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再過幾日,便到年關了。
阿初不知燕國那邊如何操辦過年,便去問全叔。誰料全叔只是道:“王妃按照您的慣例辦了便是。”
她有些摸不清頭腦。大約是劉汐月想要入鄉隨俗,她便按著往日在家裡的規矩置備過年的東西,以及往娘家送的節禮。她平素也不愛奢侈鋪張,也只是圖個過年的氣氛。
半夜劉汐月歸府,猛然看到王府變了個樣子,愣了愣。全叔迎了上來,拱著手笑道:“王爺,這都是王妃吩咐布置的,明兒便是年三十了。”
“要過年了啊。”他喃喃道。一片雪花在空中搖曳著落下,他伸出手掌,一絲冰涼很快消去。劉汐月信步步入府中,望了望後宅的那一排火紅燈籠,猶豫了片刻,還是轉身道:“去書房。”
“是。”在他的背後,全叔安靜地應了一聲。
年三十到了。
阿初便命人點燃爆竹,將春聯貼好。聽聞劉汐月一大早便出去了,她也不在意,但也沒忘給他的書房貼上對聯。阿初字寫得雖然不錯,卻不敢在他的書房那裡獻拙,早早便命人去外面請了幾副字過來。唯有她自己的房中,掛著自己寫的春聯,連對子都是自己編的。
景王少有來往,京都里也無人前來拜訪送禮。
她倒是覺得,這也減少了自己回禮的負擔。晌午的時候他還是沒回來,阿初便打發下面的丫鬟家僕回去過年,並賞了些銀錢。她雖是孤單一人,卻不願看到其他人都在這個時候骨肉分離,一家人得不到團聚。
柳橙不肯走,道:“若是都走了,誰來侍候王妃?”
“這不還有人麼。”阿初不在意地指了指王府里原有的那幾個丫鬟。她們貌似都是簽了死契入府的,家鄉遠在千里之外,除了王府,別無去處。
“好啦。”等柳橙等人謝恩走後,她隨意地揮了揮手:“你們也不用在我眼前站著了,回去過年吧。”
那幾個丫鬟互相看了幾眼,行過禮,悄悄退下了。
終於,便只剩下她一人。阿初將門掩上,抱膝坐在軟榻上望著檻窗外的雪。她聽著木炭噼里啪啦的聲音,笑了笑。
倒不知道為何要笑,只是此時此刻,很享受這樣獨處的時光吧。
她想著想著,便靠在榻上,睡著了。
一片虛無縹緲中,阿初好像回到了金陵。
她落到了地上,轉了個圈。往前兩步是一片湖泊,阿初低下頭,看到自己挽著未嫁時的髮髻,身穿綠羅裙。周圍的光很亮,她看著波光粼粼的湖泊,忽聽身後有人喚她的名字:“初妹妹!”
轉過身,是楊琰,一身銀色亮甲,手中還抱著頭盔。
“你回來啦?”她問。
楊琰笑著點頭,一邊朝她揮著手,一邊朝她跑來。兩人站在柳樹下,傻笑著看著對方。她被看得有些忸怩,只好低著頭揪著自己的衣袖,輕聲道:“你看我做什麼呀,就沒什麼話,要跟我說嗎?”
“我是來告訴你,初妹妹,”他笑著道:“雖然我很喜歡你,可是,我不能娶你……”
她吃驚地抬起頭,望著他的笑容,不明白他是不是在開玩笑。可楊琰的笑容越發詭異了,他甚至從身後憑空拉出了一個姑娘,指著她道:“初妹妹,你能給我權勢嗎?給我支持,給我金錢嗎?你都沒有!而我娶了懷安,我將擁有這一切。”
他指著她,輕佻道:“而你不過是一個小官家的女兒,略有幾分姿色,也不是傾國傾城,跟江山相比,值嗎?”看著她的眼淚落下,楊琰嘆息道:“你別著急呀,等我登臨帝位,定然封你做貴妃。”
“我不要!”她憤怒地後退,看著那一雙璧人,忽然腳下不穩,跌入了湖中。
湖水很涼。
她直直地墜落,感覺自己幾乎要窒息了。忽然她又能呼吸了,冰涼的體感也消失了,只是眼前水光閃閃,好像真的是從湖裡被撈出來一般。緊接著,她模糊地看到了劉汐月,他正俯身望著自己,眸光深深。
“做噩夢了?”他伸手,輕輕地撫去阿初眼角的淚。這個動作有些熟悉,讓她一時忘乎了所以,呆呆地看著他,點了點頭。
她的身上,不知何時,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毯子。
阿初還在回味著夢中的驚恐和憤怒,劉汐月彎身在她的身邊坐下來,旁邊點燃著一盞昏暗的燭燈。兩人相對無言,不遠處傳來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將他們的思緒打斷。
他說:“你還記不記得那一年,我帶著你用爆竹炸了一個土財主家的雞圈,然後偷了最肥的那隻雞?”
