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周俊臣賣畫之時,就有不少官家小姐明示暗示願召其入贅,然周俊臣生怕入贅之後會被人瞧不起,還要連累典玉一道受委屈,便一一禮拒了。
周俊臣畢竟只有一雙手,且並無名氣,單靠寫字賣畫連餬口都成問題。然他對典玉寵到了極致,一丁點委屈也不願讓他受著,每日便是自己餓著肚子去賒帳也要讓典玉吃飽喝足。
每日店鋪打烊之後便教典玉讀書寫字,與他說《溫酒斬華雄》與《青梅煮酒》等話本,變著法哄他開心。
如此,典玉幼時的生活倒也不比大宅里的少爺過的差。
因周俊臣生得漂亮打眼,難免叫登徒浪子生了輕薄之心。
周俊臣並無此心思。幾番被惹得惱了黑臉相對,竟被那不甘心的登徒子打了一頓,並當街撕了他的衣服,還逼著他學韓信受胯下之辱。
周俊臣性子極強,寧死不肯折腰,被打得鼻青臉腫,一身是傷。後因眾登徒子怕鬧出了人命,這才收手離去。
他倒在血泊之中,望著一身殷紅與世人的冷情嘴臉,那嗜血的狂症竟是再度發作,跌跌撞撞沖回鋪中將門關了,自躲起來舔舐鮮血。
那腥中帶甜的滋味竟如佳釀一般醇厚,端的令人發醉。
典玉怯生生地走上前,哭著抱住周俊臣,細白的小臉蹭了一身污血。
周俊臣原先遭打的時候忍著未哭,被折辱的時候亦忍著未哭,但見典玉污糟了的小臉時終於忍不住痛哭失聲。
他替自己與典玉淨了臉,在書案上鋪上宣紙,握住典玉的手提筆,溫聲道:“今日哥哥教玉郎一句俗語。”
他抖著手,歪歪扭扭寫下六個大字:天無絕人之路
然而每當人以為走到了最壞的境地之時,皇天卻要教你那並不算什麼。
待典玉長到九歲之時,兩人因再付不住租金而流落街頭。
周俊臣此人說得好聽便叫傲骨錚錚,說得不好聽則是死要面子,他不願入贅高門,亦是決計不肯求人施捨的。
然而境況到了如此,已不是一句“天無絕人之路”便可將日子過得好起來的。
周俊臣將典玉暫留在一處廟中,自去大宅找些下人短工之類的活計。那家主見他生得美貌,不由起了歹心,竟將他誘入房中欲強行龍陽之事。
周俊臣體弱無力,便是抵死相爭,依舊被他得手了去。
事畢之後,周俊臣厲聲拒絕了那人的挽留,強自扶著牆去找典玉。
他尚未走到寺廟,突然一陣天旋地轉的暈眩,吐得肝腸俱裂,幾乎昏死過去。
若是就這樣死了,倒也輕鬆。
半夜之時他被夜雨打醒,卻見身旁有個小小的身影,正竭力將他護在身下擋雨。奈何身軀太小,到底弄得二人盡濕透了。
周俊臣緩緩闔上眼,而後許久才緩緩睜開,掙扎著站起來,去牽那小人的手:“走,我們去廟中躲雨。”
那時候面色冷峻,再不似當初那個柔弱書生。
然而人心到底是肉長的,反覆莫測,不是一夜之間便能想明白,亦不是一個決心下了便能練就將心鑄成銅鐵。
周俊臣近乎瘋狂,有時抓過典玉又咬又打,平靜下來還是那個將弟弟當做寶貝的哥哥,為他受盡了委屈依舊強打笑顏。
到底有苦盡甘來的一日。
周俊臣在路上撞了一名華服公子,那公子對他一見鍾情。有了“情”一字,便不似那些登徒浪子的欺世霸道,反而對他關懷有加,以禮待之。
不久,那名公子介紹了一人於他認識,卻是當朝的國舅爺。
往後國舅爺動了些門路,讓周俊臣參加當年的科舉,中了二十四名,派到禮部為官。
若是擺在兩年之前,這樣從天而降的機會擺在他面前他亦是不敢去碰的。然而時至今日,他心安理得地淡然受之。
天下沒有白食。他知道那人求的是什麼,而那人要的,自己曾經以死相抗的,如今已不重要。
況且,他已隱隱覺察出那人的背影。父母七竅流血的場景終於又在數年之後重新浮現道腦海之中。
清晰一如往昔。
那華服公子正是皇帝。
周俊臣有了官職,手頭稍許寬裕,拿到的第一筆俸祿便去為典玉買了一根白玉素簪。典玉歡喜不已,日日別再頭上,睡時小心翼翼地取下來放在枕下,一刻也不願離身。
