過餘下六天的,便叮囑季樂和虞小鼓在船上等他,帶著為數不多的銀兩進城去了——按說他所有的積蓄原本並不算少的可憐,若是放在太平盛世,只怕買上兩缸米亦有富裕。可如今是兵荒馬亂的年代,糧食奇缺,多少錢財也難買個飽腹。
潘九戲前腳剛走,虞小鼓後腳也跟了出去。季樂當時正病的迷迷糊糊,虞小鼓便沒有告訴他。
虞小鼓進了城,先路過了一家藥店。他在店外盤桓良久,最終還是低著頭走了。很快,他又在路邊看到一家酒館,猶豫不足片刻便走了進去。
“抓賊啊!”
虞小鼓抓著從櫃檯搶來的銀錢,剛剛跑到街上就被追出來的酒保掀翻在地。旋即,追出來的眾人一邊痛罵這個個子瘦弱的小賊,一邊對他拳打腳踢。有一人試圖從他懷裡搶回銀錢,孰料他抓得緊緊的,即便痛的臉色發白,也死活不肯放手。
“咔。”虞小鼓的指骨生生被人掰斷。他痛的發出撕心裂肺的叫聲,用腳胡亂蹬著那個想要搶回銀子的酒保,只將錢抱的更緊。街上的人們都圍了上來。
一個臉色臘黃,走路都搖搖晃晃的少年突然撥開人群沖了進去,猛地撲到虞小鼓身上,為他擋下拳腳,用嘶啞的嗓音大叫道:“滾開!不要打我的小鼓!”
虞小鼓看見季樂的那一刻就呆住了。他眼睜睜看著季樂撲在他身上,為他承受毆打,近在咫尺的小臉上寫滿了因疼痛而帶來的痛苦,虞小鼓攥著的錢的手不由鬆開了。
酒保和掌柜撿了被搶的錢,鄙夷地唾罵了幾聲,又對著季樂補了一腳,這才轉身離開——他們甚至不需要問虞小鼓為什么小小年紀會做這種事,因為自從兩國交戰以來,每天都有太多這樣的人,太多這樣的事。而他們的同情心早已被泯滅——因為所有人都是要吃飽肚子的。
虞小鼓忍著眼淚將季樂扶起來,握著自己受傷的手,一言不發地往回走。
季樂追了兩步,因腳軟而摔倒在地。虞小鼓聽見聲響,腳步頓了一頓,又轉身將他扶起來,兩人相扶相攙地往外走。
季樂無力地抬起袖子擦掉虞小鼓臉上的污漬:“你為什麼要偷錢?”
虞小鼓平靜地說:“錢都被師父拿去買吃的了。我要給你買藥。”
季樂咧開乾燥的嘴笑了笑,旋即撕心裂肺地咳起來,身體沉重地往地上倒。虞小鼓亦沒多少力氣,狼狽地被他帶倒在地。
季樂抬起袖子遮住眼睛,又哭又笑地說:“對不起,小鼓,對不起。”
等兩名少年踉踉蹌蹌地回到船上,潘九戲早已回來了。他看到兩名徒兒一身是傷,又看到虞小鼓的右手無名指彎成了奇怪的弧度,一句話也沒有多問,替虞小鼓扳正了手指便讓他們進艙休息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我本來打算是想寫篇溫馨文的,但是我怎麼覺得寫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寫過最苦逼的一篇文?
咳咳,其實應該是這樣的,其他文都是先甜後虐,這篇文是先虐後甜……
12
12、第十二章...
船又開了十天,終於在江陵停泊。在船上的最後幾天裡,季樂睡著的時間比醒著的時間更多,有幾回,虞小鼓生怕他再也醒不過來。下了船之後,讓冷風一吹,季樂終於稍許清醒。
江陵位於荊湖北路,已到了國家的腹心地帶,暫時遠離了戰火的紛擾。只要從江陵一路往東走,腳程快得話,一個月即可抵達臨安府。
潘九戲沒有錢買馬——在這個時候,馬亦成了稀缺物資——甚至沒有錢買驢和騾,要去臨安,一老二少只能靠走。
到了陸路上後,季樂的病也始終不見痊癒,偶爾好了三五天,天氣一轉涼,他又燒起來,甚至一天比一天咳的厲害。潘九戲知道他再咳下去,若是病入肺腑,只怕藥石罔顧。可他並沒有多少錢,剩下那點積蓄還要用來買口糧,即便拿來給季樂治病,只怕也付不起藥錢。
七天後,三人來到壽昌。原本這些路只需五天的腳程,可季樂病的太厲害,拖延了行進的速度。
三人在壽昌找到一間破廟住下,虞小鼓先照顧季樂躺下,旋即拉著潘九戲來到廟外,神情嚴肅地問道:“師父,我們還有多少錢?”
