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他苦笑。不得不承認,她說的話有時也很妙。
他錯了!簡直錯得一塌糊塗!
想到這裡,他霍然起身,來到門外,帶著輪椅,騎著駱駝,沿著街道的商鋪,酒館,客棧,一家一家地詢問。
“請問這位大哥,昨天可曾見過一位穿淡紫色衣裳的小個子女人?她背著一個紅色的包袱,腰上別著一把紫色的劍?”
“小個子的女人?沒有。”
他便轉動輪椅,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出來,拍拍駱駝的腿。駱駝跪下來,他一手扶著輪椅,一手扶著駝峰,吃力地將身子移到駝鞍上。然後將輪椅上一個掛鉤往鞍上一掛,拍了拍駱駝的背,駱駝就慢悠悠地站了起來,慢悠悠地往前走。
到了另一家,他便又將以上種種複雜困難的舉動重複數次,駛入商肆,問上同一個問題,待別人搖著頭說“沒有”,他便坐回駱駝,繼續往前走。
他知道自己的樣子不尋常,馬路上注意他的人很多,有些人站在一旁,負著手,從頭到尾肆無忌憚盯著他看。
這是江湖,不是雲夢谷,他只好忍受這些好奇的目光。
他看著路旁有幾個賣“喀瓦哺”的小攤,也俯下身來打聽。
荷衣到了這裡,最喜歡吃的一樣東西便是烤羊肉串。而且她一向是心情越不好,吃的東西越多。
但賣喀瓦哺的老頭一個勁兒地搖頭:“老漢在這裡烤了十幾年的羊肉串,也沒見過這樣的一位姑娘。”
“瞎說瞎說,你老頭兒烤起東西來煙燻火蟟的,便是有頭大熊從你面前爬過,你也看不見!”旁邊攤子的那個人道:“公子,你莫信他的話。我倒是瞧見過你說的那個女孩子。她還在我這裡買了四串喀瓦哺呢!”
他愕然:“是麼?什麼時候?”
“昨天上午。”
“她和你說了什麼嗎?”
“什麼也沒說。她看上去好象一幅愁眉苦臉的樣子。買了東西就往前走了。”
“謝謝你。”他黯然地拋給他一兩銀子。
那小販喜出望外,道:“公子,你要幾串?”
“我不吃,你留著賣給別人罷。”他拍了拍駱駝,不死心,繼續往前一家一家地問著。
長街的盡頭連接著一條漫長的官道,越過一個大糙原之後,通往另一座城市。
官道的起點之處,有家不大不小的客棧,是這條街上最後一個商鋪。
夥計告訴他,的確有一位如他所說的女人進客棧的飯廳里要了一杯奶茶,還向他打聽往東邊靠海的地方怎麼走。
夥計便指給了她這條官道。
她喝完了茶,付了錢,就走了。
聽了這話,他只好擰轉韁繩,失魂落魄地回到屋裡。
初春的陽光柔和地灑過窗欞,窗外傳來一陣輕快的鳥鳴。
他精疲力竭地倒在床上。頭腦一片空白。
身子原本虛弱,被那桶井水一淋,再加上昨天酒後在地上睡了一夜,沾了冷氣。到了下午,他渾身便開始發起了高熱。
他本想咬著牙起床,給自己找一點藥。無奈頭昏腦漲,身子發軟,便索性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半夜裡他渾身滾燙,口乾舌燥,想喝水,眼皮子卻沉重地睜不開。手伸到桌前亂摸了一氣,沒摸到水杯。只好繼續蒙頭昏睡。
也不知睡到什麼時候,突然有個人使勁地搖著他的身子。
他勉強睜開眼,天早已大亮,一個穿青袍的中年人站在面前。
他糊裡糊塗地問道:“閣下是誰?怎麼跑到我的屋子裡來啦?”
那人道:“林大夫,你不認得我啦?我是昨天你掛招牌時,跟你說話的那個人啊。我姓費,叫費謙。”
慕容無風閉上眼,道:“不管費錢還是不費錢,今天我不開張。”
費謙大聲道:“喂!你這人說話怎麼不算數哪?昨天你明明答應替我妹妹看病的。”
憑他說得舌爛口焦,慕容無風倒頭就睡,再也不理他了。
“現在都快下午了!你怎麼還不起床?有你這麼懶的大夫麼?我大老遠地帶著病人過來,容易麼?姓林的,你今天究竟看不看病人?”費謙氣得叉起腰,站在他床邊破口大罵。
他的嗓門奇大無比,吼得慕容無風根本睡不著。
卻聽見一個極細小,極秀氣的聲音輕聲道:“哥,我……我們還是走罷。這位大夫……我看他是病了。”
“病了?胡說,他自己就是大夫,怎麼會生病?”