五個月後,皇帝將周俊臣約至一處密宅,向他剖露心跡。周俊臣心中冷笑,表面上卻是誠惶誠恐聲淚俱下,往後是半推半就,終於成了水到渠成。
然而皇帝只當是得了寶貝,恩寵有加。
兩人頭一回有了媾和關係的那一日,周俊臣回到家中將典玉卡著脖子摁在牆上,那一刻眸色血紅,恨不能就此將他殺了。
然後冷靜下來,又抱著他淚流滿面,痛哭失聲。
第二日,典玉被送至曉月樓。
兩年之後,周俊臣升為禮部侍郎,在朝上與皇帝一唱一和,倒成就了一個諍臣的名聲,並由此平步青雲,不久就升為禮部尚書。
皇帝欲封他一處府邸,周俊臣道不喜鋪張,又衎王故宅與皇宮相銜,遂討要故衎王府。
皇帝原是猶豫不已,衎王府陰鬱之氣濃重,常有人說月圓之夜聽得裡頭哭聲陣陣,許是鬼魂作祟。
周俊臣只道子不語怪力亂語,堅持要了那處,皇帝無法,便依了他。
周俊臣為官之後肆意斂財、收受賄賂,已存了一筆不小之財。他命人不准擅動舊衎王府其他處,只將內堂寢室大肆改造,恨不能金鋪地,銀砌牆,珠玉鋪床,將榮華享盡。
然而出了寢房,瞧見滿目蒼涼,便提醒著莫因富貴而安。
這世上,還有仇恨二字。
不徒恨天家,止將天下蒼生都恨盡。
一年之後,皇帝不喜太子,動了廢立之心。
周俊臣不與他商量,連夜起糙奏摺,當朝提出皇三子品行過人,有為儲君之德。
皇帝當場慌了手腳,宣布退朝,又連夜秘密將他召至宮中。
皇帝看了他許久,伸手撫著他的臉,眼中怒意極甚:“你的野心未免太大了些。”
周俊臣怔了怔,卻不知他所言何物。
他目光短淺,不是為官為將之才,又心眼極小,人心也玩弄不來,卻偏偏釣上了這天下第一的男人的一顆真心。
他原先不過想的是三皇子無德無能,若是掌管天下,則這天下必毀於庸君之手。他想做的不過是要江山毀在姓楚之人手中。
然而皇帝將他囚在宮中三日,日日折磨的他聲嘶力竭,出去之後立即宣布改立三皇子,往後又將周俊臣平遷至中書省,豐滿其羽翼,一步步擢至中書令。
饒是周俊臣再蠢也明白了。
他跑去花香樓飲酒,酩酊大醉地躺在典玉膝上,嗤笑道:“他那病秧子也活不了幾年了……給我權勢,將聽他話的人統統劃為我的黨羽,又扶一個阿斗做皇帝……”
他笑得悽厲,竟是笑出了眼淚:“這蠢貨……竟是要把江山送給我……”
然而贈的人盡了心,那沉甸甸的禮物卻也不是每個人都收的起。
周俊臣到底沒這個能力。
幾年之後,他將父親被冤的罪名坐實了,被當年那因他才能登上龍位的皇帝判了凌遲處死。
楚元秋原欲誅其九族,竟是查不到他的家世,便提他來問。
周俊臣大笑:“誅九族!那可是微臣日思夜想之事,多謝皇上成全!”
他狂笑著眯起一雙瀲灩似水的眼眸,一字一頓道:“皇侄……哈哈哈哈哈,叫我一聲皇叔來聽聽?”
楚元秋黑了臉,狠狠一腳踹在他心窩上,還不解氣,又命侍衛將他痛打了一頓,只留下一口氣,重新丟回牢中。
然而周俊臣到底沒能上刑場。
侍衛來提他的時候他的屍身已涼了,指上血跡斑斑,在牢牆上留下一行血詩:惟恨當年不惜玉
玉已成石,悔已遲。
作者有話要說:下面一篇就是崔渣顧渣的番外了,絞著手帕飛奔而去
後續一一紙銀票
顧東旭與崔少宴回了陳陽鎮,俱是一副無精打采悶悶不樂的樣子。
顧東旭將陶罐子交給無須子,在混元道觀外跪了三日,遭盡了年輕的道士們的白眼兒與唾罵,昏過去後被崔少宴抬回了清末盜觀。
蕭存峻心疼小弟子,坐在床邊撫著他的頭髮:“你若太苦……我讓吳胥替你寫一張符,使你忘卻前塵……”
顧東旭搖頭,沙啞地開口:“不要。”
死了的人可以教活人心上蒙上一層揭不去的灰,然而生前沒有占據那人的全心,死後亦是不能。
半年之後,一切表面上已恢復往常。
顧東旭在師父師兄面前依舊能嬉戲打鬧,卻一刻也不敢落單。每每四周無人,心中便似缺了一塊,悶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這半年間崔少宴一直未出去偷過腥,深深了解大徒弟習性的蕭存峻不由奇道:“你自家擼稈子?守得住?”