潘九戲詫異地看了他一眼,照實答道:“二兩一錢銀子。”
虞小鼓又問道:“能為季樂請個大夫看麼?我……以後我五天只吃一張餅,季樂、季樂和我一樣,我們的口糧錢剩下來……”
潘九戲沉默良久,道:“我心中自有定數,回去吧。”
翌日,潘九戲沒有繼續趕路,而是帶著兩個徒弟進了壽昌城。他們來到醫館,潘九戲請了個大夫為季樂診病,那大夫看了一會兒,又問了季樂的症狀,確診後便為季樂開了藥,並收了一錢銀子的診金。可是當潘九戲問他買藥的時候,他卻說藥已售罄,讓他們去別處買。
潘九戲和虞小鼓轉遍了壽昌城,發現二兩銀子根本不夠買藥——便說最基礎的柴胡、桔梗、茯苓都快漲到一兩銀子一錢,方子上提到的金銀花等藥物更是到處都沒有賣的。無奈之下,他們又重新回到了第一家醫館。
潘九戲低聲下氣地懇求那大夫,那大夫嘆氣道:“你當我見死不救麼?最近鬧了瘟疫,這幾味藥,尤其是金銀花,是治療瘟疫的良藥,故才如此稀缺。我行醫濟世,怎會動這心思發國難財?”
潘九戲沉默良久,道:“如離開壽昌,這藥還缺麼?”
大夫看了眼因燒的迷糊而囈語不止的季樂,道:“他這樣子,拖一個時辰,病都加重幾分,若是趕路,無異尋死。”
一直在旁聽著的虞小鼓突然噗通一聲跪了下來,一下一下磕起砸地響頭:“求先生救他。”
那大夫欲言又止,神色糾結,過了一會兒才上前扶起虞小鼓:“其他的藥材你們不必煩心,可唯有這金銀花,並非銀錢之事,你們若能弄來此物,我便可為他煎藥。”潘九戲看出大夫似有隱瞞,並未當場揭穿,應承後帶著虞小鼓抱著季樂離開了。
虞小鼓出城去挖金銀花,然而金銀花的梗都被附近的居民掘的一點不剩,又如何能讓他找到?入夜後,他狼狽不堪地回了破廟。
潘九戲安置兩名徒弟睡下,偷偷潛回醫館,再度懇求大夫施救。大夫與他糾纏了一陣,惱怒地關門謝客,潘九戲索性在醫館門口跪下。這一跪,便跪了一晚。
翌日清晨,那大夫打開醫館大門,見潘九戲還跪在門外,不由嘆了口氣:“我留下一些金銀花,是為自己預備的。若你執意要我救他……他的命從此便歸我,你要把他留下給我當學徒,繼承我的衣缽。”
潘九戲一口應承,跌跌撞撞跑回破廟中,抱著季樂重新回到醫館。
五天後,季樂的病終於有了起色。
潘九戲始終不舍離開壽昌,他甚至不忍親口告訴季樂這件事,直到十幾天後,眼見季樂已能下床走動,臉也有了血色,當晚潘九戲帶著虞小鼓一聲招呼也不打便偷偷出了城,一路往東去了。
他們師徒二人跑了十幾里地,正準備在野外露宿,忽聽身後有人追趕,扭頭一看,竟是季樂。
季樂追上來,一把抱住虞小鼓,未語淚先流:“小鼓,我不要和你分開。你和師父不要丟下我。以後我吃葉子吃泥巴,我為人做苦力掙錢,決不拖累你們,不要丟下我……”
虞小鼓見他身上只著了件單衫,腳上甚至沒穿鞋,想必是得知他們離開後便立刻從跳下病床追趕,這十幾里路的粗糲沙石早已將他的腳磨的鮮血淋淋。虞小鼓一句話也說不出,只反手摟緊了他,眼淚汪汪地看向潘九戲。
潘九戲忍著淚花,撕下衣服上的布將季樂的腳包了,二話不說領著兩名少年繼續趕路。
數天後,他們來到了安慶。當天晚上,潘九戲左手摟著季樂,右手摟著虞小鼓,藏在一家人家的屋檐下躲雨。他輕輕摸著兩個徒弟的腦袋,安慰似的小聲唱道:“臨安風光好,風景多秀麗……天子腳下有黃金,那裡土地富庶,盛產漁米。我們到了臨安以後啊,先找一塊地住下來,自己種菜自己吃,等我們有了錢,重新組個戲班子,臨安有錢人多,聽說房子都是米蓋的……”聽到此處,飢腸轆轆的季樂不禁咽了口唾沫。“餓了我們自己捕魚吃,聽說臨安的河啊,魚多的會自己跳上岸來。我們渴了就喝米酒,臨安的米酒是有名的……”
季樂悄聲問虞小鼓:“臨安真的那麼好?”