“你看人家臉都是通紅的……莫不是正……正發著燒?”
費謙將手往慕容無風額上一摸,嚇了一跳,道:“他果然病了。”
便又推了推他,道:“喂,你在這裡有什麼親戚沒有?我替你去叫他來。你病了,總得有個人照顧你才好。”
慕容無風無法,只好睜開眼,卻見費謙身後站著一個小個子的女孩子,頭上帶著一頂大帽子。那女孩子一張瓜子臉,眉清目秀,身材與荷衣相仿。
一想到荷衣,他頭一昏,又閉上了眼睛。
女孩子道:“哥,咱們走罷。他好象病得不輕。咱們過……過幾天再來。”
費謙無法,正欲轉身,卻見慕容無風坐了起來。
“大夫,你沒事罷?”他試探著問道。
“沒事,偶感風寒而已。”慕容無風咳嗽了兩聲,道:“抱歉,我無法下床。麻煩你搬張椅子過來,叫病人坐到我面前。”
他連忙找了一把椅子,道:“小敏,過來,坐在這兒。”
那女子遲疑著,滿臉羞得通紅,一步三蹭地走了過去,坐在椅子。
慕容無風漠無表情地看了她一眼,對費謙道:“勞駕端一盆水過來,我要淨手。”
他仔細地洗了洗手,拿細絹拭淨。
“今年多大了?”他一邊拿脈,一邊問道。
女子怯生生地道:“十五。”
“把帽子揭下來。”他又道。
她的臉更紅了。垂著頭,猶豫良久,揭開帽子。
她的頭上長滿了瘌癧,連一根頭髮也沒有。
他痴痴地望著那一頭高一個,低一個,惡瘡一般醜陋的大疤,不知為什麼,思緒飄了出去,又想起了荷衣。
過了一會兒,他緩過神來,便從一旁的書桌上拿起一隻毛筆,蘸了些硃砂。將她的頭上的疤一個挨著一個地摸了一遍。一邊摸,一邊問:
“這一個痛不痛?”
如果她說“痛”,他便接著摸下一個。如果說她說“不痛,但癢。”他便用筆在上面畫一個圈。如果她說“既不痛,又不癢。”他便畫一個叉。其中有一個,她說:“又痛又癢。”他便在上面畫一個圈,又加上一個叉。
全部摸完之後,他將手仔細地洗乾淨。拿起墨筆,寫了甲乙丙丁四張方子。
那女孩連忙將帽子戴了回去。
然後他道:“將這四種方子裡的東西分別熬成膏藥。畫圈的,用甲;畫叉的,用乙;又有圈又有叉的,用丙。剩下的,用丁。一日三次,停一天,再塗。一月之內當可全愈。”
費謙道:“這頭上這麼多疤,我哪裡記得住哪個痛,哪個癢?”
慕容無風道:“一共是二十三個疤。我給你再畫張圖。”說罷,在一張紙上畫了一個後腦勺,將每一個疤的位置打了個同樣的標記。
他畫的時候一氣呵成,仿佛每個疤的位置都已記在了他的腦海里。
費謙忍不住道:“你會不會記錯?要不要叫她把帽子揭了再核對一遍?”
慕容無風看了他一眼,道:“我不會錯。你若想核對,回了家再核對也不遲。”
費謙想了想,又道:“這四張方子的藥,會很貴麼?”
慕容無風道:“你手上有多少銀子?”