崔少宴心不在焉地拔下一根狗尾巴糙叼在口中,懨懨道:“嗯?噢……提不起興致來……”
蕭存峻見他魂不守舍,只當他是失了兄弟而深受打擊,遂嘆了口氣便不再管他了。
顧東旭與師兄一塊下河洗澡的時候見他脖頸上懸著一塊玉佩,不由奇道:“這玉佩從哪家挖出來的?看著有些眼熟……”
崔少宴不自然地背過身去,支吾道:“不記得了,見它好看,就掛身上了。”
顧東旭微微挑眉:“老大……聽說古墓中出來的玉都很邪門,說不定你……”
崔少宴怔了怔,苦笑著喃喃:“邪門……真是……”
他回了陳陽鎮才發覺懷中多了一枚玉佩,正是他初時隨手取了送於武冰那枚,後一直由武冰戴在身上。想是他離開前那一晚武冰攥他衣襟的時候塞進去的。
也不知怎麼的,崔少宴鬼使神差地將那玉佩懸在了脖頸上,短短三個月中竟夢見了武冰五回:有他溫言笑語,有他策馬飛馳,有他媚眼如絲……
崔少宴氣惱自己,跑去鄰鎮的勾欄找樂子,卻每每在行至關鍵之時,餘光一瞥間脖頸上垂下來的玉佩,傢伙——軟了。
崔少宴幾欲抓狂,倌兒姐兒,胖瘦美醜找了好幾個,偏偏那一桿身經百戰的銀槍就是不給面子,明明已抬了頭,卻在幽深的門洞前怯場了。
崔少宴抽抽鼻子,背對著顧東旭悶悶道:“老二,玉在地下埋久了,會不會陰氣太重……讓,唔,損人陽氣?”
周俊臣畢竟只有一雙手,且並無名氣,單靠寫字賣畫連餬口都成問題。然他對典玉寵到了極致,一丁點委屈也不願讓他受著,每日便是自己餓著肚子去賒帳也要讓典玉吃飽喝足。
每日店鋪打烊之後便教典玉讀書寫字,與他說《溫酒斬華雄》與《青梅煮酒》等話本,變著法哄他開心。
如此,典玉幼時的生活倒也不比大宅里的少爺過的差。
因周俊臣生得漂亮打眼,難免叫登徒浪子生了輕薄之心。
周俊臣並無此心思。幾番被惹得惱了黑臉相對,竟被那不甘心的登徒子打了一頓,並當街撕了他的衣服,還逼著他學韓信受胯下之辱。
周俊臣性子極強,寧死不肯折腰,被打得鼻青臉腫,一身是傷。後因眾登徒子怕鬧出了人命,這才收手離去。
他倒在血泊之中,望著一身殷紅與世人的冷情嘴臉,那嗜血的狂症竟是再度發作,跌跌撞撞沖回鋪中將門關了,自躲起來舔舐鮮血。
那腥中帶甜的滋味竟如佳釀一般醇厚,端的令人發醉。
典玉怯生生地走上前,哭著抱住周俊臣,細白的小臉蹭了一身污血。
周俊臣原先遭打的時候忍著未哭,被折辱的時候亦忍著未哭,但見典玉污糟了的小臉時終於忍不住痛哭失聲。
他替自己與典玉淨了臉,在書案上鋪上宣紙,握住典玉的手提筆,溫聲道:“今日哥哥教玉郎一句俗語。”
他抖著手,歪歪扭扭寫下六個大字:天無絕人之路
然而每當人以為走到了最壞的境地之時,皇天卻要教你那並不算什麼。
待典玉長到九歲之時,兩人因再付不住租金而流落街頭。
周俊臣此人說得好聽便叫傲骨錚錚,說得不好聽則是死要面子,他不願入贅高門,亦是決計不肯求人施捨的。
然而境況到了如此,已不是一句“天無絕人之路”便可將日子過得好起來的。
周俊臣將典玉暫留在一處廟中,自去大宅找些下人短工之類的活計。那家主見他生得美貌,不由起了歹心,竟將他誘入房中欲強行龍陽之事。
周俊臣體弱無力,便是抵死相爭,依舊被他得手了去。
事畢之後,周俊臣厲聲拒絕了那人的挽留,強自扶著牆去找典玉。
他尚未走到寺廟,突然一陣天旋地轉的暈眩,吐得肝腸俱裂,幾乎昏死過去。
若是就這樣死了,倒也輕鬆。
半夜之時他被夜雨打醒,卻見身旁有個小小的身影,正竭力將他護在身下擋雨。奈何身軀太小,到底弄得二人盡濕透了。
周俊臣緩緩闔上眼,而後許久才緩緩睜開,掙扎著站起來,去牽那小人的手:“走,我們去廟中躲雨。”
那時候面色冷峻,再不似當初那個柔弱書生。
