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薛氏盯著他看了看,道:“你是大管家的兒子?”
薛虎立刻笑道:“是是,姑奶奶還記得小的?”
薛氏道:“怎麼不記得,瞧著眼熟呢。你們二人久等了,船上有些行李,還得勞煩你們叫人搬下來。”
薛虎忙道:“不敢不敢,您和姑老爺以及少爺少奶奶們先上岸,岸上有家裡的轎子等著,老太太、老爺、太太和小姐少爺們都在府里侯著呢,您先去,一應行李稍後就到。”
薛氏點了點頭,薛虎在前頭帶路,將他們迎到碼頭空地上,那裡一字排開停放著八九頂轎子,林家眾人一人一頂,瑞哥兒與錦娘一頂,一列人浩浩蕩蕩進了城。
轎子外的喧鬧聲傳入耳中,青柳壓制著心中的好奇,只從窗fèng里偷偷往外看了幾眼,見實在瞧不到什麼,便老實坐著。
她在心裡又將薛氏交代過的話默念了幾遍,深吸幾口氣,壓下心頭的慌張。
轎子在鬧市中前進了約一刻鐘,忽然轉過一個彎,周圍立時就安靜許多。
又往前走了一段,越發的安靜,最後連人聲都不怎麼聽聞了。
青柳偷偷掀起窗布一角往外看,果然轎子已經進了一條極空曠安靜的街道,街道兩旁不見商鋪,都是高大肅穆的圍牆,讓人見了就覺得敬畏。
她放下帘子,感覺又走出一段路程,轎子才停下。
青柳不敢貿然下去,等林湛過來掀開她的帘子,才知道已經到了。
她握著林湛伸來牽她的手,低頭跨出轎子。
林湛察覺她的手有些涼,捂在手裡搓了搓,輕聲問她:“冷了?還是哪裡不舒服?”
青柳搖搖頭,“沒事,咱們跟上娘吧。”
林湛便牽著她的手往前走。
青柳雖有些羞意,可心裡卻因此安定了許多。
她微微垂著頭,也不好四處亂看,只覺得繞過好幾處迴廊,跨過數座院子,沿途聽見好多丫鬟婆子奔走相告,等她覺得腿酸了,才終於來到一處極寬闊的大院中。
院子正屋門口守了兩個小丫鬟,見他們一眾人進來,立刻起來福了個身,打起網紗做的門帘。另一個看著活潑些的,蹦跳著衝進屋裡去,嘴裡喊道:“姑奶奶姑老爺來了!”
自從下了轎子,薛氏的步子一直是帶著幾分急切的,眼下到了這裡,卻突然遲疑了下來。
林老爺走在她身邊,並不催促,只是跟著放慢了腳步。
薛氏轉身看看他,又回頭看著幾個小輩,拿著帕子輕拭著眼角,笑道:“走吧,隨我去見過你們外祖母。”
遠嫁的女兒回家來,親生的骨肉多年未見,母女兩個免不了抱頭哭了一頓。
好不容易勸下,讓人打了水洗臉,薛氏窩在薛老太身邊,就如當初她還在閨中的模樣,轉頭對林湛幾人道:“湛兒鴻兒,帶著你們媳婦兒子上來見過長輩。”
林湛帶頭,青柳站在他身邊,身後一步是林鴻一家人,幾人恭恭敬敬地跪下,行了個晚輩禮。又照樣見過薛氏的兄長薛老爺和太太錢氏。
薛老太太見了林湛,又拉著他的手哭了一陣,薛氏見狀,忙吧瑞哥兒推出來,道:“娘,這是您的曾外孫子,小名瑞哥兒,您還不曾見過吧?”
薛老太太便把林瑞拉到身前,愛惜地上下打量一番,又問了幾句話。
瑞哥兒並不怕生,脆生生地回她,童言童語天真可愛,把薛老太太逗樂好幾回,立刻就愛得跟什麼似的,摟來自己身邊坐著。
她又抬頭看了青柳幾眼,道:“這就是湛哥兒的媳婦兒?看著倒是個乖巧的模樣。”
青柳忙上前一步,福了一福。
薛老太太點點頭,倒也沒說什麼,照例交代了幾句長輩常說的話。
青柳一一聽過,退到一旁林湛邊上。
薛老太太在屋內看了一圈,對自家幾個小輩道:“都上前來見過你們姑媽姑丈和表哥們。”
於是又是一陣見禮回禮。
薛老太眯眼看了一圈,道:“怎麼不見瑜哥兒?”