費謙道:“二十兩。十兩付你的診費,十兩買藥。不瞞大夫,我妹妹這毛病已有七八年了,花的銀子就跟淌水似的。什麼稀奇古怪的藥都塗過。一點用也沒有。她這樣子,嫁人是嫁不出去的,嫁妝的錢倒是早就花光了。如今家裡剩下的一點底子,也經不起這樣的開銷。總之,唉,也是一個試字。誰叫她是我妹子呢。”
慕容無風看了他一眼,拿起藥方,嘩嘩幾筆,刪了幾種,又添了幾種,道:“她是我的第一位病人,診費就免了。貴的藥,只要是不重要的,我都刪掉了,換上了幾種便宜些的。這樣算下來,二十兩銀子大約夠了。”
費謙看著他,道:“你看樣子是個高明的大夫。以前別的大夫看了,都只開一種方子。”
慕容無風淡淡一笑,道:“她頭上的癬可不是一種。需用不同的藥分別去治。”
費謙垂首道:“那就多謝了。我們這就買藥去,告辭。”
傳杏堂。
馮老九手執藥方,一隻手將盛著藥的八角形圓櫃撥得滴溜溜直轉。眨眼功夫便將費謙遞上去的四張方子按量將藥抓了出來。
等到要將藥包起時,他突然停住了手,問道:“奇怪,這藥方子好象不是葉老先生開的!”
葉老先生的處方用的是統一的素雲花箋,右下角上,印著“傳杏堂”三個字。
這方圓一百里,倒是有十幾家藥鋪,醫館卻只有一個,便是葉氏的傳杏堂。
這一帶的人都知道,藥,以傳杏堂所藏最全。大夫,以傳杏堂的葉老先生最好。
傳杏堂里除了葉先生之外,只有兩位坐堂大夫可以開處方,雖然不論他們如何懇求,葉先生都堅決不同意收他們為徒。
這兩位大夫,一位姓張,一位姓耿。都已年近四十。
而他們用的也是傳杏堂專用花箋。
費謙也是傳杏堂的常客。大家都知道他有一個長相不錯,卻有一頭瘌癧的妹子。為了這個病,他來這裡配藥,沒有一百次,也有九十次。
而這一回他手裡的藥方卻只是隨便從哪家紙鋪里買來的梅花箋,寫的字是清一色整齊圓繡的趙體,屬名“林處和”三字,卻是極為陌生。
“這個林大夫是誰?”馮老九不禁問道。
“新來的大夫,今天剛開業。”費謙老老實實地道。
“新來的?我怎麼沒聽說?有人推薦麼?”
大夫行醫都得要同行推薦方立得住腳根。這人初來乍到,就算不肯拜會同行,也得至少遞個帖子知會一聲。就這麼虎頭虎腦地開了業,豈不是存心不把葉老先生放在眼裡?
他錯了!簡直錯得一塌糊塗!
想到這裡,他霍然起身,來到門外,帶著輪椅,騎著駱駝,沿著街道的商鋪,酒館,客棧,一家一家地詢問。
“請問這位大哥,昨天可曾見過一位穿淡紫色衣裳的小個子女人?她背著一個紅色的包袱,腰上別著一把紫色的劍?”
“小個子的女人?沒有。”
他便轉動輪椅,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出來,拍拍駱駝的腿。駱駝跪下來,他一手扶著輪椅,一手扶著駝峰,吃力地將身子移到駝鞍上。然後將輪椅上一個掛鉤往鞍上一掛,拍了拍駱駝的背,駱駝就慢悠悠地站了起來,慢悠悠地往前走。
到了另一家,他便又將以上種種複雜困難的舉動重複數次,駛入商肆,問上同一個問題,待別人搖著頭說“沒有”,他便坐回駱駝,繼續往前走。
他知道自己的樣子不尋常,馬路上注意他的人很多,有些人站在一旁,負著手,從頭到尾肆無忌憚盯著他看。
這是江湖,不是雲夢谷,他只好忍受這些好奇的目光。
他看著路旁有幾個賣“喀瓦哺”的小攤,也俯下身來打聽。
荷衣到了這裡,最喜歡吃的一樣東西便是烤羊肉串。而且她一向是心情越不好,吃的東西越多。
但賣喀瓦哺的老頭一個勁兒地搖頭:“老漢在這裡烤了十幾年的羊肉串,也沒見過這樣的一位姑娘。”
“瞎說瞎說,你老頭兒烤起東西來煙燻火蟟的,便是有頭大熊從你面前爬過,你也看不見!”旁邊攤子的那個人道:“公子,你莫信他的話。我倒是瞧見過你說的那個女孩子。她還在我這裡買了四串喀瓦哺呢!”
他愕然:“是麼?什麼時候?”
“昨天上午。”
“她和你說了什麼嗎?”
“什麼也沒說。她看上去好象一幅愁眉苦臉的樣子。買了東西就往前走了。”
“謝謝你。”他黯然地拋給他一兩銀子。
那小販喜出望外,道:“公子,你要幾串?”