然而人心到底是肉長的,反覆莫測,不是一夜之間便能想明白,亦不是一個決心下了便能練就將心鑄成銅鐵。
周俊臣近乎瘋狂,有時抓過典玉又咬又打,平靜下來還是那個將弟弟當做寶貝的哥哥,為他受盡了委屈依舊強打笑顏。
到底有苦盡甘來的一日。
周俊臣在路上撞了一名華服公子,那公子對他一見鍾情。有了“情”一字,便不似那些登徒浪子的欺世霸道,反而對他關懷有加,以禮待之。
不久,那名公子介紹了一人於他認識,卻是當朝的國舅爺。
往後國舅爺動了些門路,讓周俊臣參加當年的科舉,中了二十四名,派到禮部為官。
若是擺在兩年之前,這樣從天而降的機會擺在他面前他亦是不敢去碰的。然而時至今日,他心安理得地淡然受之。
天下沒有白食。他知道那人求的是什麼,而那人要的,自己曾經以死相抗的,如今已不重要。
況且,他已隱隱覺察出那人的背影。父母七竅流血的場景終於又在數年之後重新浮現道腦海之中。
清晰一如往昔。
那華服公子正是皇帝。
周俊臣有了官職,手頭稍許寬裕,拿到的第一筆俸祿便去為典玉買了一根白玉素簪。典玉歡喜不已,日日別再頭上,睡時小心翼翼地取下來放在枕下,一刻也不願離身。
五個月後,皇帝將周俊臣約至一處密宅,向他剖露心跡。周俊臣心中冷笑,表面上卻是誠惶誠恐聲淚俱下,往後是半推半就,終於成了水到渠成。
然而皇帝只當是得了寶貝,恩寵有加。
兩人頭一回有了媾和關係的那一日,周俊臣回到家中將典玉卡著脖子摁在牆上,那一刻眸色血紅,恨不能就此將他殺了。
然後冷靜下來,又抱著他淚流滿面,痛哭失聲。
第二日,典玉被送至曉月樓。
兩年之後,周俊臣升為禮部侍郎,在朝上與皇帝一唱一和,倒成就了一個諍臣的名聲,並由此平步青雲,不久就升為禮部尚書。
皇帝欲封他一處府邸,周俊臣道不喜鋪張,又衎王故宅與皇宮相銜,遂討要故衎王府。
皇帝原是猶豫不已,衎王府陰鬱之氣濃重,常有人說月圓之夜聽得裡頭哭聲陣陣,許是鬼魂作祟。
周俊臣只道子不語怪力亂語,堅持要了那處,皇帝無法,便依了他。
周俊臣為官之後肆意斂財、收受賄賂,已存了一筆不小之財。他命人不准擅動舊衎王府其他處,只將內堂寢室大肆改造,恨不能金鋪地,銀砌牆,珠玉鋪床,將榮華享盡。
然而出了寢房,瞧見滿目蒼涼,便提醒著莫因富貴而安。
這世上,還有仇恨二字。
不徒恨天家,止將天下蒼生都恨盡。
一年之後,皇帝不喜太子,動了廢立之心。
周俊臣不與他商量,連夜起糙奏摺,當朝提出皇三子品行過人,有為儲君之德。
皇帝當場慌了手腳,宣布退朝,又連夜秘密將他召至宮中。
皇帝看了他許久,伸手撫著他的臉,眼中怒意極甚:“你的野心未免太大了些。”
周俊臣怔了怔,卻不知他所言何物。
他目光短淺,不是為官為將之才,又心眼極小,人心也玩弄不來,卻偏偏釣上了這天下第一的男人的一顆真心。
他原先不過想的是三皇子無德無能,若是掌管天下,則這天下必毀於庸君之手。他想做的不過是要江山毀在姓楚之人手中。
然而皇帝將他囚在宮中三日,日日折磨的他聲嘶力竭,出去之後立即宣布改立三皇子,往後又將周俊臣平遷至中書省,豐滿其羽翼,一步步擢至中書令。
饒是周俊臣再蠢也明白了。
他跑去花香樓飲酒,酩酊大醉地躺在典玉膝上,嗤笑道:“他那病秧子也活不了幾年了……給我權勢,將聽他話的人統統劃為我的黨羽,又扶一個阿斗做皇帝……”
他笑得悽厲,竟是笑出了眼淚:“這蠢貨……竟是要把江山送給我……”
然而贈的人盡了心,那沉甸甸的禮物卻也不是每個人都收的起。
周俊臣到底沒這個能力。
幾年之後,他將父親被冤的罪名坐實了,被當年那因他才能登上龍位的皇帝判了凌遲處死。
楚元秋原欲誅其九族,竟是查不到他的家世,便提他來問。
周俊臣大笑:“誅九族!那可是微臣日思夜想之事,多謝皇上成全!”