她當然記得,笑了聲。
他繼續道:“只可惜你非要逞能,生生地將那隻雞給烤糊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沒能餓死。其實我沒有告訴你,我,當時燕國的皇子,為什麼要跟你個小丫頭混在一起。只因那時有人要殺我,我逃了出來,而誰都想不到我扮成那副模樣。”
阿初的笑容有些僵硬。
“他們殺我……是因為我的母親,和我的父皇,在名義上是兄妹。而我,是唯一的皇子。”
☆、第015章:
阿初愕然。
她張了張口,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只能呆呆地看著他。劉汐月輕輕一笑,似是料到她該有如此反應,繼而道:“還記得那年的‘奉元之辱’嗎?”
奉元是前朝某一年的國號,阿初自然記得。
那一年,北燕攻破了大梁的都城,俘獲帝後,生生地將大梁皇族世家逼到長江以南,遷都金陵……此後國力日降,直到楊平掃蕩敵寇,收復失地,改朝換代,仍不能撫平那一年國破家亡的慘痛。
他凝視著阿初的眼眸,輕聲道:“那一年,我的外祖母被擄到燕國的營帳中,後來生下了我的母親。然而,我母親並非是燕帝的孩子,她是……梁人。”
他說到這裡,阿初大約是明白了。她曾聽聞劉汐月的身上流有一半梁人的血脈,原來竟是這樣。他的母親生長於北燕的皇宮中,與他的父親一起長大,卻結為夫婦,為世俗所不容……無論是梁、還是燕,都不承認他的身份。
“那你的父母親……”她剛問,便後悔了。
“在我遇到你的那年,便雙雙離世了。”他平靜地講道:“當年,我外祖母生下我母親後,終日鬱鬱寡歡,很快便離世了。我母親一個人生活在燕宮裡,孤苦伶仃,幸而有父親一直照料她。她雖然自幼生長在燕國,從未到過梁國的土地上,卻至始至終堅信自己是個梁人。父皇即位後,再也沒有發動過戰爭,正因如此,他也死於非命……”
“阿初,”他說:“你知道你遇到我的那一年,我為什麼殺盡那個村莊的人嗎?”
“我……不知。”
“因為我恨他們!那一年,我外祖母跟我外祖父,從燕營中逃出來,途徑那個村莊,想要躲避一晚上。誰料他們不收容也罷,卻裝作熱情的樣子,在夜裡悄悄地殺死了外祖父,最後……將外祖母獻了出來。”他閉上眼睛,輕輕嘆道:“那可是他們的國君啊。”
阿初不知燕國那邊如何操辦過年,便去問全叔。誰料全叔只是道:“王妃按照您的慣例辦了便是。”
她有些摸不清頭腦。大約是劉汐月想要入鄉隨俗,她便按著往日在家裡的規矩置備過年的東西,以及往娘家送的節禮。她平素也不愛奢侈鋪張,也只是圖個過年的氣氛。
半夜劉汐月歸府,猛然看到王府變了個樣子,愣了愣。全叔迎了上來,拱著手笑道:“王爺,這都是王妃吩咐布置的,明兒便是年三十了。”
“要過年了啊。”他喃喃道。一片雪花在空中搖曳著落下,他伸出手掌,一絲冰涼很快消去。劉汐月信步步入府中,望了望後宅的那一排火紅燈籠,猶豫了片刻,還是轉身道:“去書房。”
“是。”在他的背後,全叔安靜地應了一聲。
年三十到了。
阿初便命人點燃爆竹,將春聯貼好。聽聞劉汐月一大早便出去了,她也不在意,但也沒忘給他的書房貼上對聯。阿初字寫得雖然不錯,卻不敢在他的書房那裡獻拙,早早便命人去外面請了幾副字過來。唯有她自己的房中,掛著自己寫的春聯,連對子都是自己編的。
景王少有來往,京都里也無人前來拜訪送禮。
她倒是覺得,這也減少了自己回禮的負擔。晌午的時候他還是沒回來,阿初便打發下面的丫鬟家僕回去過年,並賞了些銀錢。她雖是孤單一人,卻不願看到其他人都在這個時候骨肉分離,一家人得不到團聚。
柳橙不肯走,道:“若是都走了,誰來侍候王妃?”
“這不還有人麼。”阿初不在意地指了指王府里原有的那幾個丫鬟。她們貌似都是簽了死契入府的,家鄉遠在千里之外,除了王府,別無去處。
“好啦。”等柳橙等人謝恩走後,她隨意地揮了揮手:“你們也不用在我眼前站著了,回去過年吧。”
那幾個丫鬟互相看了幾眼,行過禮,悄悄退下了。
終於,便只剩下她一人。阿初將門掩上,抱膝坐在軟榻上望著檻窗外的雪。她聽著木炭噼里啪啦的聲音,笑了笑。
倒不知道為何要笑,只是此時此刻,很享受這樣獨處的時光吧。
她想著想著,便靠在榻上,睡著了。
一片虛無縹緲中,阿初好像回到了金陵。
她落到了地上,轉了個圈。往前兩步是一片湖泊,阿初低下頭,看到自己挽著未嫁時的髮髻,身穿綠羅裙。周圍的光很亮,她看著波光粼粼的湖泊,忽聽身後有人喚她的名字:“初妹妹!”