“我不吃,你留著賣給別人罷。”他拍了拍駱駝,不死心,繼續往前一家一家地問著。
長街的盡頭連接著一條漫長的官道,越過一個大糙原之後,通往另一座城市。
官道的起點之處,有家不大不小的客棧,是這條街上最後一個商鋪。
夥計告訴他,的確有一位如他所說的女人進客棧的飯廳里要了一杯奶茶,還向他打聽往東邊靠海的地方怎麼走。
夥計便指給了她這條官道。
她喝完了茶,付了錢,就走了。
聽了這話,他只好擰轉韁繩,失魂落魄地回到屋裡。
初春的陽光柔和地灑過窗欞,窗外傳來一陣輕快的鳥鳴。
他精疲力竭地倒在床上。頭腦一片空白。
身子原本虛弱,被那桶井水一淋,再加上昨天酒後在地上睡了一夜,沾了冷氣。到了下午,他渾身便開始發起了高熱。
他本想咬著牙起床,給自己找一點藥。無奈頭昏腦漲,身子發軟,便索性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半夜裡他渾身滾燙,口乾舌燥,想喝水,眼皮子卻沉重地睜不開。手伸到桌前亂摸了一氣,沒摸到水杯。只好繼續蒙頭昏睡。
也不知睡到什麼時候,突然有個人使勁地搖著他的身子。
他勉強睜開眼,天早已大亮,一個穿青袍的中年人站在面前。
他糊裡糊塗地問道:“閣下是誰?怎麼跑到我的屋子裡來啦?”
那人道:“林大夫,你不認得我啦?我是昨天你掛招牌時,跟你說話的那個人啊。我姓費,叫費謙。”
慕容無風閉上眼,道:“不管費錢還是不費錢,今天我不開張。”
費謙大聲道:“喂!你這人說話怎麼不算數哪?昨天你明明答應替我妹妹看病的。”
憑他說得舌爛口焦,慕容無風倒頭就睡,再也不理他了。
“現在都快下午了!你怎麼還不起床?有你這麼懶的大夫麼?我大老遠地帶著病人過來,容易麼?姓林的,你今天究竟看不看病人?”費謙氣得叉起腰,站在他床邊破口大罵。
他的嗓門奇大無比,吼得慕容無風根本睡不著。
卻聽見一個極細小,極秀氣的聲音輕聲道:“哥,我……我們還是走罷。這位大夫……我看他是病了。”
“病了?胡說,他自己就是大夫,怎麼會生病?”
“你看人家臉都是通紅的……莫不是正……正發著燒?”
費謙將手往慕容無風額上一摸,嚇了一跳,道:“他果然病了。”
便又推了推他,道:“喂,你在這裡有什麼親戚沒有?我替你去叫他來。你病了,總得有個人照顧你才好。”
慕容無風無法,只好睜開眼,卻見費謙身後站著一個小個子的女孩子,頭上帶著一頂大帽子。那女孩子一張瓜子臉,眉清目秀,身材與荷衣相仿。
一想到荷衣,他頭一昏,又閉上了眼睛。
女孩子道:“哥,咱們走罷。他好象病得不輕。咱們過……過幾天再來。”
費謙無法,正欲轉身,卻見慕容無風坐了起來。
“大夫,你沒事罷?”他試探著問道。
“沒事,偶感風寒而已。”慕容無風咳嗽了兩聲,道:“抱歉,我無法下床。麻煩你搬張椅子過來,叫病人坐到我面前。”
他連忙找了一把椅子,道:“小敏,過來,坐在這兒。”
那女子遲疑著,滿臉羞得通紅,一步三蹭地走了過去,坐在椅子。
慕容無風漠無表情地看了她一眼,對費謙道:“勞駕端一盆水過來,我要淨手。”
他仔細地洗了洗手,拿細絹拭淨。
“今年多大了?”他一邊拿脈,一邊問道。
女子怯生生地道:“十五。”
“把帽子揭下來。”他又道。
她的臉更紅了。垂著頭,猶豫良久,揭開帽子。
她的頭上長滿了瘌癧,連一根頭髮也沒有。
他痴痴地望著那一頭高一個,低一個,惡瘡一般醜陋的大疤,不知為什麼,思緒飄了出去,又想起了荷衣。
過了一會兒,他緩過神來,便從一旁的書桌上拿起一隻毛筆,蘸了些硃砂。將她的頭上的疤一個挨著一個地摸了一遍。一邊摸,一邊問:
“這一個痛不痛?”