太太錢氏忙道:“今日去了書院,剛才已經讓人去叫他回來了。”
薛老太太點點頭,“既然他姑媽回來了,過兩日又是端陽節,就讓他在家裡歇兩天吧。”
錢氏悄悄去看薛老爺的臉色,見他微微點了頭,才道:“好,我立刻讓人去跟夫子告假。”
薛老太嗯了一聲,又道:“你們男人家在這裡,我們婦人說幾句體己話也不方便,晟兒,你招呼你妹夫和外甥去前邊書房坐坐吧。”
薛老爺這麼大年紀了,還被他娘喚小名,也不覺得彆扭,和薛老太行了個禮,帶著林老爺林湛等人出去了。
薛老太又對錢氏道:“你幾個外甥媳婦兒也都累了,讓人帶她們去休息吧,一會兒晚飯再來我這裡。”
錢氏點了點頭。
薛氏道:“阿英,你們三人跟青柳錦娘一起下去休息,我在這裡陪娘說會兒話。”
青柳跟著楊嫂子等人也退下,由府中的婆子丫鬟帶著往另一處院子走。
沒走出多遠,就瞅見一個身影一路飛奔進來,到了近前,看清是個少年人模樣,青柳一見他的臉,立刻就愣住了,這名少年,面容竟與林湛有五六分相似,瞧他神采飛揚的模樣,活脫脫就是十年前的林湛。
那少年本已經跑過她們一群人,卻又停了下來,倒回幾步,瞅了瞅青柳和錦娘,語帶好奇道:“這兩位姐姐是哪個院子裡的?怎麼從前從未見過?”
第51章 彆扭
見那少年問話, 不等青柳錦娘回答,引著她們的張婆子忙道:“少爺,這是二姑奶奶家的兩位少奶奶。”
“哦?”薛瑜愣了一下, 又看了看兩人,拱手長揖到底, 道:“見過兩位嫂嫂,瑜失禮了。”
青柳和錦娘忙微微側開,也回了一禮。
薛瑜抬起頭來,歪頭打量她們二人,突然對錦娘道:“這位是小嫂子?”
雖錦娘與林鴻成親時, 曾來薛府住過一小陣子,但那時薛瑜只有七八歲,又已經過了五六年,他對這個嫂子便只剩了個零星印象。
錦娘輕輕笑了笑,“是我, 幾年不見,小瑜已經長成大人了。”
說著,她把瑞哥兒牽過來,道:“這是小叔叔,瑞兒快叫人。”
瑞哥兒仰頭看著薛瑜, 圓溜溜的眼睛裡帶著好奇,“瑞兒見過小叔叔!”
“哎!”薛瑜高興地應了,又在身上摸索一番,從袖子裡摸出個圓潤可愛的玉兔子, 遞給瑞哥兒,“這是叔叔剛得的小玩意兒,給你拿著玩。”
瑞哥兒抬眼去看他娘,見她點了點頭,才雙手接過,道:“謝謝叔叔!”
薛瑜摸摸他的頭,轉頭看向青柳,試探道:“這位是大嫂?”