虞小鼓明知臨安並非潘九戲形容的那樣,可他還是點了點頭。他和季樂靠在師父骨瘦嶙峋卻又安穩可靠的懷裡,憧憬著將來美好的日子,在潘九戲形容的臨安城裡,醉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偷眼霜的鳥大大傾情提供藥方,哈哈^-^
13
13、第十三章...
潘九戲最終是沒吃上臨安的漁米,喝上臨安的米酒。
許是在船上那段艱苦的日子就已埋下了病因,許是在壽昌跪的那一夜使他觸發了他的病情,許是連日來饑寒交迫的趕路讓他再也無法支撐,總之病來如山倒便是這麼回事。在距離臨安府只剩下百里處的寧國,潘九戲病倒了。
他的病甚至不像季樂那樣時好時壞,拖到最後才一發不可收拾。他只是照常睡了一晚,第二天就起不來了。
季樂嚇了一跳,連忙合上手裡的袋子,像個做錯了事被人抓到的孩子一般忐忑不安:“我、我餓的受不了了……”
虞小鼓沉默了一會兒,道:“你終於吃的下東西了麼?怎麼不多吃點。”
季樂苦笑道:“我們……只有三天的乾糧。我吃多了,你和師父就要餓肚子了……”
虞小鼓再度沉默了。片刻後,他搶過季樂手裡的袋子,撕出小半張餅,強硬地塞給季樂:“吃!”
季樂連連推拒:“我、我頭昏的厲害,吃進去都要吐出來,與其浪費了,不如省下來你和師父吃。”
虞小鼓冷冷地看著他,黑暗中兩道凌厲的目光逼得季樂不敢直視他的眼睛。兩人僵持了一會兒,虞小鼓將餅裝回袋子裡:“好,你不吃,我也不吃。”說罷倒頭又躺下了。季樂目瞪口呆。
第二天,船在江邊停下休息,船工讓船上的眾人進城補給所需,但幾乎沒什麼人下船——人們都怕一旦離開,船就會開走。
潘九戲見乾糧只剩下一張餅,自知無論如何是撐不過餘下六天的,便叮囑季樂和虞小鼓在船上等他,帶著為數不多的銀兩進城去了——按說他所有的積蓄原本並不算少的可憐,若是放在太平盛世,只怕買上兩缸米亦有富裕。可如今是兵荒馬亂的年代,糧食奇缺,多少錢財也難買個飽腹。
潘九戲前腳剛走,虞小鼓後腳也跟了出去。季樂當時正病的迷迷糊糊,虞小鼓便沒有告訴他。
虞小鼓進了城,先路過了一家藥店。他在店外盤桓良久,最終還是低著頭走了。很快,他又在路邊看到一家酒館,猶豫不足片刻便走了進去。
“抓賊啊!”
虞小鼓抓著從櫃檯搶來的銀錢,剛剛跑到街上就被追出來的酒保掀翻在地。旋即,追出來的眾人一邊痛罵這個個子瘦弱的小賊,一邊對他拳打腳踢。有一人試圖從他懷裡搶回銀錢,孰料他抓得緊緊的,即便痛的臉色發白,也死活不肯放手。
“咔。”虞小鼓的指骨生生被人掰斷。他痛的發出撕心裂肺的叫聲,用腳胡亂蹬著那個想要搶回銀子的酒保,只將錢抱的更緊。街上的人們都圍了上來。
一個臉色臘黃,走路都搖搖晃晃的少年突然撥開人群沖了進去,猛地撲到虞小鼓身上,為他擋下拳腳,用嘶啞的嗓音大叫道:“滾開!不要打我的小鼓!”