他狂笑著眯起一雙瀲灩似水的眼眸,一字一頓道:“皇侄……哈哈哈哈哈,叫我一聲皇叔來聽聽?”
楚元秋黑了臉,狠狠一腳踹在他心窩上,還不解氣,又命侍衛將他痛打了一頓,只留下一口氣,重新丟回牢中。
然而周俊臣到底沒能上刑場。
侍衛來提他的時候他的屍身已涼了,指上血跡斑斑,在牢牆上留下一行血詩:惟恨當年不惜玉
玉已成石,悔已遲。
作者有話要說:下面一篇就是崔渣顧渣的番外了,絞著手帕飛奔而去
後續一一紙銀票
顧東旭與崔少宴回了陳陽鎮,俱是一副無精打采悶悶不樂的樣子。
顧東旭將陶罐子交給無須子,在混元道觀外跪了三日,遭盡了年輕的道士們的白眼兒與唾罵,昏過去後被崔少宴抬回了清末盜觀。
蕭存峻心疼小弟子,坐在床邊撫著他的頭髮:“你若太苦……我讓吳胥替你寫一張符,使你忘卻前塵……”
顧東旭搖頭,沙啞地開口:“不要。”
死了的人可以教活人心上蒙上一層揭不去的灰,然而生前沒有占據那人的全心,死後亦是不能。
半年之後,一切表面上已恢復往常。
顧東旭在師父師兄面前依舊能嬉戲打鬧,卻一刻也不敢落單。每每四周無人,心中便似缺了一塊,悶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這半年間崔少宴一直未出去偷過腥,深深了解大徒弟習性的蕭存峻不由奇道:“你自家擼稈子?守得住?”
崔少宴心不在焉地拔下一根狗尾巴糙叼在口中,懨懨道:“嗯?噢……提不起興致來……”
蕭存峻見他魂不守舍,只當他是失了兄弟而深受打擊,遂嘆了口氣便不再管他了。
顧東旭與師兄一塊下河洗澡的時候見他脖頸上懸著一塊玉佩,不由奇道:“這玉佩從哪家挖出來的?看著有些眼熟……”
崔少宴不自然地背過身去,支吾道:“不記得了,見它好看,就掛身上了。”
顧東旭微微挑眉:“老大……聽說古墓中出來的玉都很邪門,說不定你……”
崔少宴怔了怔,苦笑著喃喃:“邪門……真是……”
他回了陳陽鎮才發覺懷中多了一枚玉佩,正是他初時隨手取了送於武冰那枚,後一直由武冰戴在身上。想是他離開前那一晚武冰攥他衣襟的時候塞進去的。
也不知怎麼的,崔少宴鬼使神差地將那玉佩懸在了脖頸上,短短三個月中竟夢見了武冰五回:有他溫言笑語,有他策馬飛馳,有他媚眼如絲……
崔少宴氣惱自己,跑去鄰鎮的勾欄找樂子,卻每每在行至關鍵之時,餘光一瞥間脖頸上垂下來的玉佩,傢伙——軟了。
崔少宴幾欲抓狂,倌兒姐兒,胖瘦美醜找了好幾個,偏偏那一桿身經百戰的銀槍就是不給面子,明明已抬了頭,卻在幽深的門洞前怯場了。
崔少宴抽抽鼻子,背對著顧東旭悶悶道:“老二,玉在地下埋久了,會不會陰氣太重……讓,唔,損人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