之前薛氏對青柳提過,薛家這一輩,只有薛瑜一個男丁,上頭沒有兄長,下邊也沒有弟弟,所以他自小稱林湛大哥,林鴻二哥,因此現在叫她一聲大嫂,也不算錯。
青柳含笑輕輕頷首,因不知該說什麼,便沒有開口。
薛瑜卻有幾分自來熟,自顧自道:“大嫂第一次來這裡,千萬別怕生,只當作自己家就好。丫鬟婆子們若有伺候得不稱心的地方,大嫂只管與我說,我讓祖母罰她們。”
青柳忙道:“大家都周到得很。”
見他還要再說,張婆子提醒道:“少爺,老太太和姑奶奶還在屋內等您呢。”
薛瑜拍拍額頭,“是了,我差點就給忘了。”抬腳要走,邁出兩步又停下,回頭問:“哥哥嫂子們歇在哪座院子裡?一會兒我從祖母那裡回來,再上門拜見。”
張婆子道:“老太太說了,姑奶奶一家仍安置在東邊的錦繡苑。”
薛瑜這才點點頭,大步離去。
錦繡苑是單獨的一個院子,既不算前院,也不算後院,當年薛老太爺建起來,就是為了兩個外嫁的女兒帶著姑爺回娘家所用。
只是這兩個女兒,一個往南嫁,一個往北嫁,好幾年也未必能回來一趟,這座院子就一直空置著。
因薛氏提前來信,薛老太太早就讓人把院子整個打掃了一遍,門窗都糊上全新的綠紗,院裡花圃里也移入了幾株開得正艷的牡丹。
青柳一進院子,就被那大朵大朵雍容的鮮花引去了注意,小聲問錦娘道:“那是什麼花?”
錦娘笑道:“那是牡丹,咱們來得巧,或許再過幾天,花期就過了。”
張婆子聞言,帶著幾分自豪道:“奶奶們不知,眼下放眼整個重安城,恐怕也只有咱們府里還能見著牡丹花了,老太太為了這些花,可費了不少心血呢。”
青柳微微激動,她早聽過牡丹的盛名,之前也聽林湛提過外祖家有一座牡丹園,沒想到這麼快就讓她見到了。
只是眼下不是讓她細看的時候,她只瞧了幾眼,便和眾人一起進了屋子。
這座院子格局不小,除了正屋和兩座廂房,還有下人們居住的倒座房,正屋後頭又有一排抱廈,院內有單獨的小廚房,院子中間的花園內,更是假山流水小橋水榭一應俱全。
只看這院內的布置,就看得出薛老太太和老太爺對兩個女兒的疼愛。
張婆子將青柳錦娘引進正房堂屋內,道:“太太吩咐了,讓大奶奶隨湛少爺住東廂,二奶奶與鴻少爺和小少爺住西廂,不知二位奶奶意下如何?”
青柳與錦娘自然沒有異議。
張婆子便引著她們去各自屋內看了,又道:“既如此,請二位奶奶先在房中休息,太太已經讓人準備了熱水,奶奶們洗漱後休息一番,到了飯點自然有人來請。”
張婆子交代完,便準備下去,楊嫂子手挽手地送她出去,從袖子裡給她塞了個荷包。
張婆子忙道:“這可使不得。”
楊嫂子笑著低聲道:“姐姐收著便是,這半下午勞煩姐姐忙上忙下的,看得我心裡可過意不去。我們太太也說了,今後一段日子,還有動勞姐姐的地方呢。我們家兩位少奶奶,年輕不經事,有些地方做得不得當的,還要姐姐提點提點。”
張婆子這才手下,笑容滿面道:“那就多謝姑奶奶了,我看兩位少奶奶行事都穩妥著呢,姑奶奶有福氣呀。”
楊嫂子面上的笑更真誠了些。
轉回屋裡,青柳道:“幾位嫂子,你們也先下去休息吧,這幾天大家都累了。”
楊嫂子與另兩名婦人對視一眼,因在林家沒有貼身伺候的規矩,所以她們也不堅持,只道:“多謝少奶奶,我們就在前邊屋子裡,奶奶們若有什麼吩咐,只管喚一聲。”
青柳點點頭,見她們退下,又與錦娘說了幾句話,便回了東廂。
屋內布置比一般人家富貴許多,刺了繡的屏風,放滿各種瓷瓶玉器的多寶架,屋角窗邊端立的半人高花瓶,鑲邊塗漆的各色家具,都與林家的簡潔大不相同。
青柳在屋內轉了一圈,也不敢伸手去摸,唯恐摸壞了。
熱水已經送來了,每個人的行李也都送到房內。
青柳洗了臉,換過一身衣服,將髮髻打散,重新梳了一個,想了想,又將妝盒拿出來,給自己塗了層薄粉,又在唇上點了些胭脂,髮髻上戴兩根簪子,最後拿出過門第二日,薛氏給她的翡翠鐲子,鄭重地戴上。
薛虎立刻笑道:“是是,姑奶奶還記得小的?”