虞小鼓看見季樂的那一刻就呆住了。他眼睜睜看著季樂撲在他身上,為他承受毆打,近在咫尺的小臉上寫滿了因疼痛而帶來的痛苦,虞小鼓攥著的錢的手不由鬆開了。
酒保和掌柜撿了被搶的錢,鄙夷地唾罵了幾聲,又對著季樂補了一腳,這才轉身離開——他們甚至不需要問虞小鼓為什么小小年紀會做這種事,因為自從兩國交戰以來,每天都有太多這樣的人,太多這樣的事。而他們的同情心早已被泯滅——因為所有人都是要吃飽肚子的。
虞小鼓忍著眼淚將季樂扶起來,握著自己受傷的手,一言不發地往回走。
季樂追了兩步,因腳軟而摔倒在地。虞小鼓聽見聲響,腳步頓了一頓,又轉身將他扶起來,兩人相扶相攙地往外走。
季樂無力地抬起袖子擦掉虞小鼓臉上的污漬:“你為什麼要偷錢?”
虞小鼓平靜地說:“錢都被師父拿去買吃的了。我要給你買藥。”
季樂咧開乾燥的嘴笑了笑,旋即撕心裂肺地咳起來,身體沉重地往地上倒。虞小鼓亦沒多少力氣,狼狽地被他帶倒在地。
季樂抬起袖子遮住眼睛,又哭又笑地說:“對不起,小鼓,對不起。”
等兩名少年踉踉蹌蹌地回到船上,潘九戲早已回來了。他看到兩名徒兒一身是傷,又看到虞小鼓的右手無名指彎成了奇怪的弧度,一句話也沒有多問,替虞小鼓扳正了手指便讓他們進艙休息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我本來打算是想寫篇溫馨文的,但是我怎麼覺得寫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寫過最苦逼的一篇文?
咳咳,其實應該是這樣的,其他文都是先甜後虐,這篇文是先虐後甜……
12
12、第十二章...
船又開了十天,終於在江陵停泊。在船上的最後幾天裡,季樂睡著的時間比醒著的時間更多,有幾回,虞小鼓生怕他再也醒不過來。下了船之後,讓冷風一吹,季樂終於稍許清醒。
江陵位於荊湖北路,已到了國家的腹心地帶,暫時遠離了戰火的紛擾。只要從江陵一路往東走,腳程快得話,一個月即可抵達臨安府。
潘九戲沒有錢買馬——在這個時候,馬亦成了稀缺物資——甚至沒有錢買驢和騾,要去臨安,一老二少只能靠走。
到了陸路上後,季樂的病也始終不見痊癒,偶爾好了三五天,天氣一轉涼,他又燒起來,甚至一天比一天咳的厲害。潘九戲知道他再咳下去,若是病入肺腑,只怕藥石罔顧。可他並沒有多少錢,剩下那點積蓄還要用來買口糧,即便拿來給季樂治病,只怕也付不起藥錢。
七天後,三人來到壽昌。原本這些路只需五天的腳程,可季樂病的太厲害,拖延了行進的速度。
三人在壽昌找到一間破廟住下,虞小鼓先照顧季樂躺下,旋即拉著潘九戲來到廟外,神情嚴肅地問道:“師父,我們還有多少錢?”
潘九戲詫異地看了他一眼,照實答道:“二兩一錢銀子。”
虞小鼓又問道:“能為季樂請個大夫看麼?我……以後我五天只吃一張餅,季樂、季樂和我一樣,我們的口糧錢剩下來……”
潘九戲沉默良久,道:“我心中自有定數,回去吧。”
翌日,潘九戲沒有繼續趕路,而是帶著兩個徒弟進了壽昌城。他們來到醫館,潘九戲請了個大夫為季樂診病,那大夫看了一會兒,又問了季樂的症狀,確診後便為季樂開了藥,並收了一錢銀子的診金。可是當潘九戲問他買藥的時候,他卻說藥已售罄,讓他們去別處買。
潘九戲和虞小鼓轉遍了壽昌城,發現二兩銀子根本不夠買藥——便說最基礎的柴胡、桔梗、茯苓都快漲到一兩銀子一錢,方子上提到的金銀花等藥物更是到處都沒有賣的。無奈之下,他們又重新回到了第一家醫館。
潘九戲低聲下氣地懇求那大夫,那大夫嘆氣道:“你當我見死不救麼?最近鬧了瘟疫,這幾味藥,尤其是金銀花,是治療瘟疫的良藥,故才如此稀缺。我行醫濟世,怎會動這心思發國難財?”