如果她說“痛”,他便接著摸下一個。如果說她說“不痛,但癢。”他便用筆在上面畫一個圈。如果她說“既不痛,又不癢。”他便畫一個叉。其中有一個,她說:“又痛又癢。”他便在上面畫一個圈,又加上一個叉。
全部摸完之後,他將手仔細地洗乾淨。拿起墨筆,寫了甲乙丙丁四張方子。
那女孩連忙將帽子戴了回去。
然後他道:“將這四種方子裡的東西分別熬成膏藥。畫圈的,用甲;畫叉的,用乙;又有圈又有叉的,用丙。剩下的,用丁。一日三次,停一天,再塗。一月之內當可全愈。”
費謙道:“這頭上這麼多疤,我哪裡記得住哪個痛,哪個癢?”
慕容無風道:“一共是二十三個疤。我給你再畫張圖。”說罷,在一張紙上畫了一個後腦勺,將每一個疤的位置打了個同樣的標記。
他畫的時候一氣呵成,仿佛每個疤的位置都已記在了他的腦海里。
費謙忍不住道:“你會不會記錯?要不要叫她把帽子揭了再核對一遍?”
慕容無風看了他一眼,道:“我不會錯。你若想核對,回了家再核對也不遲。”
費謙想了想,又道:“這四張方子的藥,會很貴麼?”
慕容無風道:“你手上有多少銀子?”
費謙道:“二十兩。十兩付你的診費,十兩買藥。不瞞大夫,我妹妹這毛病已有七八年了,花的銀子就跟淌水似的。什麼稀奇古怪的藥都塗過。一點用也沒有。她這樣子,嫁人是嫁不出去的,嫁妝的錢倒是早就花光了。如今家裡剩下的一點底子,也經不起這樣的開銷。總之,唉,也是一個試字。誰叫她是我妹子呢。”
慕容無風看了他一眼,拿起藥方,嘩嘩幾筆,刪了幾種,又添了幾種,道:“她是我的第一位病人,診費就免了。貴的藥,只要是不重要的,我都刪掉了,換上了幾種便宜些的。這樣算下來,二十兩銀子大約夠了。”
費謙看著他,道:“你看樣子是個高明的大夫。以前別的大夫看了,都只開一種方子。”
慕容無風淡淡一笑,道:“她頭上的癬可不是一種。需用不同的藥分別去治。”
費謙垂首道:“那就多謝了。我們這就買藥去,告辭。”
傳杏堂。
馮老九手執藥方,一隻手將盛著藥的八角形圓櫃撥得滴溜溜直轉。眨眼功夫便將費謙遞上去的四張方子按量將藥抓了出來。
等到要將藥包起時,他突然停住了手,問道:“奇怪,這藥方子好象不是葉老先生開的!”
葉老先生的處方用的是統一的素雲花箋,右下角上,印著“傳杏堂”三個字。
這方圓一百里,倒是有十幾家藥鋪,醫館卻只有一個,便是葉氏的傳杏堂。
這一帶的人都知道,藥,以傳杏堂所藏最全。大夫,以傳杏堂的葉老先生最好。
傳杏堂里除了葉先生之外,只有兩位坐堂大夫可以開處方,雖然不論他們如何懇求,葉先生都堅決不同意收他們為徒。
這兩位大夫,一位姓張,一位姓耿。都已年近四十。
而他們用的也是傳杏堂專用花箋。
費謙也是傳杏堂的常客。大家都知道他有一個長相不錯,卻有一頭瘌癧的妹子。為了這個病,他來這裡配藥,沒有一百次,也有九十次。
而這一回他手裡的藥方卻只是隨便從哪家紙鋪里買來的梅花箋,寫的字是清一色整齊圓繡的趙體,屬名“林處和”三字,卻是極為陌生。
“這個林大夫是誰?”馮老九不禁問道。
“新來的大夫,今天剛開業。”費謙老老實實地道。
“新來的?我怎麼沒聽說?有人推薦麼?”
大夫行醫都得要同行推薦方立得住腳根。這人初來乍到,就算不肯拜會同行,也得至少遞個帖子知會一聲。就這麼虎頭虎腦地開了業,豈不是存心不把葉老先生放在眼裡?