薛氏道:“怎麼不記得,瞧著眼熟呢。你們二人久等了,船上有些行李,還得勞煩你們叫人搬下來。”
薛虎忙道:“不敢不敢,您和姑老爺以及少爺少奶奶們先上岸,岸上有家裡的轎子等著,老太太、老爺、太太和小姐少爺們都在府里侯著呢,您先去,一應行李稍後就到。”
薛氏點了點頭,薛虎在前頭帶路,將他們迎到碼頭空地上,那裡一字排開停放著八九頂轎子,林家眾人一人一頂,瑞哥兒與錦娘一頂,一列人浩浩蕩蕩進了城。
轎子外的喧鬧聲傳入耳中,青柳壓制著心中的好奇,只從窗fèng里偷偷往外看了幾眼,見實在瞧不到什麼,便老實坐著。
她在心裡又將薛氏交代過的話默念了幾遍,深吸幾口氣,壓下心頭的慌張。
轎子在鬧市中前進了約一刻鐘,忽然轉過一個彎,周圍立時就安靜許多。
又往前走了一段,越發的安靜,最後連人聲都不怎麼聽聞了。
青柳偷偷掀起窗布一角往外看,果然轎子已經進了一條極空曠安靜的街道,街道兩旁不見商鋪,都是高大肅穆的圍牆,讓人見了就覺得敬畏。
她放下帘子,感覺又走出一段路程,轎子才停下。
青柳不敢貿然下去,等林湛過來掀開她的帘子,才知道已經到了。
她握著林湛伸來牽她的手,低頭跨出轎子。
林湛察覺她的手有些涼,捂在手裡搓了搓,輕聲問她:“冷了?還是哪裡不舒服?”
青柳搖搖頭,“沒事,咱們跟上娘吧。”
林湛便牽著她的手往前走。
青柳雖有些羞意,可心裡卻因此安定了許多。
她微微垂著頭,也不好四處亂看,只覺得繞過好幾處迴廊,跨過數座院子,沿途聽見好多丫鬟婆子奔走相告,等她覺得腿酸了,才終於來到一處極寬闊的大院中。
院子正屋門口守了兩個小丫鬟,見他們一眾人進來,立刻起來福了個身,打起網紗做的門帘。另一個看著活潑些的,蹦跳著衝進屋裡去,嘴裡喊道:“姑奶奶姑老爺來了!”
自從下了轎子,薛氏的步子一直是帶著幾分急切的,眼下到了這裡,卻突然遲疑了下來。
林老爺走在她身邊,並不催促,只是跟著放慢了腳步。
薛氏轉身看看他,又回頭看著幾個小輩,拿著帕子輕拭著眼角,笑道:“走吧,隨我去見過你們外祖母。”
遠嫁的女兒回家來,親生的骨肉多年未見,母女兩個免不了抱頭哭了一頓。
好不容易勸下,讓人打了水洗臉,薛氏窩在薛老太身邊,就如當初她還在閨中的模樣,轉頭對林湛幾人道:“湛兒鴻兒,帶著你們媳婦兒子上來見過長輩。”
林湛帶頭,青柳站在他身邊,身後一步是林鴻一家人,幾人恭恭敬敬地跪下,行了個晚輩禮。又照樣見過薛氏的兄長薛老爺和太太錢氏。
薛老太太見了林湛,又拉著他的手哭了一陣,薛氏見狀,忙吧瑞哥兒推出來,道:“娘,這是您的曾外孫子,小名瑞哥兒,您還不曾見過吧?”
薛老太太便把林瑞拉到身前,愛惜地上下打量一番,又問了幾句話。
瑞哥兒並不怕生,脆生生地回她,童言童語天真可愛,把薛老太太逗樂好幾回,立刻就愛得跟什麼似的,摟來自己身邊坐著。
她又抬頭看了青柳幾眼,道:“這就是湛哥兒的媳婦兒?看著倒是個乖巧的模樣。”
青柳忙上前一步,福了一福。
薛老太太點點頭,倒也沒說什麼,照例交代了幾句長輩常說的話。
青柳一一聽過,退到一旁林湛邊上。
薛老太太在屋內看了一圈,對自家幾個小輩道:“都上前來見過你們姑媽姑丈和表哥們。”
於是又是一陣見禮回禮。
薛老太眯眼看了一圈,道:“怎麼不見瑜哥兒?”