潘九戲沉默良久,道:“如離開壽昌,這藥還缺麼?”
大夫看了眼因燒的迷糊而囈語不止的季樂,道:“他這樣子,拖一個時辰,病都加重幾分,若是趕路,無異尋死。”
一直在旁聽著的虞小鼓突然噗通一聲跪了下來,一下一下磕起砸地響頭:“求先生救他。”
那大夫欲言又止,神色糾結,過了一會兒才上前扶起虞小鼓:“其他的藥材你們不必煩心,可唯有這金銀花,並非銀錢之事,你們若能弄來此物,我便可為他煎藥。”潘九戲看出大夫似有隱瞞,並未當場揭穿,應承後帶著虞小鼓抱著季樂離開了。
虞小鼓出城去挖金銀花,然而金銀花的梗都被附近的居民掘的一點不剩,又如何能讓他找到?入夜後,他狼狽不堪地回了破廟。
潘九戲安置兩名徒弟睡下,偷偷潛回醫館,再度懇求大夫施救。大夫與他糾纏了一陣,惱怒地關門謝客,潘九戲索性在醫館門口跪下。這一跪,便跪了一晚。
翌日清晨,那大夫打開醫館大門,見潘九戲還跪在門外,不由嘆了口氣:“我留下一些金銀花,是為自己預備的。若你執意要我救他……他的命從此便歸我,你要把他留下給我當學徒,繼承我的衣缽。”
潘九戲一口應承,跌跌撞撞跑回破廟中,抱著季樂重新回到醫館。
五天後,季樂的病終於有了起色。
潘九戲始終不舍離開壽昌,他甚至不忍親口告訴季樂這件事,直到十幾天後,眼見季樂已能下床走動,臉也有了血色,當晚潘九戲帶著虞小鼓一聲招呼也不打便偷偷出了城,一路往東去了。
他們師徒二人跑了十幾里地,正準備在野外露宿,忽聽身後有人追趕,扭頭一看,竟是季樂。
季樂追上來,一把抱住虞小鼓,未語淚先流:“小鼓,我不要和你分開。你和師父不要丟下我。以後我吃葉子吃泥巴,我為人做苦力掙錢,決不拖累你們,不要丟下我……”
虞小鼓見他身上只著了件單衫,腳上甚至沒穿鞋,想必是得知他們離開後便立刻從跳下病床追趕,這十幾里路的粗糲沙石早已將他的腳磨的鮮血淋淋。虞小鼓一句話也說不出,只反手摟緊了他,眼淚汪汪地看向潘九戲。
潘九戲忍著淚花,撕下衣服上的布將季樂的腳包了,二話不說領著兩名少年繼續趕路。
數天後,他們來到了安慶。當天晚上,潘九戲左手摟著季樂,右手摟著虞小鼓,藏在一家人家的屋檐下躲雨。他輕輕摸著兩個徒弟的腦袋,安慰似的小聲唱道:“臨安風光好,風景多秀麗……天子腳下有黃金,那裡土地富庶,盛產漁米。我們到了臨安以後啊,先找一塊地住下來,自己種菜自己吃,等我們有了錢,重新組個戲班子,臨安有錢人多,聽說房子都是米蓋的……”聽到此處,飢腸轆轆的季樂不禁咽了口唾沫。“餓了我們自己捕魚吃,聽說臨安的河啊,魚多的會自己跳上岸來。我們渴了就喝米酒,臨安的米酒是有名的……”
季樂悄聲問虞小鼓:“臨安真的那麼好?”
虞小鼓明知臨安並非潘九戲形容的那樣,可他還是點了點頭。他和季樂靠在師父骨瘦嶙峋卻又安穩可靠的懷裡,憧憬著將來美好的日子,在潘九戲形容的臨安城裡,醉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偷眼霜的鳥大大傾情提供藥方,哈哈^-^
13
13、第十三章...
潘九戲最終是沒吃上臨安的漁米,喝上臨安的米酒。
許是在船上那段艱苦的日子就已埋下了病因,許是在壽昌跪的那一夜使他觸發了他的病情,許是連日來饑寒交迫的趕路讓他再也無法支撐,總之病來如山倒便是這麼回事。在距離臨安府只剩下百里處的寧國,潘九戲病倒了。
他的病甚至不像季樂那樣時好時壞,拖到最後才一發不可收拾。他只是照常睡了一晚,第二天就起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