轉過身,是楊琰,一身銀色亮甲,手中還抱著頭盔。
“你回來啦?”她問。
楊琰笑著點頭,一邊朝她揮著手,一邊朝她跑來。兩人站在柳樹下,傻笑著看著對方。她被看得有些忸怩,只好低著頭揪著自己的衣袖,輕聲道:“你看我做什麼呀,就沒什麼話,要跟我說嗎?”
“我是來告訴你,初妹妹,”他笑著道:“雖然我很喜歡你,可是,我不能娶你……”
她吃驚地抬起頭,望著他的笑容,不明白他是不是在開玩笑。可楊琰的笑容越發詭異了,他甚至從身後憑空拉出了一個姑娘,指著她道:“初妹妹,你能給我權勢嗎?給我支持,給我金錢嗎?你都沒有!而我娶了懷安,我將擁有這一切。”
他指著她,輕佻道:“而你不過是一個小官家的女兒,略有幾分姿色,也不是傾國傾城,跟江山相比,值嗎?”看著她的眼淚落下,楊琰嘆息道:“你別著急呀,等我登臨帝位,定然封你做貴妃。”
“我不要!”她憤怒地後退,看著那一雙璧人,忽然腳下不穩,跌入了湖中。
湖水很涼。
她直直地墜落,感覺自己幾乎要窒息了。忽然她又能呼吸了,冰涼的體感也消失了,只是眼前水光閃閃,好像真的是從湖裡被撈出來一般。緊接著,她模糊地看到了劉汐月,他正俯身望著自己,眸光深深。
“做噩夢了?”他伸手,輕輕地撫去阿初眼角的淚。這個動作有些熟悉,讓她一時忘乎了所以,呆呆地看著他,點了點頭。
她的身上,不知何時,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毯子。
阿初還在回味著夢中的驚恐和憤怒,劉汐月彎身在她的身邊坐下來,旁邊點燃著一盞昏暗的燭燈。兩人相對無言,不遠處傳來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將他們的思緒打斷。
他說:“你還記不記得那一年,我帶著你用爆竹炸了一個土財主家的雞圈,然後偷了最肥的那隻雞?”
她當然記得,笑了聲。
他繼續道:“只可惜你非要逞能,生生地將那隻雞給烤糊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沒能餓死。其實我沒有告訴你,我,當時燕國的皇子,為什麼要跟你個小丫頭混在一起。只因那時有人要殺我,我逃了出來,而誰都想不到我扮成那副模樣。”
阿初的笑容有些僵硬。
“他們殺我……是因為我的母親,和我的父皇,在名義上是兄妹。而我,是唯一的皇子。”
☆、第015章:
阿初愕然。
她張了張口,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只能呆呆地看著他。劉汐月輕輕一笑,似是料到她該有如此反應,繼而道:“還記得那年的‘奉元之辱’嗎?”
奉元是前朝某一年的國號,阿初自然記得。
那一年,北燕攻破了大梁的都城,俘獲帝後,生生地將大梁皇族世家逼到長江以南,遷都金陵……此後國力日降,直到楊平掃蕩敵寇,收復失地,改朝換代,仍不能撫平那一年國破家亡的慘痛。
他凝視著阿初的眼眸,輕聲道:“那一年,我的外祖母被擄到燕國的營帳中,後來生下了我的母親。然而,我母親並非是燕帝的孩子,她是……梁人。”
他說到這裡,阿初大約是明白了。她曾聽聞劉汐月的身上流有一半梁人的血脈,原來竟是這樣。他的母親生長於北燕的皇宮中,與他的父親一起長大,卻結為夫婦,為世俗所不容……無論是梁、還是燕,都不承認他的身份。
“那你的父母親……”她剛問,便後悔了。
“在我遇到你的那年,便雙雙離世了。”他平靜地講道:“當年,我外祖母生下我母親後,終日鬱鬱寡歡,很快便離世了。我母親一個人生活在燕宮裡,孤苦伶仃,幸而有父親一直照料她。她雖然自幼生長在燕國,從未到過梁國的土地上,卻至始至終堅信自己是個梁人。父皇即位後,再也沒有發動過戰爭,正因如此,他也死於非命……”
“阿初,”他說:“你知道你遇到我的那一年,我為什麼殺盡那個村莊的人嗎?”
“我……不知。”
“因為我恨他們!那一年,我外祖母跟我外祖父,從燕營中逃出來,途徑那個村莊,想要躲避一晚上。誰料他們不收容也罷,卻裝作熱情的樣子,在夜裡悄悄地殺死了外祖父,最後……將外祖母獻了出來。”他閉上眼睛,輕輕嘆道:“那可是他們的國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