太太錢氏忙道:“今日去了書院,剛才已經讓人去叫他回來了。”
薛老太太點點頭,“既然他姑媽回來了,過兩日又是端陽節,就讓他在家裡歇兩天吧。”
錢氏悄悄去看薛老爺的臉色,見他微微點了頭,才道:“好,我立刻讓人去跟夫子告假。”
薛老太嗯了一聲,又道:“你們男人家在這裡,我們婦人說幾句體己話也不方便,晟兒,你招呼你妹夫和外甥去前邊書房坐坐吧。”
薛老爺這麼大年紀了,還被他娘喚小名,也不覺得彆扭,和薛老太行了個禮,帶著林老爺林湛等人出去了。
薛老太又對錢氏道:“你幾個外甥媳婦兒也都累了,讓人帶她們去休息吧,一會兒晚飯再來我這裡。”
錢氏點了點頭。
薛氏道:“阿英,你們三人跟青柳錦娘一起下去休息,我在這裡陪娘說會兒話。”
青柳跟著楊嫂子等人也退下,由府中的婆子丫鬟帶著往另一處院子走。
沒走出多遠,就瞅見一個身影一路飛奔進來,到了近前,看清是個少年人模樣,青柳一見他的臉,立刻就愣住了,這名少年,面容竟與林湛有五六分相似,瞧他神采飛揚的模樣,活脫脫就是十年前的林湛。
那少年本已經跑過她們一群人,卻又停了下來,倒回幾步,瞅了瞅青柳和錦娘,語帶好奇道:“這兩位姐姐是哪個院子裡的?怎麼從前從未見過?”
第51章 彆扭
見那少年問話, 不等青柳錦娘回答,引著她們的張婆子忙道:“少爺,這是二姑奶奶家的兩位少奶奶。”
“哦?”薛瑜愣了一下, 又看了看兩人,拱手長揖到底, 道:“見過兩位嫂嫂,瑜失禮了。”
青柳和錦娘忙微微側開,也回了一禮。
薛瑜抬起頭來,歪頭打量她們二人,突然對錦娘道:“這位是小嫂子?”
雖錦娘與林鴻成親時, 曾來薛府住過一小陣子,但那時薛瑜只有七八歲,又已經過了五六年,他對這個嫂子便只剩了個零星印象。
錦娘輕輕笑了笑,“是我, 幾年不見,小瑜已經長成大人了。”
說著,她把瑞哥兒牽過來,道:“這是小叔叔,瑞兒快叫人。”
瑞哥兒仰頭看著薛瑜, 圓溜溜的眼睛裡帶著好奇,“瑞兒見過小叔叔!”
“哎!”薛瑜高興地應了,又在身上摸索一番,從袖子裡摸出個圓潤可愛的玉兔子, 遞給瑞哥兒,“這是叔叔剛得的小玩意兒,給你拿著玩。”
瑞哥兒抬眼去看他娘,見她點了點頭,才雙手接過,道:“謝謝叔叔!”
薛瑜摸摸他的頭,轉頭看向青柳,試探道:“這位是大嫂?”
之前薛氏對青柳提過,薛家這一輩,只有薛瑜一個男丁,上頭沒有兄長,下邊也沒有弟弟,所以他自小稱林湛大哥,林鴻二哥,因此現在叫她一聲大嫂,也不算錯。
青柳含笑輕輕頷首,因不知該說什麼,便沒有開口。
薛瑜卻有幾分自來熟,自顧自道:“大嫂第一次來這裡,千萬別怕生,只當作自己家就好。丫鬟婆子們若有伺候得不稱心的地方,大嫂只管與我說,我讓祖母罰她們。”
青柳忙道:“大家都周到得很。”
見他還要再說,張婆子提醒道:“少爺,老太太和姑奶奶還在屋內等您呢。”
薛瑜拍拍額頭,“是了,我差點就給忘了。”抬腳要走,邁出兩步又停下,回頭問:“哥哥嫂子們歇在哪座院子裡?一會兒我從祖母那裡回來,再上門拜見。”
張婆子道:“老太太說了,姑奶奶一家仍安置在東邊的錦繡苑。”
薛瑜這才點點頭,大步離去。
錦繡苑是單獨的一個院子,既不算前院,也不算後院,當年薛老太爺建起來,就是為了兩個外嫁的女兒帶著姑爺回娘家所用。
只是這兩個女兒,一個往南嫁,一個往北嫁,好幾年也未必能回來一趟,這座院子就一直空置著。
因薛氏提前來信,薛老太太早就讓人把院子整個打掃了一遍,門窗都糊上全新的綠紗,院裡花圃里也移入了幾株開得正艷的牡丹。
青柳一進院子,就被那大朵大朵雍容的鮮花引去了注意,小聲問錦娘道:“那是什麼花?”
錦娘笑道:“那是牡丹,咱們來得巧,或許再過幾天,花期就過了。”
張婆子聞言,帶著幾分自豪道:“奶奶們不知,眼下放眼整個重安城,恐怕也只有咱們府里還能見著牡丹花了,老太太為了這些花,可費了不少心血呢。”
青柳微微激動,她早聽過牡丹的盛名,之前也聽林湛提過外祖家有一座牡丹園,沒想到這麼快就讓她見到了。
只是眼下不是讓她細看的時候,她只瞧了幾眼,便和眾人一起進了屋子。
這座院子格局不小,除了正屋和兩座廂房,還有下人們居住的倒座房,正屋後頭又有一排抱廈,院內有單獨的小廚房,院子中間的花園內,更是假山流水小橋水榭一應俱全。
只看這院內的布置,就看得出薛老太太和老太爺對兩個女兒的疼愛。
張婆子將青柳錦娘引進正房堂屋內,道:“太太吩咐了,讓大奶奶隨湛少爺住東廂,二奶奶與鴻少爺和小少爺住西廂,不知二位奶奶意下如何?”
青柳與錦娘自然沒有異議。
張婆子便引著她們去各自屋內看了,又道:“既如此,請二位奶奶先在房中休息,太太已經讓人準備了熱水,奶奶們洗漱後休息一番,到了飯點自然有人來請。”
張婆子交代完,便準備下去,楊嫂子手挽手地送她出去,從袖子裡給她塞了個荷包。
張婆子忙道:“這可使不得。”
楊嫂子笑著低聲道:“姐姐收著便是,這半下午勞煩姐姐忙上忙下的,看得我心裡可過意不去。我們太太也說了,今後一段日子,還有動勞姐姐的地方呢。我們家兩位少奶奶,年輕不經事,有些地方做得不得當的,還要姐姐提點提點。”
張婆子這才手下,笑容滿面道:“那就多謝姑奶奶了,我看兩位少奶奶行事都穩妥著呢,姑奶奶有福氣呀。”
楊嫂子面上的笑更真誠了些。
轉回屋裡,青柳道:“幾位嫂子,你們也先下去休息吧,這幾天大家都累了。”
楊嫂子與另兩名婦人對視一眼,因在林家沒有貼身伺候的規矩,所以她們也不堅持,只道:“多謝少奶奶,我們就在前邊屋子裡,奶奶們若有什麼吩咐,只管喚一聲。”
青柳點點頭,見她們退下,又與錦娘說了幾句話,便回了東廂。
屋內布置比一般人家富貴許多,刺了繡的屏風,放滿各種瓷瓶玉器的多寶架,屋角窗邊端立的半人高花瓶,鑲邊塗漆的各色家具,都與林家的簡潔大不相同。
青柳在屋內轉了一圈,也不敢伸手去摸,唯恐摸壞了。
熱水已經送來了,每個人的行李也都送到房內。
青柳洗了臉,換過一身衣服,將髮髻打散,重新梳了一個,想了想,又將妝盒拿出來,給自己塗了層薄粉,又在唇上點了些胭脂,髮髻上戴兩根簪子,最後拿出過門第二日,薛氏給她的翡翠鐲子,鄭重地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